城外,楊澤已經躺在一塊皮墊子上,迷迷糊糊地快睡著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燕兵奔馳得太過迅速,什麽輜重都沒有帶,自然也就沒有帳篷可睡,就算他是一軍之主,可這時候也隻能躺在皮墊子上睡覺了。
這時候的燕兵營地,篝火處處,燕兵們七倒八歪地躺在火堆邊上,鼾聲大作,士兵們也都累壞了,不但他們如此,就連戰馬也一樣,戰馬奔馳了一天,匹匹都是大汗淋漓,除了少數極愛馬的士兵,會給馬擦汗,大多數士兵雖然明知戰馬出了那麽多的汗,明天可能會生病,可他們也顧不得了,人都累得睜不開眼了,實在是顧不上馬了。
大營裏麵還算是相對安靜,在外圍隻有少部份的渤海勇士在放哨,這時候就顯出他們的強悍了,那真不是吹的,奔馳了一天,隻有他們是可以挺得住的,而且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再這麽跑上個幾天,好象也不會怎麽樣。
渤海勇士一邊放哨,一邊洗刷他們的戰馬,這時候,一個渤海勇士說道:“太原城那邊過來兩匹馬,馬上有人,估計是給咱們送信兒的!”
這時候夜色深沉,極本是看不清遠處的情況的,可這個渤海勇士說了,別的渤海勇士便都點頭,其中一個渤海勇士大步走向了楊澤休息的地方,對他們來講,不用眼睛看,隻要聽聲音就能知道對方來的是什麽數量斬天成魔!
楊澤被叫了起來。他聽說城裏來人了,打了個哈欠,笑道:“這還沒到三個時辰呢。就出結果了,看來城裏的好些皇族人士實在是不怎麽樣啊!”
他坐起身來,等著渤海勇士帶人過來,估計就是杜大下巴派來的人!
果不其然,渤海勇士估計的還真是準極了,過了一會兒,便有兩騎奔來。渤海勇士搜了他們的身後,便將他們帶到了楊澤的跟前。
楊澤笑道:“有什麽好消息帶來?”他看兩個金烏兵大俠都挺興奮的。估計肯定是好消息。
兩個金烏兵大俠搶著把話說了,當楊澤聽到李重九已死,他嘿嘿兩聲,聽到吳有仁也死了。神色不禁黯然,歎了口氣,聽到了滿城的皇族隻剩下了十幾個時,他道:“還好剩下了十幾個,要不然本王把消息寫成奏章報去長安,怕是皇帝和皇後都有可能不信啊,杜大下巴辦事還是很給力的。”
一個金烏兵大俠道:“太尉,那不如現在就進城?現在整個太原城都被咱們的人給控製住了,再沒有人敢反抗!”
楊澤搖了搖頭。擺手道:“你們迴去,隻需要告訴杜大下巴,把城門關閉。別讓城裏亂起來,要是有人起什麽對咱們不利的心思,直接鎮壓了就是,至於太原城,本王是不會進去的,而且也不會派人進去。這個姿態本王還是要做出來的。對了,那些王爺又是爵爺的家產。你們就分了吧,辛苦了這麽一趟,本王也不能虧待了你們,這些就算是獎賞,等迴到長安後,再給你們加官進爵!”
兩個金烏兵歡天喜地的走了,楊澤叫人打來盆涼水,清醒了一下,開始寫奏章,把太原城裏發生的一切,寫進了奏章裏麵,但他並沒有寫結果,這是一份含糊不清的奏章,派人送迴長安,靜等長安那邊的迴複。
太原這裏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告一段落了,楊澤要做的就是等待消息,他甚至連太原城都不用進,隻要接到長安那邊的結果,差不多他就可以迴長安了,他甚至在想,會不會自己帶兵返迴長安時,菜菜已經又當上女皇了,長安那邊朝政不穩,要是有大臣提前知道了結果,然後想著拍馬屁,捧著菜菜又當女皇,那也極有可能的事,別人不說,沈得印就很有這種可能,其實沈得印拍菜菜的馬屁,就是拍自己的馬屁,這個倒是可以體諒的。
楊澤閉目養神,心想:“在大方帝國的皇帝當中,最倒黴的恐怕就是當今皇帝李晏了,不但有個不省心的娘,搶了他的皇位,還有個不省心的兒子,整天琢磨著搶他的皇位,嗯,對了,還有我這個不省心的女婿,成天想著幫他女兒搶他的皇位。李晏的命不好,要不然這輩子咋這麽倒黴呢,攤了這麽一家子的人,不知他是啥星座的,以後得問問!”
眯了一小會兒,他這才又起身,提筆又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卻是給沈得印寫的了,和他說了太原的事,讓他隨機應變,在長安推波助瀾一番,寫好信後,派出一個渤海勇士,用六百裏加急的速度,送迴長安去。<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這些都辦好了,楊澤這才又開始仔細思考,整件事情還會不會有疏漏,這可是關係到菜菜能不能當上女皇,並且關係到以後的天下,會不會是他姓楊的,他這可是在給兒子打江山呢,當然要小心為上。
且說長安皇宮裏。這幾天皇帝李晏和皇後簡直是糟心透了,總是心神不寧,如果隻是李晏一個人這樣,倒也罷了,可就是皇後也是如此,兩個甚至還會莫名其妙的吵架,還睡不好覺,成宿成宿的失眠,晚上睡不著,白天昏昏沉沉的,他倆都是頭疼欲裂,叫禦醫來給看病,也隻不過是吃些安神的湯藥,卻並沒有什麽顯著的效果。
這天傍晚,天馬上就要全黑了,李晏和皇後稍微吃了點東西,他倆的胃口都不好,隻喝了點兒粥,吃了點爽口的小菜,就算把晚飯給應付了。
皇後半躺在床榻上,道:“老頭子,你說咱們以前窮,要啥沒啥,可偏偏都挺能吃的,現在好不容易又富貴了,可卻啥也吃不下了,我怎麽感覺咱們這輩子過得太虧呢異能小農民!”
李晏坐在桌邊的一隻龍墩上。聽到老妻這麽說,他也大有同感,說道:“這幾日確實是心有不寧。喝藥也不好使,實不知是為什麽!”
皇後說道:“你說,會不會是因為你當了皇帝,可卻不住在寢宮,所以鎮不住皇宮裏的龍氣啊,這龍氣一翻騰,咱倆可不得有病麽!”
皇後向來迷信。而且是很相信龍氣啊,風水之類的東西。她當然要相信了,如果不相信這些,豈不是就等於相信丈夫不是真龍天子了麽!
李晏其實也挺信的,隻不過以前沒機會信。現在又當上了皇帝,深怕失去好生活,他當然就會患得患失一些了。
李晏猶豫著說道:“那咱們搬到寢宮去住?可是那裏停著母親的靈柩,再說就算是頭七過了,母親被安葬,說實話朕也不太想住到那裏去,心裏會不舒服!”
皇後道:“我也是,我也不想去那裏住,還是讓菜菜在那兒住吧。除了她之外,我看別人誰也不會想在那個地方待著的。”
李晏嘿嘿幹笑了兩聲,道:“菜菜和她皇祖母的關係最好。祖孫很有感情深厚,她這個當孫女的,要論感情,比朕這個當兒子的,在母親的心中都重啊!”
“要不然能立她當新女皇麽!”皇後接了句,又道:“其實。女兒當皇帝倒也沒什麽的,隻不過。你心裏怕是不痛快吧,這天下的江山終會落到外姓人的手裏!”
李晏嗯了聲,他們兩口子以前討論過這個問題,說如果讓楊澤算是倒插門兒的女婿,那也不錯,可這個問題隨著李重九當了太子,他倆就都不願意再提起了,因為他倆很怕楊澤會答應說以後楊家的兒子可以改姓李,可等他倆死了,楊澤就又讓兒子改迴姓楊了,那不還是一迴事嘛,而且以楊澤的性格,肯定會這樣的,先把江山拿到手,然後再進行“改造”一番,他倆現在都沒辦法阻止,以後那就更沒法阻止了,所以隻能鴕鳥一下,不再討論這個問題。
兩個人沉默半晌,皇後說道:“要是重九爭點兒氣,能早點兒把你的擔子接過去,咱們也能多享享清福,比方說去驪山泡泡溫泉,再不然去泰山去轉轉,這可都是好地方,要是他不接擔子,咱們就沒那麽多時間去,這輩子真是活得太虧,越想越虧!”
她做姑娘時活得還算自在,那也成了她最美好的迴憶,等嫁給了李晏,日子就不太好過起來,獨孤女皇把她給修理得連北都找不著了,接著又被趕到了鎮西,活得象個囚徒,現在好不容易迴了長安,可年紀又大了,她總是覺得再不享受,那就真的來不及享受了。
李晏抬頭看了她一眼,道:“你是說把皇位讓給重九?這孩子咱們許多年未見,咱們在鎮西時也沒有得到過他的書信,實是不知他的品性變得如何,而且咱們迴京之後,和他見的麵,也是掐著指頭數得過來啊!如把皇位讓給他,朕真是不知他會如何執政!”
事實上,李晏對李重九其實是有些不滿的,尤其是他在鎮西被流放時,就算是三弟相王也還會給個信兒,馬馬虎虎地全一下兄弟之情,可李重九這個當兒子的卻從來沒有聯係過父母,那時隻想著兒子年紀小,可過了十幾年,卻一封書信都沒有得到過,這就不是年紀小的問題了!
李晏心裏很清楚,兒子李重九是不想讓他這個父親給連累到,能當一個太太平平的皇孫,這才是李重九心裏的真實想法,他隻有這麽一個兒子,當然也希望兒子能過得好些,起碼不要被長公主給害了,可他迴京之後,李重九仍是和他不親,這就讓他這個當父親的,難免有些不痛快了!
皇後皺了皺眉頭,道:“誰讓咱們就這麽一個兒子呢,皇位早晚是他的,你先讓他登基,先讓他執政,這樣有什麽難料之事,你也能替他理得清爽一些,總比到時咱們都不在了,他處理不好國家大事,弄出許多的意外來,你當你那個女婿是個省油的燈麽邪武神皇!”
李晏想想也對,要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他退位當太上皇確實是正確的做法,可他剛剛又當上皇帝,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讓他當太上皇。這個實在是心有不甘,就算是他對當皇帝,對執掌天下大權並沒有半點兒的興趣。可讓他讓位子給李重九,他還是不怎麽願意的。
所幸,皇後也沒那種非要讓李重九當皇帝的念頭,對於她來講,更心疼的是女兒菜菜,隻不過重男輕女嘛,她也不例外。所以她還是想讓兒子當皇帝,並且把龍椅坐得穩穩的。
夫妻兩個也沒再怎麽討論這個問題。挺費腦筋的,而他倆都是不喜歡費腦筋的人,說了一會閑話,為了改換心情。夫妻二人竟然叫了小宦官和宮女進來,唱了幾段小曲兒,這才算心情舒暢了些,夫妻二人便休息了。
每天晚上都是這麽過的,倒也沒什麽特殊的事情,至少前半夜是這樣,可天色過了三更,還沒到四更的時候,忽然寢宮之外傳來腳步聲。在殿外停下,有人小聲說道:“皇上,娘娘。可曾安歇?”
這話問的簡直是豈有此理,這大半夜的,還是後半夜了,不睡覺幹嘛,半夜起來聽小曲兒嗎?
皇後的覺淺,外麵一有動靜。她便醒了,聽到外麵有人問話。聽聲音竟然是梁大忠,她便心中猛地一驚,難不成又發生宮廷政變了?她可受不了這個刺激!
立即起身,推了推李晏,把李晏推醒,她大聲對著外麵說道:“是梁大忠嗎,發生了什麽事,可是又有人想造反?”
李晏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可他聽到造反二字,頓時就清醒了,他唿地坐起身,大聲道:“怎麽了,發生了什麽事?”
梁大忠快步從外麵進來,身後還跟著好幾個小宮女,小宮女們進來之後,立即就把蠟燭給點燃了,讓殿裏有了光亮,隨後幾個小宮女便跑了出去,隻留下了梁大忠一個人。
借著燭光,李晏和皇後發現梁大忠一腦門子的汗,而且還唿唿地喘氣,皇後性子急,問道:“到底怎麽了,你快點兒說啊!”
梁大忠咽下一口唾沫,道:“皇上,娘娘,大事不好,是太原那邊來信兒了,是燕王來的信兒,說太子殿下在太原登基稱帝了,而且還遙奉皇上和娘娘當太上皇和皇太後,報信兒的人就在宮外,是燕王的心腹手下譚正文!”
李晏和皇後聽了這話便都一愣,原來不是有人造反,啊,也是有人造反,隻不過造反的人是他們的兒子李重九!
他倆臨睡覺前還說要不要把皇位讓給李重九呢,結果李重九就著急得不行,竟然自己就登了基,自己這個兒子可著實地不咋地啊!
李晏讓位給李重九和李重九自己登基,雖然結果是一樣的,可效果卻是相反的,結果都是李晏當了太上皇,可效果卻是李晏大怒!
一聽不是有人要帶兵殺進宮來,隻是兒子李重九在太原當了皇帝,李晏害怕之心頓去,憤怒之意猛起,他從龍床上下來,罵道:“豎子,竟敢如此,是誰教他這麽做的!”
皇後也是挺生氣的,她自己說要當皇太後,那是沒關係的,那是她自願的,可兒子把她的皇後名義給廢了,直接讓她當皇太後,這她就不願意了,就算是親生兒子,可這也不行啊,就算兒子想當皇帝想瘋了,可也得事先和她這個當母親的商量一下,不能擅自就決定了!
皇後也從床上下來了,對李晏說道:“老頭子,不要生氣,先把譚正文叫進來,問問他到底是怎麽迴事,先把事情弄清楚再說!”
李晏隻好點頭,譚正文他是認識的,在鎮西時的老熟人了,是一個喜歡滿嘴扯皮的家夥,他的話可不見得會是真的。
梁大忠連忙答應一聲,轉身小跑著出去找譚正文了,看他那麽大歲數了,還跑得那麽急,李晏都怕他忽然摔倒,摔斷了骨頭,那可真是糟糕了至高懸賞。
梁大忠跑出了寢宮,出了院子,他便停了下來,唿唿地喘了幾口氣,叫過一個心腹小宦官,說道:“開小角門,讓譚正文進來吧,直接來這裏,咱家在這裏等他。”
他隻是在李晏和皇後麵前裝著態度積極罷了,要不然真的讓他滿皇宮的跑,他倒是有這個心思,可他也跑不動啊!
這時候,另一個小宦官湊了上來,小聲說道:“幹爹,出了這事兒,要不要和萬歲公主說一聲啊,太原那邊的可是大事兒……”
梁大忠嘿了聲,心想:“大事是大事,可卻不一定要告訴萬歲公主,反正萬歲公主聽到什麽消息都會問一句,楊澤知道嗎?楊澤肯定是知道的呀,所以她便會嗯一聲,不再理會。反正結果隻能有這一種,所以告訴不告訴她,又有什麽關係呢!”
梁大忠搖了搖頭,道:“先不用,先等譚正文見了皇上之後,有什麽事再說吧!”
宮門外,譚正文和一眾渤海勇士都坐在馬紮上,等著被叫進宮去,他們看著宮前的石碑,這石碑幾乎快要建好了,長安工匠的手藝和效率真是太厲害了,雖然這和官府為了拍皇帝的馬屁,所以督促的緊有關,但也能反應出效率的問題的。
譚正文笑著對渤海勇士們道:“這石碑建好之後,說不定馬上就能派上用場了。”
渤海勇士們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意思,人人都嘿嘿笑了起來,頗為得意,畢竟他們是跟對人了,當然要得意一下。
他們一路狂奔到了長安,天色早就全黑了,長安的城門可不會為他們而開的,除非是李晏親自下旨,可去宮裏申請一番,然後再來開城門,估計天都亮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城門外等著呢!
可譚正文他們也有法子,反正守城門的士兵都是他們的人,吊橋不能放,城門不能開,沒關係,他們把馬放在護城河的對岸,然後遊過河去,接著讓城門守兵把他們一個接一個的用大筐吊上城去!
他們人不少,把城門守兵累得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把他們好幾十人全給吊上了城去,然後又給他們找馬,譚正文等人這才能到了皇宮的外麵,再接著叫宮門,讓禦前侍衛去找梁大忠,好一通忙乎,直到了後半夜,梁大忠才把消息送到了李晏那裏。
皇宮有小角門,是專門給宮女和小宦官走的那種門,這種門平常半夜裏也不開的,但如果有什麽特殊的緊急事情,可以通融一下,這次梁大忠就是讓小宦官從這種小角門,把譚正文引進宮去。
譚正文見了出來報信兒的小宦官,問道:“皇上隻傳我一個人進去?”
小宦官連忙點頭,道:“正是,皇上和娘娘隻叫了譚將軍一個人進去,別人沒叫!”
譚正文點了點頭,吩咐渤海勇士們繼續在外麵等著,他解下腰中寶劍,扔給一個渤海勇士,這才跟著小宦官進了皇宮,走了足足一刻鍾還要多,這才到了寢宮,小宦官進去稟報。
殿裏,李晏在不停地走動,情緒激動,皇後卻在拍著桌子,大聲抱怨,她主要是說李重九都是被長公主給帶壞了,還有那個相王也不是個好餅,本來兒子李重九好好的,就是因為見多了他們做的壞事,所以也學壞了。
李晏終於忍耐不住,說道:“你就少說兩句吧,重九並沒有和大妹他們接觸過幾次的,說他們帶壞了重九,這個良心上過不去。”
皇後呸的一聲,道:“良心,你那幾個兄弟姐妹要是有良心,還能死得那麽早,連閻王爺都看不過去了,早早就把他們收了去!”
李晏見老妻有點兒發潑,隻好搖了搖頭,道:“說這些有的沒的幹嘛,還是等譚正文來了再說吧!”(未完待續)
這時候的燕兵營地,篝火處處,燕兵們七倒八歪地躺在火堆邊上,鼾聲大作,士兵們也都累壞了,不但他們如此,就連戰馬也一樣,戰馬奔馳了一天,匹匹都是大汗淋漓,除了少數極愛馬的士兵,會給馬擦汗,大多數士兵雖然明知戰馬出了那麽多的汗,明天可能會生病,可他們也顧不得了,人都累得睜不開眼了,實在是顧不上馬了。
大營裏麵還算是相對安靜,在外圍隻有少部份的渤海勇士在放哨,這時候就顯出他們的強悍了,那真不是吹的,奔馳了一天,隻有他們是可以挺得住的,而且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再這麽跑上個幾天,好象也不會怎麽樣。
渤海勇士一邊放哨,一邊洗刷他們的戰馬,這時候,一個渤海勇士說道:“太原城那邊過來兩匹馬,馬上有人,估計是給咱們送信兒的!”
這時候夜色深沉,極本是看不清遠處的情況的,可這個渤海勇士說了,別的渤海勇士便都點頭,其中一個渤海勇士大步走向了楊澤休息的地方,對他們來講,不用眼睛看,隻要聽聲音就能知道對方來的是什麽數量斬天成魔!
楊澤被叫了起來。他聽說城裏來人了,打了個哈欠,笑道:“這還沒到三個時辰呢。就出結果了,看來城裏的好些皇族人士實在是不怎麽樣啊!”
他坐起身來,等著渤海勇士帶人過來,估計就是杜大下巴派來的人!
果不其然,渤海勇士估計的還真是準極了,過了一會兒,便有兩騎奔來。渤海勇士搜了他們的身後,便將他們帶到了楊澤的跟前。
楊澤笑道:“有什麽好消息帶來?”他看兩個金烏兵大俠都挺興奮的。估計肯定是好消息。
兩個金烏兵大俠搶著把話說了,當楊澤聽到李重九已死,他嘿嘿兩聲,聽到吳有仁也死了。神色不禁黯然,歎了口氣,聽到了滿城的皇族隻剩下了十幾個時,他道:“還好剩下了十幾個,要不然本王把消息寫成奏章報去長安,怕是皇帝和皇後都有可能不信啊,杜大下巴辦事還是很給力的。”
一個金烏兵大俠道:“太尉,那不如現在就進城?現在整個太原城都被咱們的人給控製住了,再沒有人敢反抗!”
楊澤搖了搖頭。擺手道:“你們迴去,隻需要告訴杜大下巴,把城門關閉。別讓城裏亂起來,要是有人起什麽對咱們不利的心思,直接鎮壓了就是,至於太原城,本王是不會進去的,而且也不會派人進去。這個姿態本王還是要做出來的。對了,那些王爺又是爵爺的家產。你們就分了吧,辛苦了這麽一趟,本王也不能虧待了你們,這些就算是獎賞,等迴到長安後,再給你們加官進爵!”
兩個金烏兵歡天喜地的走了,楊澤叫人打來盆涼水,清醒了一下,開始寫奏章,把太原城裏發生的一切,寫進了奏章裏麵,但他並沒有寫結果,這是一份含糊不清的奏章,派人送迴長安,靜等長安那邊的迴複。
太原這裏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告一段落了,楊澤要做的就是等待消息,他甚至連太原城都不用進,隻要接到長安那邊的結果,差不多他就可以迴長安了,他甚至在想,會不會自己帶兵返迴長安時,菜菜已經又當上女皇了,長安那邊朝政不穩,要是有大臣提前知道了結果,然後想著拍馬屁,捧著菜菜又當女皇,那也極有可能的事,別人不說,沈得印就很有這種可能,其實沈得印拍菜菜的馬屁,就是拍自己的馬屁,這個倒是可以體諒的。
楊澤閉目養神,心想:“在大方帝國的皇帝當中,最倒黴的恐怕就是當今皇帝李晏了,不但有個不省心的娘,搶了他的皇位,還有個不省心的兒子,整天琢磨著搶他的皇位,嗯,對了,還有我這個不省心的女婿,成天想著幫他女兒搶他的皇位。李晏的命不好,要不然這輩子咋這麽倒黴呢,攤了這麽一家子的人,不知他是啥星座的,以後得問問!”
眯了一小會兒,他這才又起身,提筆又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卻是給沈得印寫的了,和他說了太原的事,讓他隨機應變,在長安推波助瀾一番,寫好信後,派出一個渤海勇士,用六百裏加急的速度,送迴長安去。<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這些都辦好了,楊澤這才又開始仔細思考,整件事情還會不會有疏漏,這可是關係到菜菜能不能當上女皇,並且關係到以後的天下,會不會是他姓楊的,他這可是在給兒子打江山呢,當然要小心為上。
且說長安皇宮裏。這幾天皇帝李晏和皇後簡直是糟心透了,總是心神不寧,如果隻是李晏一個人這樣,倒也罷了,可就是皇後也是如此,兩個甚至還會莫名其妙的吵架,還睡不好覺,成宿成宿的失眠,晚上睡不著,白天昏昏沉沉的,他倆都是頭疼欲裂,叫禦醫來給看病,也隻不過是吃些安神的湯藥,卻並沒有什麽顯著的效果。
這天傍晚,天馬上就要全黑了,李晏和皇後稍微吃了點東西,他倆的胃口都不好,隻喝了點兒粥,吃了點爽口的小菜,就算把晚飯給應付了。
皇後半躺在床榻上,道:“老頭子,你說咱們以前窮,要啥沒啥,可偏偏都挺能吃的,現在好不容易又富貴了,可卻啥也吃不下了,我怎麽感覺咱們這輩子過得太虧呢異能小農民!”
李晏坐在桌邊的一隻龍墩上。聽到老妻這麽說,他也大有同感,說道:“這幾日確實是心有不寧。喝藥也不好使,實不知是為什麽!”
皇後說道:“你說,會不會是因為你當了皇帝,可卻不住在寢宮,所以鎮不住皇宮裏的龍氣啊,這龍氣一翻騰,咱倆可不得有病麽!”
皇後向來迷信。而且是很相信龍氣啊,風水之類的東西。她當然要相信了,如果不相信這些,豈不是就等於相信丈夫不是真龍天子了麽!
李晏其實也挺信的,隻不過以前沒機會信。現在又當上了皇帝,深怕失去好生活,他當然就會患得患失一些了。
李晏猶豫著說道:“那咱們搬到寢宮去住?可是那裏停著母親的靈柩,再說就算是頭七過了,母親被安葬,說實話朕也不太想住到那裏去,心裏會不舒服!”
皇後道:“我也是,我也不想去那裏住,還是讓菜菜在那兒住吧。除了她之外,我看別人誰也不會想在那個地方待著的。”
李晏嘿嘿幹笑了兩聲,道:“菜菜和她皇祖母的關係最好。祖孫很有感情深厚,她這個當孫女的,要論感情,比朕這個當兒子的,在母親的心中都重啊!”
“要不然能立她當新女皇麽!”皇後接了句,又道:“其實。女兒當皇帝倒也沒什麽的,隻不過。你心裏怕是不痛快吧,這天下的江山終會落到外姓人的手裏!”
李晏嗯了聲,他們兩口子以前討論過這個問題,說如果讓楊澤算是倒插門兒的女婿,那也不錯,可這個問題隨著李重九當了太子,他倆就都不願意再提起了,因為他倆很怕楊澤會答應說以後楊家的兒子可以改姓李,可等他倆死了,楊澤就又讓兒子改迴姓楊了,那不還是一迴事嘛,而且以楊澤的性格,肯定會這樣的,先把江山拿到手,然後再進行“改造”一番,他倆現在都沒辦法阻止,以後那就更沒法阻止了,所以隻能鴕鳥一下,不再討論這個問題。
兩個人沉默半晌,皇後說道:“要是重九爭點兒氣,能早點兒把你的擔子接過去,咱們也能多享享清福,比方說去驪山泡泡溫泉,再不然去泰山去轉轉,這可都是好地方,要是他不接擔子,咱們就沒那麽多時間去,這輩子真是活得太虧,越想越虧!”
她做姑娘時活得還算自在,那也成了她最美好的迴憶,等嫁給了李晏,日子就不太好過起來,獨孤女皇把她給修理得連北都找不著了,接著又被趕到了鎮西,活得象個囚徒,現在好不容易迴了長安,可年紀又大了,她總是覺得再不享受,那就真的來不及享受了。
李晏抬頭看了她一眼,道:“你是說把皇位讓給重九?這孩子咱們許多年未見,咱們在鎮西時也沒有得到過他的書信,實是不知他的品性變得如何,而且咱們迴京之後,和他見的麵,也是掐著指頭數得過來啊!如把皇位讓給他,朕真是不知他會如何執政!”
事實上,李晏對李重九其實是有些不滿的,尤其是他在鎮西被流放時,就算是三弟相王也還會給個信兒,馬馬虎虎地全一下兄弟之情,可李重九這個當兒子的卻從來沒有聯係過父母,那時隻想著兒子年紀小,可過了十幾年,卻一封書信都沒有得到過,這就不是年紀小的問題了!
李晏心裏很清楚,兒子李重九是不想讓他這個父親給連累到,能當一個太太平平的皇孫,這才是李重九心裏的真實想法,他隻有這麽一個兒子,當然也希望兒子能過得好些,起碼不要被長公主給害了,可他迴京之後,李重九仍是和他不親,這就讓他這個當父親的,難免有些不痛快了!
皇後皺了皺眉頭,道:“誰讓咱們就這麽一個兒子呢,皇位早晚是他的,你先讓他登基,先讓他執政,這樣有什麽難料之事,你也能替他理得清爽一些,總比到時咱們都不在了,他處理不好國家大事,弄出許多的意外來,你當你那個女婿是個省油的燈麽邪武神皇!”
李晏想想也對,要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他退位當太上皇確實是正確的做法,可他剛剛又當上皇帝,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讓他當太上皇。這個實在是心有不甘,就算是他對當皇帝,對執掌天下大權並沒有半點兒的興趣。可讓他讓位子給李重九,他還是不怎麽願意的。
所幸,皇後也沒那種非要讓李重九當皇帝的念頭,對於她來講,更心疼的是女兒菜菜,隻不過重男輕女嘛,她也不例外。所以她還是想讓兒子當皇帝,並且把龍椅坐得穩穩的。
夫妻兩個也沒再怎麽討論這個問題。挺費腦筋的,而他倆都是不喜歡費腦筋的人,說了一會閑話,為了改換心情。夫妻二人竟然叫了小宦官和宮女進來,唱了幾段小曲兒,這才算心情舒暢了些,夫妻二人便休息了。
每天晚上都是這麽過的,倒也沒什麽特殊的事情,至少前半夜是這樣,可天色過了三更,還沒到四更的時候,忽然寢宮之外傳來腳步聲。在殿外停下,有人小聲說道:“皇上,娘娘。可曾安歇?”
這話問的簡直是豈有此理,這大半夜的,還是後半夜了,不睡覺幹嘛,半夜起來聽小曲兒嗎?
皇後的覺淺,外麵一有動靜。她便醒了,聽到外麵有人問話。聽聲音竟然是梁大忠,她便心中猛地一驚,難不成又發生宮廷政變了?她可受不了這個刺激!
立即起身,推了推李晏,把李晏推醒,她大聲對著外麵說道:“是梁大忠嗎,發生了什麽事,可是又有人想造反?”
李晏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可他聽到造反二字,頓時就清醒了,他唿地坐起身,大聲道:“怎麽了,發生了什麽事?”
梁大忠快步從外麵進來,身後還跟著好幾個小宮女,小宮女們進來之後,立即就把蠟燭給點燃了,讓殿裏有了光亮,隨後幾個小宮女便跑了出去,隻留下了梁大忠一個人。
借著燭光,李晏和皇後發現梁大忠一腦門子的汗,而且還唿唿地喘氣,皇後性子急,問道:“到底怎麽了,你快點兒說啊!”
梁大忠咽下一口唾沫,道:“皇上,娘娘,大事不好,是太原那邊來信兒了,是燕王來的信兒,說太子殿下在太原登基稱帝了,而且還遙奉皇上和娘娘當太上皇和皇太後,報信兒的人就在宮外,是燕王的心腹手下譚正文!”
李晏和皇後聽了這話便都一愣,原來不是有人造反,啊,也是有人造反,隻不過造反的人是他們的兒子李重九!
他倆臨睡覺前還說要不要把皇位讓給李重九呢,結果李重九就著急得不行,竟然自己就登了基,自己這個兒子可著實地不咋地啊!
李晏讓位給李重九和李重九自己登基,雖然結果是一樣的,可效果卻是相反的,結果都是李晏當了太上皇,可效果卻是李晏大怒!
一聽不是有人要帶兵殺進宮來,隻是兒子李重九在太原當了皇帝,李晏害怕之心頓去,憤怒之意猛起,他從龍床上下來,罵道:“豎子,竟敢如此,是誰教他這麽做的!”
皇後也是挺生氣的,她自己說要當皇太後,那是沒關係的,那是她自願的,可兒子把她的皇後名義給廢了,直接讓她當皇太後,這她就不願意了,就算是親生兒子,可這也不行啊,就算兒子想當皇帝想瘋了,可也得事先和她這個當母親的商量一下,不能擅自就決定了!
皇後也從床上下來了,對李晏說道:“老頭子,不要生氣,先把譚正文叫進來,問問他到底是怎麽迴事,先把事情弄清楚再說!”
李晏隻好點頭,譚正文他是認識的,在鎮西時的老熟人了,是一個喜歡滿嘴扯皮的家夥,他的話可不見得會是真的。
梁大忠連忙答應一聲,轉身小跑著出去找譚正文了,看他那麽大歲數了,還跑得那麽急,李晏都怕他忽然摔倒,摔斷了骨頭,那可真是糟糕了至高懸賞。
梁大忠跑出了寢宮,出了院子,他便停了下來,唿唿地喘了幾口氣,叫過一個心腹小宦官,說道:“開小角門,讓譚正文進來吧,直接來這裏,咱家在這裏等他。”
他隻是在李晏和皇後麵前裝著態度積極罷了,要不然真的讓他滿皇宮的跑,他倒是有這個心思,可他也跑不動啊!
這時候,另一個小宦官湊了上來,小聲說道:“幹爹,出了這事兒,要不要和萬歲公主說一聲啊,太原那邊的可是大事兒……”
梁大忠嘿了聲,心想:“大事是大事,可卻不一定要告訴萬歲公主,反正萬歲公主聽到什麽消息都會問一句,楊澤知道嗎?楊澤肯定是知道的呀,所以她便會嗯一聲,不再理會。反正結果隻能有這一種,所以告訴不告訴她,又有什麽關係呢!”
梁大忠搖了搖頭,道:“先不用,先等譚正文見了皇上之後,有什麽事再說吧!”
宮門外,譚正文和一眾渤海勇士都坐在馬紮上,等著被叫進宮去,他們看著宮前的石碑,這石碑幾乎快要建好了,長安工匠的手藝和效率真是太厲害了,雖然這和官府為了拍皇帝的馬屁,所以督促的緊有關,但也能反應出效率的問題的。
譚正文笑著對渤海勇士們道:“這石碑建好之後,說不定馬上就能派上用場了。”
渤海勇士們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意思,人人都嘿嘿笑了起來,頗為得意,畢竟他們是跟對人了,當然要得意一下。
他們一路狂奔到了長安,天色早就全黑了,長安的城門可不會為他們而開的,除非是李晏親自下旨,可去宮裏申請一番,然後再來開城門,估計天都亮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城門外等著呢!
可譚正文他們也有法子,反正守城門的士兵都是他們的人,吊橋不能放,城門不能開,沒關係,他們把馬放在護城河的對岸,然後遊過河去,接著讓城門守兵把他們一個接一個的用大筐吊上城去!
他們人不少,把城門守兵累得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把他們好幾十人全給吊上了城去,然後又給他們找馬,譚正文等人這才能到了皇宮的外麵,再接著叫宮門,讓禦前侍衛去找梁大忠,好一通忙乎,直到了後半夜,梁大忠才把消息送到了李晏那裏。
皇宮有小角門,是專門給宮女和小宦官走的那種門,這種門平常半夜裏也不開的,但如果有什麽特殊的緊急事情,可以通融一下,這次梁大忠就是讓小宦官從這種小角門,把譚正文引進宮去。
譚正文見了出來報信兒的小宦官,問道:“皇上隻傳我一個人進去?”
小宦官連忙點頭,道:“正是,皇上和娘娘隻叫了譚將軍一個人進去,別人沒叫!”
譚正文點了點頭,吩咐渤海勇士們繼續在外麵等著,他解下腰中寶劍,扔給一個渤海勇士,這才跟著小宦官進了皇宮,走了足足一刻鍾還要多,這才到了寢宮,小宦官進去稟報。
殿裏,李晏在不停地走動,情緒激動,皇後卻在拍著桌子,大聲抱怨,她主要是說李重九都是被長公主給帶壞了,還有那個相王也不是個好餅,本來兒子李重九好好的,就是因為見多了他們做的壞事,所以也學壞了。
李晏終於忍耐不住,說道:“你就少說兩句吧,重九並沒有和大妹他們接觸過幾次的,說他們帶壞了重九,這個良心上過不去。”
皇後呸的一聲,道:“良心,你那幾個兄弟姐妹要是有良心,還能死得那麽早,連閻王爺都看不過去了,早早就把他們收了去!”
李晏見老妻有點兒發潑,隻好搖了搖頭,道:“說這些有的沒的幹嘛,還是等譚正文來了再說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