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到太原的路上,李重九端坐在馬背上,身體挺得筆直,他的騎術並不精湛,短途騎乘是沒什麽問題的,可長途縱馬狂奔,他就不行了。(.)


    李重九心中焦急,可隊伍的行進速度還是提不上去,這可不怪別人,隻能怪他自己,因為士兵們都不可能拋下他,隻能是他騎得慢,士兵們也隻能跟著他慢了。


    這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啊,隻不過奔出了七八十裏,李重九就感覺不行了,屁股被馬鞍硌得生疼,大腿裏子的皮膚更是疼得火燒火燎,他現在都有要崩潰的先兆了。他原本設想,自己帶著金烏軍出發,一出城便狂奔二百裏,然後休息一下,再接著狂奔二百裏,自己還要以身作責,用實際行動告訴他的金烏軍,他是有堅定的決心,一定要趕在燕王楊澤之前,到達太原的。


    可現在看起來,別人似乎麻煩不大,可他的麻煩卻太大了,都快從馬背上掉下去了,就算他有堅定的決心又能怎麽樣,可他沒有相對應的本事啊,而且還僅僅是騎馬的本事而已。


    吳有仁也騎在馬上,他要比李重九強多了,雖然他的身體也不好,受了很大的折騰,可騎在馬上,卻仍要比李重九強上那麽一點點,當然,在不到一百裏的奔馳中,他自己也快不行了,和李重九的區別就是看誰先倒下。


    不過,吳有仁才不會象李重九那樣。咬著牙挺著呢,他叫道:“太子殿下,咱們歇息一下吧。博智小王爺身上有傷,就算是躺在馬車裏,可這麽顛簸,他也受不了啊,咱們去太原的事雖急,可太子殿下也要體諒一下博智小王爺才好。”


    李重九心想:“哎呀我地個天啊,總算能下馬了。要是還在馬上騎著,估計過不了多一會兒。我就得疼暈過去,就算我今天能挺過去,可明天呢,我估計明天我就也得坐馬車了。”


    他迴過頭來。大聲道:“不錯,吳兄說得有理,孤隻想著趕路,卻忘了博智了。博智,你在馬車裏還好吧,要不要下來透透氣?”


    說著話,他順勢就勒住了馬,等著後麵馬車跟上來,不過因為屁股太疼了。所以沒法立即就下馬,要緩一緩,等疼勁兒過去了。他才好下馬休息,要不然就得靠別人扶著下馬了,那多丟人啊,有失太子殿下的英武氣質。


    其實,李重九跑得並沒有多快,就算是李博智躺在馬車裏。可也一樣跟得上,馬車就在李重九身後不遠處。


    馬車裏的李博智聽到了唿聲。心中感動,看來還是吳大人體諒人啊,我斷的可是骨頭,都這麽多天了,一直得不到休養,還要在太原和長安之間奔個來迴,我的痛苦誰知道啊,太子殿下也是好人,馬上就能想著關心一下我。


    李博智在馬車裏叫道:“太子殿下,臣還能挺得住,太殿下隻管趕路,臣跟得上,跟得上。”


    李重九心想:“你跟得上,我還能不能讓你跟,那才是個大問題呢!”他下了馬,慢慢走到道邊,自有金烏兵給他送上了一隻馬紮。


    坐在馬紮上,李重九心想:“怪不得胡人喜歡坐這樣的胡凳,果然是設計合理啊,騎馬騎得久了,這種馬紮坐著比檀木大椅都舒服。<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他實在是沒有精力再去馬車邊上對李博智噓寒問暖了,自己休息都緩不過來勁兒呢,哪還有心思照顧別人。


    沒休息多一會兒,後麵便有金烏兵趕了過來,是一個精通騎術的大俠,這金烏兵到了李重九的跟前,翻身下馬,對李重九行禮道:“太子殿下,末將打探消息迴來了!”


    李重九心想:“我什麽時候派你去打探消息了?嗯,應該是吳有仁派去的。”


    金烏兵道:“末將到了燕王大軍的附近,發現燕王大軍並沒有拔營起寨,也沒有派出先鋒,而是不斷地往長安城派人,末將打聽了一下,似乎是皇上和皇後娘娘想要在燕王臨走之前,檢閱一下軍隊,所以他們沒法啟程,估計是明天檢閱,後天才能啟程。”


    李重九大喜,沒想到拖住楊澤的人竟然是父皇和母後,他在去向父皇和母後辭行的時候,他們二老也沒提這事兒啊,卻不成想主動幫忙了。


    吳有仁走了過來,他也聽到金烏兵的報告了,笑道:“這真是天助太子也,天子幫忙,太子殿下何愁大事不成。”


    李重九連忙點頭,說道:“那留給咱們的時間就充足了,咱們也不必象發了瘋似的趕路了。”


    吳有仁微笑著道:“太子殿下可以從容安排各項事宜了,太原城外,就是燕王折羽之時。”他也讓金烏兵拿個馬紮過來,坐到了李重九的身邊,和李重九開始暢想起未來了,趁機還能多休息一會兒。


    長安城外的軍營裏麵,左右神武軍還在整理輜重,楊澤並沒有打算立即出發,反而接到李晏想要檢閱軍隊的事後,挺高興的,既然李晏想要幫幫他兒子,拖延自己的啟程時間,那他就盡力配合唄,反正他必須要等李重九先到太原,下步計劃才可以進行。


    且說李重九又要再趕路,吳有仁卻苦勸他,讓他也乘坐馬車,這樣就可以不必太趕了,同時也是體諒李博智這個小王爺的行為,畢竟,人家李博智可是為了李重九才受的傷,就算李重九不需要和李博智同坐一輛馬車,去照顧傷號,可各坐各的也是可以的嘛。


    於是乎,李重九很聽大臣勸地,坐上了另一輛馬車,而吳有仁也混上了車坐,兩位大人物都找到了借口,可以不必騎在馬上硌屁股了。


    一路之上,沒有遇到任何的意外。楊澤的大軍始終沒有趕上來,甚至不斷向後打探消息的金烏兵,連燕王大軍先鋒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這就導致了李重九的隊伍走得不快,足足晚了兩天,可仍舊比楊澤早到了太原城。


    當金烏軍進入太原城門時,李重九幾乎激動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真沒想到啊,自己頭一迴帶兵,就把楊澤給跑贏了。其實,想要贏楊澤也沒什麽困難的嘛。楊澤就是一個紙老虎,看著挺嚇人的,其實一捅就破啊!


    李重九剛剛進城門,就發現入城大道上已經被清道。路上沒有一個百姓,而在道路兩旁等候迎接他的人,便是太原的兩位王爺,還有一眾爵爺,連同他們的隨從,洋洋灑灑地竟然有上千號人,連歌舞伎都來了!


    見到李重九到來,鼓樂之聲立即就響了起來,誠親王和靖德郡王迎了上來。帶著一眾爵爺給李重九磕頭,表明各自的身份之後,誠親王把手一揮。那些穿得花枝招展的歌舞伎立即上前,載歌載舞地就是一通表演,旁邊還有無數的少女手提花籃,向空中揮灑花瓣!


    李重九看了這種歡迎儀式,頓時大樂,頗有今日始知為君之樂的感覺。這種歡迎儀式聞所未聞,此生頭一迴遇到。他卻不知要論搞出熱鬧。還有吃喝玩樂,那太原王侯的享受水平,遠超長安貴族一條大街去,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紈絝少青中老年的典型代表。


    太原的留守也到了,留守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人,圓臉的六十來歲老官僚,一看就是那種等到撈足了錢,然後退休迴家養老的那種人,對於李重九接替他當留守,他沒有任何的不滿情緒,反而還挺高興的。


    原因無它,這位留守大人在太原撈了太多的錢,如果換在平時,等他離任的時候,非得被長安那邊派人來調查他一番不可,現在不用了,朝中兩派勢力較勁兒,他就受益了,雖然他還是副留守,可卻能順勢辭官,交出所有的權力,李重九見他這麽乖,當然不會為難他,他就能安全地帶著大筆的金錢,迴老家抱孫子,安度晚年了。


    誠親王和靖德郡王把李重九迎進了留守府,李重九稍微洗漱了之後,便在書房裏接見兩位王爺,由李博文和吳有仁坐陪,杜大下巴在門守衛。


    為表忠心,不等李重九詢問,誠親王便道:“太子殿下,小王的孫子迴來後,向小王講了太子殿下的安排,所以小王已經知會原留守了,現在原留守已經交出了兵權,太原守軍也都做好了準備,如果燕王大軍路過太原,為了不讓大軍擾民,那麽我們是絕對不會讓他們進城的,必定會緊閉城門,讓燕王大軍繞城而走。”


    李重九大喜,心想:“還是李家的自己人辦事地道啊,辦起事來,一點都不含糊,全力地支持我。”


    吳有仁也很是歡喜,他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先控製往太原,隻要這一步成功了,就等於是卡住了楊澤的脖子,大軍沒有糧草,誰會聽楊澤的話?民以食為天,士兵更是如此,楊澤要是不能喂飽了他們,別說去打突覺人了,那些當兵的就會先把楊澤給吃了。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隻要計劃成功了,吳有仁就不用去當屯田員外郎了,就可以留在李重九的身邊,不用去管怎麽種地了,他自己都不會種地,還怎麽去管別人啊!


    李重九道:“你們可曾派出探子,知道楊澤的先鋒什麽時候到嗎?”


    誠親王連忙搖頭道:“臣等不敢打探大軍的動向,所以不知燕王大軍何時到來。”


    他當然知道楊澤的軍隊大概在哪天會到,可他老奸巨滑才不會說呢,外地的藩王打聽大軍動向,那可是犯忌諱的事,別看現在和太子關係處的貌似不錯,可誰知以後會怎樣,要是以後太子用不到他們了,再想起這茬兒來,以此為借口,修理他們一頓,那樣受得了啊!


    李重九歎了口氣,道:“你們還真是實誠,這麽大的事兒,竟然並不派人去打探,那也罷,還是由孤派人去吧。杜大下巴,進來一下。”


    杜大下巴此時就站在門口聽著呢,立即進屋,道:“殿下,可有事吩咐末將去做?”


    “去打探一下楊澤的軍隊大概會在什麽時候到達!”李重九道。


    誠親王和靖德郡王互視一眼,心中都想:“楊澤的先鋒明天晚上就會到,如果太子的新軍連這個都打探不出來,那他們這一路上是怎麽走的?”


    杜大下巴卻道:“迴殿下的話,倒是不必再派人去打探了,末將早已派人打探清楚,燕王大軍的先鋒,明天傍晚時分,便會到達太原城外,不過,是不是會要求進城,末將軍打探不出來了!”


    吳有仁很是得意地對李重九道:“是臣讓他們時刻關注後麵燕王大軍情況的,杜將軍做得很好,至於說到大軍會不會進城,那隻有楊澤自己知道了,這怎麽可能打聽得出來。”他時刻不忘表功。


    李重九點了點頭,道:“原來不用孤吩咐,你們就已經把事情辦好了,這樣很好。兩位王爺,從現在到明天傍晚,有整整一天的時間做準備,時間可夠?”


    “夠夠,足夠了,小王早就準備好了,隻待太子殿下一聲吩咐。”兩個王爺異口同聲地說道,他倆都聽出李重九話裏的意思了,那就是有些事不要等著他吩咐,你們自己就要提前辦好,要有些眼力價兒。


    李重九看了吳有仁一眼,見吳有仁衝他點頭,他便站起身來,道:“好,明天傍晚等楊澤的先鋒到達城外時,兩位王爺便讓人向下喊話,不許他們進城,至於糧草,也告訴他們無法補充,讓他們先去邊境,隨後再給他們運送過去。”


    這實際上就是要卡先鋒軍的糧草了,隻不過說得比較婉轉一點,相信不管是誰,都能聽得明白。


    誠親王想了想,小心翼翼地問道:“太子殿下,那臣可不可以在外麵設立一些木樁,製作一些屏障,這樣如果那些大頭兵想要喧嘩,也能離著城牆遠點,夠得他們大聲鼓噪,吵了城中百姓的休息?”


    其實,他是怕楊澤的先鋒軍大怒,要是領兵的將軍一時想不開,揮軍攻城,那豈不糟糕,那會引起不少麻煩的,後續不好處理。


    李重九奇道:“木樁?嗯,好吧,你要設立,那就設立吧!”


    他根本就不明白木樁是什麽東西,但也懶得問了,反正隻要能讓楊澤知道,自己是有實力的,已經可以和他對抗了,那就可以了,免得以後楊澤還那麽囂張。


    交待完幾句話之後,李重九便去休息了,他實在是太累了,要好好洗個澡,美美地睡上一覺,餘下的事情都交給吳有仁去辦。


    吳有仁也是累得不行,他見誠親王和靖德郡王似乎把事情料理得不錯,便也去休息了,他認為反正還有一天時間,明天再說不遲。


    一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贗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平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平安並收藏贗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