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想要把李重九趕出長安,而李重九上了當,進入了圈套,想著要早點離開長安,吳有仁又在一旁拚命攪合,這些種種事情,雖然李晏並不知道實情,但做為了一個皇帝,他還是能看出來有些不妥的。[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李晏從小就被當成是太子一樣的培養,而且當初他還真的當上了皇帝,他不是傻子,相反還聰明得很,他隻是比較懦弱,不喜歡國家政務罷了,在母親獨孤女皇強大的壓力下,他除了委屈求全之外,沒有別的路可走,但這可不代表他看不出一件事情的蹊蹺之處。
對於別人的建議,不事關大局的,比如皇後的一些言論,他都是一笑了之,有時候就算皇後罵他是死老頭子,他也不在乎,反正罵就罵唄,又不少塊肉,要是他真死了,皇後不知得哭成啥樣呢!
可今天皇後出的主意,他卻不能聽了,至少不能立即就做決定,讓太子出京,這可不是小事,往小了說是讓李重九出去避避風頭,誰讓楊澤這個女婿太厲害呢,往大了說可就是事關國體了,就算當年獨孤女皇那麽強勢,直接就拿了李家的江山,可獨孤女皇也沒把所有的兒子都流放出京,不還是留了個相王在身邊麽。
現在,李晏隻有李重九這麽一個兒子,要是李重九離開了長安,李晏這時候突然得了病,天有不測風雲,這可是誰也不能保證的。那李重九離開了長安,他還有本事迴京嗎?楊澤能讓他迴來嗎?
而且,如果李重九離開了長安。要是死在外麵了怎麽辦?李安很清楚,李重九待在東宮裏,那肯定是不會多好受的,估計是很憋屈的,但有一點要知道,隻要李重九住在東宮裏,人身安全就沒有危險。可一旦要是離開了東宮,雖說是天高任鳥飛了。可被獵人射下來的危險卻也更大了,做父親的豈能不考慮兒子的安危。
李晏起身離開了小花園,步行迴自己住的宮殿,皇後也不坐步攆了。跟在李晏的身後,也慢慢走迴去,盡管皇後平常挺強勢的,但那都是小事,她也有自知之明的,遇到了大事,家裏作主的人還是李晏,所以今天這事兒,得讓李晏好好安靜地想想才成!
一直走到居住的宮殿。李晏還是沒有出聲,就那麽靜靜地坐著,一直坐到了天黑。皇後實在忍耐不住了,過去問問他要不要傳膳,李晏才歎了口氣,站起身來,往裏麵走去。
皇後在後麵叫道:“老頭子,吃完飯了再想也來得及啊。你這是要幹什麽去啊?”
“去方便方便!”李晏頭也不迴地說道。
皇後哦了聲,便叫小宦官們把膳食送上來。還沒等飯菜擺上來呢,李晏便迴來了。
象是想明白什麽事兒似的,或者是方便之後,一身輕鬆,李晏迴來之後,對皇後笑道:“想明白了,知道該怎麽辦了!”
皇後也象是輕了口氣似的,道:“可算是想明白了,看你這麽個想法,我都替你累得慌。”
李晏嘿嘿兩聲,坐了下來,兩口子便不再說話,一直等小宦官們把飯菜都擺好了,李晏才把人都打發出去,自己倒了杯酒,聞了聞,一口喝了下去,道:“想明白了,就知道該怎麽做了,其實挺簡單的一件事,不過就是朕這位子以後該給誰坐罷了。txt下載80txt”
皇後默然,在李晏想事情的時候,她也沒閑著,也在想著這事兒,也想明白了,現在聽李晏一說,她便心中有數,她也喝了杯酒,把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頓,道:“不關菜菜的事兒,是楊澤自己想多了,再有就是重九太不爭氣,如果他稍有些本事,也不會發生這麽多的事,楊澤就算是再怎麽強硬,也不敢多想什麽的。”
她一說這話,就代表和李晏的心思是一樣的,他們都明白了整件事的起因了,也都知道這個起因,會引起什麽樣的後果了。
楊澤的計策很是完善,由於派出執行的人都是很可靠的,所以也沒有走漏消息,李晏和皇後幾乎可以說是這輩子都不會知道真實的經過,也就是他們不會了解真相,因為他們沒有渠道,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會去問。
但是,真相很重要嗎?當然重要!可一定要知道真相嗎?那就不是必須的了!
李晏和皇後根本就不需要知道這事兒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而隻要明白,跟楊澤有關,就妥了,就完全可以了,而為什麽會和楊澤有關?不就是因為楊澤想讓菜菜重新登上皇位,當上女皇二代嘛,沒有其它的原因了!
楊澤會不會造反,會不會篡位,那要根據以後實際情況來定,事情會發展到什麽樣的程度,誰也猜不出來。可是,如果楊澤真的打敗了李重九,那麽,楊澤的兒子卻是一定會登上皇位,成為新皇帝的,李家的江山被獨孤家搶過,以後還會被楊家給搶去,這就是最後的後果!
皇後歎了口氣,道:“重九要是真的離京了,那就全完了。當初你那長公主妹妹,不就是以為把楊澤趕出京去,就能讓楊澤死掉麽,結果楊澤非但沒有死,卻反把長公主給幹掉了,重九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念頭啊,再有吳有仁攛掇,他就想去外地抓兵權了!”
李晏搖頭道:“可重九不是楊澤,他沒有楊澤的頭腦,沒法成功的。”
“那你覺得該怎麽辦呢?”皇後問道,知道了起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得知道怎麽解決啊。
李晏沉默了一會兒,道:“讓重九離京吧……”
“你瘋了麽,重九一離京,那他可真就危險了,楊澤對咱們忠心不假。對菜菜也是真好,可他對重九可是什麽感情都沒有的。”皇後大吃一驚,她是真的沒有想到。李晏會想出這個辦法來,這個辦法明顯是很混蛋的啊!
李晏卻又道:“讓楊澤也離京,讓他去征討突覺,而重九在太原給他轉運糧草,君臣一起使力,把突覺這個大患給滅了!”
皇後聽了這話,一時之間沒消化得了。她奇道:“我們要和突覺打仗嗎?我們不是和突覺一直都挺和睦的嗎?嗯,至少這些年一直都挺和睦的。咱們主動挑起戰爭不好吧!”
李晏搖了搖頭,道:“那是因為突覺草原上各部紛爭太狠,突覺可汗卻又鎮壓不住手下的大小汗王,再加上母親過於強硬。所以才和睦了一段時間,現在朕登基了,你猜猜突覺那邊會有什麽反應?”
皇後當然知道是會有什麽反應的,突覺那邊十有八九會南下,發動一場小規模的戰爭,用來試探李晏這個新皇帝的態度,要是李晏不夠強硬,那小規模的戰爭就會變成是大戰,而如果李晏比獨孤女皇還狠。那突覺立即就要接著當小弟弟,和大方帝國談什麽要做兄弟之邦了,之所以突覺現在還沒有動靜。那是因為李晏剛剛當上皇帝啊,突覺那邊還沒有得到消息呢,再別提會有動作了。
過了片刻,皇後算是想明白了,她道:“你做得對,於其讓突覺先動手。不讓我們自己先動手,就算滅不了突覺。也是給他們提個醒,你這個皇帝可不是好惹的。”
李晏點了點頭,道:“朕剛才就是這麽想的,借著這個機會,也讓楊澤消了害重九的念頭,更要讓兵將們知道,這個天下,還是李家的天下!”
皇後深表讚同,別看她不懂軍事,但卻明白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人要是想活著,就必須得吃飯,而軍隊在外征戰,糧草更是要命的大事,楊澤在前線帶兵,李重九管著糧草的轉運,那就等於是掌握了整支軍隊的命脈,那時楊澤就算是再有什麽想法,軍隊不聽他的,他也沒招兒!
而且,一旦兵將發現,楊澤沒法保證他們的軍糧,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再怎麽聽他的話了,轉而會站到李重九的一邊,畢竟當兵吃餉,吃誰的餉就給誰賣命,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古至今,至少從古至大方,都是這個樣子的。
皇後微微笑了起來,道:“我們沒法單獨趕走楊澤,他是不肯離開長安朝廷的,又不放心重九單獨離開,那不如就讓他們一起離開,這樣確實是個好辦法。”
她稍微停頓了一下,又道:“可要是重九,沒法控製住楊澤,那該怎麽辦?”
李晏輕輕哼了聲,道:“要是重九連軍隊的命脈都掌握了,卻還不能把他妹夫楊澤給打敗,那這樣的兒子能當好皇帝嗎,就算楊澤篡不了他的位,別人還不能嗎?那咱們幹嘛還要把皇位留給他?還不如給女兒呢,以後傳給外孫,畢竟外孫也還有咱們李家一半的血統,其實孫子不也是隻有一半血統麽,隻是姓氏不同罷了,隻要咱們當老人的想開了,都一樣的!”
皇後卻道:“菜菜一定能管住楊澤的,就算真的事情惡化到了那個地步,菜菜也要讓楊澤答應,讓咱們的外孫改宗姓李的,那樣江山還是咱們李家的,楊澤不過就是個入贅的女婿罷了!”
“你想的比朕還周全!”李晏也笑了。
要說菜菜可能管不住別人,說實話菜菜也不是個很有威嚴很有手段的人,絕對沒有獨孤女皇那樣能管得住天下的本事,可菜菜能管得住楊澤,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以後他倆的孩子要是改姓為李,隻要菜菜說了,那楊澤也不會敢說個不字的。
兩夫妻想到了對策,這頓飯吃的便愉快得多了,一邊吃一邊談,雖然他們沒法製定出征戰的計劃,可計劃本來也不需要他們勞心勞力,他們隻要製定大方向就成了,自然有朝臣去幫他們解決。
兩夫妻吃完了飯,可能用腦過多的原因,尤其是吃完了飯容易犯困,便早早上床休息了,打算明天再把事情交待下去。
可李晏和皇後卻忘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非常重要,那便是隔牆有耳,別看他倆把小宦官和宮女都給打發出去了,可宮殿那麽大,要是有人想要偷聽,那簡直太容易了,絕對能保證在他倆都看不見的情況下,把他倆的話全都給聽了去。
李晏和皇後剛剛休息,一個小宦官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找梁大忠了,把他偷聽來的消息,說給了梁大忠聽。
梁大忠聽罷,倒也沒感到有多驚奇,楊澤和李重九鬧得那麽歡,各種手段都使出來了,要是李晏和皇後還沒有察覺,那才是怪事呢,隻不過要讓楊澤出征突覺,還要讓李重九管糧草轉運,這個就有點兒意外了。
梁大忠重賞了這個小宦官,讓這個小宦官以後再接再勵,多偷聽些有用的消息,他必定會提拔他的,並且梁大忠還很大方地,收了這個小宦官當幹兒子,隻要好好幹,幹兒子以後是有可能繼承幹爹位子的。
打發走了幹兒子,梁大忠便換了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偷偷溜出了宮,去見楊澤,他是內宮大總管,別人半夜出宮不行,他可是太容易了,隨便開個小門就能溜出來。
當梁大忠到了兵部時,楊澤還沒有睡,正琢磨著怎麽對付李重九呢,他估計著要想逼走李重九,那麽李重九選的地方一定是太原,因為這個地方便是李氏皇族勢力最大的地方,計劃就要展開了,但楊澤還是怕有漏洞,隻能反複一遍又一遍地想。
這時候,梁大忠來了,楊澤大吃一驚,梁大總管親自來,那肯定是帶來了重大的消息啊,而且十有八九是壞消息。
楊澤把梁大忠迎進了後室,梁大忠便把聽來的消息說給了楊澤聽,楊澤聽罷之後,一股狂喜之情,湧上了心頭,他差點沒樂得跳起來!
李晏和皇後不了解情況,所以才製定出這個計劃,這個計劃看似挺不錯的,可以讓李重九壓住楊澤,但要是真的開始執行,那結果卻正好是相反的!
楊澤出征渤海時,走的就是突覺那條線啊,當時他為了趕時間,所以走的是有危險的關外大草原,而不是關內相對平安的道路,為此還和突覺的部落打了一仗,這些事情李晏和皇後是不知道的,因為他們當時還在鎮西。
楊澤迴師之後,立即就開始發動政變了,並沒有時間去和李晏和皇後說這些,而當時知道這些事的重要朝臣,都被獨孤女皇臨死之前發瘋似的清理了一遍,不是重要的朝臣,也不知道楊澤在突覺的事情啊,再說以當時的朝政來講,人人自危,誰關心突覺部落的破事兒,誰有會那個閑心!
而吳有仁那時還坐牢呢,是楊澤迴師時他才重新進入朝堂的,那時候吳有仁巴結二王爺都來不及,更不可能去關心千裏之外,另一個國家的事了,他真沒有那個精力!
如此一來,竟然沒有人和李晏說過,楊澤在突覺還有個盟友部落哪,信息嚴重不對稱,可是會導致計劃失敗的,所以躲在皇宮裏憋主意,憋出來的主意往往都很臭!(未完待續)
李晏從小就被當成是太子一樣的培養,而且當初他還真的當上了皇帝,他不是傻子,相反還聰明得很,他隻是比較懦弱,不喜歡國家政務罷了,在母親獨孤女皇強大的壓力下,他除了委屈求全之外,沒有別的路可走,但這可不代表他看不出一件事情的蹊蹺之處。
對於別人的建議,不事關大局的,比如皇後的一些言論,他都是一笑了之,有時候就算皇後罵他是死老頭子,他也不在乎,反正罵就罵唄,又不少塊肉,要是他真死了,皇後不知得哭成啥樣呢!
可今天皇後出的主意,他卻不能聽了,至少不能立即就做決定,讓太子出京,這可不是小事,往小了說是讓李重九出去避避風頭,誰讓楊澤這個女婿太厲害呢,往大了說可就是事關國體了,就算當年獨孤女皇那麽強勢,直接就拿了李家的江山,可獨孤女皇也沒把所有的兒子都流放出京,不還是留了個相王在身邊麽。
現在,李晏隻有李重九這麽一個兒子,要是李重九離開了長安,李晏這時候突然得了病,天有不測風雲,這可是誰也不能保證的。那李重九離開了長安,他還有本事迴京嗎?楊澤能讓他迴來嗎?
而且,如果李重九離開了長安。要是死在外麵了怎麽辦?李安很清楚,李重九待在東宮裏,那肯定是不會多好受的,估計是很憋屈的,但有一點要知道,隻要李重九住在東宮裏,人身安全就沒有危險。可一旦要是離開了東宮,雖說是天高任鳥飛了。可被獵人射下來的危險卻也更大了,做父親的豈能不考慮兒子的安危。
李晏起身離開了小花園,步行迴自己住的宮殿,皇後也不坐步攆了。跟在李晏的身後,也慢慢走迴去,盡管皇後平常挺強勢的,但那都是小事,她也有自知之明的,遇到了大事,家裏作主的人還是李晏,所以今天這事兒,得讓李晏好好安靜地想想才成!
一直走到居住的宮殿。李晏還是沒有出聲,就那麽靜靜地坐著,一直坐到了天黑。皇後實在忍耐不住了,過去問問他要不要傳膳,李晏才歎了口氣,站起身來,往裏麵走去。
皇後在後麵叫道:“老頭子,吃完飯了再想也來得及啊。你這是要幹什麽去啊?”
“去方便方便!”李晏頭也不迴地說道。
皇後哦了聲,便叫小宦官們把膳食送上來。還沒等飯菜擺上來呢,李晏便迴來了。
象是想明白什麽事兒似的,或者是方便之後,一身輕鬆,李晏迴來之後,對皇後笑道:“想明白了,知道該怎麽辦了!”
皇後也象是輕了口氣似的,道:“可算是想明白了,看你這麽個想法,我都替你累得慌。”
李晏嘿嘿兩聲,坐了下來,兩口子便不再說話,一直等小宦官們把飯菜都擺好了,李晏才把人都打發出去,自己倒了杯酒,聞了聞,一口喝了下去,道:“想明白了,就知道該怎麽做了,其實挺簡單的一件事,不過就是朕這位子以後該給誰坐罷了。txt下載80txt”
皇後默然,在李晏想事情的時候,她也沒閑著,也在想著這事兒,也想明白了,現在聽李晏一說,她便心中有數,她也喝了杯酒,把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頓,道:“不關菜菜的事兒,是楊澤自己想多了,再有就是重九太不爭氣,如果他稍有些本事,也不會發生這麽多的事,楊澤就算是再怎麽強硬,也不敢多想什麽的。”
她一說這話,就代表和李晏的心思是一樣的,他們都明白了整件事的起因了,也都知道這個起因,會引起什麽樣的後果了。
楊澤的計策很是完善,由於派出執行的人都是很可靠的,所以也沒有走漏消息,李晏和皇後幾乎可以說是這輩子都不會知道真實的經過,也就是他們不會了解真相,因為他們沒有渠道,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會去問。
但是,真相很重要嗎?當然重要!可一定要知道真相嗎?那就不是必須的了!
李晏和皇後根本就不需要知道這事兒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而隻要明白,跟楊澤有關,就妥了,就完全可以了,而為什麽會和楊澤有關?不就是因為楊澤想讓菜菜重新登上皇位,當上女皇二代嘛,沒有其它的原因了!
楊澤會不會造反,會不會篡位,那要根據以後實際情況來定,事情會發展到什麽樣的程度,誰也猜不出來。可是,如果楊澤真的打敗了李重九,那麽,楊澤的兒子卻是一定會登上皇位,成為新皇帝的,李家的江山被獨孤家搶過,以後還會被楊家給搶去,這就是最後的後果!
皇後歎了口氣,道:“重九要是真的離京了,那就全完了。當初你那長公主妹妹,不就是以為把楊澤趕出京去,就能讓楊澤死掉麽,結果楊澤非但沒有死,卻反把長公主給幹掉了,重九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念頭啊,再有吳有仁攛掇,他就想去外地抓兵權了!”
李晏搖頭道:“可重九不是楊澤,他沒有楊澤的頭腦,沒法成功的。”
“那你覺得該怎麽辦呢?”皇後問道,知道了起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得知道怎麽解決啊。
李晏沉默了一會兒,道:“讓重九離京吧……”
“你瘋了麽,重九一離京,那他可真就危險了,楊澤對咱們忠心不假。對菜菜也是真好,可他對重九可是什麽感情都沒有的。”皇後大吃一驚,她是真的沒有想到。李晏會想出這個辦法來,這個辦法明顯是很混蛋的啊!
李晏卻又道:“讓楊澤也離京,讓他去征討突覺,而重九在太原給他轉運糧草,君臣一起使力,把突覺這個大患給滅了!”
皇後聽了這話,一時之間沒消化得了。她奇道:“我們要和突覺打仗嗎?我們不是和突覺一直都挺和睦的嗎?嗯,至少這些年一直都挺和睦的。咱們主動挑起戰爭不好吧!”
李晏搖了搖頭,道:“那是因為突覺草原上各部紛爭太狠,突覺可汗卻又鎮壓不住手下的大小汗王,再加上母親過於強硬。所以才和睦了一段時間,現在朕登基了,你猜猜突覺那邊會有什麽反應?”
皇後當然知道是會有什麽反應的,突覺那邊十有八九會南下,發動一場小規模的戰爭,用來試探李晏這個新皇帝的態度,要是李晏不夠強硬,那小規模的戰爭就會變成是大戰,而如果李晏比獨孤女皇還狠。那突覺立即就要接著當小弟弟,和大方帝國談什麽要做兄弟之邦了,之所以突覺現在還沒有動靜。那是因為李晏剛剛當上皇帝啊,突覺那邊還沒有得到消息呢,再別提會有動作了。
過了片刻,皇後算是想明白了,她道:“你做得對,於其讓突覺先動手。不讓我們自己先動手,就算滅不了突覺。也是給他們提個醒,你這個皇帝可不是好惹的。”
李晏點了點頭,道:“朕剛才就是這麽想的,借著這個機會,也讓楊澤消了害重九的念頭,更要讓兵將們知道,這個天下,還是李家的天下!”
皇後深表讚同,別看她不懂軍事,但卻明白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人要是想活著,就必須得吃飯,而軍隊在外征戰,糧草更是要命的大事,楊澤在前線帶兵,李重九管著糧草的轉運,那就等於是掌握了整支軍隊的命脈,那時楊澤就算是再有什麽想法,軍隊不聽他的,他也沒招兒!
而且,一旦兵將發現,楊澤沒法保證他們的軍糧,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再怎麽聽他的話了,轉而會站到李重九的一邊,畢竟當兵吃餉,吃誰的餉就給誰賣命,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古至今,至少從古至大方,都是這個樣子的。
皇後微微笑了起來,道:“我們沒法單獨趕走楊澤,他是不肯離開長安朝廷的,又不放心重九單獨離開,那不如就讓他們一起離開,這樣確實是個好辦法。”
她稍微停頓了一下,又道:“可要是重九,沒法控製住楊澤,那該怎麽辦?”
李晏輕輕哼了聲,道:“要是重九連軍隊的命脈都掌握了,卻還不能把他妹夫楊澤給打敗,那這樣的兒子能當好皇帝嗎,就算楊澤篡不了他的位,別人還不能嗎?那咱們幹嘛還要把皇位留給他?還不如給女兒呢,以後傳給外孫,畢竟外孫也還有咱們李家一半的血統,其實孫子不也是隻有一半血統麽,隻是姓氏不同罷了,隻要咱們當老人的想開了,都一樣的!”
皇後卻道:“菜菜一定能管住楊澤的,就算真的事情惡化到了那個地步,菜菜也要讓楊澤答應,讓咱們的外孫改宗姓李的,那樣江山還是咱們李家的,楊澤不過就是個入贅的女婿罷了!”
“你想的比朕還周全!”李晏也笑了。
要說菜菜可能管不住別人,說實話菜菜也不是個很有威嚴很有手段的人,絕對沒有獨孤女皇那樣能管得住天下的本事,可菜菜能管得住楊澤,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以後他倆的孩子要是改姓為李,隻要菜菜說了,那楊澤也不會敢說個不字的。
兩夫妻想到了對策,這頓飯吃的便愉快得多了,一邊吃一邊談,雖然他們沒法製定出征戰的計劃,可計劃本來也不需要他們勞心勞力,他們隻要製定大方向就成了,自然有朝臣去幫他們解決。
兩夫妻吃完了飯,可能用腦過多的原因,尤其是吃完了飯容易犯困,便早早上床休息了,打算明天再把事情交待下去。
可李晏和皇後卻忘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非常重要,那便是隔牆有耳,別看他倆把小宦官和宮女都給打發出去了,可宮殿那麽大,要是有人想要偷聽,那簡直太容易了,絕對能保證在他倆都看不見的情況下,把他倆的話全都給聽了去。
李晏和皇後剛剛休息,一個小宦官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找梁大忠了,把他偷聽來的消息,說給了梁大忠聽。
梁大忠聽罷,倒也沒感到有多驚奇,楊澤和李重九鬧得那麽歡,各種手段都使出來了,要是李晏和皇後還沒有察覺,那才是怪事呢,隻不過要讓楊澤出征突覺,還要讓李重九管糧草轉運,這個就有點兒意外了。
梁大忠重賞了這個小宦官,讓這個小宦官以後再接再勵,多偷聽些有用的消息,他必定會提拔他的,並且梁大忠還很大方地,收了這個小宦官當幹兒子,隻要好好幹,幹兒子以後是有可能繼承幹爹位子的。
打發走了幹兒子,梁大忠便換了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偷偷溜出了宮,去見楊澤,他是內宮大總管,別人半夜出宮不行,他可是太容易了,隨便開個小門就能溜出來。
當梁大忠到了兵部時,楊澤還沒有睡,正琢磨著怎麽對付李重九呢,他估計著要想逼走李重九,那麽李重九選的地方一定是太原,因為這個地方便是李氏皇族勢力最大的地方,計劃就要展開了,但楊澤還是怕有漏洞,隻能反複一遍又一遍地想。
這時候,梁大忠來了,楊澤大吃一驚,梁大總管親自來,那肯定是帶來了重大的消息啊,而且十有八九是壞消息。
楊澤把梁大忠迎進了後室,梁大忠便把聽來的消息說給了楊澤聽,楊澤聽罷之後,一股狂喜之情,湧上了心頭,他差點沒樂得跳起來!
李晏和皇後不了解情況,所以才製定出這個計劃,這個計劃看似挺不錯的,可以讓李重九壓住楊澤,但要是真的開始執行,那結果卻正好是相反的!
楊澤出征渤海時,走的就是突覺那條線啊,當時他為了趕時間,所以走的是有危險的關外大草原,而不是關內相對平安的道路,為此還和突覺的部落打了一仗,這些事情李晏和皇後是不知道的,因為他們當時還在鎮西。
楊澤迴師之後,立即就開始發動政變了,並沒有時間去和李晏和皇後說這些,而當時知道這些事的重要朝臣,都被獨孤女皇臨死之前發瘋似的清理了一遍,不是重要的朝臣,也不知道楊澤在突覺的事情啊,再說以當時的朝政來講,人人自危,誰關心突覺部落的破事兒,誰有會那個閑心!
而吳有仁那時還坐牢呢,是楊澤迴師時他才重新進入朝堂的,那時候吳有仁巴結二王爺都來不及,更不可能去關心千裏之外,另一個國家的事了,他真沒有那個精力!
如此一來,竟然沒有人和李晏說過,楊澤在突覺還有個盟友部落哪,信息嚴重不對稱,可是會導致計劃失敗的,所以躲在皇宮裏憋主意,憋出來的主意往往都很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