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說要打三百軍棍,這絕對是要打死人的節奏,誰都能明白這點,可總比直接斬首要強,可也僅僅是強一丁點兒罷了。
但這三百軍棍先記下來,以後有功可以相抵,那豈不是說明他們就算是立了功,也隻能抵消這頓軍棍了麽,也就是說他們得立兩次大功,才能上報給朝廷,才能論功行賞,這就太難了。
而如果沒有立了功,反而是觸怒了楊澤,那這頓軍棍可真就要打下來了,他們還說不出來啥,這不就等於小命已然捏在了楊澤的手裏,至少在出征這段時間裏,他們誰也不能對楊澤有絲毫的反抗了,再不滿也隻能憋在肚子裏,就算想報複,也隻能迴京之後再說。
然而,楊澤手段這麽強硬,就算是迴了京,他們就有機會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無論是禦前侍衛,還是國子監的學生,都感楊澤太可怕了,誰也不敢再起刺兒了,反而國子監的學生們後悔,幹嘛要聽蒙正天那個蠢材的,非要遲到不可,結果把柄落到人家楊澤手裏了吧,而禦前侍衛們更是感到冤枉,他們可沒有想過遲到,是收了學生們的錢後,才同意晚一點兒到的,現在可好,讓楊澤抓住把柄了,好日子可沒有了,他們不敢怨恨楊澤,反而怨恨起學生們來了。
他們都想著離楊澤遠一點兒,可楊澤卻挺喜歡他們的,並不想讓他們都躲開,反而叫來禦前侍衛,讓他們負責警戒和偵查,讓他們走在大軍的最前麵,充當先鋒,並且一再強調,這是對禦前侍衛的信任,如果發現敵情,也不用他們廝殺,隻要迴來報信就成,平常隻需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就成了,頂多也就是體力活兒,不用拚命,這是他楊大將軍對禦前侍衛們的體貼!
那校尉欲哭無淚,敵人在東北的深山老林子裏呢,隻要是不到地方,能有個屁的敵情啊,楊澤這不是把他們當成是傻小子一樣使喚麽,他更加後悔了,以前和楊澤關係還算不錯,可就因為他和國子監的學生“通過金錢,搞好了關係”,所以被楊澤給記恨上了,這可太冤枉了!
楊澤也沒有放過那些學生,你們不是從國子監出來的麽,算起來咱們還是同學呢,那文采方麵定是極佳的,所以,他讓學生們每天寫行軍日記,每人都要寫,還要評出誰寫的最好,寫的好的,他會直接使用,上報給兵部,說不定還能讓獨孤女皇看到,而寫的不好的,也不會打軍棍,而是懲罰最後十名不許吃飯,身為候補文官,要是連個日記都寫不好,那還能幹什麽?
不但如此,他還要學生們遊走在大家的周圍,去查看地形,並且要畫出地圖來,還要了解當地的民情,說這是鍛煉他們,以後從國子監畢業了,出去當地方官,這些不就都能用上了麽,這是為了他們好啊!
這些任務布置下去,國子監的學生幾乎全都要暈倒了,楊澤比他們在國子監裏的老師還要狠啊,竟然給他們留作業,還是天天都要完成的作業,還要進行評比,最後的十名還不許吃飯,幹嘛呀,用得著這麽修理他們麽!
為了顯示並不是為難他們,好歹大家都是同學嘛,楊澤還特地把蒙正天叫到了身邊,表示為了能讓他好好養傷,而且還能再重迴國子監,所以交給他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是每天評出學生們寫出的行軍日記來,當然寫得好的不用他評,那是楊澤自己要做的事,蒙正天要評的是每天寫得不好的那十個日記來,他評誰,誰就晚上不能吃飯,這任務挺艱巨的吧!
蒙正天都快被修理得斷氣了,聽到楊澤交給他的這個任務後,差點兒當場就真斷氣了,這麽得罪人的任務,為什麽要交給他啊,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他好,能不能不對他這麽好啊!
待到這天傍晚時分,常成功派進城的人趕來了,把焦樹權給押了來,楊澤不許焦樹權請病假,命令他必須跟隨大軍出征,而且同袍們還這麽“關心”他,那焦樹權能不來麽,要是敢說一個不字,那楊澤真的會把他給砍了腦袋的。(.)
楊澤仍舊很是體貼,讓他和蒙正天住到一塊,並且還私下對兩個人說,讓他們互相監督,如果誰先查出對方有謀反之心,那麽就算是立了一大功,焦樹權不但可以不再被追究責任,而蒙正天也不必再評學生們的日記了!
結果就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焦樹權和蒙正天雖然住在一個帳篷裏,但卻從來不說話,兩人就象是仇人一樣,互相緊盯著,甚至還想從對方的夢話裏麵,找出某些謀反的蛛絲馬跡來,估計整個行軍路上,他倆都會這麽累,除非他倆私下裏和解,一起商量怎麽對付楊澤,可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因為他倆誰要是敢先說出對付楊澤的話,那另一個十有八九得去戴罪立功,向楊澤告密的,所以他倆誰也不敢先說出和解的話來。
楊澤處理完了潛在的危險,便專心帶著大軍行進,一路趕往東北,大概在半個月後,便出了長城,來到了大草原上,按著正常的行軍路線,在大草原上再走一兩個月,就會由西自東,進入東北的邊緣,再走半個月,就能進入深山了。
當然,這是正常的預計,但楊澤命令行軍必須加快,他不想耽誤時間,所以下令不需要翻山越嶺,那會耽誤時間,而是遇到大山和大河,便繞著走,盡量可以縱馬奔行。
可這麽一來,路過的地方便有突覺人的部落了,雖然都是些小部落,在突覺中算是邊緣部落,但危險係數卻增大了,往往會遇到小股的馬賊,但過萬的右神武軍行進,什麽小股的馬賊都是不敢靠近的,所以在最初的行軍過程中,還算是順利,沒有遇到什麽戰事!
這天,當大軍行到一處山口時,前麵充當前鋒的禦前侍衛派人迴來了,想問楊澤,這次還是要繞過前麵的山峰麽?
楊澤見這座山並不高,其實在大草原上,要說真正的高山,還真是沒有,至少在他行軍的途中是沒有的,眼前這座山也不算太高,有點類似比較高些的丘陵地貌,除了一座主峰之外,還有一些連綿的山丘,這種地貌想要縱馬趕路那是不可能的,隻能慢慢地翻過去,而裝軍備的馬車速度還要慢些。
楊澤問那個迴來報信的禦前侍衛道:“這片山丘方圓大概多少裏?如果翻過去,那得用幾天?”
禦前侍衛道:“方圓倒是不廣,也就四五十裏的樣子,如果翻過去,早上出發,第二天的晚上就能翻過去。”
他頓了頓,知道楊澤不願意翻山,便又道:“剛才我們校尉親自上了山峰,往周圍望了望,如果繞過這片山丘,那要多走一百來裏路吧,但都是平原,所費的時間也就多出來一天左右,不能算多,但是卻要跨過一條河,那河遠遠望去,大概有七八丈寬,應該不會有多深,除了這條河外,繞路走再無其它障礙了。”
楊澤點了點頭,道:“還是繞路走,安全第一!”他雖然不想多浪費時間,但一天的時間,他還是受得住的,翻山畢竟太麻煩,要是半路上有裝軍備的馬車翻了,那就會更麻煩,畢竟在大草原上想要補充供養,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禦前侍衛補充了一句,道:“如果繞路走,可能會遇到部落,剛才校尉在山上時,望見遠處有炊煙了,雖然沒有看到羊群,但也還是說明遠處有部落,多大看不清,如果繞道走的話,我們再派人手過去探探。”
楊澤點頭答應,盡管禦前侍衛都是些兵老爺,在京裏時挺好吃懶做的,可出來這段日子,該做的事卻全都能做到,這就算相當不錯了,至少本職工作,他們是不敢耽誤的。
那禦前侍衛調轉馬頭,又往山口那裏跑去,通知校尉轉方向,改繞道走了。
這種繞道的事,已經碰上過幾迴了,那校尉已經從山上下來了,聽了禦前侍衛的迴報,笑道:“就知道他是要繞路的,也省得咱們麻煩了,就算這位楊大將軍再精明,可趕起路來,也要聽咱們的!”
他身邊的禦前侍衛們一起笑了起來,都說校尉英明,那楊澤其實好騙的很嘛!
原來,這片山丘並不象那禦前侍衛報告給楊澤的那樣,絕對沒有四十來裏地的方圓,但卻沒有山路,而且比較陡峭,如果想要翻過這片山去,那是要先把路給修出來的,起碼也要為馬車找出可以安全通過的地方來,對於禦前侍衛來講,這就太辛苦了,還不如繞路走呢,雖然要多走些路,可騎在馬上卻不用幹體力活兒呀!
校尉問道:“遠處有炊煙的事,你和楊大將軍說了嗎?”
“說了,標下特地提醒的他,不過看他的樣子是不太在乎的!”那報信的禦前侍衛道。
校尉點了點頭,道:“提醒過就好,這樣咱們就不用擔什麽責任了。其實估計著也不會有危險的,這片草原上,敢動過萬大軍的突覺部落,應該是沒有的!”
他帶著禦前侍衛離了山口,繞了個小圈,又開始充當前鋒去了,為大軍找了個適合安營的地方,他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當晚,楊澤便帶著大軍,在離著山丘幾裏遠的地方安營,前半夜無話,可月上中天之時,卻發生事情了!
但這三百軍棍先記下來,以後有功可以相抵,那豈不是說明他們就算是立了功,也隻能抵消這頓軍棍了麽,也就是說他們得立兩次大功,才能上報給朝廷,才能論功行賞,這就太難了。
而如果沒有立了功,反而是觸怒了楊澤,那這頓軍棍可真就要打下來了,他們還說不出來啥,這不就等於小命已然捏在了楊澤的手裏,至少在出征這段時間裏,他們誰也不能對楊澤有絲毫的反抗了,再不滿也隻能憋在肚子裏,就算想報複,也隻能迴京之後再說。
然而,楊澤手段這麽強硬,就算是迴了京,他們就有機會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無論是禦前侍衛,還是國子監的學生,都感楊澤太可怕了,誰也不敢再起刺兒了,反而國子監的學生們後悔,幹嘛要聽蒙正天那個蠢材的,非要遲到不可,結果把柄落到人家楊澤手裏了吧,而禦前侍衛們更是感到冤枉,他們可沒有想過遲到,是收了學生們的錢後,才同意晚一點兒到的,現在可好,讓楊澤抓住把柄了,好日子可沒有了,他們不敢怨恨楊澤,反而怨恨起學生們來了。
他們都想著離楊澤遠一點兒,可楊澤卻挺喜歡他們的,並不想讓他們都躲開,反而叫來禦前侍衛,讓他們負責警戒和偵查,讓他們走在大軍的最前麵,充當先鋒,並且一再強調,這是對禦前侍衛的信任,如果發現敵情,也不用他們廝殺,隻要迴來報信就成,平常隻需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就成了,頂多也就是體力活兒,不用拚命,這是他楊大將軍對禦前侍衛們的體貼!
那校尉欲哭無淚,敵人在東北的深山老林子裏呢,隻要是不到地方,能有個屁的敵情啊,楊澤這不是把他們當成是傻小子一樣使喚麽,他更加後悔了,以前和楊澤關係還算不錯,可就因為他和國子監的學生“通過金錢,搞好了關係”,所以被楊澤給記恨上了,這可太冤枉了!
楊澤也沒有放過那些學生,你們不是從國子監出來的麽,算起來咱們還是同學呢,那文采方麵定是極佳的,所以,他讓學生們每天寫行軍日記,每人都要寫,還要評出誰寫的最好,寫的好的,他會直接使用,上報給兵部,說不定還能讓獨孤女皇看到,而寫的不好的,也不會打軍棍,而是懲罰最後十名不許吃飯,身為候補文官,要是連個日記都寫不好,那還能幹什麽?
不但如此,他還要學生們遊走在大家的周圍,去查看地形,並且要畫出地圖來,還要了解當地的民情,說這是鍛煉他們,以後從國子監畢業了,出去當地方官,這些不就都能用上了麽,這是為了他們好啊!
這些任務布置下去,國子監的學生幾乎全都要暈倒了,楊澤比他們在國子監裏的老師還要狠啊,竟然給他們留作業,還是天天都要完成的作業,還要進行評比,最後的十名還不許吃飯,幹嘛呀,用得著這麽修理他們麽!
為了顯示並不是為難他們,好歹大家都是同學嘛,楊澤還特地把蒙正天叫到了身邊,表示為了能讓他好好養傷,而且還能再重迴國子監,所以交給他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是每天評出學生們寫出的行軍日記來,當然寫得好的不用他評,那是楊澤自己要做的事,蒙正天要評的是每天寫得不好的那十個日記來,他評誰,誰就晚上不能吃飯,這任務挺艱巨的吧!
蒙正天都快被修理得斷氣了,聽到楊澤交給他的這個任務後,差點兒當場就真斷氣了,這麽得罪人的任務,為什麽要交給他啊,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他好,能不能不對他這麽好啊!
待到這天傍晚時分,常成功派進城的人趕來了,把焦樹權給押了來,楊澤不許焦樹權請病假,命令他必須跟隨大軍出征,而且同袍們還這麽“關心”他,那焦樹權能不來麽,要是敢說一個不字,那楊澤真的會把他給砍了腦袋的。(.)
楊澤仍舊很是體貼,讓他和蒙正天住到一塊,並且還私下對兩個人說,讓他們互相監督,如果誰先查出對方有謀反之心,那麽就算是立了一大功,焦樹權不但可以不再被追究責任,而蒙正天也不必再評學生們的日記了!
結果就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焦樹權和蒙正天雖然住在一個帳篷裏,但卻從來不說話,兩人就象是仇人一樣,互相緊盯著,甚至還想從對方的夢話裏麵,找出某些謀反的蛛絲馬跡來,估計整個行軍路上,他倆都會這麽累,除非他倆私下裏和解,一起商量怎麽對付楊澤,可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因為他倆誰要是敢先說出對付楊澤的話,那另一個十有八九得去戴罪立功,向楊澤告密的,所以他倆誰也不敢先說出和解的話來。
楊澤處理完了潛在的危險,便專心帶著大軍行進,一路趕往東北,大概在半個月後,便出了長城,來到了大草原上,按著正常的行軍路線,在大草原上再走一兩個月,就會由西自東,進入東北的邊緣,再走半個月,就能進入深山了。
當然,這是正常的預計,但楊澤命令行軍必須加快,他不想耽誤時間,所以下令不需要翻山越嶺,那會耽誤時間,而是遇到大山和大河,便繞著走,盡量可以縱馬奔行。
可這麽一來,路過的地方便有突覺人的部落了,雖然都是些小部落,在突覺中算是邊緣部落,但危險係數卻增大了,往往會遇到小股的馬賊,但過萬的右神武軍行進,什麽小股的馬賊都是不敢靠近的,所以在最初的行軍過程中,還算是順利,沒有遇到什麽戰事!
這天,當大軍行到一處山口時,前麵充當前鋒的禦前侍衛派人迴來了,想問楊澤,這次還是要繞過前麵的山峰麽?
楊澤見這座山並不高,其實在大草原上,要說真正的高山,還真是沒有,至少在他行軍的途中是沒有的,眼前這座山也不算太高,有點類似比較高些的丘陵地貌,除了一座主峰之外,還有一些連綿的山丘,這種地貌想要縱馬趕路那是不可能的,隻能慢慢地翻過去,而裝軍備的馬車速度還要慢些。
楊澤問那個迴來報信的禦前侍衛道:“這片山丘方圓大概多少裏?如果翻過去,那得用幾天?”
禦前侍衛道:“方圓倒是不廣,也就四五十裏的樣子,如果翻過去,早上出發,第二天的晚上就能翻過去。”
他頓了頓,知道楊澤不願意翻山,便又道:“剛才我們校尉親自上了山峰,往周圍望了望,如果繞過這片山丘,那要多走一百來裏路吧,但都是平原,所費的時間也就多出來一天左右,不能算多,但是卻要跨過一條河,那河遠遠望去,大概有七八丈寬,應該不會有多深,除了這條河外,繞路走再無其它障礙了。”
楊澤點了點頭,道:“還是繞路走,安全第一!”他雖然不想多浪費時間,但一天的時間,他還是受得住的,翻山畢竟太麻煩,要是半路上有裝軍備的馬車翻了,那就會更麻煩,畢竟在大草原上想要補充供養,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禦前侍衛補充了一句,道:“如果繞路走,可能會遇到部落,剛才校尉在山上時,望見遠處有炊煙了,雖然沒有看到羊群,但也還是說明遠處有部落,多大看不清,如果繞道走的話,我們再派人手過去探探。”
楊澤點頭答應,盡管禦前侍衛都是些兵老爺,在京裏時挺好吃懶做的,可出來這段日子,該做的事卻全都能做到,這就算相當不錯了,至少本職工作,他們是不敢耽誤的。
那禦前侍衛調轉馬頭,又往山口那裏跑去,通知校尉轉方向,改繞道走了。
這種繞道的事,已經碰上過幾迴了,那校尉已經從山上下來了,聽了禦前侍衛的迴報,笑道:“就知道他是要繞路的,也省得咱們麻煩了,就算這位楊大將軍再精明,可趕起路來,也要聽咱們的!”
他身邊的禦前侍衛們一起笑了起來,都說校尉英明,那楊澤其實好騙的很嘛!
原來,這片山丘並不象那禦前侍衛報告給楊澤的那樣,絕對沒有四十來裏地的方圓,但卻沒有山路,而且比較陡峭,如果想要翻過這片山去,那是要先把路給修出來的,起碼也要為馬車找出可以安全通過的地方來,對於禦前侍衛來講,這就太辛苦了,還不如繞路走呢,雖然要多走些路,可騎在馬上卻不用幹體力活兒呀!
校尉問道:“遠處有炊煙的事,你和楊大將軍說了嗎?”
“說了,標下特地提醒的他,不過看他的樣子是不太在乎的!”那報信的禦前侍衛道。
校尉點了點頭,道:“提醒過就好,這樣咱們就不用擔什麽責任了。其實估計著也不會有危險的,這片草原上,敢動過萬大軍的突覺部落,應該是沒有的!”
他帶著禦前侍衛離了山口,繞了個小圈,又開始充當前鋒去了,為大軍找了個適合安營的地方,他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當晚,楊澤便帶著大軍,在離著山丘幾裏遠的地方安營,前半夜無話,可月上中天之時,卻發生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