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隆迴府之後,心情自然是很不好的,但他卻發現,雖然楊澤占了他的大將軍位子,可他卻沒法對楊澤產生恨意,反過來楊澤一頓情真意切的懇求,他還得給楊澤送馬送甲,這還真是奇了,楊澤做人能做到這份兒上,他想不佩服都不行。
感覺楊澤還是很有利用價值的,以後還是會用得上,那他就隻能忍痛割愛了,他讓人找出自己的兩副盔甲,一副是貼身的軟甲,用烏金絲織成,非常堅韌,就算是大刀長矛,隻要不是馬戰衝鋒,那也不會砍破刺穿,是非常珍貴的寶甲,這套烏金寶甲是要給楊澤的。
另一套盔甲是精鋼製成,外麵塗了黑漆,樣式看上去很普通,但卻非常實用,尤其是在兩軍交戰時,這樣不起眼的盔甲不會吸引敵軍的注意,不會讓敵軍拚命往前衝,算得上是低調的奢華。
心疼了一會兒,李正隆心想:“盔甲可以保命不假,但那匹汗血寶馬……嘿,估計得讓楊澤吃點兒苦頭了,不過,反正楊澤也不會真的靠近前線,所以應該問題不大。”
他的那匹汗血寶馬,是一匹種馬,對於母馬的追求簡直可以說是沒有止境的,見著母馬就要追,追不上就不停。
試想一下,如果在兩軍交戰之時,那匹汗血寶馬突然發現敵軍的馬隊中,有一匹年輕貌美的母馬,那它會怎麽辦?
那它就會馱著主人直奔敵軍馬隊,這豈不是等於把主將送去當俘虜麽!
所以,李正隆隻是把那匹汗血寶馬,用做配種之用,他可從來不會騎著出門的,萬一汗血寶馬在街上看到了母馬。然後熱情奔放起來,追了上去,李正隆還騎在馬背上。那丟人可實在是丟到沒邊了!
心疼歸心疼,可既然答應了。那東西就得送出去,李正隆命令人把兩套盔甲,還有那匹汗血寶馬,一並給楊澤送了過去。(.)
楊澤出了大堂,見臨淄王府的人正把馬牽進院子,楊澤看去,好馬,這匹馬全身火炭一般的紅。身材高大,蹄大如盤,不用騎上去試,就知道這是一匹千裏駒。
楊澤伸手摸了摸馬的脖子,見馬很溫順,一點兒沒有什麽暴烈的脾氣,他便笑道:“這馬馴服得很好,很溫順,看樣子也通人性,沒什麽怪脾氣嘛!”
那牽馬的仆人臉色一變。看了看楊澤,又看了看馬,有點唯唯諾諾地。小聲道:“平常很聽話的,不過,有時候,會不太聽話,但這種時候也不算太多,有時候好幾天一次,有時候一天好幾次,沒個準數兒。”
楊澤嗯了聲,道:“好馬嘛。總是要有點兒小脾氣的,就象是美女都有些小個性。很正常。本官見過許多的好馬,西北那裏產好馬。可這麽漂亮的馬,卻也是非常少見的,你家王爺真夠意思,迴去後替本官多謝謝他!”
仆人連聲答應,又把裝盔甲的大包呈給楊澤,這才告辭出去,楊澤還賞了他一把金瓜子。
楊澤正準備迴屋試一下盔甲,忽然外麵有人道:“楊兄弟,你還活著哪?”
楊澤聞言一迴頭,見外麵走進來了一個人,穿著五品的官服,卻是吳有仁,這可是老朋友了,關係很鐵的那種!
楊澤大喜,上前一把就抱住了吳有仁,笑道:“吳大哥,你怎麽出了大牢了,你不是在裏麵混資曆麽,這一出來,可就什麽資曆都沒有了呀!”
吳有仁前段時間確實在蹲大牢,還和楊澤當了個獄友,就住在隔壁的院子裏,聽楊澤說笑,他臉色一苦,道:“混資曆的時間未免太長了些,為兄有點堅持不住了,隻好認罪伏法,這不就給放出來了麽!”
楊澤拉著他一起進了大堂,哈哈一笑,道:“別人認罪伏法,都是接著蹲大牢,可你一認罪,卻反而放出來了,還穿上了官服,看來這是要繼續當官啊!”
吳有仁點頭道:“不錯,當然要接著當官,如果不是為了接著當官,我幹嘛去蹲大牢,你當牢飯很好吃麽!”
“那這次吳大哥要在哪裏高就?”楊澤隨口問道。
“你猜猜看,我是昨天放出來的,剛剛才拿到的任命!”吳有仁笑道,看表情他知道楊澤一定猜得到。
楊澤眼珠一轉,道:“剛剛拿到的任命,不會是萬年縣的縣令吧?那你可算是貶官了,從中樞舍人成了縣令,以後要想再進閣台,要費些力氣了。”
吳有仁歎了口氣,道:“誰說不是呢,這寸勁兒趕的,正好你這裏出缺兒,結果就把我給補上去了,我原本還以為會官複原職呢!不過還好,隻是暫代萬年縣的縣令,我不求別的,隻求千萬別把這個位子坐實了,要不然可真就前途無亮了!”
別人當官都是希望趕緊把暫代二字去掉,可吳有仁卻是怕坐實了,他可是有大前途的人,要不是這次楊澤瞎折騰,他哪能來暫代縣令,這不是貶官是什麽,隻是沒有貶出京城而已。
楊澤唉聲歎氣地道:“這次是兄弟連累到大哥了,隻能來日補償了,這次兄弟要去東北,不知大哥可有什麽指點,這就給兄弟說說吧!”
吳有仁笑道:“打勝是一定的,這個不用擔心,你是指有沒有什麽發財的機會吧,千裏為官隻為財,千裏打仗更加為財。說實話,東北那深山老林子裏麵,還是有發財的機會的,尤其是藥材,那人參鹿茸熊膽什麽的,隻要你能帶迴來,基本翻上個十番還是不成問題的。”
“嗯,這生意做得,我帶了那麽些人去,不趁機發點小財,就算我願意,那些當兵的也不願意啊!”楊澤頓了頓,又道:“還有那幫子國子監的學生,活活的一群累贅!”
吳有仁看著楊澤,道:“楊兄弟,那些國子監的學生其實很好拉攏的,如果他們成為你的自己人,那就會是一大助力,隻有他們成為你的敵人時,才會讓你惡心的,不過這些人向來沒什麽節操,也不用指望他們會和你多麽講義氣,互相利用利用還算是挺好的!”
楊澤聽著眼睛一亮,道:“怎麽個拉攏法,隻要讓他們不給我搗亂就成,別的就都不指望了!”
“官場之上,想要一路通暢,就得知道別人想什麽,不外乎兩點嘛,楊兄弟你不會不知道的!”吳有仁笑了笑,站起身,道:“行了,咱們這就交接吧,手續什麽的一律從簡,你走後為兄替你補辦也成,不是什麽大事,你在縣裏交待工作了吧,我不變,也沒心情變,你怎麽交待的,就怎麽辦。還有,你的大印呢!”
“好麽,剛說幾句話,就管我要大印!”楊澤把大印取出,交給吳有仁,其他的事情都不急,以後由吳有仁自己去辦就成,吳有仁拿了大印便走了,並不在縣衙裏居住,他有自己的住宅,縣衙又不是什麽好地方,等楊澤走了,他再搬進來不遲。
送走了吳有仁,楊澤心想:“不外乎兩點,這兩點是什麽?不就是讓對方有所求,或讓對方有所忌麽!”
國子監的學生們求的是什麽,他們還沒有進入官場,所以求名,看他們那通折騰,不就是為了求名麽,最後還被集體臭揍一頓;有所忌嘛,這個就簡單了,怕斷了他們以後的官路!
很好,知道了他們的弱點,那就好下手了,支使起來也方便。
入夜之後,他的三個徒弟都迴來了,付丙榮和譚正文都辦好了事,而木根也從李重九那裏脫身,迴到了楊澤這裏。
楊澤問木根道:“李重九那裏怎麽樣,這個人我看陰險得很,如果不得病,應該是個狠角色,頗有點無情無義。”
木根撓了撓頭,道:“徒兒看李重九無情無義倒是真的,但卻不是陰險得很,總是在家裏發脾氣,不管什麽場合,不管誰在場,說怒就怒,說罵人就罵人,家裏人都怕他,連我都有點兒怕他了,不願意和他見麵,能躲著就躲著,要不是師父你讓我在他那裏,我早就跑迴來了。”
“他罵你了?”楊澤皺眉問道。
木根搖了搖頭,道:“那倒沒有,不過他總是指桑罵槐,我怎麽聽著怎麽不對勁兒,可又沒法反駁,隻能躲著他了。”
楊澤呸了聲,道:“你這個蠢貨,這還不叫陰險麽,他這麽一作一鬧的,你就想離他遠點兒了,不總在他身邊,他幹什麽你能知道麽,什麽消息你都得不到,你還能報出什麽信兒來!”
聽了這話,木根張口結舌,可不是如此麽,他還真的和李重九沒什麽太多的接觸,根本沒法深入了解!
他道:“要照師父你這麽說,那咱們還要不要幫著他?他可是沒兒子的,以後大王爺就算是登了基,也難立他為太子啊,這可難辦了!”
“先不管他,先管好咱們自己才行!”楊澤叫過三個徒弟,連夜商談,把去東北的各種細節敲定,以免路上出了差錯。
第二日清晨,楊澤出城去了右神武軍,他進了軍營,便有郎將來報,說右神武軍有三分之一的兵將告病,而且都有醫生作證,這三分之一的人還都是重病,還都傳染,所以不能隨大軍出征了!(未完待續)
感覺楊澤還是很有利用價值的,以後還是會用得上,那他就隻能忍痛割愛了,他讓人找出自己的兩副盔甲,一副是貼身的軟甲,用烏金絲織成,非常堅韌,就算是大刀長矛,隻要不是馬戰衝鋒,那也不會砍破刺穿,是非常珍貴的寶甲,這套烏金寶甲是要給楊澤的。
另一套盔甲是精鋼製成,外麵塗了黑漆,樣式看上去很普通,但卻非常實用,尤其是在兩軍交戰時,這樣不起眼的盔甲不會吸引敵軍的注意,不會讓敵軍拚命往前衝,算得上是低調的奢華。
心疼了一會兒,李正隆心想:“盔甲可以保命不假,但那匹汗血寶馬……嘿,估計得讓楊澤吃點兒苦頭了,不過,反正楊澤也不會真的靠近前線,所以應該問題不大。”
他的那匹汗血寶馬,是一匹種馬,對於母馬的追求簡直可以說是沒有止境的,見著母馬就要追,追不上就不停。
試想一下,如果在兩軍交戰之時,那匹汗血寶馬突然發現敵軍的馬隊中,有一匹年輕貌美的母馬,那它會怎麽辦?
那它就會馱著主人直奔敵軍馬隊,這豈不是等於把主將送去當俘虜麽!
所以,李正隆隻是把那匹汗血寶馬,用做配種之用,他可從來不會騎著出門的,萬一汗血寶馬在街上看到了母馬。然後熱情奔放起來,追了上去,李正隆還騎在馬背上。那丟人可實在是丟到沒邊了!
心疼歸心疼,可既然答應了。那東西就得送出去,李正隆命令人把兩套盔甲,還有那匹汗血寶馬,一並給楊澤送了過去。(.)
楊澤出了大堂,見臨淄王府的人正把馬牽進院子,楊澤看去,好馬,這匹馬全身火炭一般的紅。身材高大,蹄大如盤,不用騎上去試,就知道這是一匹千裏駒。
楊澤伸手摸了摸馬的脖子,見馬很溫順,一點兒沒有什麽暴烈的脾氣,他便笑道:“這馬馴服得很好,很溫順,看樣子也通人性,沒什麽怪脾氣嘛!”
那牽馬的仆人臉色一變。看了看楊澤,又看了看馬,有點唯唯諾諾地。小聲道:“平常很聽話的,不過,有時候,會不太聽話,但這種時候也不算太多,有時候好幾天一次,有時候一天好幾次,沒個準數兒。”
楊澤嗯了聲,道:“好馬嘛。總是要有點兒小脾氣的,就象是美女都有些小個性。很正常。本官見過許多的好馬,西北那裏產好馬。可這麽漂亮的馬,卻也是非常少見的,你家王爺真夠意思,迴去後替本官多謝謝他!”
仆人連聲答應,又把裝盔甲的大包呈給楊澤,這才告辭出去,楊澤還賞了他一把金瓜子。
楊澤正準備迴屋試一下盔甲,忽然外麵有人道:“楊兄弟,你還活著哪?”
楊澤聞言一迴頭,見外麵走進來了一個人,穿著五品的官服,卻是吳有仁,這可是老朋友了,關係很鐵的那種!
楊澤大喜,上前一把就抱住了吳有仁,笑道:“吳大哥,你怎麽出了大牢了,你不是在裏麵混資曆麽,這一出來,可就什麽資曆都沒有了呀!”
吳有仁前段時間確實在蹲大牢,還和楊澤當了個獄友,就住在隔壁的院子裏,聽楊澤說笑,他臉色一苦,道:“混資曆的時間未免太長了些,為兄有點堅持不住了,隻好認罪伏法,這不就給放出來了麽!”
楊澤拉著他一起進了大堂,哈哈一笑,道:“別人認罪伏法,都是接著蹲大牢,可你一認罪,卻反而放出來了,還穿上了官服,看來這是要繼續當官啊!”
吳有仁點頭道:“不錯,當然要接著當官,如果不是為了接著當官,我幹嘛去蹲大牢,你當牢飯很好吃麽!”
“那這次吳大哥要在哪裏高就?”楊澤隨口問道。
“你猜猜看,我是昨天放出來的,剛剛才拿到的任命!”吳有仁笑道,看表情他知道楊澤一定猜得到。
楊澤眼珠一轉,道:“剛剛拿到的任命,不會是萬年縣的縣令吧?那你可算是貶官了,從中樞舍人成了縣令,以後要想再進閣台,要費些力氣了。”
吳有仁歎了口氣,道:“誰說不是呢,這寸勁兒趕的,正好你這裏出缺兒,結果就把我給補上去了,我原本還以為會官複原職呢!不過還好,隻是暫代萬年縣的縣令,我不求別的,隻求千萬別把這個位子坐實了,要不然可真就前途無亮了!”
別人當官都是希望趕緊把暫代二字去掉,可吳有仁卻是怕坐實了,他可是有大前途的人,要不是這次楊澤瞎折騰,他哪能來暫代縣令,這不是貶官是什麽,隻是沒有貶出京城而已。
楊澤唉聲歎氣地道:“這次是兄弟連累到大哥了,隻能來日補償了,這次兄弟要去東北,不知大哥可有什麽指點,這就給兄弟說說吧!”
吳有仁笑道:“打勝是一定的,這個不用擔心,你是指有沒有什麽發財的機會吧,千裏為官隻為財,千裏打仗更加為財。說實話,東北那深山老林子裏麵,還是有發財的機會的,尤其是藥材,那人參鹿茸熊膽什麽的,隻要你能帶迴來,基本翻上個十番還是不成問題的。”
“嗯,這生意做得,我帶了那麽些人去,不趁機發點小財,就算我願意,那些當兵的也不願意啊!”楊澤頓了頓,又道:“還有那幫子國子監的學生,活活的一群累贅!”
吳有仁看著楊澤,道:“楊兄弟,那些國子監的學生其實很好拉攏的,如果他們成為你的自己人,那就會是一大助力,隻有他們成為你的敵人時,才會讓你惡心的,不過這些人向來沒什麽節操,也不用指望他們會和你多麽講義氣,互相利用利用還算是挺好的!”
楊澤聽著眼睛一亮,道:“怎麽個拉攏法,隻要讓他們不給我搗亂就成,別的就都不指望了!”
“官場之上,想要一路通暢,就得知道別人想什麽,不外乎兩點嘛,楊兄弟你不會不知道的!”吳有仁笑了笑,站起身,道:“行了,咱們這就交接吧,手續什麽的一律從簡,你走後為兄替你補辦也成,不是什麽大事,你在縣裏交待工作了吧,我不變,也沒心情變,你怎麽交待的,就怎麽辦。還有,你的大印呢!”
“好麽,剛說幾句話,就管我要大印!”楊澤把大印取出,交給吳有仁,其他的事情都不急,以後由吳有仁自己去辦就成,吳有仁拿了大印便走了,並不在縣衙裏居住,他有自己的住宅,縣衙又不是什麽好地方,等楊澤走了,他再搬進來不遲。
送走了吳有仁,楊澤心想:“不外乎兩點,這兩點是什麽?不就是讓對方有所求,或讓對方有所忌麽!”
國子監的學生們求的是什麽,他們還沒有進入官場,所以求名,看他們那通折騰,不就是為了求名麽,最後還被集體臭揍一頓;有所忌嘛,這個就簡單了,怕斷了他們以後的官路!
很好,知道了他們的弱點,那就好下手了,支使起來也方便。
入夜之後,他的三個徒弟都迴來了,付丙榮和譚正文都辦好了事,而木根也從李重九那裏脫身,迴到了楊澤這裏。
楊澤問木根道:“李重九那裏怎麽樣,這個人我看陰險得很,如果不得病,應該是個狠角色,頗有點無情無義。”
木根撓了撓頭,道:“徒兒看李重九無情無義倒是真的,但卻不是陰險得很,總是在家裏發脾氣,不管什麽場合,不管誰在場,說怒就怒,說罵人就罵人,家裏人都怕他,連我都有點兒怕他了,不願意和他見麵,能躲著就躲著,要不是師父你讓我在他那裏,我早就跑迴來了。”
“他罵你了?”楊澤皺眉問道。
木根搖了搖頭,道:“那倒沒有,不過他總是指桑罵槐,我怎麽聽著怎麽不對勁兒,可又沒法反駁,隻能躲著他了。”
楊澤呸了聲,道:“你這個蠢貨,這還不叫陰險麽,他這麽一作一鬧的,你就想離他遠點兒了,不總在他身邊,他幹什麽你能知道麽,什麽消息你都得不到,你還能報出什麽信兒來!”
聽了這話,木根張口結舌,可不是如此麽,他還真的和李重九沒什麽太多的接觸,根本沒法深入了解!
他道:“要照師父你這麽說,那咱們還要不要幫著他?他可是沒兒子的,以後大王爺就算是登了基,也難立他為太子啊,這可難辦了!”
“先不管他,先管好咱們自己才行!”楊澤叫過三個徒弟,連夜商談,把去東北的各種細節敲定,以免路上出了差錯。
第二日清晨,楊澤出城去了右神武軍,他進了軍營,便有郎將來報,說右神武軍有三分之一的兵將告病,而且都有醫生作證,這三分之一的人還都是重病,還都傳染,所以不能隨大軍出征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