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結束。


    李玉清用他的驚豔表現,


    獲得了應有的掌聲,也引起不少人關注。


    但是,春晚一結束,


    所有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到鍾良的身上。


    這是必然的。


    李玉清之所以獲得關注,是因為鍾良,


    鍾良先帶了李玉清一把,然後把壓軸戲份交給他,


    觀眾們會因為鍾良,而持續關注李玉清,


    李玉清再用他的驚豔表演征服這些關注他的人,


    從而擁有了一批死忠粉。


    這就是鍾良的良苦用心,因而傑哥才會問他值得嗎。


    可歸根結底,這些粉絲還是鍾良的粉絲,


    而他的迴歸,充滿了神秘色彩,


    一個被宣告死亡長達四年之久的人重新出現,即便隻是個普普通通的人,


    也會在當地一定範圍內引起轟動和熱議,


    看熱鬧和談論八卦是人的天性。


    更何況鍾良是全民偶像,幾乎所有的娛樂新聞和各大網絡社交平台上的網友都在熱議鍾良的迴歸,


    並且在短短一天不到的時間內,衍生出了多個充滿奇幻色彩版本的故事。


    有說鍾良墜河後,遇到了海螺姑娘,同時從鯊魚嘴裏救走了海螺姑娘,作為報恩,海螺姑娘送給鍾良一個大胖小子。


    那個大胖小子就是李玉清。


    看到這個故事版本,網友們笑瘋了,


    甚至有網友直指真相:“先不論有沒有海螺姑娘,也不說青河一條淡水河哪兒來的鯊魚,單說海螺姑娘送的大胖小子李玉清,這娃都快十歲了,他倆遇到可是在四年前啊,海螺姑娘不是報恩,是報仇吧?”


    除此之外,稍微正常的則是說鍾良隨波逐流到了海外,遇到好心人搭救,陰差陽錯治好了嗓子。


    也有人說,鍾良壓根就沒墜河,就是找了個理由出國,花了四年時間治好了嗓子。


    還有人說,現在的鍾良,根本就是替身,要不然不能解釋七年嗓子沒治好,消失四年嗓子就好了,真正的鍾良已經死了。


    當然還有其他故事版本,就不一一贅述了。


    但是每個故事版本,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說得煞有其事,而且神乎其神,


    編故事的人都知道,不這樣就沒人看了。


    話歸正題。


    鍾良真的隻是個簡簡單單的全民偶像嗎?


    並不盡然,


    他還是藝術家。


    不論他生前還是‘死後’四年,


    這在娛樂圈內部已經成為共識,


    就不說他創作的那些流行歌曲了,單就那幾首曲子,


    能創作一首便足以封神,鍾良何止一首?


    因而業內專業人士認為,鍾良為這個世界的音樂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後世如果要注音樂編年史書,必將對鍾良這一時期大書特書。


    這段曆史,必將是龍國,乃至全世界音樂史上最華麗、最燦爛的篇章。


    此外,鍾良還是一位慈善家。


    單單他複出那一年舉辦的三十多場演唱會收入,


    分文不取,盡數捐出,


    保守估計10個億,


    他所捐款項,在那一年的世界慈善排行榜上,位列第一。


    10個億啊,一生一世花不完。


    就不要提鍾良藝術家的身份,光是捐款這一項,


    就完全區別於其他的明星藝人,就值得被大眾所關注。


    當天晚上,春晚一結束,


    各大娛樂新聞媒體的文章還沒有發出來,


    十三篇文章,突然出現在微博上,


    直接刷屏霸屏,絲毫不講道理。


    網友點進去一看,好家夥,


    發文的全是官媒,總共十三家官媒,


    包括百姓日報、龍國團子、薪華網、龍國軍網……


    全是國內有頭有臉,背靠國資的喉舌媒體。


    十三家官媒,深夜發文!


    這一波排麵,直接拉滿!!!


    而文章當中把鍾良稱為‘龍國瑰寶’,


    描述為‘得之我幸,失之悔恨’,


    百姓日報更加直接,‘當代楷模’四個標紅大字作為開頭,


    在眾人大唿排麵時,也有人跳出來質疑,


    為一個戲子,用標紅的‘當代楷模’會不會太重。


    百姓日報的迴複隻有四個字:不重,配得。


    “配得?嗬嗬,一個戲子,配稱當代楷模?”


    “這話用在科研工作者身上,我沒意見,但是用在鍾良身上,我是他粉絲,我很高興,但是我覺得這不合適。”


    “作為一個涼粉,認為確實不合適,收迴去吧。”


    “鍾良確實捐了不少錢,但是那對他來說僅僅隻是小事罷了,一個明星想掙大錢還不容易?可是他依舊配不上這四個字,收迴去吧。”


    “收迴去吧!”


    經過一晚上時間發酵,


    請百姓日報把‘當代楷模’四個字收迴去的留言越來越多,


    這種反對的聲音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但是百姓日報絲毫不退縮,文章一字不改。


    也沒有撤掉,直到一周以後,


    百姓日報發了一篇文章,


    詳細記錄了鍾良消失的四年時間裏,他用了三年多的時間,把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山村,


    打造成一個在旺季,旅遊人次單月破十萬的旅遊景點,


    直接帶動當地經濟,拉動就業。


    解決了當地種種困難。


    而這一切,都是靠他一個人的努力,


    沒有利用他的明星光環,事事親力親為,


    一步一個腳印,一鋤頭一下一下開鑿出來的美麗景點,


    這樣的人,即便不是明星,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難道不值得稱頌?


    難道配不上‘當代楷模’的稱號?


    何況當時的鍾良,和普通老百姓又有什麽區別?


    隨著錄製小山村變遷的視頻被發到網上越來越多,在鬥音、快手以及小山村當地引起巨大的轟動,


    像這種改變民生的大事,充滿了正能量,不可能不引起官媒的注意,


    其實早在一周之前,百姓日報就已經派記者去小山村實地考察,並且詳細了解和記錄了考察全過程,


    從而知道這一切的改變,源自鍾良。


    因而鍾良還活著的事,除了極少數親密朋友知道,


    百姓日報是第一個知曉其還活著的大眾及媒體。


    若非百姓日報關注民生,鍾良三年來的努力,指不定什麽時候才會曝光。


    這篇文章一經發出,那些質疑的聲音全部消失了。


    “天呐,鍾良這三年居然幹了這些事。”


    “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一個小山村的全貌,我隻能說牛逼。”


    “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做實事啊,比那些隻知道圈錢艸粉的小鮮肉強多了。”


    “你拿鍾良跟他們相比,是在侮辱他。”


    “不靠明星光環,一個人一把鋤頭,把一個小山村變成十萬人遊覽的景點,直接改變當地村民的一生,他不配,誰配?”


    這篇文章不隻是文章,還有詳細記錄小山村變遷的視頻,


    涼粉從視頻中,看到一個幾近荒無人煙的小山村,逐漸變成一個旅遊景點,


    紛紛感到無比自豪。


    這可是鍾良三年來的心血,一個人的努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啞巴開局:舉辦33場演唱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十七塊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十七塊九並收藏啞巴開局:舉辦33場演唱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