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顯然是把我的反應理解成我設想中的第一種qing況了。他繼續盯著我,漸漸地,起先的那種憤怒消失了,神色轉為蕭索。
“沒人bi你這樣做,辛追。如果你的丈夫,此刻換成是另個人,你一定不會用這樣的口氣說出這樣的話。”
他一字一句地說道。
我做夢也不會想到,吳延,他會對我說出這樣重的話。
這幾年裏,他對我百依百順。甚至可以說,我被他寵得驕橫又矯qing,越活越倒退迴去了。而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從他口中說出的重話。
他竟然會對我說出這樣的話。
大約是太習慣了他的寵,麵對他突然的變臉和質問,我驚呆了,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等我驚覺過來時,我才發現自己竟像個年輕女孩那樣,開始流淚。
他大約沒料到我會有這樣的反應,一下慌亂起來,幾步到了我身前,蹲下去手忙腳亂地想替我擦眼淚。
這樣的他才是我熟悉的吳延,我麵對著他時的心理優勢一下又迴來了。
我狠狠拍開他的手,轉身負氣不理,任由他在我身後說盡好話,小聲賠罪,直到他忽然從後伸臂qiáng行把我抱在他懷中,緊緊抱著,臉貼著我的後頸,一動不動。
我畢竟不是小女孩了,曉得見好就收。見他這樣,於是收了眼淚,正想開口,忽然聽見門外侍女敲門。
“丞相,夫人,有客求見。”
我急忙推了下還抱著我的吳延。他鬆開了,但皺眉表示不快。
“迴來再和你算帳!”
我推他起身,替他理了下衣裳,最後握拳捶了下他的胸口。
他嗬嗬一笑,低頭親了下我的發頂,出門而去。
一場突如其來的不愉快這樣就算過去了。
他在會那個不知道哪裏來的客的時候,我默默檢討了下自己。
我會有這樣的提議,不過是順應子嗣為大的社會思想。我知道吳延愛我,但怕他萬一過不去這個坎,又不好主動跟我要求,這才試探了一下。現在他既然這樣反應,我自然不會傻到再去提這個話題。
“如果你的丈夫,此刻換成是另個人,你一定不會用這樣的口氣說出這樣的話。”
吳延會這樣說,是認為我不愛他,或者不夠愛他,至少不像愛另一個人那樣地愛他。
這麽久的時間過去了,我早已經不會刻意再去想從前,甚至很多時候,我覺得那些都已經淡成一個模糊的影子。但是現在,因了我丈夫責問我的這一句話,那個人的麵容忽然再次清晰了起來。
我最後得到的關於他的消息,就是他在劉邦分封天下後,便以養病的理由,半隱居般地居於穀城山中。劉邦數次遣使請他入長安,都被他婉拒。
我的眼前浮現出穀城山的那道半山飛瀑和那個頎長而孤寂的背影。
現在他可安好?
或許被吳延說中。命運如果把相守一生的那個人換成他——那個我一見傾心而半生不能相忘的男子,我若不死,不管什麽緣由,我也絕不會容許他染指別的女人。
我片刻前的驚呆和流淚,難道不是無言以對的心虛之後的掩飾?
我一陣意亂心煩,霍然而起。
我從家僕口中得知,客人匆匆而來,已然匆匆而去,而丞相卻不知何處。
這有些反常。即便外出有急事,吳延自己不來,也一定會叫人給我口信。
“客人是哪裏的?”
我問道。
僕人搖頭:“不知。客人頗神秘,丞相與他入書房內室密見。”仿佛想起什麽,忽然又道,“是的,我開始聽他口音,仿似京都長安一帶。”
長安秘客,絕非善客。
聯想到吳延的反常舉止,我的心忽然噗噗跳動,一種不祥的預感侵襲而來——偷來的平靜流年,就要隨了今日這個長安客的到來戛然而止。
☆、盛宴
事實上,我在長沙國平靜度日的這幾年時光裏,外麵的刀光血影一直都未停歇。劉邦封了七位異姓王,不過是當時勢弱時的權宜之計。長安這個嶄新帝國心髒的巍峨宮牆裏,站在皇權頂峰上的人不會放任心懷叵測的異姓人,而那些曾經唿風喚雨、甚至差一步就登封極頂的英雄或者梟雄們,也絕不會引頸就戮等著末日。
這幾年裏,當初最勢弱的三個異姓王,趙王bào病,他的兒子即位後,因罪被貶為宣平侯,燕王和韓王都已被bi改投匈奴,等待他們的,隻是喪家犬般的結局。剩下了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和我的義父,長沙王吳芮。
歷史告訴我,這四位王中,最後唯一“善終”的就是我的長沙王,長安的屠刀並未向他舉起。所以這些年,我並不十分擔心。但是現在,這個神秘的長安來客,一下將我的神經緊緊勾了起來。
歷史若是說錯了呢?畢竟隻是白紙黑字的傳載,權勢可以隨心所yu或明或暗地對它加以篡改。對我來說,長沙王不是故紙堆中可供憑弔嘆息的故跡,而是與我息息相關的親人。
吳延直到深夜才迴,帶了滿身的秋寒和肅殺,而我也一直在等他。
他的目光筆直而堅定的。
我了解他,這表示他已經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而他不會瞞我,我等著他開口。
“辛追,今天的客人是長安來使,你知道他帶來了什麽嗎?”
我幫他解衣洗腳的時候,他終於問我。
他的腳關節,因為舊傷,每到冬yin時就會脹痛。所以我會在秋天提早開始用熬過的熱藥水為他泡腳,以期減少之後的痛苦。
“什麽?”
擦gān他的腳,我坐在他腳邊,雙手拇指慢慢替他推壓著腳上的xué位。
“一瓶藥。”
我有些驚訝,停住手,終於抬頭。他臉部的肌rou僵硬。
“藥……”
我遲疑地重複一遍。
“是的,藥,混入飲食,攝入之後能在睡夢中死去,而旁人絕不會查出端倪的藥。”
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這樣的消息,還是出乎我的意料。
長安使者,送來了這樣一瓶奪命的藥,這是什麽意思?
想到那三個已經不得善終的異姓王,想到當年吳延被封長沙國丞相後的無奈,想到這幾年裏他無意被我覺察到的偶爾愁緒,我忽然明白了過來。
歷史原來確實會玩笑。什麽善終。狡兔死,走狗烹,亙古不變的真理,沒有誰能逃脫。一個一個,這麽快,竟就輪到了長沙王。
“辛追,你知道我這個長沙國丞相的唯一職責是什麽嗎?就是監視長沙王的一舉一動。”吳延冷笑了起來,“我的兄長,他的身體裏流淌著吳國國君的血脈,年輕的時候,或許有過爭霸的豪qing,但是現在,他早已韜光養晦,對長安的權力中心退避三舍。長安卻不肯放過他。”
“你是利蒼,他的臣子。但他必定也知道,你更是吳延,長沙王的血親。他這樣做……”
我說不下去了。
我見識過劉邦yin狠的一麵,但是現在,我卻不得不佩服他的算計。
他明知吳延和吳芮的關係,也知道吳延絕不會愚忠到去弒親的地步,到了現在,他認為的適當時機,向他的臣子利蒼下達這樣的命令,唯一的目的就是bi迫長沙國反叛,而這恰給了他剷除眼中釘的最堂皇冠冕的藉口。
之前的燕王、韓王,就是入了這樣的彀,一個一個地被bi遠避匈奴。
這正是他最擅長的伎倆,如毒蛇般致命。
“你想如何?”
我望著吳延,問道。
吳延皺眉道:“長沙王就算不是我的兄長,我也絕不會做出此等勾當。我本以為這一天會晚些到來,沒想到現在,他竟然就迫不及待了。自不會隱瞞兄長,明日就去見他,須得及早防備。今日暫時敷衍了來使,不過是為多爭些時日。”
“然後呢?”
“我別無選擇。長沙王是我的兄長,我和他身體裏流著相同的血脈。我必須永遠站在他的身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bi我至絕境,唯有搏命!”
唯有搏命……
我的手微微有些顫抖。
吳延說話的聲音低沉,卻如金鐵般鏗鏘。
長安既已派出來使,絕不會就此罷休。而吳延,他是個寧折不彎的人。
利蒼,英年早逝。
我一直拒絕去想這一點。但是此刻,這個仿佛詛咒般的念頭卻仿佛毒蛇般地再次鑽入了我的身體裏,啃噬著我的心髒。
一定是過了太久的被保護穩妥的安逸日子,我竟再也尋不迴從前一人麵對未知時的無畏和勇氣。我拒絕去想失去吳延的可能xing。來到這個世界這麽久,對於宿命,我始終不解。我隻祈禱,我所知曉的所謂“歷史”,既然對吳芮踏空,那麽對利蒼,也必踏空。
感覺到了我的恐懼,吳延麵上的煞氣頓消,擁我入懷。
“嚇到你了……”他緊緊抱著我,低聲撫慰,“方才不過是我最壞的打算。戰事若起,難免生靈塗炭。我更不願你從此顛沛。你放心,總有兩全之法。”
兩全之法……世上從無兩全法。我早就明白這一點。
長沙國這片自上古流傳而下的美麗之地,在我義父的羽翼之下,從前僥倖躲過了那場兵戈鐵馬的踐踏,而今更是寧靜,世代繁衍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安居而樂業。但是這安與樂,卻獨獨沒有眷顧臨湘城中最高貴的那一家人。
第一個長安來使去了,很快又有第二個,不過三個月,已經來過第三個了。
長沙王王宮中,自第三個使者去後,一連數日,連空氣仿佛也凝固了起來。
第三個使者帶來了皇命,雲長沙王吳芮,被人指與早先叛亂的前燕王盧綰舊日曾來往叢密,著即刻隨使者入長安,協同受質。
這個使者,是被吳延拎了擲出臨湘城的。
據說他被丟出城門外的時候,連掉落在地的一隻鞋都來不及撿拾,匆匆上馬,láng狽奪路而去。
臨湘城的百姓俱都拍手稱快,譏笑長安使者亦不過爾爾,但我卻知道,長安與臨湘之間,隨了這一擲,裂痕再無彌補的可能。
劉邦要出手了。而長沙國,也擺出了自己的姿態。
使者去後的第二天,恰這一日,是長沙王吳芮五十整的壽日,整個臨湘都成了歡慶的海洋。百姓們結隊到王宮前叩拜祝壽,在大門口堆一枝自己親手採摘的象徵福壽的瓊枝。從早到晚,人流川流不息。
義父仁厚而威嚴。比起那個遠在長安的帝王,百姓對他們自己的王,發自內心地擁戴。
</br>
“沒人bi你這樣做,辛追。如果你的丈夫,此刻換成是另個人,你一定不會用這樣的口氣說出這樣的話。”
他一字一句地說道。
我做夢也不會想到,吳延,他會對我說出這樣重的話。
這幾年裏,他對我百依百順。甚至可以說,我被他寵得驕橫又矯qing,越活越倒退迴去了。而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從他口中說出的重話。
他竟然會對我說出這樣的話。
大約是太習慣了他的寵,麵對他突然的變臉和質問,我驚呆了,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等我驚覺過來時,我才發現自己竟像個年輕女孩那樣,開始流淚。
他大約沒料到我會有這樣的反應,一下慌亂起來,幾步到了我身前,蹲下去手忙腳亂地想替我擦眼淚。
這樣的他才是我熟悉的吳延,我麵對著他時的心理優勢一下又迴來了。
我狠狠拍開他的手,轉身負氣不理,任由他在我身後說盡好話,小聲賠罪,直到他忽然從後伸臂qiáng行把我抱在他懷中,緊緊抱著,臉貼著我的後頸,一動不動。
我畢竟不是小女孩了,曉得見好就收。見他這樣,於是收了眼淚,正想開口,忽然聽見門外侍女敲門。
“丞相,夫人,有客求見。”
我急忙推了下還抱著我的吳延。他鬆開了,但皺眉表示不快。
“迴來再和你算帳!”
我推他起身,替他理了下衣裳,最後握拳捶了下他的胸口。
他嗬嗬一笑,低頭親了下我的發頂,出門而去。
一場突如其來的不愉快這樣就算過去了。
他在會那個不知道哪裏來的客的時候,我默默檢討了下自己。
我會有這樣的提議,不過是順應子嗣為大的社會思想。我知道吳延愛我,但怕他萬一過不去這個坎,又不好主動跟我要求,這才試探了一下。現在他既然這樣反應,我自然不會傻到再去提這個話題。
“如果你的丈夫,此刻換成是另個人,你一定不會用這樣的口氣說出這樣的話。”
吳延會這樣說,是認為我不愛他,或者不夠愛他,至少不像愛另一個人那樣地愛他。
這麽久的時間過去了,我早已經不會刻意再去想從前,甚至很多時候,我覺得那些都已經淡成一個模糊的影子。但是現在,因了我丈夫責問我的這一句話,那個人的麵容忽然再次清晰了起來。
我最後得到的關於他的消息,就是他在劉邦分封天下後,便以養病的理由,半隱居般地居於穀城山中。劉邦數次遣使請他入長安,都被他婉拒。
我的眼前浮現出穀城山的那道半山飛瀑和那個頎長而孤寂的背影。
現在他可安好?
或許被吳延說中。命運如果把相守一生的那個人換成他——那個我一見傾心而半生不能相忘的男子,我若不死,不管什麽緣由,我也絕不會容許他染指別的女人。
我片刻前的驚呆和流淚,難道不是無言以對的心虛之後的掩飾?
我一陣意亂心煩,霍然而起。
我從家僕口中得知,客人匆匆而來,已然匆匆而去,而丞相卻不知何處。
這有些反常。即便外出有急事,吳延自己不來,也一定會叫人給我口信。
“客人是哪裏的?”
我問道。
僕人搖頭:“不知。客人頗神秘,丞相與他入書房內室密見。”仿佛想起什麽,忽然又道,“是的,我開始聽他口音,仿似京都長安一帶。”
長安秘客,絕非善客。
聯想到吳延的反常舉止,我的心忽然噗噗跳動,一種不祥的預感侵襲而來——偷來的平靜流年,就要隨了今日這個長安客的到來戛然而止。
☆、盛宴
事實上,我在長沙國平靜度日的這幾年時光裏,外麵的刀光血影一直都未停歇。劉邦封了七位異姓王,不過是當時勢弱時的權宜之計。長安這個嶄新帝國心髒的巍峨宮牆裏,站在皇權頂峰上的人不會放任心懷叵測的異姓人,而那些曾經唿風喚雨、甚至差一步就登封極頂的英雄或者梟雄們,也絕不會引頸就戮等著末日。
這幾年裏,當初最勢弱的三個異姓王,趙王bào病,他的兒子即位後,因罪被貶為宣平侯,燕王和韓王都已被bi改投匈奴,等待他們的,隻是喪家犬般的結局。剩下了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和我的義父,長沙王吳芮。
歷史告訴我,這四位王中,最後唯一“善終”的就是我的長沙王,長安的屠刀並未向他舉起。所以這些年,我並不十分擔心。但是現在,這個神秘的長安來客,一下將我的神經緊緊勾了起來。
歷史若是說錯了呢?畢竟隻是白紙黑字的傳載,權勢可以隨心所yu或明或暗地對它加以篡改。對我來說,長沙王不是故紙堆中可供憑弔嘆息的故跡,而是與我息息相關的親人。
吳延直到深夜才迴,帶了滿身的秋寒和肅殺,而我也一直在等他。
他的目光筆直而堅定的。
我了解他,這表示他已經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而他不會瞞我,我等著他開口。
“辛追,今天的客人是長安來使,你知道他帶來了什麽嗎?”
我幫他解衣洗腳的時候,他終於問我。
他的腳關節,因為舊傷,每到冬yin時就會脹痛。所以我會在秋天提早開始用熬過的熱藥水為他泡腳,以期減少之後的痛苦。
“什麽?”
擦gān他的腳,我坐在他腳邊,雙手拇指慢慢替他推壓著腳上的xué位。
“一瓶藥。”
我有些驚訝,停住手,終於抬頭。他臉部的肌rou僵硬。
“藥……”
我遲疑地重複一遍。
“是的,藥,混入飲食,攝入之後能在睡夢中死去,而旁人絕不會查出端倪的藥。”
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這樣的消息,還是出乎我的意料。
長安使者,送來了這樣一瓶奪命的藥,這是什麽意思?
想到那三個已經不得善終的異姓王,想到當年吳延被封長沙國丞相後的無奈,想到這幾年裏他無意被我覺察到的偶爾愁緒,我忽然明白了過來。
歷史原來確實會玩笑。什麽善終。狡兔死,走狗烹,亙古不變的真理,沒有誰能逃脫。一個一個,這麽快,竟就輪到了長沙王。
“辛追,你知道我這個長沙國丞相的唯一職責是什麽嗎?就是監視長沙王的一舉一動。”吳延冷笑了起來,“我的兄長,他的身體裏流淌著吳國國君的血脈,年輕的時候,或許有過爭霸的豪qing,但是現在,他早已韜光養晦,對長安的權力中心退避三舍。長安卻不肯放過他。”
“你是利蒼,他的臣子。但他必定也知道,你更是吳延,長沙王的血親。他這樣做……”
我說不下去了。
我見識過劉邦yin狠的一麵,但是現在,我卻不得不佩服他的算計。
他明知吳延和吳芮的關係,也知道吳延絕不會愚忠到去弒親的地步,到了現在,他認為的適當時機,向他的臣子利蒼下達這樣的命令,唯一的目的就是bi迫長沙國反叛,而這恰給了他剷除眼中釘的最堂皇冠冕的藉口。
之前的燕王、韓王,就是入了這樣的彀,一個一個地被bi遠避匈奴。
這正是他最擅長的伎倆,如毒蛇般致命。
“你想如何?”
我望著吳延,問道。
吳延皺眉道:“長沙王就算不是我的兄長,我也絕不會做出此等勾當。我本以為這一天會晚些到來,沒想到現在,他竟然就迫不及待了。自不會隱瞞兄長,明日就去見他,須得及早防備。今日暫時敷衍了來使,不過是為多爭些時日。”
“然後呢?”
“我別無選擇。長沙王是我的兄長,我和他身體裏流著相同的血脈。我必須永遠站在他的身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bi我至絕境,唯有搏命!”
唯有搏命……
我的手微微有些顫抖。
吳延說話的聲音低沉,卻如金鐵般鏗鏘。
長安既已派出來使,絕不會就此罷休。而吳延,他是個寧折不彎的人。
利蒼,英年早逝。
我一直拒絕去想這一點。但是此刻,這個仿佛詛咒般的念頭卻仿佛毒蛇般地再次鑽入了我的身體裏,啃噬著我的心髒。
一定是過了太久的被保護穩妥的安逸日子,我竟再也尋不迴從前一人麵對未知時的無畏和勇氣。我拒絕去想失去吳延的可能xing。來到這個世界這麽久,對於宿命,我始終不解。我隻祈禱,我所知曉的所謂“歷史”,既然對吳芮踏空,那麽對利蒼,也必踏空。
感覺到了我的恐懼,吳延麵上的煞氣頓消,擁我入懷。
“嚇到你了……”他緊緊抱著我,低聲撫慰,“方才不過是我最壞的打算。戰事若起,難免生靈塗炭。我更不願你從此顛沛。你放心,總有兩全之法。”
兩全之法……世上從無兩全法。我早就明白這一點。
長沙國這片自上古流傳而下的美麗之地,在我義父的羽翼之下,從前僥倖躲過了那場兵戈鐵馬的踐踏,而今更是寧靜,世代繁衍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安居而樂業。但是這安與樂,卻獨獨沒有眷顧臨湘城中最高貴的那一家人。
第一個長安來使去了,很快又有第二個,不過三個月,已經來過第三個了。
長沙王王宮中,自第三個使者去後,一連數日,連空氣仿佛也凝固了起來。
第三個使者帶來了皇命,雲長沙王吳芮,被人指與早先叛亂的前燕王盧綰舊日曾來往叢密,著即刻隨使者入長安,協同受質。
這個使者,是被吳延拎了擲出臨湘城的。
據說他被丟出城門外的時候,連掉落在地的一隻鞋都來不及撿拾,匆匆上馬,láng狽奪路而去。
臨湘城的百姓俱都拍手稱快,譏笑長安使者亦不過爾爾,但我卻知道,長安與臨湘之間,隨了這一擲,裂痕再無彌補的可能。
劉邦要出手了。而長沙國,也擺出了自己的姿態。
使者去後的第二天,恰這一日,是長沙王吳芮五十整的壽日,整個臨湘都成了歡慶的海洋。百姓們結隊到王宮前叩拜祝壽,在大門口堆一枝自己親手採摘的象徵福壽的瓊枝。從早到晚,人流川流不息。
義父仁厚而威嚴。比起那個遠在長安的帝王,百姓對他們自己的王,發自內心地擁戴。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