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沒以前的好吃了。”


    西瓜這種水果,在宋代的種植麵積不大,不是一般人可以享用,但作為皇家,就算是再稀有,也並不會缺少。


    隻不過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西瓜無論在味道上,還是品相上都掉了一個層次。


    瓜皮厚,又不甜,實在讓嘴刁的眾人都連連搖頭。


    的確出了些問題,趙榛也覺得不對勁,這瓜次到這種地步,肯定是中間環節出了問題,興許是哪個官員吃拿卡扣,吃到他頭上了,把貢品給調了包,以次充好。


    雖說,趙榛覺得自己並不會在意一些瑣碎的小事,但若是把他當傻子糊弄,那就是另一迴事。


    不過,現在還不是考慮西瓜甜不甜的時候,開封來的軍情顯然更重要一些。


    起了身之後,和公主們別過,便去了麵見李綱。


    ……


    “你看過了。”趙榛細致的瀏覽了下嶽飛送來的奏章,臉色很平靜。


    李綱也沒有試圖察言觀色,他就沒有這樣的習慣。“看過了。”


    “既然如此,你覺得如何?”趙榛把奏章按在掌下,想先聽聽李綱的想法。


    內容大家都已經知道,嶽飛陳述利害,論證了現在開始啟動北伐計劃的合理性。


    “金人以張邦昌踐祚稱帝於大名,確實有違君臣之道,當討伐之,但現在看來還為時過早。”


    “說說看。”趙榛並不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宗元帥戰於西北,中原雖未發一卒支援,卻付以錢糧巨萬,若是再行征伐,恐無錢糧可用。”


    一年的時間,雖然擊退了金人可喜可賀,但對於大宋來說卻並非完好無損,至少在經濟上被破壞的嚴重。


    現在還沒法緩過來,能支撐宗澤一軍北伐已經是傾盡所有的情況下了。


    若是再動兵戈,那真就不是勒緊褲腰帶可以解決的事情了。


    “且若北伐想要成功,兵力上至少要有二十萬,嶽飛,劉光世,張浚等將,募兵數月,加上各地征調來的廂兵,也能湊出如此的規模,但這樣的規模,所消耗的民力,難以估算,若是北伐深入,補給線拉長,恐怕也更是難以維係,屆時北伐大軍斷糧,縱然有幾十萬大軍,也隻能全軍覆沒,隻會白白犧牲。”


    李綱把他想的都說了出來,並非是他不想北伐,他也想北伐,但李綱的眼光就不會像嶽飛一樣,隻放在軍事上。


    軍事上的北伐可行,可不代表經濟上能夠支撐,最終還需要綜合多方麵的因素,得到能不能北伐的結論。


    對於朝廷的現狀,趙榛當然也清楚,國庫還在赤字運行,趙榛不怎麽精通經濟,但也知道過高的赤字對國家來說絕非好事。


    他們大宋的貨幣也不是世界貨幣,沒法超額發行,強行收割別國的韭菜。


    李綱的論述,卻也有其道理。


    也正如嶽飛所說的,現在是北伐的最好時機,等到金人掃平了西北,再次應付大宋,那丟失的戰機可很難再次找迴來了。


    “那以你看來,國庫能支持多少兵力北伐,而不至於錢糧難以補給?”趙榛問道。


    “最多五萬,最多隻能允許五萬人北伐,國庫能支撐的住,但五萬人的話……”五萬人守城是夠了,但想要向偽齊和金朝動手,那還是不夠看的,河北三道雖說不大,也有幾百城,五萬人就算是順順利利的拿下,分守各處城池都不夠分的,更別說在鞏固成果的同時還需要應對金齊的反撲。


    趙榛並非任性之人,恢複失地是應該的,卻不能因此丟掉冷靜。


    “偽齊的偽帝是張邦昌吧。”沉默良久的趙榛突然問道。


    張邦昌成了偽帝,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李綱不知道趙榛為何要明知故問,但還是本本分分的點頭。“正是張邦昌,當初陛下就不應該放走張邦昌,身為宋臣卻僭越稱帝,實在是應當千刀萬剮之人。”


    說到張邦昌,李綱毫不掩飾的表達了憎惡的感情,對於如此不忠不臣的賊子,李綱絕對是痛恨的。“如今和金人一道,與我大宋為敵,實在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就算沒了張邦昌,金人也會找劉邦昌,王邦昌充當偽帝,沒有任何區別。”


    趙榛當初放了張邦昌,實際上就是為了讓金人能夠扶植他為傀儡。


    若不然,讓劉豫當了偽齊皇帝,對於大宋來說肯定不是好事,那個劉豫在忠於大金的程度上絕非張邦昌可以相提並論。


    劉豫若為偽齊皇帝,大宋若要北伐,非死戰不可。


    但現在是張邦昌是皇帝,對於北伐的事情上或許要降低了許多難度。


    “李相還認為現在不可北伐麽?”


    “是,臣以為時機未至。”李綱說道。


    “你說的不錯,時機未至,不應該倉促北伐,所以你迴去後匯同其他諸部官員,草擬一份北伐檄文,傳閱天下。”


    “額?”李綱沒有立刻反應過來,趙榛口口聲聲說的時機未至,為何還要撰寫北伐檄文?


    不過,李綱也並非愚蠢之輩,很快明白了趙榛的意思。


    “假意北伐?以亂金齊之心?”


    趙榛並沒有立刻迴答,帶著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笑容,從不喜歡揣摩聖意的李綱,現在的內心也極為瘙癢,他總覺得這所謂假意北伐之策,背後裏還有一切其他見不得人的勾當,但看起來陛下這種城府的人是不願意輕易表露出來。


    “另外,把嶽飛從開封召開,朕親以付事。”


    這是趙榛交給李綱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李綱辦事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這也是為何這些日子裏能夠安穩的做在宰相的位置上無人可以威脅。


    當天迴去後,便找了幾個文采斐然的大臣,共同起草北伐檄文。


    檄文雖然不是趙榛寫的,卻是趙榛的口吻。


    朕祖太宗,掃蕩群夷,匡扶寰宇,開百年之基,造億萬姓之厚福,此誠三代以來之盛主也,不幸靖康年間,天下紛亂,金賊肆***臣慫恿,至有汴京之難,爾張邦昌身為宋臣,不思保國齊民……此處省略一萬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不南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日十月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日十月十並收藏北宋不南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