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愛卿,你有什麽想法?”禁軍的疲軟趙榛也十分清楚,那些禁軍在趙佶的折騰和亂搞之下,能有力氣拿起來刀去砍人都已經不錯了。


    也得虧嶽飛能帶著這樣的軍隊和金人打個你來我往。


    但嶽飛的忍耐也有限度,這種上限太低的軍隊,哪怕是他也不覺得可以將這樣的軍隊打造成足以打爆金人的無敵之師。


    “應當從良家中甄選出精壯者,編為一軍,以大義曉之,令其悍不畏死,報效國家,待其軍成之日,便是北伐雪恥之時。”


    嶽飛仍然對靖康恥辱念念不忘,說到此處,甚至咬牙切齒。


    “善。”趙榛微微點頭,算是對嶽飛提議的初步肯定,實際上趙榛也預料到了嶽飛會有這樣的提議。


    曆史上的嶽飛所建立的背嵬軍,便是從清白人家選出的精壯子弟加以訓教。


    也正是因為兵源得選取得當,加上合適的訓練方法,才讓背嵬軍爆發出強悍的軍事戰鬥力。


    那種強悍的戰鬥力已經足以載入史冊。


    說句難聽的,現在張憲所統領的背嵬軍隻是有著背嵬軍的名號,戰鬥力還無法和趙榛所熟悉的背嵬軍相提並論。


    趙榛還真是想要看一看,那隻在傳說中才會存在的強大軍隊,會是怎麽樣的存在。


    因此,對於嶽飛的提議和要求肯定是讚成的。


    但礙於上位者的逼格,不得不保持很平靜的樣子。


    趙榛淡定拿起茶杯喝了口茶。“便按照你的意思來,需要朝廷怎麽樣的支援,嶽愛卿隻管提出來,朕會酌情考慮。”


    趙榛的答應讓嶽飛像是在做夢一樣。


    他原本覺得自己的提議並不是那麽容易通過,但事情的進展遠比想象的要順利很多。


    當嶽飛返迴軍營後把事情告訴給張憲之後,張憲卻笑不出來。“大哥事先也沒找兄弟商議一下?”


    “我也不知道事情能不能成,便先與陛下商議了。”嶽飛並不覺得有問題。


    對於編練新軍的事情,張憲卻沒有事先得知,這讓他有些失望。失望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張憲更是對於嶽飛的擔心。


    “大哥!”


    “就算你是對的,編練新軍勢在必行,你也不應當向陛下提出來!”


    “為什麽?”嶽飛不明白張憲的意思。“既然是有利於國家的事情,又是我想出來的,為什麽不能向陛下提出來?”


    張憲苦笑的搖頭,這不是軍事的問題,而是已經涉及到政治方麵的問題了。“大哥已經是統帥全軍,又有退金之功,滿朝武將無出其右,許多朝廷文臣雖然表麵不說,但心裏肯定對於大哥會有所猜忌。”


    “此時大哥提出編練新軍一事,更是會成為文臣們的把柄,武將貪戀軍權,這可是朝廷一直忌憚的事情,就算大哥拿了無數的功勳都有可能被治罪論處!”


    張憲的解釋讓嶽飛明白了一些,但也隻是稍微想想便不以為意。


    “猜忌又如何,治罪又如何?”嶽飛也微微苦笑。“我從參軍之日起就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期待著什麽。”


    “那就是殺盡天下胡虜,還我大宋百姓一個太平,報效國家,至死不渝,至於其他的事情,我不會去想。”


    “我隻要做到,即使是死,也絕對不能愧對自己的報國之心。”


    嶽飛的一席話,讓張憲愣了一下,似乎是液體從眼角流下,他似乎能看到嶽飛的未來一般,內心不免多了一份擔憂。


    恨鐵不成鋼般的罵了句。“大哥,你可真是傻啊,。”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嶽飛才是他的大哥。


    ……


    正如張憲所預料的那般。


    忌憚嶽飛的人大有人在。


    其中就包括看嶽飛不怎麽舒服的張浚,實際上喜歡嶽飛的文臣幾乎沒有。


    最主要的是因為嶽飛那武將的卑微出身卻成了趙榛麵前的紅人,那麽,他們寒窗苦讀數十載又算的了什麽。


    之所以一直對嶽飛按表不發,隻是因為一直沒抓到合適的機會。


    但這個時候的張浚知道,現在正是慫恿趙榛排擠嶽飛的最好時機,


    嶽飛突然提出編練新軍,肯定是別有圖謀,靠著編練的新軍,加上自己在禁軍中的威信,那要是犯上作亂,誰能夠阻擋?!


    得到消息的張浚,毫不猶豫的親自入宮陳述利害。


    對於嶽飛,趙榛當然信任,嶽飛如果造反,那整個大宋都沒幾個忠臣了。


    張浚來到趙榛麵前說嶽飛壞話壞話也不能完全當做背後使壞,他的說法裏畢竟也有為國家考慮的因素存在,嶽飛幾乎已經到了功高蓋主的地步,任何一個為國家考慮的大臣都會有這方麵的擔憂。


    現在擺在趙榛麵前的難題是,如何在重用嶽飛和打消其他人的顧慮之間做到一種平衡。


    “汝之心,朕已曉,但朕已經答應了嶽飛編練新軍一事,便沒有收迴的可能,你可知道。”


    君無戲言麽?張浚心裏想道,這種時候就不應該考慮君無戲言的問題,國家的存亡可是重要的多。


    但趙榛既然這麽說了,張浚也沒法勸其收迴成命。


    “命嶽飛編練新軍也好,但必須下旨解除其禁軍中事務,專心於練兵之事。”


    “那豈不是降職了?嶽愛卿新近得勝,便被降職,你讓朕如何向其他人交代?”


    似乎這種處理也不太妥當,但聰明的張浚還有第三套方案。


    “前兩策皆不行的話,那便選擇第三策,選擇可靠的將領,命其同練新軍,則嶽飛若反,他人亦可以製約。”


    這種解決方法似乎是最優解。


    趙榛聽後,覺得比較合理,便同意了張浚的提議。


    “此法可,那便命韓世忠,劉光世,張俊三人為統製,編練新軍。”趙榛最終答應了,他可以完全信任嶽飛,但並不代表其他人會信任。


    況且嶽飛就算再忠誠,如果毫無下限的寵幸,隻會讓其他人忌憚,到時候也隻會害了他。


    張浚見到趙榛最終接受他的提議,心裏擔憂鬆了一些,但現在還不夠。


    必須要繼續打壓嶽飛,讓他們文官重新主宰朝政。


    於是,再和趙榛商議結束之後,張浚則私下裏找到了張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不南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日十月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日十月十並收藏北宋不南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