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兩軍的交戰,在開封府四十裏外的馬家河一帶展開。


    喊殺之聲,哪怕是開封府的人都隱隱約約可以聽道。


    ……


    “為什麽天天吃馬肉?”


    和福公主時不時的跑到城樓這邊尋找趙榛,她倒沒有其他公主那般乖巧安分,宮中的無聊如同住在監獄裏一般。


    看到趙榛可以到處浪,那是羨慕的很。


    趙榛立下了不退金兵不迴宮的誓言,在這邊就算過的很不舒服,也不得不哭著堅持。


    君無戲言,真是遭罪。


    和福公主跑過來找他說話,趙榛也默許了,這呆在城樓的日子過於單調乏味。


    “老嶽還沒結束呢。”望著西邊,能嗅到一絲火藥味之外,什麽也看不到,也隻能靜待佳音。


    馬肉。


    已經讓張浚分給了城中的百姓,估計這幾天,大家也隻能靠這玩意充饑了。


    尋常之時,馬匹是戰略物資,殺馬偷馬都是重罪,更不用說啃馬肉了。


    現在能吃到馬肉,對於一些人來說,確實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但也隻是頭幾次而已。


    如果天天吃陽澄湖大閘蟹,也肯定會惡心厭煩。


    早飯,馬肉湯,午飯,清炒馬肉,晚飯馬肉肉夾饃……這這樣的菜單……誰能容忍?


    對於尋常百姓來說,有吃的就不錯了,倒不會挑挑撿撿。


    但和福公主這等富貴人家的女孩,吃了幾天還真有些遭不住。


    看到端上來的蒸馬肉,和福公主真是一點食欲都沒有。


    “因為隻有馬肉了。”趙榛說道,糧食已經不夠吃了,要不是嶽飛送來的馬肉,估計已經開始餓肚子了。


    “剛才來的時候,還看到好多隻雞呢。”


    “是嗎,城裏還有雞嗎。”趙榛並沒有任何動容,以前連續吃一個星期泡麵都不在話下,對於飲食當然也沒有太多將就。“但那些是別人家的雞,不是你十八哥的,所以吃不到。”


    “你是皇帝哎,全天下都是你的呢。”和福公主的話,也代表著這個時代大家對於皇帝的看法。“難道也弄不到其他能吃的東西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便是這天下之主,無論食物還是其他什麽東西,隻要皇帝想要都唾手可得,誰也無法拒絕。


    但趙榛這個擁有現代價值觀的人,卻並不會這麽想。


    皇帝的確可以為所欲為,但如果過分的為所欲為,隻能導致眾叛親離。


    這土地終究是生養全天下百姓的立命之處,天下可以沒有皇帝,卻不能沒有百姓。


    作為領導者,統治者,起到的作用應當是引領者的作用,而並非奴役者的作用。


    這是古時候皇帝和現代領導者之間最大的差別。


    “你知道麽?皇帝是天下之首,便應當有表率的作用,百姓能吃到什麽,十八哥便吃什麽,與百姓同舟共濟,共度難關,這才是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周圍的隨從聽到趙榛的話,都不覺間有所動容,真想啪啪鼓掌,真是說的太感動了。


    和福公主看起來聽懂了,又看起來沒聽懂,扁著嘴巴想到了什麽。“父皇,和大哥也是皇帝,我也沒聽說他們這樣?”


    因為他們是廢物,趙榛很想這樣說,但還是忍住了。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這是你十八哥的道。”什麽是道,趙榛也解釋不了,總之先糊弄過去再說。


    “父皇和大哥的道是不對的,所以父皇和大哥很怕那些金人,十八哥大道是對的,所以不怕那些金人,是不是這個道理?”


    “大概是這個意思吧。”趙榛編不下去了。還是不要提兩條鹹魚的事情,那兩條鹹魚,誇他們吧,太昧著良心,罵他們吧,自己這個做兒子的是沒法罵的。


    裏外無法評價,就不好多提。


    “所以這飯你吃不吃?”趙榛迴歸的話題,那份擺在和福公主麵前的馬肉,看起來她是不打算動口了。


    “不想吃,一點點也不想吃,現在看到馬肉就想吐,就算餓死也不吃。”小女孩執拗起來,那是誰也扛不住。


    教訓吧,真不舍得,順著吧,又不利於其成長。


    “真的不吃?”


    “肯定不吃,肯定不吃。”和福公主強調了兩遍,以表達她的堅決。


    “碳火,然後削幾根細木棍過來。”既然是主子,許多事情都得使喚隨從去做,事事親力親為,不僅僅是累的問題,連屬下都會瞧不起,覺得逼格太低。


    碳火燒了起來。


    泉州出產並進貢的上等碳火,幾乎沒有過多的雜質,燒起來沒有煙塵嗆人的感覺,除了火苗上,因為高溫被扭曲的空氣,那火焰的色澤都顯得幹淨無比。


    木棍串上馬肉之後,放在火上,過一會兒之後,馬肉開始滴落油滴,然後便能聞到一股肉香之味。


    “就算是烤馬肉,我也不會吃的。”和福公主仍然沒有任何興趣,說不吃就不吃,打死都不吃。


    肉看起來熟了,滋啦滋啦的油滴和火焰的接觸發出了脆蹦蹦的聲音。


    在這個時候,趙榛把珍藏的安息茴香拿了出來。


    所謂的安息茴香,是宋代的叫法,安息茴香在現代的名字叫做……孜然。


    宋代還沒有種植孜然,完全依靠海外的進口。


    數量並不多,大多被達官貴人和富商巨賈享用。


    和富裕階層那些花樣繁多的調味料相比,窮人階層的調味料基本上隻有大蒜。


    趙榛手上還有一些孜然,都是從東南沿海的州縣進貢而來的。


    但也沒有太多,趙榛一直沒舍得吃,畢竟吃完之後,下一次進貢的孜然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


    孜然撒在已經快烤熟的馬肉之上,那香料和肉的結合,在熱量的催化下釋放了醉人的氣味。


    和福公主吃過烤肉,但還真沒吃過撒了孜然的烤肉。


    那味道讓她咦了一聲,但也僅此而已。“不管怎麽樣,肯定不會吃的。”


    當那烤熟的肉塞到她嘴裏的時候,卻啥也沒說。貪婪的咀嚼起來。


    孜然已經傳到了大宋,但大宋還沒有使用孜然的真諦。


    燒烤中放孜然,就算是烤一隻拖鞋,都能吃出美味,這就是孜然的魅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不南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日十月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日十月十並收藏北宋不南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