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在胡言亂語,毫無邏輯,在場的大臣無不議論紛紛。


    曾經手握重兵的兵馬大元帥,現在竟然成了這個樣子,讓人難以相信。


    興許是太過於執著於那皇帝之位,原本唾手可得的地位,卻突然間失去。


    這樣的打擊對於康王來說太過於難以接受吧。


    康王的癔病,讓趙榛有所懷疑。


    有一個很有名的計策,叫做假癡不癲,就是裝成傻子,讓敵人放鬆警惕,然後在合適的時候在敵人的菊花上戳上一刀。


    比如孫臏,再比如唐宣宗光王李忱,都成功的騙過了敵人完成了反殺。


    趙構有沒有這麽聰明,趙榛不確定,但趙榛可不會因此放鬆警惕。


    虛咪著眼睛和那趙構對視了一番,趙榛露出了關懷的神色。


    “九哥!你怎麽成了這樣,還不快給九哥鬆綁。”


    繩子被解開,趙構一蹦一跳的從馬車上下來,留著口水,笑嗬嗬的看著一眾的大臣侍從。“朕是皇帝,你們怎麽不跪拜!好大的膽子,來人呐!將他們拖下去廷杖二十!”


    瘋掉的趙構,把自己徹底帶入皇帝的身份,但沒人將趙構當做皇帝,更沒人按照趙構的要求去做。


    直到趙構一點點向趙榛身邊緩緩有去。


    “保護陛下!”


    親兵頭子丘庚意識到瘋子可能什麽事情都做的出來,立刻讓親兵出手,在趙構快到趙榛身邊的時候,將其架住,拿下。


    “十八弟!朕才是皇帝!朕!朕!”


    那雙目怒視的樣子,可見心中的怨念到底有多大。


    “九哥,你竟然變成這個樣子,弟心甚痛,甚痛,嗚嗚嗚……”


    說到此,趙榛抹著眼淚,似乎很是悲痛。


    一旁的大臣也跟著垂首,或許是被趙榛那真摯的兄弟之情所感動。“陛下真是仁君啊。”


    “康王如此大逆不道,陛下仍然顧念親情,這是大宋的第二個仁宗啊!”


    “陛下至孝至善,大宋中興有望!”


    “幸好陛下勝了,要真讓康王這樣的瘋子打進汴京來,後果不堪設想。”


    下麵的大臣如何議論趙榛的,趙榛沒聽到,趙榛依然很關心趙構。


    “立刻帶九哥去找禦醫,盡力治好康王的癔病!”


    ……


    趙構被親兵帶走了。


    趙榛和眾臣也返迴了城中。


    康王之亂平息之後,整個宋土也算基本安定了下來。


    但對於趙榛這個代皇帝來說,還是有非常多的後續事情要處理。


    第一個,登基問題,代皇帝終究是代皇帝,還是要正式的封禪,確定帝位的正統性。


    康王被捉,變成了瘋子,其他的皇家貴胄都被金人擄走。


    讓趙榛當皇帝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當天就有大臣接二連三的上書,請求趙榛正位為帝。


    “天下不可一日無君,代皇帝仁德賢明,眾望所歸,還望待皇帝及早登基,則我社稷之福,百姓之福也。”


    “臣附議。”


    “國逢胡亂,不可虛位太久,還望陛下及早登基。”


    如果發起投票的話,那麽對於請求趙榛登基一事的投票結果應當是全票通過。


    即使不用暗示,大臣們也知道該怎麽做。


    “朕本庸才,不宜為帝,然國家動亂,諸賊並起,父兄皆淪於賊手,帝嗣又盡喪於北國,此國家危難之時,又如何能讓祖宗的基業毀於一旦。”


    “蒙諸位厚愛,擁榛為君,榛受之雖愧,亦不推諉,便受此帝位,擇日登基!”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隻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但終究把登基的事情敲定了下來。


    在下麵的嶽飛已經頗有這激動。


    現在國內的事情,基本已經解決。


    那麽接下來就是要北伐了吧!


    北伐幹金人了啊!


    外戰才能讓人熱血沸騰!迫不及待了啊!


    關於登基的事情,也並非現在敲定,當天直接去封禪。


    黃道吉日的選擇,相關的物什器具的準備都很考究。


    這些都不需要趙榛去操心。


    由下麵的群臣去忙活就行了,趙榛隻需要到時候提供一具軀體,按部就班的像洋娃娃一樣被擺弄一番就可以了。


    ……


    登基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還有一件則是在汴東之戰後對於有功將領的封賞。


    早已敲定好的詔書讓宦官當著所有臣子的麵宣讀。


    剛開始封賞的都是一些軍隊中那些殺敵勇猛,功勞拔尖的士兵或者中低層軍官。


    宣讀了三四百個對大家來說都很陌生的名字後,無論是趙榛還是群臣都有一種快要打瞌睡睡著了的感覺。


    而那宣讀的宦官也口幹舌燥的換了兩批。


    直到宣讀的人名,讓眾人越來越熟悉,那也意味著,這枯燥乏味的封賞工作,也即將結束。


    中侍郎尚功緒歸附有功,封單州團練使,協忠郎,賜宅邸,金銀。


    協忠郎王孝忠歸附有功,封吉州團練使,守備使,履正郎,賜宅邸,金銀。


    兩個降將得到的都是不需要履職的虛職,這是大宋一直以來默許的習慣,但相對應的,權力上對武將極為限製,但在金錢上,武官遠比文官得到的多。


    尚功緒和王孝忠知道自己在汴東之戰出力的並不多,雖然官職幾乎沒變,但能以降將得到封賞,已經讓他們非常滿意了。


    立刻向趙榛拜謝,表示他們很開心。


    保義郎張憲護國有功,封揚州觀察使,義成軍統製,樞密承旨,武經大夫,賜宅邸,金銀。


    張憲是嶽飛的親信,趙榛愛屋及烏的情況下,對於張憲的重視也可見一斑。


    觀察使和義成軍統製是掛名好看的虛職,武經大夫相當於中校級別的軍階,樞密奉旨就是實實在在的有一定權利的武職了,並且還是京官。


    飛升的速度也讓眾人眼饞。


    宣正郎張俊,歸附護國有功,封利州觀察使,永興軍統製,宣撫司都統,武顯大夫,賜宅邸,金銀。


    同是降將,但張俊出力明顯,和另外兩人得到的東西也不在一個量級。


    張俊心裏還算滿意,還沒有念到的隻有嶽飛和劉光世的名字了,那兩位的功勞比自己大,似乎也無可厚非。


    左武郎劉光世,護國有功,封陳州觀察使,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親衛大夫,賜宅邸,金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不南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日十月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日十月十並收藏北宋不南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