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遼東郡
想到這裏,葉天開口說到:“臣願立下軍令狀,不救迴小公主,臣就辭去皇家內務府總管的職位。”
此言一出,雖然場中仍是一片靜默,但軍政兩院的將官的心中,禁不住對葉天側目相看。
就連林承周和秦儒華,都微微瞟了葉天一眼。
這個廢柴般的皇家內務府總管,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哪。
卡秋莎是中級神鬥士,此刻朝堂上的各級將官,無論是誰,麵對她都是九死一生。這種事情,誰也不願意去白白送死的。
既然葉總管願意去頂這個雷,大家何樂而不為。
雖然有些幸災樂禍,但其中有些血性的朝官和將士,對葉天敢於承當的做法,也產生了一絲敬佩。
帝國朝官,就當如此。
此時,皇帝卻有些哭笑不得,葉天動不動就立軍令狀,一立軍令狀就是辭職啊、殺頭啊、流放啊之類的承諾,搞得皇帝都有些招架不住。
哼了一聲,皇帝也不多言,直接說了一句:“準了”。
稍稍停了一下,皇帝眯著眼睛,瞟了林承周和秦儒華一眼,說到:“承周,儒華,葉天立了軍令狀,你們兩人有沒有話要說?”
聽到皇帝的問話,林承周和秦儒華的心裏,都是電光火石的盤算了一遍。皇帝的意思很明白,針對葉天立下的軍令狀,一方麵是在征求軍政兩院的意見,另一方麵,剛才葉天並沒有提及如果救迴了楚玉之後,應該得到什麽樣的賞賜。
皇帝自然是想讓他二人開口,如果葉天真的成功了,又該如何獎賞這一件大功。
林承周微微沉吟一下,心中便有了主意,開口說到:“公主殿下何等金貴,若是葉總管能成功救迴小公主,臣請奏聖上,將遼東郡軍務劃給葉總管,由葉總管擔任遼東郡的總兵。”
此言一出,軍務院的人沒什麽反應,政務院的人,除了秦儒華和秦飛揚一對父子之外,其它人都紛紛抬起頭,不解的看了看林承周。
天工帝國,一共九郡一直隸,九郡分別是遼東、山南、天西、河東、江南、川西、湖東、廣南、雲西,一直隸就是上京城。
九郡之中,因著受俄卡人的壓力最大,掌管著天陽、北牢兩大雄關,因此遼東郡的軍力最為強大,旗下擁有威名赫赫的輝日軍團,更有駐守邊塞的北牢軍團和天陽軍團,三大軍團幾乎是天工帝國軍力最強的三支部隊。
此刻,林承周竟然請旨任命葉天為遼東總兵,豈不是將一支虎狼之師,交到了葉天的手裏。
不解之下,政務院眾大臣紛紛低頭側目思考起來。
但是很快,他們就明白了林承周的意思。一時間,眾位大臣的臉上,不約而同的流露出一絲絲笑意。
軍務大臣林承周,到底還是高明一籌哪。
數十年前,遼東郡原本自成一國,一直在俄卡帝國和天工帝國的夾縫中生存,但現在的輝日軍團軍團長吳安邦的父親,為了遼東的長遠發展,選擇了和林承周妥協,將遼東郡並入了天工帝國的版圖。
但國家的界線沒有了,人心的界線卻還在。
天工帝國九郡之中,唯有遼東郡是最難以管理,也是最不情願認可天工帝國皇室權威的一個地方郡。
但凡帝國派往遼東郡的官員和將領,無一不受到排擠,有的甚至被割喉掏心,拋屍荒野。遼東郡七品以上的官員,因工傷亡的數量在整個帝國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同時,犯下這些罪行的都是遼東本地人,吳安邦又極其護短,對這些人隻是象征性的懲戒一下,便悄悄釋放了,所以,針對帝國外派官員的暴行愈演愈烈,以至到今日無法收拾的境地。
同時,遼東兵又個個悍不畏死,勇猛異常,林承周跟遼東兵打了十年仗,愣沒占到多大便宜,最後還是以和談告終。若是因為幾個官員被暴虐至死,便興師動眾的派大兵前去鎮壓,能不能打得過遼東兵還另說,反而顯得太過於小題大作,有損皇家的臉麵。
當年林承周與吳安邦之父進行了和談,相互妥協之下,訂立了基本的協議。即帝國不另行派遣軍隊到遼東,保持遼東人自己原來的軍隊番署,但總兵一職必須由帝國派遣的人員來擔任。
而政務方麵,則完全由天工帝國派遣官員去主政。
這份協議導致了現在遼東郡出現總兵和總督都被架空,實則由吳安邦一手把持、擁兵自重的局麵。
因為難以管理,所以帝國境內的官員,沒人願意去遼東郡,這也成為政務院吏政部和軍務院參謀部都十分頭疼的一件事。
所以,一直到今天,遼東總督和遼東總兵的職位一直空缺著
毫不含糊的說,若不是考慮到遼東郡在抗擊俄卡人的過程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它早已成了天工帝國的一個燙手山芋,民心難以歸附,國家難以認同,政務難以管理,如果不是因為俄卡人,林承周和秦儒華都早就想著把這個山芋扔出手去。
如今,這個最合適的人,恰好出現了。
誰都知道,遼東郡輝日軍團的軍團長吳安邦,在冬季比武大會上,被葉天一槍打得昏迷了半個月,醒來後更是又養了兩個月的傷。
還沒等皇帝開口,政務大臣秦儒華也上前一步,開口說到:“啟稟皇上,卡秋莎實力超強,公主殿下又身嬌體貴,以臣看,營救任務難度極大。若是葉總管能將小公主毫發無傷的帶迴來,又使卡秋莎伏誅,無論對皇室、對帝國、對朝廷都是天大的一件功勞。因此,臣不僅同意林大人的意見,更請旨皇上,將遼東郡的政務也一並劃給葉總管,由葉總管兼任遼東總督。”
秦儒華一言既出,軍政兩院的人更加紛紛側目,看著秦儒華和林承周。
兩位老虎,這是要徹底將葉總管置於死地了。
誰都知道,為了緩和遼東軍與京城的矛盾,林承周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小女兒,采取和親的法子,嫁給輝日軍團的軍團長吳安邦,兩家甚至都訂立了婚約,卻硬生生的讓葉天給攪黃了。
林綺玉與林承周,一對父女差點反目成了仇人。
輝日軍團吳安邦,更是對葉天恨之入骨。現在這兩隻老虎不僅讓葉天成為遼東總兵,更成為遼東總督,軍政兩麵一把抓,吳安邦不把葉天撕碎了吃掉才怪。
就算吳安邦礙著帝國和皇室的麵子,沒有把葉天撕碎了吃掉,但負責遼東郡整體軍力布防和治安管理的吳安邦,絕對會把葉天架空,要兵權沒兵權,要政權沒政權,成為一個傀儡總兵和傀儡總督。
一想到葉天將來在遼東郡所麵臨的窘迫相,有些幸災樂禍的人忍不住捂住嘴偷偷笑了起來。
此時,葉天卻是有些不明所以,抬起頭看了看林承周和秦儒華,心裏想著這兩條老狗怎麽忽然大發善心了,爭著要給我一個封疆大吏當一當。
對於遼東總兵和遼東總督的職位,葉天並不是不動心。在皇家內務府當個總管,他隻是管理著幾家產業而已,賺點銀子,供應內需,再不會複雜到哪裏了。同時,他的能力的提升也就十分的有限。
但如果是一個封疆大吏,遼東總督和遼東總兵,軍政兩麵一把抓,同時,遼東郡原本就自成一國,郡下所治人口超過了一個億,東西南北均接近七百裏,以葉天的估計,遼東郡的麵積差不多有五十萬平方公裏,與前世的四川省大小相當。毫不誇張的說,管理這麽大一方土地和這麽多的人口,絕不亞於管理一個國家。
隻有這樣,葉天作為帝國高層管理者的經驗和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鍛煉和提升。
此時,皇帝也皺著眉頭,心裏在快速的思考著。半刻鍾後,皇帝的麵色終於有所緩和,緩緩開口說到:“既然承周和儒華都請了奏,葉天,朕命你即刻追查卡秋莎,救迴玉兒。”
葉天應了一聲,俯首領旨。
皇帝又說到:“朕可告訴你,朕有兩個要求,一則卡秋莎非死則殘,不能讓她好端端的跑迴俄卡帝國。二則玉兒必須完好無損、毫發無傷的迴到朕的身邊。明白嗎?”
葉天點點頭:“臣明白。”
皇帝眯著眼睛,看著葉天,繼續說到:“如果你完不成任務,或者玉兒有什麽閃失,朕不但免去你皇家內務府總管的職位,還要將你打入大牢,終生不得出獄。如果你成功了,玉兒完好如初的迴到了朕的身邊,朕便任命你為遼東總督兼遼東總兵,出任一方封疆大吏,你,可有意見?”
聽到皇帝的話,下麵的眾位大臣的心裏都是微微一動。君無戲言,將來葉天若是失敗了,皇帝的這份懲罰算是夠重的。一個堂堂的皇家內務府總管,淪為階下囚,且終生不見天日。
但葉天仍然不卑不亢的答到:“臣無任何異議。”
皇帝點點頭:“好,退朝。”
想到這裏,葉天開口說到:“臣願立下軍令狀,不救迴小公主,臣就辭去皇家內務府總管的職位。”
此言一出,雖然場中仍是一片靜默,但軍政兩院的將官的心中,禁不住對葉天側目相看。
就連林承周和秦儒華,都微微瞟了葉天一眼。
這個廢柴般的皇家內務府總管,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哪。
卡秋莎是中級神鬥士,此刻朝堂上的各級將官,無論是誰,麵對她都是九死一生。這種事情,誰也不願意去白白送死的。
既然葉總管願意去頂這個雷,大家何樂而不為。
雖然有些幸災樂禍,但其中有些血性的朝官和將士,對葉天敢於承當的做法,也產生了一絲敬佩。
帝國朝官,就當如此。
此時,皇帝卻有些哭笑不得,葉天動不動就立軍令狀,一立軍令狀就是辭職啊、殺頭啊、流放啊之類的承諾,搞得皇帝都有些招架不住。
哼了一聲,皇帝也不多言,直接說了一句:“準了”。
稍稍停了一下,皇帝眯著眼睛,瞟了林承周和秦儒華一眼,說到:“承周,儒華,葉天立了軍令狀,你們兩人有沒有話要說?”
聽到皇帝的問話,林承周和秦儒華的心裏,都是電光火石的盤算了一遍。皇帝的意思很明白,針對葉天立下的軍令狀,一方麵是在征求軍政兩院的意見,另一方麵,剛才葉天並沒有提及如果救迴了楚玉之後,應該得到什麽樣的賞賜。
皇帝自然是想讓他二人開口,如果葉天真的成功了,又該如何獎賞這一件大功。
林承周微微沉吟一下,心中便有了主意,開口說到:“公主殿下何等金貴,若是葉總管能成功救迴小公主,臣請奏聖上,將遼東郡軍務劃給葉總管,由葉總管擔任遼東郡的總兵。”
此言一出,軍務院的人沒什麽反應,政務院的人,除了秦儒華和秦飛揚一對父子之外,其它人都紛紛抬起頭,不解的看了看林承周。
天工帝國,一共九郡一直隸,九郡分別是遼東、山南、天西、河東、江南、川西、湖東、廣南、雲西,一直隸就是上京城。
九郡之中,因著受俄卡人的壓力最大,掌管著天陽、北牢兩大雄關,因此遼東郡的軍力最為強大,旗下擁有威名赫赫的輝日軍團,更有駐守邊塞的北牢軍團和天陽軍團,三大軍團幾乎是天工帝國軍力最強的三支部隊。
此刻,林承周竟然請旨任命葉天為遼東總兵,豈不是將一支虎狼之師,交到了葉天的手裏。
不解之下,政務院眾大臣紛紛低頭側目思考起來。
但是很快,他們就明白了林承周的意思。一時間,眾位大臣的臉上,不約而同的流露出一絲絲笑意。
軍務大臣林承周,到底還是高明一籌哪。
數十年前,遼東郡原本自成一國,一直在俄卡帝國和天工帝國的夾縫中生存,但現在的輝日軍團軍團長吳安邦的父親,為了遼東的長遠發展,選擇了和林承周妥協,將遼東郡並入了天工帝國的版圖。
但國家的界線沒有了,人心的界線卻還在。
天工帝國九郡之中,唯有遼東郡是最難以管理,也是最不情願認可天工帝國皇室權威的一個地方郡。
但凡帝國派往遼東郡的官員和將領,無一不受到排擠,有的甚至被割喉掏心,拋屍荒野。遼東郡七品以上的官員,因工傷亡的數量在整個帝國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同時,犯下這些罪行的都是遼東本地人,吳安邦又極其護短,對這些人隻是象征性的懲戒一下,便悄悄釋放了,所以,針對帝國外派官員的暴行愈演愈烈,以至到今日無法收拾的境地。
同時,遼東兵又個個悍不畏死,勇猛異常,林承周跟遼東兵打了十年仗,愣沒占到多大便宜,最後還是以和談告終。若是因為幾個官員被暴虐至死,便興師動眾的派大兵前去鎮壓,能不能打得過遼東兵還另說,反而顯得太過於小題大作,有損皇家的臉麵。
當年林承周與吳安邦之父進行了和談,相互妥協之下,訂立了基本的協議。即帝國不另行派遣軍隊到遼東,保持遼東人自己原來的軍隊番署,但總兵一職必須由帝國派遣的人員來擔任。
而政務方麵,則完全由天工帝國派遣官員去主政。
這份協議導致了現在遼東郡出現總兵和總督都被架空,實則由吳安邦一手把持、擁兵自重的局麵。
因為難以管理,所以帝國境內的官員,沒人願意去遼東郡,這也成為政務院吏政部和軍務院參謀部都十分頭疼的一件事。
所以,一直到今天,遼東總督和遼東總兵的職位一直空缺著
毫不含糊的說,若不是考慮到遼東郡在抗擊俄卡人的過程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它早已成了天工帝國的一個燙手山芋,民心難以歸附,國家難以認同,政務難以管理,如果不是因為俄卡人,林承周和秦儒華都早就想著把這個山芋扔出手去。
如今,這個最合適的人,恰好出現了。
誰都知道,遼東郡輝日軍團的軍團長吳安邦,在冬季比武大會上,被葉天一槍打得昏迷了半個月,醒來後更是又養了兩個月的傷。
還沒等皇帝開口,政務大臣秦儒華也上前一步,開口說到:“啟稟皇上,卡秋莎實力超強,公主殿下又身嬌體貴,以臣看,營救任務難度極大。若是葉總管能將小公主毫發無傷的帶迴來,又使卡秋莎伏誅,無論對皇室、對帝國、對朝廷都是天大的一件功勞。因此,臣不僅同意林大人的意見,更請旨皇上,將遼東郡的政務也一並劃給葉總管,由葉總管兼任遼東總督。”
秦儒華一言既出,軍政兩院的人更加紛紛側目,看著秦儒華和林承周。
兩位老虎,這是要徹底將葉總管置於死地了。
誰都知道,為了緩和遼東軍與京城的矛盾,林承周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小女兒,采取和親的法子,嫁給輝日軍團的軍團長吳安邦,兩家甚至都訂立了婚約,卻硬生生的讓葉天給攪黃了。
林綺玉與林承周,一對父女差點反目成了仇人。
輝日軍團吳安邦,更是對葉天恨之入骨。現在這兩隻老虎不僅讓葉天成為遼東總兵,更成為遼東總督,軍政兩麵一把抓,吳安邦不把葉天撕碎了吃掉才怪。
就算吳安邦礙著帝國和皇室的麵子,沒有把葉天撕碎了吃掉,但負責遼東郡整體軍力布防和治安管理的吳安邦,絕對會把葉天架空,要兵權沒兵權,要政權沒政權,成為一個傀儡總兵和傀儡總督。
一想到葉天將來在遼東郡所麵臨的窘迫相,有些幸災樂禍的人忍不住捂住嘴偷偷笑了起來。
此時,葉天卻是有些不明所以,抬起頭看了看林承周和秦儒華,心裏想著這兩條老狗怎麽忽然大發善心了,爭著要給我一個封疆大吏當一當。
對於遼東總兵和遼東總督的職位,葉天並不是不動心。在皇家內務府當個總管,他隻是管理著幾家產業而已,賺點銀子,供應內需,再不會複雜到哪裏了。同時,他的能力的提升也就十分的有限。
但如果是一個封疆大吏,遼東總督和遼東總兵,軍政兩麵一把抓,同時,遼東郡原本就自成一國,郡下所治人口超過了一個億,東西南北均接近七百裏,以葉天的估計,遼東郡的麵積差不多有五十萬平方公裏,與前世的四川省大小相當。毫不誇張的說,管理這麽大一方土地和這麽多的人口,絕不亞於管理一個國家。
隻有這樣,葉天作為帝國高層管理者的經驗和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鍛煉和提升。
此時,皇帝也皺著眉頭,心裏在快速的思考著。半刻鍾後,皇帝的麵色終於有所緩和,緩緩開口說到:“既然承周和儒華都請了奏,葉天,朕命你即刻追查卡秋莎,救迴玉兒。”
葉天應了一聲,俯首領旨。
皇帝又說到:“朕可告訴你,朕有兩個要求,一則卡秋莎非死則殘,不能讓她好端端的跑迴俄卡帝國。二則玉兒必須完好無損、毫發無傷的迴到朕的身邊。明白嗎?”
葉天點點頭:“臣明白。”
皇帝眯著眼睛,看著葉天,繼續說到:“如果你完不成任務,或者玉兒有什麽閃失,朕不但免去你皇家內務府總管的職位,還要將你打入大牢,終生不得出獄。如果你成功了,玉兒完好如初的迴到了朕的身邊,朕便任命你為遼東總督兼遼東總兵,出任一方封疆大吏,你,可有意見?”
聽到皇帝的話,下麵的眾位大臣的心裏都是微微一動。君無戲言,將來葉天若是失敗了,皇帝的這份懲罰算是夠重的。一個堂堂的皇家內務府總管,淪為階下囚,且終生不見天日。
但葉天仍然不卑不亢的答到:“臣無任何異議。”
皇帝點點頭:“好,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