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
自獨石口陷落後,沿著獨石口至昌平縣,上萬平方公裏土地,陷入了兵荒馬亂之中。
韃子的兵鋒和屠刀所至,四處皆成鬼蜮!
數以千計的村莊被廢棄,僅僅遺留下大量的屍體和空蕩蕩的屋舍。不少已經豐收的田地,由於農民已經逃跑,任由莊稼爛在田地中。
沿途更看到,韃子的騎兵押送,由繩子捆綁成一串的大明百姓。這些百姓,皆是被充做奴隸,押送到塞外,由韃子各旗各部落的官吏接受,之後分配給滿、蒙各旗作為奴隸。
而本質上,滿清軍事集團不過是一個巨型的土匪窩!
這種掠奪財富、人口,也是滿清軍事集團,保持士氣的主要因素!
短短二十日,大明連續丟了六座縣城,清兵已圍昌平。
昌平縣不但的京師的一道重要門戶,更重要的是大明天壽山皇陵,就坐落在昌平縣。這座皇陵中埋葬了大明十二位皇帝。
除了太祖朱元璋和代宗朱祁鈺葬在南京皇陵之外,大明的皇帝,可以說絕大多數都葬在天壽山了。
邊疆被攻破六座州縣事小,要是昌平被韃子攻破,甚至天壽山十二座皇陵被挖,那可就是震動朝野了......
兵部尚書張鳳翼大驚,為了身家性命著想,令人傳信給鎮守昌平的大明官兵,道:“死守昌平縣!昌平失,賀某、巢某提人頭來見!”
賀世壽收到了信件後,找到了巢丕昌問道:“巢丕昌,本官問你,昌平縣能守住嗎?”
巢丕昌苦笑道:“韃子十萬大軍皆是百戰百勝的雄師,兵鋒鼎盛、銳不可當!換做是兩萬關寧軍,也未必能守住,何況我兩萬天津鎮士卒?如無援軍,恐怕難免會失守!”
賀世壽道:“張鳳翼讓我死守,怕是不能不派援軍吧?”
巢丕昌道:“如是張尚書能做主,自然有可能派援軍。但是,要是高監軍做主,那就懸了.....”
高起潛雖有知兵之名,其實卻是膽小如鼠,毫無大局觀。他的戰略就是,集中精銳的兵力,龜縮在安全地區,坐視韃子肆掠各州縣,堅決不派援軍。之後坐等各地勤王兵馬趕來,韃子自然而然退兵。
等到韃子退兵後,高起潛再仗勢欺人,搶奪友軍戰功便是。友軍們迫於高起潛的淫威,隻能任由他欺淩。
所以,高起潛曆年領軍作戰,雖然無能透頂,卻是竊取了一堆的戰功,從而獲得了“知兵”的評價。
當年,巢丕昌奉命去山東平孔有德叛亂,也是在高起潛手下聽令行事。對於高起潛的手段,了解的非常的透徹。當初,巢丕昌也是為高起潛鞍前馬後,盡力效忠。
不過,巢丕昌畢竟是走東林黨的路線,不可能成為高起潛的嫡係。
當巢丕昌將軍中的各種內情,講解給賀世壽聽聞。
賀世壽聞言後麵色慘淡,恨恨道:“死守?這是將本官往死裏逼啊......”
巢丕昌笑道:“大人,我觀韃子,一麵與居庸關的大同鎮作戰,一麵與我天津鎮作戰。居庸關的戰略意義,遠遠超過昌平。攻破我昌平,不過是錦上添花。如果,我們與韃子達成默契,任由他們攻居庸關,我們不援。換取韃子不攻昌平,大人您覺得......”
賀世壽感覺臉上青筋直跳,半晌後,頹然道:“私通韃子,可是要誅九族的!”
巢丕昌道:“昌平失守,同樣也是死!再說,書信往來隻要做的隱秘一些,誰能知道?”
賀世壽忽的警惕道:“你與韃子有書信往來?”
巢丕昌斷然道:“大人,你這是冤枉下官了。下官身為大明臣子,怎麽可能與韃子書信往來?”
賀世壽道:“那你如何能保證能夠聯係得上阿濟格?”
巢丕昌悄聲道:“下官剛巧認識幾名晉商,他們生意不但做到九邊地區,更深入塞外,與蒙古人,與滿清的高層關係密切。昌平城內有不少晉商的分號,下官也是聽了一名商人的建議......”
賀世壽聞言道:“這件事,你自個去辦,本官是完全是不知情!”
“下官曉得!”巢丕昌心中鄙視。
這賀世壽賀大人,被東林黨人作為一名棄子,卻還擺著天津巡撫的架子。不過,巢丕昌也是與賀世壽是兩條腿被綁在一起的蚱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當然了,巢丕昌心裏想的更多的是,他在天津攢的百萬兩的私房錢。明末整個官場已經腐敗,文官有文官的撈錢辦法,武將有武將的撈錢辦法。
在天津鎮做總兵,手下3萬官兵。每年經手的物資、銀餉,擁有五六十萬之巨。巢丕昌細水長流的喝兵血、吃空餉、倒賣軍用物資,不到十年時間倒積攢了百萬身家。
原本,他倒是覺得賺夠了,有意退隱至江南。不料,還未下定決心辭官,便被派到了抗韃前線!
鎮壓農民起義,以及鎮壓大明境內的兵變,巢丕昌還能夠湊合。但是,與韃子作戰,巢丕昌毫無半點信心。
事實上,巢丕昌也曾是關寧軍出身,而關寧軍在後世,被一些曆史學家認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典型。
與韃子打仗,關寧軍是孬種,而遇到農民軍,3000關寧軍能夠追著3萬農民軍碾壓。
哪怕是正宗的關寧軍,也打不過韃子。更何況,巢丕昌僅僅是年輕的時候,在關寧軍鍍金,混了點資曆呢!
離開了賀世壽的駐紮的臨時府邸。巢丕昌來到了一家名叫“清風樓”的酒店中。
昌平縣城大量的百姓撤離,使得城內生意冷落。
“清風樓”由於是晉商開設在昌平的據點,不但沒有撤掉,反而越發的活躍起來。這種詭異之極的現象,令巢丕昌嚴重懷疑,清風樓是韃子的細作。
不過,巢丕昌並不懼對方是韃子的細作。因為,他正在想方設法,與韃子取得聯係,希望韃子與他配合一下,讓他守住昌平城......
自獨石口陷落後,沿著獨石口至昌平縣,上萬平方公裏土地,陷入了兵荒馬亂之中。
韃子的兵鋒和屠刀所至,四處皆成鬼蜮!
數以千計的村莊被廢棄,僅僅遺留下大量的屍體和空蕩蕩的屋舍。不少已經豐收的田地,由於農民已經逃跑,任由莊稼爛在田地中。
沿途更看到,韃子的騎兵押送,由繩子捆綁成一串的大明百姓。這些百姓,皆是被充做奴隸,押送到塞外,由韃子各旗各部落的官吏接受,之後分配給滿、蒙各旗作為奴隸。
而本質上,滿清軍事集團不過是一個巨型的土匪窩!
這種掠奪財富、人口,也是滿清軍事集團,保持士氣的主要因素!
短短二十日,大明連續丟了六座縣城,清兵已圍昌平。
昌平縣不但的京師的一道重要門戶,更重要的是大明天壽山皇陵,就坐落在昌平縣。這座皇陵中埋葬了大明十二位皇帝。
除了太祖朱元璋和代宗朱祁鈺葬在南京皇陵之外,大明的皇帝,可以說絕大多數都葬在天壽山了。
邊疆被攻破六座州縣事小,要是昌平被韃子攻破,甚至天壽山十二座皇陵被挖,那可就是震動朝野了......
兵部尚書張鳳翼大驚,為了身家性命著想,令人傳信給鎮守昌平的大明官兵,道:“死守昌平縣!昌平失,賀某、巢某提人頭來見!”
賀世壽收到了信件後,找到了巢丕昌問道:“巢丕昌,本官問你,昌平縣能守住嗎?”
巢丕昌苦笑道:“韃子十萬大軍皆是百戰百勝的雄師,兵鋒鼎盛、銳不可當!換做是兩萬關寧軍,也未必能守住,何況我兩萬天津鎮士卒?如無援軍,恐怕難免會失守!”
賀世壽道:“張鳳翼讓我死守,怕是不能不派援軍吧?”
巢丕昌道:“如是張尚書能做主,自然有可能派援軍。但是,要是高監軍做主,那就懸了.....”
高起潛雖有知兵之名,其實卻是膽小如鼠,毫無大局觀。他的戰略就是,集中精銳的兵力,龜縮在安全地區,坐視韃子肆掠各州縣,堅決不派援軍。之後坐等各地勤王兵馬趕來,韃子自然而然退兵。
等到韃子退兵後,高起潛再仗勢欺人,搶奪友軍戰功便是。友軍們迫於高起潛的淫威,隻能任由他欺淩。
所以,高起潛曆年領軍作戰,雖然無能透頂,卻是竊取了一堆的戰功,從而獲得了“知兵”的評價。
當年,巢丕昌奉命去山東平孔有德叛亂,也是在高起潛手下聽令行事。對於高起潛的手段,了解的非常的透徹。當初,巢丕昌也是為高起潛鞍前馬後,盡力效忠。
不過,巢丕昌畢竟是走東林黨的路線,不可能成為高起潛的嫡係。
當巢丕昌將軍中的各種內情,講解給賀世壽聽聞。
賀世壽聞言後麵色慘淡,恨恨道:“死守?這是將本官往死裏逼啊......”
巢丕昌笑道:“大人,我觀韃子,一麵與居庸關的大同鎮作戰,一麵與我天津鎮作戰。居庸關的戰略意義,遠遠超過昌平。攻破我昌平,不過是錦上添花。如果,我們與韃子達成默契,任由他們攻居庸關,我們不援。換取韃子不攻昌平,大人您覺得......”
賀世壽感覺臉上青筋直跳,半晌後,頹然道:“私通韃子,可是要誅九族的!”
巢丕昌道:“昌平失守,同樣也是死!再說,書信往來隻要做的隱秘一些,誰能知道?”
賀世壽忽的警惕道:“你與韃子有書信往來?”
巢丕昌斷然道:“大人,你這是冤枉下官了。下官身為大明臣子,怎麽可能與韃子書信往來?”
賀世壽道:“那你如何能保證能夠聯係得上阿濟格?”
巢丕昌悄聲道:“下官剛巧認識幾名晉商,他們生意不但做到九邊地區,更深入塞外,與蒙古人,與滿清的高層關係密切。昌平城內有不少晉商的分號,下官也是聽了一名商人的建議......”
賀世壽聞言道:“這件事,你自個去辦,本官是完全是不知情!”
“下官曉得!”巢丕昌心中鄙視。
這賀世壽賀大人,被東林黨人作為一名棄子,卻還擺著天津巡撫的架子。不過,巢丕昌也是與賀世壽是兩條腿被綁在一起的蚱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當然了,巢丕昌心裏想的更多的是,他在天津攢的百萬兩的私房錢。明末整個官場已經腐敗,文官有文官的撈錢辦法,武將有武將的撈錢辦法。
在天津鎮做總兵,手下3萬官兵。每年經手的物資、銀餉,擁有五六十萬之巨。巢丕昌細水長流的喝兵血、吃空餉、倒賣軍用物資,不到十年時間倒積攢了百萬身家。
原本,他倒是覺得賺夠了,有意退隱至江南。不料,還未下定決心辭官,便被派到了抗韃前線!
鎮壓農民起義,以及鎮壓大明境內的兵變,巢丕昌還能夠湊合。但是,與韃子作戰,巢丕昌毫無半點信心。
事實上,巢丕昌也曾是關寧軍出身,而關寧軍在後世,被一些曆史學家認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典型。
與韃子打仗,關寧軍是孬種,而遇到農民軍,3000關寧軍能夠追著3萬農民軍碾壓。
哪怕是正宗的關寧軍,也打不過韃子。更何況,巢丕昌僅僅是年輕的時候,在關寧軍鍍金,混了點資曆呢!
離開了賀世壽的駐紮的臨時府邸。巢丕昌來到了一家名叫“清風樓”的酒店中。
昌平縣城大量的百姓撤離,使得城內生意冷落。
“清風樓”由於是晉商開設在昌平的據點,不但沒有撤掉,反而越發的活躍起來。這種詭異之極的現象,令巢丕昌嚴重懷疑,清風樓是韃子的細作。
不過,巢丕昌並不懼對方是韃子的細作。因為,他正在想方設法,與韃子取得聯係,希望韃子與他配合一下,讓他守住昌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