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和嶽飛一迴臨安才發現,給他們的安排有些矛盾。
嶽飛還好,資曆淺,就任樞密副使。可韓世忠發現,他不是一個人做樞密使,張俊也得了這個職位,也就是說朝廷設了兩個樞密使,這該聽誰的?
樞密使掌兵權,按道理來講,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宋朝也不是沒有這麽玩過,早期武將通過樞密院掌軍,文官任何不合理,後來宰相開始兼任樞密使,甚至出現過左右宰相同兼樞密使,和武將分權的情況,狄青時期就是這樣。
到了宋神宗元豐改製的時候,就取消掉了,因為確實內耗太大。趙構南渡後,也這麽玩過,比如呂頤浩在建康府路,張浚在川陝,都兼任樞密使,可他們各管一攤,事權明確,互不幹涉。
現在張俊和韓世忠卻同在朝堂,而且名義上都是節製天下兵馬,這問題就出現了,有了分歧,該聽誰的?而且這種安排,最容易引起朝堂鬥爭,當年歐陽修這些有操守的文臣,都不惜下死手整狄青,就是為了爭權。
李慢侯收到的情況,其實一開始並不是衝著韓世忠去的,而是衝著張俊去的。秦檜畢竟跟這些武將沒有私人恩怨,要說有,恐怕跟張俊有恩怨的可能更大,畢竟兩人都在臨安,而韓世忠、嶽飛在前線,衝突也衝突不起來。
不過動手的,不是秦檜,而是趙構。因為派去收拾張俊的,不是主和派的文官,而是秦檜的政敵,一個因反對和談,而被排擠出朝堂的王庶。派王庶以樞密副使的身份,去張俊軍營中坐鎮,王庶接連提拔張俊部下偏將,將他們連勝一級、兩級不等,結果張俊軍中立刻出現了五六個在職位上跟他平級的二品大員。這讓張俊就很難節製這些跟自己平級的部下了,軍隊中,難免有矛盾,不管是韓世忠還是嶽飛部下裏,都有被主將責罰過的人,無論公不公平,都會有心結。現在這些人跟主將平級了,不聽調令是自然而然的。
張俊賊精一個人,立刻就察覺王庶的手段,派他跟王庶是同鄉的錢糧官去跟王庶交涉,問王庶是不是想死了。王庶不接受這種威脅,非常高調,說張俊以為自己是誰,他王庶背後站著皇帝,隨時能捏死張俊。
兩人鬥的結果是王庶被罷官,張俊加太傅。宋朝的主戰派官員,往往都這樣,政治上正確無比,就是辦不了實事。這麽一件小事,硬是做不好,還把皇帝給亮出來了。
結果張俊很明智,鬥倒王庶之後,立刻改換門庭,投靠了秦檜。他本是主戰派,結果主和了。秦檜就很會做事,給張俊想要的東西,並能安撫住張俊,讓張俊配合著,將張家軍收編。
張俊投靠秦檜之後,就開始按照秦檜的指示,收拾其他人了。第一個目標是韓世忠,如果讓張俊自己選,他肯定不會針對韓世忠,因為他們兩家是姻親,韓世忠的兒子娶張俊家的閨女,張俊家的兒子娶了韓世忠家的女兒。這是西軍傳統,地位相近的武將互相聯姻。
所以張俊跟嶽飛一起去視察韓世忠的軍營,發現因為韓世忠被調走,軍紀渙散,武將之間不合,張俊就跟嶽飛商量,說要收編遣散韓世忠的軍隊。張俊這未必是完全的惡意,因為他自己已經放棄了軍權,圓滑的他知道這是老趙家的傳統,杯酒釋兵權,軍權沒了,換來富貴,這對武將來說,不是最壞的結局。可嶽飛卻強烈反對,說韓世忠還是你的姻親,你怎麽能奪他的部下呢?嶽飛還說,國家能打仗的部隊就這麽幾隻,萬一遣散了韓家軍,敵人再次入寇,韓將軍再次啟用,到時候咱倆該如何麵見韓將軍呢。
嶽飛不肯肢解韓世忠的軍隊,這讓張俊不太高興。兩人關係本來就不好,主要是嶽飛以前跟過張俊一段時間,張俊保舉嶽飛複官,可很快嶽飛奉命跟張浚剿匪去了,之後就是屢立戰功,幾乎單獨平定了南方幾大叛亂,迅速崛起成跟張俊平起平坐的大將。
不僅是張俊不接受嶽飛這個後起之秀,韓世忠一開始也不接受,他們做大將的時候,嶽飛還隻是小人物,短短一兩年就跟他們平起平坐了,憑什麽?嶽飛知道這種情況,在幕僚的建議下,不斷給張俊、韓世忠送禮,將繳獲中的好東西送給兩人,韓世忠慢慢接受了,張俊卻一直沒接受,對嶽飛的禮物從來不表示喜好,也不迴信,態度傲慢。
盡管嶽飛不配合,韓世忠還是很快就被罷官了。但死倒不至於,因為他有自保的手段。李慢侯也讓公主跟梁紅玉之間溝通過,需要東藩做什麽,他都會去做。但梁紅玉表示,東藩什麽都不過最好,因為讓趙構、秦檜這種人懷疑韓世忠這種大將跟東藩這種藩鎮有瓜葛,問題更大。韓世忠也確實不需要東藩出麵,就能保住性命。他跑去趙構麵前,脫掉衣服,讓趙構看一處處傷疤,還有一隻手掉了一根手指,說是中了女真人的毒箭,不得不剁掉的。
其中還有不少是那次勤王時候受的傷,這勾起了趙構的惻隱之心,放過了韓世忠。哪怕秦檜已經羅列了韓世忠很多確鑿的罪證,趙構也動不了殺機。
給了韓世忠很多賞賜,讓他廣置良田美宅,過上醉生夢死的生活。
可是很快嶽飛就下獄了。
“這也太快了吧?”
李慢侯收到消息的時候是夏天。
他覺得即便卸磨殺驢,也不到時機,因為磨還沒卸掉呢。嶽飛做樞密副使,除了跟韓世忠一起到處整頓軍隊之外,也在指揮作戰。確實讓嶽飛一展所長,嶽家軍猛將張憲攻下了沒什麽時期的劉豫殘部把守的潼關,守潼關的,是流寇李成的部隊,如今喪家之犬一樣,而且還內鬥不休,劉豫集團內,李成是一派,孔彥舟是一派,劉麟是一派,三人分掌三軍,總兵力依然很大,高達十萬人。
可這十萬人的戰鬥力,真的談不上,戰無戰心,守無守意,要不是吳階不肯真打,他們早就被吳階滅了。
嶽飛攻入潼關之後,李成這種罪無可赦的貨色隻能逃,他們的手下卻可以投降。丟失潼關之後,劉豫殘部更是如同驚弓之鳥,守華州的孔彥舟不戰而逃,帶著兩萬多部署直接北撤,而劉豫的部隊,則主要駐紮在北方跟西夏接壤的區域,希望依靠西夏苟延殘喘。
以前西夏不敢光明正大的支持劉豫,現在西夏都跟大宋開戰了,也就無所謂了。於是直接出兵支援,這時候才是嶽飛一展才華的時候,集結嶽家軍、韓家軍,總共三十萬人,跟號稱五十萬的西夏人在麟州、延州兩地展開了大會戰,一舉將西夏軍殲滅四萬餘人,西夏人和劉豫殘部全都潰入西夏境內。
事實上嶽飛這麽多年,最大的進步,就是指揮技藝的升華,從以前的直接領兵,在敵人側後襲擾的將領,轉變成了一個可以指揮大規模協同作戰的統帥。這是一種很難得的素質,一個國家,需要消耗無數的資源,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培養出一個這樣的統帥來。但嶽飛的指揮還稍顯稚嫩,因為放走了太多西夏逃兵,沒能將西夏主力聚殲在延州地區。
曆史上,嶽飛跟兀術打的郾城之戰、潁昌之戰等一係列戰役,其實就是一個大會戰。但嶽飛的表現,老實說沒有兀術好,因為嶽飛部多次處於被動形勢下,還折損了楊再興這樣的猛將,但結果是贏了,收複了這些地方。當然金國宣傳兀術也沒輸,但這次大會戰的意義,卻遠超勝負本身。以前宋軍見了女真人,都不需要會戰級別的戰鬥,一兩個女真猛安,就能摧枯拉朽的攻城拔地,但現在嶽家軍竟然成長到可以跟女真人對等兵力下進行野地會戰,並且不輸的程度。這種意義太可怕了,因為宋人的數量是女真人的幾十倍,能夠不輸,女真人實際上就輸了。
可惜的是,好容易培養出一個擁有會戰水平的統帥,還是在這個統帥不到四十的年紀,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宋朝殺了這個統帥,一朝迴到解放前,趙構向女真人稱臣,換取半壁江山苟且。
無論這種苟且的人敢不敢殺嶽飛,能不能殺嶽飛。
李慢侯都覺得,他不配!
所以當嶽飛下獄後,李慢侯立刻展開了營救工作。
明確表達了他的態度,嶽飛可以罷免,但不能殺害,更不能冤殺。這樣一個人物,你冤殺他,羞辱的不隻是自己,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民族精神,人間公道!
當然,李慢侯不是盲目找上門去的,他的目的是救人,不是派遣他內心的愧疚,萬一嶽飛死了,他沒去救的愧疚。他是真心想救人,所以他不敢貿然行動,畢竟他才是秦檜和趙構最忌憚,最想殺的人。他出麵求情,反而會適得其反。
他先秘密溝通晏孝廣父子,讓二人上疏求情,結果是兩父子被罷免。
這時候李慢侯知道,趙構、秦檜殺嶽飛之心的堅定。
為什麽會如此堅定?
嶽飛還好,資曆淺,就任樞密副使。可韓世忠發現,他不是一個人做樞密使,張俊也得了這個職位,也就是說朝廷設了兩個樞密使,這該聽誰的?
樞密使掌兵權,按道理來講,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宋朝也不是沒有這麽玩過,早期武將通過樞密院掌軍,文官任何不合理,後來宰相開始兼任樞密使,甚至出現過左右宰相同兼樞密使,和武將分權的情況,狄青時期就是這樣。
到了宋神宗元豐改製的時候,就取消掉了,因為確實內耗太大。趙構南渡後,也這麽玩過,比如呂頤浩在建康府路,張浚在川陝,都兼任樞密使,可他們各管一攤,事權明確,互不幹涉。
現在張俊和韓世忠卻同在朝堂,而且名義上都是節製天下兵馬,這問題就出現了,有了分歧,該聽誰的?而且這種安排,最容易引起朝堂鬥爭,當年歐陽修這些有操守的文臣,都不惜下死手整狄青,就是為了爭權。
李慢侯收到的情況,其實一開始並不是衝著韓世忠去的,而是衝著張俊去的。秦檜畢竟跟這些武將沒有私人恩怨,要說有,恐怕跟張俊有恩怨的可能更大,畢竟兩人都在臨安,而韓世忠、嶽飛在前線,衝突也衝突不起來。
不過動手的,不是秦檜,而是趙構。因為派去收拾張俊的,不是主和派的文官,而是秦檜的政敵,一個因反對和談,而被排擠出朝堂的王庶。派王庶以樞密副使的身份,去張俊軍營中坐鎮,王庶接連提拔張俊部下偏將,將他們連勝一級、兩級不等,結果張俊軍中立刻出現了五六個在職位上跟他平級的二品大員。這讓張俊就很難節製這些跟自己平級的部下了,軍隊中,難免有矛盾,不管是韓世忠還是嶽飛部下裏,都有被主將責罰過的人,無論公不公平,都會有心結。現在這些人跟主將平級了,不聽調令是自然而然的。
張俊賊精一個人,立刻就察覺王庶的手段,派他跟王庶是同鄉的錢糧官去跟王庶交涉,問王庶是不是想死了。王庶不接受這種威脅,非常高調,說張俊以為自己是誰,他王庶背後站著皇帝,隨時能捏死張俊。
兩人鬥的結果是王庶被罷官,張俊加太傅。宋朝的主戰派官員,往往都這樣,政治上正確無比,就是辦不了實事。這麽一件小事,硬是做不好,還把皇帝給亮出來了。
結果張俊很明智,鬥倒王庶之後,立刻改換門庭,投靠了秦檜。他本是主戰派,結果主和了。秦檜就很會做事,給張俊想要的東西,並能安撫住張俊,讓張俊配合著,將張家軍收編。
張俊投靠秦檜之後,就開始按照秦檜的指示,收拾其他人了。第一個目標是韓世忠,如果讓張俊自己選,他肯定不會針對韓世忠,因為他們兩家是姻親,韓世忠的兒子娶張俊家的閨女,張俊家的兒子娶了韓世忠家的女兒。這是西軍傳統,地位相近的武將互相聯姻。
所以張俊跟嶽飛一起去視察韓世忠的軍營,發現因為韓世忠被調走,軍紀渙散,武將之間不合,張俊就跟嶽飛商量,說要收編遣散韓世忠的軍隊。張俊這未必是完全的惡意,因為他自己已經放棄了軍權,圓滑的他知道這是老趙家的傳統,杯酒釋兵權,軍權沒了,換來富貴,這對武將來說,不是最壞的結局。可嶽飛卻強烈反對,說韓世忠還是你的姻親,你怎麽能奪他的部下呢?嶽飛還說,國家能打仗的部隊就這麽幾隻,萬一遣散了韓家軍,敵人再次入寇,韓將軍再次啟用,到時候咱倆該如何麵見韓將軍呢。
嶽飛不肯肢解韓世忠的軍隊,這讓張俊不太高興。兩人關係本來就不好,主要是嶽飛以前跟過張俊一段時間,張俊保舉嶽飛複官,可很快嶽飛奉命跟張浚剿匪去了,之後就是屢立戰功,幾乎單獨平定了南方幾大叛亂,迅速崛起成跟張俊平起平坐的大將。
不僅是張俊不接受嶽飛這個後起之秀,韓世忠一開始也不接受,他們做大將的時候,嶽飛還隻是小人物,短短一兩年就跟他們平起平坐了,憑什麽?嶽飛知道這種情況,在幕僚的建議下,不斷給張俊、韓世忠送禮,將繳獲中的好東西送給兩人,韓世忠慢慢接受了,張俊卻一直沒接受,對嶽飛的禮物從來不表示喜好,也不迴信,態度傲慢。
盡管嶽飛不配合,韓世忠還是很快就被罷官了。但死倒不至於,因為他有自保的手段。李慢侯也讓公主跟梁紅玉之間溝通過,需要東藩做什麽,他都會去做。但梁紅玉表示,東藩什麽都不過最好,因為讓趙構、秦檜這種人懷疑韓世忠這種大將跟東藩這種藩鎮有瓜葛,問題更大。韓世忠也確實不需要東藩出麵,就能保住性命。他跑去趙構麵前,脫掉衣服,讓趙構看一處處傷疤,還有一隻手掉了一根手指,說是中了女真人的毒箭,不得不剁掉的。
其中還有不少是那次勤王時候受的傷,這勾起了趙構的惻隱之心,放過了韓世忠。哪怕秦檜已經羅列了韓世忠很多確鑿的罪證,趙構也動不了殺機。
給了韓世忠很多賞賜,讓他廣置良田美宅,過上醉生夢死的生活。
可是很快嶽飛就下獄了。
“這也太快了吧?”
李慢侯收到消息的時候是夏天。
他覺得即便卸磨殺驢,也不到時機,因為磨還沒卸掉呢。嶽飛做樞密副使,除了跟韓世忠一起到處整頓軍隊之外,也在指揮作戰。確實讓嶽飛一展所長,嶽家軍猛將張憲攻下了沒什麽時期的劉豫殘部把守的潼關,守潼關的,是流寇李成的部隊,如今喪家之犬一樣,而且還內鬥不休,劉豫集團內,李成是一派,孔彥舟是一派,劉麟是一派,三人分掌三軍,總兵力依然很大,高達十萬人。
可這十萬人的戰鬥力,真的談不上,戰無戰心,守無守意,要不是吳階不肯真打,他們早就被吳階滅了。
嶽飛攻入潼關之後,李成這種罪無可赦的貨色隻能逃,他們的手下卻可以投降。丟失潼關之後,劉豫殘部更是如同驚弓之鳥,守華州的孔彥舟不戰而逃,帶著兩萬多部署直接北撤,而劉豫的部隊,則主要駐紮在北方跟西夏接壤的區域,希望依靠西夏苟延殘喘。
以前西夏不敢光明正大的支持劉豫,現在西夏都跟大宋開戰了,也就無所謂了。於是直接出兵支援,這時候才是嶽飛一展才華的時候,集結嶽家軍、韓家軍,總共三十萬人,跟號稱五十萬的西夏人在麟州、延州兩地展開了大會戰,一舉將西夏軍殲滅四萬餘人,西夏人和劉豫殘部全都潰入西夏境內。
事實上嶽飛這麽多年,最大的進步,就是指揮技藝的升華,從以前的直接領兵,在敵人側後襲擾的將領,轉變成了一個可以指揮大規模協同作戰的統帥。這是一種很難得的素質,一個國家,需要消耗無數的資源,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培養出一個這樣的統帥來。但嶽飛的指揮還稍顯稚嫩,因為放走了太多西夏逃兵,沒能將西夏主力聚殲在延州地區。
曆史上,嶽飛跟兀術打的郾城之戰、潁昌之戰等一係列戰役,其實就是一個大會戰。但嶽飛的表現,老實說沒有兀術好,因為嶽飛部多次處於被動形勢下,還折損了楊再興這樣的猛將,但結果是贏了,收複了這些地方。當然金國宣傳兀術也沒輸,但這次大會戰的意義,卻遠超勝負本身。以前宋軍見了女真人,都不需要會戰級別的戰鬥,一兩個女真猛安,就能摧枯拉朽的攻城拔地,但現在嶽家軍竟然成長到可以跟女真人對等兵力下進行野地會戰,並且不輸的程度。這種意義太可怕了,因為宋人的數量是女真人的幾十倍,能夠不輸,女真人實際上就輸了。
可惜的是,好容易培養出一個擁有會戰水平的統帥,還是在這個統帥不到四十的年紀,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宋朝殺了這個統帥,一朝迴到解放前,趙構向女真人稱臣,換取半壁江山苟且。
無論這種苟且的人敢不敢殺嶽飛,能不能殺嶽飛。
李慢侯都覺得,他不配!
所以當嶽飛下獄後,李慢侯立刻展開了營救工作。
明確表達了他的態度,嶽飛可以罷免,但不能殺害,更不能冤殺。這樣一個人物,你冤殺他,羞辱的不隻是自己,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民族精神,人間公道!
當然,李慢侯不是盲目找上門去的,他的目的是救人,不是派遣他內心的愧疚,萬一嶽飛死了,他沒去救的愧疚。他是真心想救人,所以他不敢貿然行動,畢竟他才是秦檜和趙構最忌憚,最想殺的人。他出麵求情,反而會適得其反。
他先秘密溝通晏孝廣父子,讓二人上疏求情,結果是兩父子被罷免。
這時候李慢侯知道,趙構、秦檜殺嶽飛之心的堅定。
為什麽會如此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