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公主府的時候,孑然一身,背著一身即將到期的債務,出公主府的時候,並行二人,手裏了花不完的財富。


    跟李慢侯一起走出公主府的,正是從杭州趕過來的侯東。


    剛才李慢侯跟公主說話的時候,侯東一直侯在門外,在杭州,他是大財主,前唿後擁,在這裏,他是家奴,謹小慎微。


    事情是這樣的,陳通等西軍在杭州叛亂的時候,侯東家裏也遭受了牽連。作為杭州城裏有名的財主,受到了重點光顧,不但家裏的浮財被搜刮一空,他的那些女人都被搶走了好幾個,至今沒有找迴來。好在有家丁拚命,讓他逃了一條小命。


    家裏那些財產,名義上大多都是公主的,因此侯東立刻就給公主寫信,說明損失。結果公主迴信,讓他將杭州的財產發賣,折算成現錢送到揚州來。


    杭州雖然經曆了短暫的叛亂,可畢竟是通都大邑,地產有所貶值,但幅度不大,依然是一筆十分龐大的財富。侯東是不樂意將那些資產變賣的,因此來信說明理由,結果公主還沒迴複,他爹就動怒了。叱罵侯東不知身份,把自己當主子了。公主要賣自然有公主的道理,哪裏輪得到他說話。


    侯東這才明白,趕緊變賣財產,損失了不少。


    “遞解到杭州的,有現金銀錢值一百萬貫,絲綢絹帛值八十萬貫。尚餘大量鹽茶錢引,估值五百萬貫。”


    揚州正是淮鹽的集散地,因此這裏的鹽引流通量巨大,一點不比汴京小。現在汴京徹底破敗,揚州其實已經頂替汴京成了鹽引交易中心。


    “盡快出清。換成現金銀錢,或者絲綢絹帛。”


    金銀銅錢絲綢等都能當做貨幣,當然還是銅錢最好,可是銅錢流通量是有限的,一下子籌集那麽多銅錢,揚州的金融都要崩潰,侯東深諳此道,立刻勸說。


    “不可。急於出清,要虧死的。”


    李慢侯想了想也對,馬上要打仗了,錢有什麽用。


    “你給我囤糧食、布匹,還要一些鐵料。隻要市麵上價平,有多少要多少。”


    侯東點了點頭:“這樣可以。”


    他也看好糧食市場。因為他掌握的信息也比普通人多,甚至比絕大多數商人都多。他知道和談快要成了,和談一成,揚州這裏的糧食肯定漲價。因為運河會通,河北的糧價曆來比其他地方高,西北則更高。一旦糧道一通,他囤的這筆糧食,肯定能大賺一筆。


    李慢侯沒時間跟侯東詳談:“這樣,你把賬冊整理好了送給我。我得迴軍營了。”


    李慢侯十分忙碌,以內到目前為止,他軍隊的所有文書賬目都需要他親自處理,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地位,令人發指的高。他在揚州這種大城市,竟然招不到一個書生幫忙處理。出戰那幾天,軍中積累了大量文牘需要他處理。


    想到這裏,看著侯東的眼神突然熱切起來:“不然你去我軍中效力吧?就這樣了!迴頭我跟公主說一聲。”


    不等侯東拒絕,已經揚長而去,留下一副苦臉的侯東。參軍?這不是正道啊!


    迴到軍營,遠遠就聽到軍營裏喧嘩,李慢侯嚇了一跳,莫非遇到了傳說中的嘩變?


    趕緊進營,發現是一群士兵在唱歌、跳舞。


    為何如此高興。


    原來是得知他們的軍餉真的一分不少的送到家裏,很高興。


    李慢侯鬆了一口氣,看來這群浙兵很接受這種方式,那麽以後就可以多用用。正好公主給金枝留了一筆錢,家裏人丁少,藏太多錢不好。


    “大人。啥時候還招兵啊?”


    一個小隊長湊上來,他是上次被選出來送錢迴家的士兵之一。迴村後,將他積攢的十貫錢送給家裏,驚動了一村人。


    浙東南這片山區是非常窮的,因為交通不便,流通的錢很少,本來北宋就缺錢,錢還都往大地方跑,小地方就更缺錢了,因而錢的價值也就更高,十貫錢在山區可了不得,可以讓他家蓋一座大房子。出門一年,迴家就蓋大宅子,這種財富刺激效應,太強烈了。於是許多鄉鄰就來討教發財之道,他們知道是當兵掙的錢還不太相信,一些讀過書的書生,甚至懷疑他出去做了匪徒,嗤之以鼻。


    更多的人則是向往,哪怕真的做匪徒呢,一年給十貫錢他們也願意做。大批娶不上媳婦的後生就鼓噪,讓小隊長也帶他們去當兵。小隊長卻沒有這個權力,今天剛迴來,一直想問李慢侯呢,這時候才剛碰上,就迫不及待的替村民問出了這個問題。


    李慢侯心裏一動,如果是昨天,他肯定一口迴絕了。哪有那麽多錢養兵,可是今天嗎,那就不一樣了,去一趟公主府發了大財,財大氣粗,又想到金兵有可能南下,手裏的兵當然越多越好,這些義烏、東陽山民,這段時間讓李慢侯很滿意,能吃苦還聽話,關鍵還很兇,這幾種性格要湊到一塊可不容易,果然不虧是戚繼光都看重的好兵。這樣的兵,當然越多越好。


    於是立刻道:“馬上就招。”


    小隊長又問:“招多少兵?”


    李慢侯道:“越多越好。”


    小隊長問:“去哪招啊?”


    李慢侯故意逗他:“哪都能招啊。天下動蕩,流民到處都是,往北邊走個兩三百裏,給口吃的,有的是人當兵。俗話說,豎起招兵旗,不怕吃糧人啊!”


    小隊長馬上急了:“那去我們那招吧。軍餉還可以少一些,給三百個錢就夠了!”


    三百錢,是東京最低級禁軍的標準,李慢侯其實也發現,他給浙東山民的軍餉太高了。錢在東京汴梁的含金量又遠遠比不上浙江,所以三百錢就能滿足這些浙兵的心理預期。


    李慢侯現在也精了,遭遇一次經濟危機之後,他就明白,大手大腳是不行的。後世那種燒錢的商業模式,根本不適合這個時代。他必須量入為出,時刻保證手裏有充足的現金流。


    當然,他也不會降低現在這批士兵的待遇,可之後的士兵嗎,就可以稍稍降低一些,顯示區別的同時,也是一種激勵和刺激。


    由於這次打算招盡可能多的士兵,因此不能像上次那樣,用高淘汰率來選拔精兵了。


    “也好。那我計議一下,找些人去招兵。你還跟著去吧!”


    小隊長高興了答應了一聲,轉身就跑去跟其他人嘀咕了,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同伴,讓他們知道鄉親們又多了一條發財的路。


    招兵方式很簡單,又讓上次迴鄉的那些人跑一趟,李慢侯暫時也不需要用一些軍事學中的巧計,比如誰招多少兵就當多大得官,因為他發現軍餉足夠讓山民們踴躍當兵,不需要動用其他方式刺激,那些小招數,等將來招不到人的時候再用。


    這次帶他們迴去的,還是李忠,李忠一直想做大事,加上現在衣食無憂,境界大概真的提高了,做事很認真。雖然還沒展現出哪方麵的天賦,但一直很努力,從跟著李慢侯離開汴京開始,就一直很努力。


    雖然還沒能成為李慢侯的得力助手,可已經練出了一副好身板,也有不俗的武藝。騎馬也騎的有模有樣,訓練中可以拿刀劈殺木樁,隻是還缺乏實戰。李慢侯也有意鍛煉他,整編花馬劉部眾的事情就交給了他。


    整編花馬劉的事情很快就進行完了,得知自己是跟著公主混的,這家夥高興壞了。他可不是普通的農民,真正純粹的農民,其實很難拉起隊伍。花馬劉是走南闖北的商人夥計,盡管未必有多大能耐,但見多識廣。常年進出汴梁城,他可是知道公主府的護衛都是些什麽貨色,那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權貴子弟。他的身份突然從一個土匪頭子,變成了京城裏的大官人了,怎麽可能有怨言。


    這讓李慢侯多了個心眼,知道以後要詔安土匪,先報自己的自號,那兩個公主的剩餘價值看來還有很多。


    公主既然給了那麽多錢,就有許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以做,李慢侯打算築城。


    他的軍營駐紮在城北一片廢棄的崗子上。這片崗子,叫做蜀岡,其實是一片城市遺址。是唐朝時期的子城,也是唐朝早期揚州城。安史之亂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官府就在子城南方修建了規模更大的羅城。唐末、五代時期,揚州再次毀於戰火,宋代是在五代後周的基礎上加以修補,城市規模比唐代大大收縮,唐代子城完全被廢棄。


    可是唐朝人建城軍事目的是第一,所以唐代早期的子城遺址,其實是一塊戰略要地,是整個揚州附近的高點。站在崗子上,可以俯瞰整個揚州城。這都不需要什麽高深的軍事學修養,幾個西軍老兵第一眼就選中了這裏作為軍營,恰好這裏位於城外,跟主城牆隔著一條護城河,又早被廢棄了,揚州知州痛快的安排李慢侯將軍營紮在這裏,並且幫忙趕走了一群崗子下,城牆邊的流浪漢。


    由於這裏的軍事價值,李慢侯一直舍不得放棄這裏,可是不放棄這裏的話,一旦戰爭打響,他的部隊就沒有城牆保護,現在好了,有錢了,可以兩全,那就是重建唐子城!


    這事還真是有錢就行。作為一座城市,高等文明的聚落,揚州城裏各種分工的職業都能找到。巧的是,李慢侯需要的這批人現在正好閑了下來。揚州作為李綱計劃中的沿淮帥府駐地,已經讓當地官府修整加固了一年多,以前的殘缺已經修繕。大量泥瓦匠閑了下來,李慢侯立刻讓侯東幫忙找一批剛剛通過揚州城練過手的工匠。


    “對,整個包起來!”


    李慢侯帶著一批頭發花白的老工匠在崗子上看地形,他要求將崗子全包起來,或者說在唐子城的遺址上,重新將城牆豎起來,以前的老城牆早就沒了,城磚都被扒幹淨了,不知道是居民蓋了房子,還是地方官拿去修了城牆。


    “城牆不要這麽平。你給我加一些凸出,對對,就是馬麵!”


    雙方在地上畫起了草圖,李慢侯將棱堡的概念直接甩了出來,沒想到這些工匠竟然也知道。其實五代時期就出現了,現在的城牆就有這樣的設計,隻不過隻在城門兩側建造,用於屯兵的馬棚。而李慢侯要求正麵城牆上都要設計馬麵,這樣城牆就沒有死角,可以不用站在城頭往下射箭,而且可以站在凸出馬麵上朝側麵射擊,這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自己安全性的提高,就意味著敵人的安全性下降。隻是造價會高很多,但他現在不差錢。


    “護城河要通。挖出來的土不用燒磚,就墊在崗子上,夯實了。磚去別處買!”


    工匠建議挖開早就已經廢棄的護城河,用河泥燒磚的建議李慢侯否決了,他有一個小心思。他知道這座城池一直下麵埋著東西,盡量留給後人吧。李慢侯不知道的是,這下麵埋著的,可不僅僅是唐代的遺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裏就因為邗溝而修建了城池,供吳王夫差屯糧和北上爭霸中原之用。


    也許這座崗子之所以成為高點,就是一代代人重修城池的時候反複加高的。現在李慢侯同樣繼續加高地基,多少也能增加一點有利地形。


    “城裏肯定得有營房。給我修一批糧倉,放到南邊,靠著城門兩側。”


    如果築城的話,肯定就跟南邊的舊城成犄角之勢,金軍不可能進攻南門,因為他不可能將自己置於兩城之間的危險地帶。兩座城之間還有護城河,還可以方便運輸,反正金兵不善於水戰,不可能衝擊水道。真衝擊水道更好,兩道城牆夾攻,來多少死多少。


    而護城河幾乎可以利用瘦西湖,因為瘦西湖本來就是唐朝的護城河,十分寬闊,上麵甚至能擺開戰船。金兵要跨越這樣的護城河,然後蟻附攻城,很難想象他們能攻下這座城市。但曆史上偏偏這座城市裏皇帝趙構倉惶而逃,引發官員、百姓跟著逃,導致金兵幾乎是直接衝進城,接著屠城後放火少了這座曆史名城,史稱維揚之變。


    “隻要不缺錢,一個月城牆就能築起來。裏邊的屋舍的話,至少要兩個月才能完工。”


    工匠解釋著工期。


    李慢侯點頭:“放心。錢管夠。迴頭你開個工料單我看看。城牆一定要修的堅固,晚一點都不怕!”


    李慢侯不認為金兵兩個月內能打過來,北方還有那麽多城市呢,李綱的防線不可能起不到一點作用。甚至築城本身,就是一種備案,用到的可能性不大,也希望用不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阿Q並收藏宋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