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光明神教的教宗會不會另外玩出什麽花樣來,隻要飛升祭壇開啟之後,孔明是肯定會進入其中的。因為孔明感覺到自己的實力雖然在近一段時間內提升極快,但是距離真正的飛升,總好像還是差了些什麽一樣。
因此,這一次進入飛升祭壇對於孔明來說很重要,他很有可能借著這一次的機會而另有巨大的收獲。
飛來飛去峰飛到某個特定的地點之後就停了下來,這裏是日不落山脈內一片並無什麽特色的茫茫山丘,但是隨著飛來飛去峰懸停在空中之後,頓時四周有一種極為玄奧的意境降臨,似乎將四下裏的空間全都給封禁起來。與此同時,隱隱有一絲神道氣韻出現在了天地之間,使得天地之間多出了幾分神聖的氣息。
這種感覺,雖然比不上置身於封神玉闕內部,但是對於諸多修煉者來說也是有著好處的,他們隻覺得心頭一動,就像是從天地間的這些神道氣韻中感受到了什麽一樣。
這種感覺,仿佛眾人隔著一層玻璃,看到了另外的一個世界。又或者說,本來是位於井底的青蛙,因為某一些特殊的機緣,現在突然來到了井口處,雖然還做不到跳出井口,卻因為所處的高度不同,終於看到了一片完全與井底不同的天空。
飛升祭壇還沒有真正的開啟,但僅僅隻是憑借著一些神道氣韻就能夠有著如此不同尋常的感受。也難怪各個位麵都是如此的重視諸天大典了。
對於各位麵的一些頂尖存在來說,他們參加諸天大典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但是每一次飛升祭壇出現的方式都有所不同。而他們能夠從神道氣韻中所領悟的東西也有所不同,自然是不願意錯過任何的一次機會,而是靜靜的進行著領悟。
神道氣韻的出現,對於孔明來說也有所觸動,但是經曆過封神玉闕內部的洗禮之後,現在出現的這麽一點神道氣韻對孔明的提升已經沒什麽幫助了。看來,隻有真正的進入到飛升祭壇內。孔明才有可能獲得較大的收獲。
不知不覺間,天地間的神道氣韻顯得越來越濃鬱。突然之間。天空中就像是有一雙無形的大手突然撕開了一道裂縫一樣,直接裂開了一道空間裂縫,然後一道約有十餘丈粗的金色光柱,從空間裂縫中直射而出。落到了飛來飛去峰的峰頂。
隨著這道金色光柱的出現,天地間的法則就像是突然發生了改變一樣,所有的天地規則變得一片混亂,而且每一個人都變得動彈不得,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如同海水一樣的在四周漫延開來,而每一個人都已經置身在海底,被巨大的水壓擠壓之後,連動一跟手指頭的力量都沒有了。
唯一的例外,也就隻有孔明了。雖然他同樣感覺到了天地規則的改變與混亂,但是巨大的壓力卻沒有對他形成太大的束縛,使得孔明此時還能夠移動。不過。孔明唯一能夠行進的方向,隻能夠是對著那道落下來的金色光柱,就好像是金色光柱正在吸引著他一樣。
不一會兒,孔明的身形就沒入到了金色的光柱之中,然後“嗖”的一聲就這麽消失不見,很明顯是進入到了飛升祭壇之中。
奪得最終大比的第一名。就能夠享受到第一個進入飛升祭壇的福利。除孔明之外,得到亞軍名次的役光帝君。將在兩天之後才能夠恢複行動力,步孔明之後進入飛升祭壇。排名更後麵的修煉者,各按名次在時間上有所順延。
那麽,搶先一步,能夠在飛升祭壇內獨自呆上兩天的孔明,到底會遇到什麽呢?他會不會獲得一些極為特別的好處?
再說孔明在金色光柱中消失之後,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出現在了一個十分特殊的空間之中。
這個空間,給孔明一種天地倒懸的感覺。他現在正置身在半空中,腳底下是翻滾的雲層,灰朦朦的一片根本看不到盡頭。在孔明的頭頂上方,則是一個巨大的陸地黑影,綿延開來至少也有數萬餘裏的寬廣,地麵高低起伏不平,顯然是擁有山峰、平原、低穀等各種不同的地形,而最為特殊的一點是整個大陸都是倒著向下的。
這就是飛升祭壇所在的空間?難怪會給人一種所有天地規則全都變得混亂了的感覺,因為這裏的一切都已經扭曲了。而且,這裏的神道氣韻已經變得極為濃鬱,給孔明的感覺就像是他再度置身於封神玉闕的內部一樣。
僅僅隻是如此濃鬱的神道氣韻,就足以說明這裏確實可以稱之為飛升祭壇,即使還不算是真正的界域空間,卻也能夠與界域相聯通。否則的話,怎麽可能有著如此濃鬱的神道氣韻?
那麽,孔明現在懸浮在半空之中,他到底是要向下沒入到下麵的“天空”之中呢?還是向上進入懸浮在頭頂的“大地”中去?
隨著孔明凝聚目力四下裏掃動著,很快發現在頭頂的“大地”群山間,有一座山峰顯得特別顯眼,其高度顯然超過了其餘的山峰,再加上“大地”是倒懸著的,使得這座山峰的峰頂相對來說距離孔明最近。
而且,在這座山峰的峰頂之上,很明顯修建有一個如同蓮花狀的祭壇狀建築,其直徑至少也有著百餘丈以上,算得上是規模不小了。這也使得倒懸的大陸哪怕距離孔明有著數千裏之遙,孔明也能夠看到這蓮花祭壇所在的位置。
既然自古以來無數修煉者都將這個空間稱為飛升祭壇,顯然是因為這個蓮花祭壇最為關鍵,那麽孔明還有什麽好猶豫的?自然是向著這個蓮花祭壇飛了過去。
相距千餘裏,如果是在平常狀態下,這麽一點距離對於孔明來說,基本上眨眼之間就可以飛到了。但是,在飛升祭壇內的空間,由於各種天地規則都是混亂的,就算孔明還能夠保持在空中飛行的能力,但真的飛行起來卻覺的處處都十分別扭,有一種忽上忽下的感覺。有時候明明是向上飛,卻不知怎麽的卻變成了一路向下,而且飛起來的時候橫七豎八,就連掌握方向都變成了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孔明幹脆動用了“星光之翼”的星辰之力,而“星光之翼”明顯沒有受到天地規則混亂的影響,使得孔明可以很是順利的向著那個蓮花祭壇飛去。雖然飛行的速度與外界無法相比,卻也僅僅隻是花了半個時辰左右,就使得孔明來到了蓮花祭壇的上方。
到了近處之後,孔明才算是明白了這蓮花祭壇的整體布局。位於蓮花花心位置的祭壇直徑達到百丈,絕對是最為顯眼的。不過,在四周如同盛開的蓮花花瓣這上,還修建有三十二座祭壇,隻不過規模要小的多了,每一個隻有直徑丈餘左右,呈等距離的環繞著最大的祭壇平行分布。
難怪舉行諸天大典之後,最終隻有三十三個進入飛升祭壇的名額,顯然是與祭壇這裏的布局有關了。而役光帝君為什麽要力爭第一?因為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第一個進入飛升祭壇的修煉者,不僅僅隻是占據了時間上的優勢,還在於能夠第一個搶占正中間最大的這個祭壇!
當下孔明也沒什麽好猶豫的,直接向著最大的中間祭壇落了下去,或者說是向上飛去也行。然後,孔明盡量在空中維持著平衡,以頭下腳上的姿勢,盤膝坐在了最大的中間祭壇之上。
隨著孔明與祭壇有了接觸,在那一瞬間孔明的感覺就像是一切的天地規則似乎全都恢複了原狀,那種天地倒懸的景像也變得正常起來,然後散布在四周天地間的濃鬱神道氣韻,就像是受到了某種牽引一樣,匯聚在一起呈一道洪流,向著孔明的體內狂灌而入。
這個時候飄渺無蹤的神道氣韻,就像是化為了肉眼可見的神光,落在了孔明的身上,使得孔明整個人看上去顯得十分的神聖而肅穆。
看來,這就是所謂的神光照耀了,而現在這種神道氣韻灌體的感覺,對於孔明來說和他身處封神玉闕內部的感覺差不多,顯然是有著極大好處的。
於是,孔明收斂心神,一邊坦然提受著神道氣韻的灌體,一邊進行著感悟,絕不能夠白白錯過這樣的一個修煉機會。
此時在飛來飛去峰上,本來所有修煉者都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正感受著散布出來的神道氣韻。但是,大家很快就發現,本來彌漫在四周的神道氣韻,居然快速的向著金色光柱中匯聚而去,使得天地間的神道氣韻快速的減少,唯有混亂的天地規則並沒有恢複原狀。
一時之間,各位麵參加過多次諸天大典的那些頂尖存在,一個個都麵露驚訝的神情,此時他們心中都是同一個想法:“這一次怎麽神光照耀這麽快就開始了?”(未完待續)
ps:感謝ufgw、奇幻樂園兩位同學本月的再一次打賞,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本書的大力支持!!!
因此,這一次進入飛升祭壇對於孔明來說很重要,他很有可能借著這一次的機會而另有巨大的收獲。
飛來飛去峰飛到某個特定的地點之後就停了下來,這裏是日不落山脈內一片並無什麽特色的茫茫山丘,但是隨著飛來飛去峰懸停在空中之後,頓時四周有一種極為玄奧的意境降臨,似乎將四下裏的空間全都給封禁起來。與此同時,隱隱有一絲神道氣韻出現在了天地之間,使得天地之間多出了幾分神聖的氣息。
這種感覺,雖然比不上置身於封神玉闕內部,但是對於諸多修煉者來說也是有著好處的,他們隻覺得心頭一動,就像是從天地間的這些神道氣韻中感受到了什麽一樣。
這種感覺,仿佛眾人隔著一層玻璃,看到了另外的一個世界。又或者說,本來是位於井底的青蛙,因為某一些特殊的機緣,現在突然來到了井口處,雖然還做不到跳出井口,卻因為所處的高度不同,終於看到了一片完全與井底不同的天空。
飛升祭壇還沒有真正的開啟,但僅僅隻是憑借著一些神道氣韻就能夠有著如此不同尋常的感受。也難怪各個位麵都是如此的重視諸天大典了。
對於各位麵的一些頂尖存在來說,他們參加諸天大典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但是每一次飛升祭壇出現的方式都有所不同。而他們能夠從神道氣韻中所領悟的東西也有所不同,自然是不願意錯過任何的一次機會,而是靜靜的進行著領悟。
神道氣韻的出現,對於孔明來說也有所觸動,但是經曆過封神玉闕內部的洗禮之後,現在出現的這麽一點神道氣韻對孔明的提升已經沒什麽幫助了。看來,隻有真正的進入到飛升祭壇內。孔明才有可能獲得較大的收獲。
不知不覺間,天地間的神道氣韻顯得越來越濃鬱。突然之間。天空中就像是有一雙無形的大手突然撕開了一道裂縫一樣,直接裂開了一道空間裂縫,然後一道約有十餘丈粗的金色光柱,從空間裂縫中直射而出。落到了飛來飛去峰的峰頂。
隨著這道金色光柱的出現,天地間的法則就像是突然發生了改變一樣,所有的天地規則變得一片混亂,而且每一個人都變得動彈不得,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如同海水一樣的在四周漫延開來,而每一個人都已經置身在海底,被巨大的水壓擠壓之後,連動一跟手指頭的力量都沒有了。
唯一的例外,也就隻有孔明了。雖然他同樣感覺到了天地規則的改變與混亂,但是巨大的壓力卻沒有對他形成太大的束縛,使得孔明此時還能夠移動。不過。孔明唯一能夠行進的方向,隻能夠是對著那道落下來的金色光柱,就好像是金色光柱正在吸引著他一樣。
不一會兒,孔明的身形就沒入到了金色的光柱之中,然後“嗖”的一聲就這麽消失不見,很明顯是進入到了飛升祭壇之中。
奪得最終大比的第一名。就能夠享受到第一個進入飛升祭壇的福利。除孔明之外,得到亞軍名次的役光帝君。將在兩天之後才能夠恢複行動力,步孔明之後進入飛升祭壇。排名更後麵的修煉者,各按名次在時間上有所順延。
那麽,搶先一步,能夠在飛升祭壇內獨自呆上兩天的孔明,到底會遇到什麽呢?他會不會獲得一些極為特別的好處?
再說孔明在金色光柱中消失之後,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出現在了一個十分特殊的空間之中。
這個空間,給孔明一種天地倒懸的感覺。他現在正置身在半空中,腳底下是翻滾的雲層,灰朦朦的一片根本看不到盡頭。在孔明的頭頂上方,則是一個巨大的陸地黑影,綿延開來至少也有數萬餘裏的寬廣,地麵高低起伏不平,顯然是擁有山峰、平原、低穀等各種不同的地形,而最為特殊的一點是整個大陸都是倒著向下的。
這就是飛升祭壇所在的空間?難怪會給人一種所有天地規則全都變得混亂了的感覺,因為這裏的一切都已經扭曲了。而且,這裏的神道氣韻已經變得極為濃鬱,給孔明的感覺就像是他再度置身於封神玉闕的內部一樣。
僅僅隻是如此濃鬱的神道氣韻,就足以說明這裏確實可以稱之為飛升祭壇,即使還不算是真正的界域空間,卻也能夠與界域相聯通。否則的話,怎麽可能有著如此濃鬱的神道氣韻?
那麽,孔明現在懸浮在半空之中,他到底是要向下沒入到下麵的“天空”之中呢?還是向上進入懸浮在頭頂的“大地”中去?
隨著孔明凝聚目力四下裏掃動著,很快發現在頭頂的“大地”群山間,有一座山峰顯得特別顯眼,其高度顯然超過了其餘的山峰,再加上“大地”是倒懸著的,使得這座山峰的峰頂相對來說距離孔明最近。
而且,在這座山峰的峰頂之上,很明顯修建有一個如同蓮花狀的祭壇狀建築,其直徑至少也有著百餘丈以上,算得上是規模不小了。這也使得倒懸的大陸哪怕距離孔明有著數千裏之遙,孔明也能夠看到這蓮花祭壇所在的位置。
既然自古以來無數修煉者都將這個空間稱為飛升祭壇,顯然是因為這個蓮花祭壇最為關鍵,那麽孔明還有什麽好猶豫的?自然是向著這個蓮花祭壇飛了過去。
相距千餘裏,如果是在平常狀態下,這麽一點距離對於孔明來說,基本上眨眼之間就可以飛到了。但是,在飛升祭壇內的空間,由於各種天地規則都是混亂的,就算孔明還能夠保持在空中飛行的能力,但真的飛行起來卻覺的處處都十分別扭,有一種忽上忽下的感覺。有時候明明是向上飛,卻不知怎麽的卻變成了一路向下,而且飛起來的時候橫七豎八,就連掌握方向都變成了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孔明幹脆動用了“星光之翼”的星辰之力,而“星光之翼”明顯沒有受到天地規則混亂的影響,使得孔明可以很是順利的向著那個蓮花祭壇飛去。雖然飛行的速度與外界無法相比,卻也僅僅隻是花了半個時辰左右,就使得孔明來到了蓮花祭壇的上方。
到了近處之後,孔明才算是明白了這蓮花祭壇的整體布局。位於蓮花花心位置的祭壇直徑達到百丈,絕對是最為顯眼的。不過,在四周如同盛開的蓮花花瓣這上,還修建有三十二座祭壇,隻不過規模要小的多了,每一個隻有直徑丈餘左右,呈等距離的環繞著最大的祭壇平行分布。
難怪舉行諸天大典之後,最終隻有三十三個進入飛升祭壇的名額,顯然是與祭壇這裏的布局有關了。而役光帝君為什麽要力爭第一?因為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第一個進入飛升祭壇的修煉者,不僅僅隻是占據了時間上的優勢,還在於能夠第一個搶占正中間最大的這個祭壇!
當下孔明也沒什麽好猶豫的,直接向著最大的中間祭壇落了下去,或者說是向上飛去也行。然後,孔明盡量在空中維持著平衡,以頭下腳上的姿勢,盤膝坐在了最大的中間祭壇之上。
隨著孔明與祭壇有了接觸,在那一瞬間孔明的感覺就像是一切的天地規則似乎全都恢複了原狀,那種天地倒懸的景像也變得正常起來,然後散布在四周天地間的濃鬱神道氣韻,就像是受到了某種牽引一樣,匯聚在一起呈一道洪流,向著孔明的體內狂灌而入。
這個時候飄渺無蹤的神道氣韻,就像是化為了肉眼可見的神光,落在了孔明的身上,使得孔明整個人看上去顯得十分的神聖而肅穆。
看來,這就是所謂的神光照耀了,而現在這種神道氣韻灌體的感覺,對於孔明來說和他身處封神玉闕內部的感覺差不多,顯然是有著極大好處的。
於是,孔明收斂心神,一邊坦然提受著神道氣韻的灌體,一邊進行著感悟,絕不能夠白白錯過這樣的一個修煉機會。
此時在飛來飛去峰上,本來所有修煉者都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正感受著散布出來的神道氣韻。但是,大家很快就發現,本來彌漫在四周的神道氣韻,居然快速的向著金色光柱中匯聚而去,使得天地間的神道氣韻快速的減少,唯有混亂的天地規則並沒有恢複原狀。
一時之間,各位麵參加過多次諸天大典的那些頂尖存在,一個個都麵露驚訝的神情,此時他們心中都是同一個想法:“這一次怎麽神光照耀這麽快就開始了?”(未完待續)
ps:感謝ufgw、奇幻樂園兩位同學本月的再一次打賞,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本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