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牢記本站域名,或者在百度搜索:-<>-


    能夠陪同三皇子胡豪同席而坐的人,可都是孔青衣、孔青名、曹破敵、計宏高、柳少劍、雷展鵬這樣的人物,那名中年文士到底是什麽來頭?能夠在這樣的一桌酒席上從容而坐,雖然其氣度確實是有異於常人,但還是要有極大的勇氣才行。/top/[本書來源]本章節由-<>-網友上傳){}


    胡豪似乎看出來了眾人的疑惑,當下洪聲大笑一聲,道:“來來來,今日趁著這個機會,將本王的一位摯友介紹給大家。在我身邊的這位段興朝段公,乃是本次恩科的頭名,其一身才學世所罕見,絕對有著狀元之才,可以說是日後匡扶社稷之棟梁。本王已奏請父王,封段公為內閣執筆郎中,日後更有可能升任為內閣大學士,成為國之柱石大家看著本王的麵子上,可要與段郎中多多親近一下啊”


    胡豪一邊說著的時候,一邊手指他身邊坐著的那名中年文士,滿臉都是期許的神情。


    中年文士,也就是段興朝,此時則是神情一正,站起身來團團行了一禮,道:“段某今日有緣得見各位高賢,實在是三生有幸水酒一杯,先幹為敬”


    隨著段興朝話音一落,就見他將麵前的酒杯舉起,一口飲盡了杯中的美酒。由此看來,這位段興朝雖然是一名文人,卻也有著幾分豪氣,就算是麵對這些世家公子,甚至還有不少元將級的青年才俊,他也能夠從容不迫,應對有禮。


    這樣的人物,難怪能夠取得恩科頭名。而且,他有著內閣執筆郎中的官職在身,就確實是有資格坐在胡豪的下手相陪。要知道,任你出身於再怎麽顯赫的豪門世家。隻要沒有繼承家族中的爵位,就隻是一介平民。而內閣執筆郎中,那可是堂堂的正三品大員,絕對算得上是朝廷重臣了。


    按照蒼南帝國的官製,自帝王以下,文官以丞相為首,武官則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為尊。而且,不論是丞相還是大元帥,都算是超品官階,不列入九品之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丞相和大元帥這兩個職位。一直都由孔家和曹家的曆代家主所世襲。還從來沒有旁落過


    丞相與大元帥的官階雖然尊貴,但身為頂尖豪門的家主,擔任了這兩個職位的人,自然不可能將他們的時間全都奉獻給朝政大事。因此,丞相和大元帥這兩個超品官階。更像是一種尊號,並不是執掌朝政的實質官位。


    真正能夠保證蒼南帝國正常運轉的,還是要靠帝國所設置的九品官階製度。


    在丞相之下,蒼南帝國設有內閣大學士一職,官列一品,雖無丞相之名,但實有丞相之職,算是站在了權臣的頂端。


    內閣大學士的具體人數不限,隻要當朝皇帝認為你有這個能力。就可以封賞這個官職。按正常情況,這內閣大學士少則一人,最多不會超過五人。


    在內閣大學士之下,就是六部尚書了,雖然官列二品,論官位比起內閣大學士低了一階。但實權之重,絕不在內閣大學士之下。


    可以說,由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構成了蒼南帝國朝廷官員中的第358章團。而這一次參加孔明接風宴的世家子弟,就幾乎囊括了當朝的全部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


    至於內閣執筆郎中,其品階與六部侍郎相同,都是堂堂的正三品大員。但是,這內閣執筆郎中的重要性,卻遠在六部侍郎之上因為蒼南帝國的國書、官文以及帝王詔旨,都是出自於內閣執筆郎中之手


    這等實權之職,就算稱其為三品第一,也絕無半點誇張。一般而言,擔任過這一職位的人,最後就算不是升任內閣大學士,也會執掌六部之一,絕對是一個讓人豔羨的肥缺


    段興朝以恩科入仕,已經算是走了捷徑,就算他是恩科頭名,但一下子就提拔到內閣執筆郎中這樣的重要職位上,可以說是蒼南帝國前所未有之事。這段興朝,絕對算是創造了一個平步青雲的奇跡


    更為重要的是,按照三皇子胡豪話中的意思,段興朝能夠出任內閣執筆郎中,是因為他向胡德大帝舉薦的原因,那麽這其中代表著什麽意思呢?


    通過恩科取仕之人,一向被視為天子門生,而這一次的恩科,胡德大帝讓三皇子胡豪代為取仕,又是什麽意思呢?


    段興朝與胡豪出入同行,可見他已經成為了三皇子一黨,這是不是說明,三皇子胡豪,才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之人?如果真是如此,那麽胡豪就確實有資格說出,由段興朝在日後升任內閣大學士一職


    眾多世家子弟,聚在一起為孔明擺接風宴,可以說是少年人之間的交往,與朝政大事無關。但是,隨著三皇子胡豪的出現,並且挑明了段興朝的身份,頓時讓局麵變的微妙起來。


    如果這時有誰表態與三皇子或是段興朝做了朋友,是不是代表你背後的家族也做出了選擇,願意成為三皇子一黨?


    平時再怎麽紈絝都不要緊,但真要是涉及到了奪嫡之爭,除非家族長輩已經明確站隊,否則誰會傻的在這個時候充當出頭鳥?


    一時之間,本來恢複了幾分熱鬧的酒宴,又變的冷清起來。不過,胡豪和段興朝卻像是毫無所覺一樣,向著同席的眾人連連敬酒,仿佛冷場並不是他們所造成的一樣。


    突然之間,一直沉默不語的孔青衣發出了一陣大笑聲,然後舉起酒杯向著段興朝一敬,道:“剛才聽聞段兄的口音,像是出自於出雲郡,不知道是不是和‘仁君’段聖人有什麽關係啊?”


    聽孔青衣提到“仁君”兩個字,段興朝的麵容頓時一肅,恭聲道:“‘仁君’先聖,正是在下的九世祖”


    孔青衣舉起酒杯,連聲道:“失敬,失敬原來段兄是聖人之後,孔某今日有幸結識,實在是緣份,這杯酒就先幹為敬了。”


    孔青衣一邊說著,一邊仰首飲盡了杯中酒。經過先前的見禮,段興朝自然認識孔青衣,知道這位是最有可能在日後接過孔家家主之位的孔家大公子,此時不敢怠慢,連忙迴敬了一杯酒。


    要知道,段興朝如果他日真有機會出任內閣大學士,那麽當朝宰相,則很有可能會是孔青衣


    既然眼前這位孔家大公子很有可能是自己未來的頂頭上司,段興朝怎麽可能在他的麵前失禮?


    不過,在孔青衣點明了段興朝的身份之後,酒席間頓時又變得熱鬧起來,眾人紛紛向段興朝敬酒,但敬酒的理由,千篇一律變成了仰慕“仁君”風範,今日能夠與其後人相識,真的是三生有幸雲雲。這麽一來,段興朝內閣執筆郎中的身份,反而是無人關注了。


    與當朝內閣執筆郎中結交,可能會被視為站隊。但是,和“仁君”的後人結交,就純屬於義氣之交,誰敢說這其中有什麽功利之心?要知道“仁君”段子文,在出雲郡可是被視為萬家生佛,甚至被百姓稱為聖人啊


    以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能夠得到“聖人”的稱號,縱觀整個蒼南帝國,也隻有“仁君”段子文一人段興朝雖然貴為內閣執筆郎中,但和“仁君”後人一比較,還是“仁君”後人的名頭更響亮一些,更值得讓人結交


    再說了,以“仁君”後人的身份,隻要一入恩科,豈有不欽點頭名的道理?就算立即冊封為內閣執筆郎中,那也是因為人家確實有這個資本,誰叫人家是聖人之後呢?


    這麽一來,剛才三皇子胡豪借段興朝的身份,給大家帶來的震撼,也就消失於無形之中了。不過,胡豪並沒有因此而表現出絲毫的不快,依然在席間談笑風聲,在豪爽之餘,也表現出了其平易近人的風格。


    -<>-)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閱讀是一種享受,建議您收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葛孔明縱橫異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叢並收藏諸葛孔明縱橫異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