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怪乎逍遙王如此惱火,任誰在一件事上,翻來覆去地拿出來言說,聽的耳朵都生繭了,再好的脾氣都會厭煩。
就連一向好脾性的辛文清此刻亦是生了惱怒之心,更逞論梓涵與梓桐兄妹二人了。
三番四次地圍繞已然死去的林姨娘說事,天齊的眾位大臣亦是聽的不耐煩了,麵色不耐地相互對視一眼,繼而十分默契的不屑瞪視著獨孤禦韞等人。
此刻巍然形成了兩派,一派是天齊的人,以逍遙王為首,辛文清為次;一派是方瀾的使者,以獨孤禦韞為首,獨孤聞人為次;兩方人就這般對峙著,誰也不相讓一分。
人數不用比較,亦是能看出,此時的天齊已然擰成了一股繩,共同對抗心懷不軌的方瀾人,適才就連娉婷郡主一個弱女子皆敢大膽言說,更何況朝中大臣,其中不乏受過梓涵求情得以離開後宮的妃嬪親屬。
獨孤聞人亦是看出了此刻不對勁兒之處,還想要說些什麽,唇瓣張闔,待接收到獨孤禦韞不讚同的視線時,獨孤聞人便硬生生地歇了心思,息了聲。
獨孤禦韞微微蹙眉,望著明顯分界出來的兩撥人,垂首,沉吟片刻,忽然眸色一閃,抬首望向自始至終在他們與逍遙王等人對峙之時,未曾出言的上官宸。
心中已然暗暗做下決定,他自知這方法不會可行,但是必須得扭轉此時緊繃的氣氛,容不得他再做思量,為了能打破這對峙的氣氛,他隻能選擇賭一把。
“逍遙王,侯爺,二位何必如此呢,皇長姐畢竟是過去的事了,逝者已矣,孰對孰錯皆已是過去之事了,此刻說這些又有何意義,不過是一方人的一麵之詞罷了,咱們何須自尋不痛快呢?逍遙王,昌邑侯爺,二位說本太子說的可否正確?”
獨孤禦韞所點名二人中,當屬逍遙王的身份最高,理應由逍遙王出言迴應獨孤禦韞的話,隨即,辛文清與梓桐意味深長地相互對視一眼,二人神色漠然,抿唇不語。
“太子所言差矣,事實便是事實,眾人的眼睛皆是雪亮的,怎麽可能是一方人的一麵之詞呢?太子難道認為本王等人皆是睜眼瞎不成?”
“逍遙王,此事已然是過去之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啊!”
高位之上的梓涵不解地深深望了獨孤禦韞一眼,沉吟了片刻,隨即腦中靈光一閃,好似知曉了獨孤禦韞的意圖,下意識地望向一直抿唇不語的上官宸。
察覺到梓涵的視線,上官宸揚唇一笑,衝其頷首,寬慰地摩挲著其手心,拉著梓涵落座,低聲說道:“適才可是真的動怒了?”
“沒······沒有啊!”許是梓涵心虛的緣故,嗓音有些不正常的含糊。
上官宸亦是不拆穿她,這些事待宴後再行計較,繼而將蓮子粥端至梓涵的麵前,執起金勺,準備親自喂梓涵,梓涵紅著俏臉,忙接過蓮子粥,糯糯地聲稱自己來,上官宸了然一笑,應允梓涵,盯著梓涵將蓮子粥一勺一勺地送進櫻唇裏。
“既然太子說是過去之事,為何太子還要說起?今日是皇兄為太子,大皇子,方瀾的使者舉辦的踐行宴,就如大皇子所言,說這些讓人不痛快的事,又是何必呢?”
你想提起便提起,你想作罷便作罷,哪裏有這般的好事,更何況,好好的一個踐行宴,被你們方瀾的人三言兩語搞得烏煙瘴氣的,天齊是這般好敷衍的?逍遙王不屑地如是想到。
豈料,獨孤禦韞毫不在意逍遙王之言,和善一笑,“逍遙王,本太子在這裏向逍遙王賠不是了,本太子與皇兄因皇長姐的突然逝世,未曾完成父皇的交代,有些心緒難平,言辭間有何得罪之處還望逍遙王大人有大量,莫要計較才是。”
若是此時,逍遙王還不知道獨孤禦韞要做什麽,那便不是逍遙王了,既然你想這般作為,我上官岑怎麽會不成全於你呢。
隻見逍遙王嬉皮笑臉一笑,一副跳脫大而化之的模樣,“既然太子如此說,本王自是不會計較的,我天齊亦不是容不下人的,各位大臣,你們說對不對?”
“逍遙王說的是。”眾位大臣忙不迭地出聲附和,但自他們麵上的神情看來,對於獨孤禦韞的言行皆是十分不屑的。
“逍遙王當真是地位非凡啊!皇兄,您可得向逍遙王多加學習一番,天齊的大臣皆唯逍遙王馬首之瞻,這樣君臣齊心,乃是國之大福啊!”
“恩,倒是這麽個理。”獨孤聞人讚同地頷首,隨即佯裝不解地望著獨孤禦韞詢問道:“三弟,皇兄不些許的不解,還望三弟解惑。”
“皇兄請說。”
“這天齊難道要改朝換代了不成?為何天齊的所有大臣皆唯逍遙王馬首是瞻呢?”
“這······這······”獨孤禦韞含糊半響,繼而望向逍遙王,“逍遙王,皇兄說的亦是本太子心中所想,逍遙王乃天齊皇帝的皇弟,天齊皇帝才是天齊的一國之君,而逍遙王隻是天齊皇帝的皇弟,好似······好似有些本末倒置了吧!”
改朝換代······
隨著獨孤禦韞的話落,眾位大臣皆變了麵色。
高位之上的梓涵神色淡然,專心吃著蓮子粥,一副不受獨孤禦韞適才之言的影響一般。
上官宸亦是如此,好似未曾聽到獨孤禦韞的話語,一雙桃花眸滿含柔情地望著梓涵,看也不看下首的獨孤禦韞等人一眼。
獨孤禦韞怎麽可能任上官宸不說話呢,若是上官宸對他所說的話置若罔聞,那麽他還該如何繼續下去,最為重要的是,他不願看到上官宸與梓涵二人的濃情蜜意,這樣會讓他無比的怨懟,進而會使得他的情緒失控。
“天齊皇帝,不知本太子與皇兄說的可否正確?”獨孤禦韞望著滿含柔情的上官宸,雙眸中一抹晦暗一閃而過。
就連一向好脾性的辛文清此刻亦是生了惱怒之心,更逞論梓涵與梓桐兄妹二人了。
三番四次地圍繞已然死去的林姨娘說事,天齊的眾位大臣亦是聽的不耐煩了,麵色不耐地相互對視一眼,繼而十分默契的不屑瞪視著獨孤禦韞等人。
此刻巍然形成了兩派,一派是天齊的人,以逍遙王為首,辛文清為次;一派是方瀾的使者,以獨孤禦韞為首,獨孤聞人為次;兩方人就這般對峙著,誰也不相讓一分。
人數不用比較,亦是能看出,此時的天齊已然擰成了一股繩,共同對抗心懷不軌的方瀾人,適才就連娉婷郡主一個弱女子皆敢大膽言說,更何況朝中大臣,其中不乏受過梓涵求情得以離開後宮的妃嬪親屬。
獨孤聞人亦是看出了此刻不對勁兒之處,還想要說些什麽,唇瓣張闔,待接收到獨孤禦韞不讚同的視線時,獨孤聞人便硬生生地歇了心思,息了聲。
獨孤禦韞微微蹙眉,望著明顯分界出來的兩撥人,垂首,沉吟片刻,忽然眸色一閃,抬首望向自始至終在他們與逍遙王等人對峙之時,未曾出言的上官宸。
心中已然暗暗做下決定,他自知這方法不會可行,但是必須得扭轉此時緊繃的氣氛,容不得他再做思量,為了能打破這對峙的氣氛,他隻能選擇賭一把。
“逍遙王,侯爺,二位何必如此呢,皇長姐畢竟是過去的事了,逝者已矣,孰對孰錯皆已是過去之事了,此刻說這些又有何意義,不過是一方人的一麵之詞罷了,咱們何須自尋不痛快呢?逍遙王,昌邑侯爺,二位說本太子說的可否正確?”
獨孤禦韞所點名二人中,當屬逍遙王的身份最高,理應由逍遙王出言迴應獨孤禦韞的話,隨即,辛文清與梓桐意味深長地相互對視一眼,二人神色漠然,抿唇不語。
“太子所言差矣,事實便是事實,眾人的眼睛皆是雪亮的,怎麽可能是一方人的一麵之詞呢?太子難道認為本王等人皆是睜眼瞎不成?”
“逍遙王,此事已然是過去之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啊!”
高位之上的梓涵不解地深深望了獨孤禦韞一眼,沉吟了片刻,隨即腦中靈光一閃,好似知曉了獨孤禦韞的意圖,下意識地望向一直抿唇不語的上官宸。
察覺到梓涵的視線,上官宸揚唇一笑,衝其頷首,寬慰地摩挲著其手心,拉著梓涵落座,低聲說道:“適才可是真的動怒了?”
“沒······沒有啊!”許是梓涵心虛的緣故,嗓音有些不正常的含糊。
上官宸亦是不拆穿她,這些事待宴後再行計較,繼而將蓮子粥端至梓涵的麵前,執起金勺,準備親自喂梓涵,梓涵紅著俏臉,忙接過蓮子粥,糯糯地聲稱自己來,上官宸了然一笑,應允梓涵,盯著梓涵將蓮子粥一勺一勺地送進櫻唇裏。
“既然太子說是過去之事,為何太子還要說起?今日是皇兄為太子,大皇子,方瀾的使者舉辦的踐行宴,就如大皇子所言,說這些讓人不痛快的事,又是何必呢?”
你想提起便提起,你想作罷便作罷,哪裏有這般的好事,更何況,好好的一個踐行宴,被你們方瀾的人三言兩語搞得烏煙瘴氣的,天齊是這般好敷衍的?逍遙王不屑地如是想到。
豈料,獨孤禦韞毫不在意逍遙王之言,和善一笑,“逍遙王,本太子在這裏向逍遙王賠不是了,本太子與皇兄因皇長姐的突然逝世,未曾完成父皇的交代,有些心緒難平,言辭間有何得罪之處還望逍遙王大人有大量,莫要計較才是。”
若是此時,逍遙王還不知道獨孤禦韞要做什麽,那便不是逍遙王了,既然你想這般作為,我上官岑怎麽會不成全於你呢。
隻見逍遙王嬉皮笑臉一笑,一副跳脫大而化之的模樣,“既然太子如此說,本王自是不會計較的,我天齊亦不是容不下人的,各位大臣,你們說對不對?”
“逍遙王說的是。”眾位大臣忙不迭地出聲附和,但自他們麵上的神情看來,對於獨孤禦韞的言行皆是十分不屑的。
“逍遙王當真是地位非凡啊!皇兄,您可得向逍遙王多加學習一番,天齊的大臣皆唯逍遙王馬首之瞻,這樣君臣齊心,乃是國之大福啊!”
“恩,倒是這麽個理。”獨孤聞人讚同地頷首,隨即佯裝不解地望著獨孤禦韞詢問道:“三弟,皇兄不些許的不解,還望三弟解惑。”
“皇兄請說。”
“這天齊難道要改朝換代了不成?為何天齊的所有大臣皆唯逍遙王馬首是瞻呢?”
“這······這······”獨孤禦韞含糊半響,繼而望向逍遙王,“逍遙王,皇兄說的亦是本太子心中所想,逍遙王乃天齊皇帝的皇弟,天齊皇帝才是天齊的一國之君,而逍遙王隻是天齊皇帝的皇弟,好似······好似有些本末倒置了吧!”
改朝換代······
隨著獨孤禦韞的話落,眾位大臣皆變了麵色。
高位之上的梓涵神色淡然,專心吃著蓮子粥,一副不受獨孤禦韞適才之言的影響一般。
上官宸亦是如此,好似未曾聽到獨孤禦韞的話語,一雙桃花眸滿含柔情地望著梓涵,看也不看下首的獨孤禦韞等人一眼。
獨孤禦韞怎麽可能任上官宸不說話呢,若是上官宸對他所說的話置若罔聞,那麽他還該如何繼續下去,最為重要的是,他不願看到上官宸與梓涵二人的濃情蜜意,這樣會讓他無比的怨懟,進而會使得他的情緒失控。
“天齊皇帝,不知本太子與皇兄說的可否正確?”獨孤禦韞望著滿含柔情的上官宸,雙眸中一抹晦暗一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