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二章軍人福利


    澤州城的工地上,大批的工人,喊著號子,開始抬著沉重的鐵軌,艱難的工作著,當然,也有一些工人健步如飛,將一袋一袋的水泥倒入蒸汽式攪拌機裏。


    更遠處的一座麵積不算太大的石質山丘,隨著一陣號子的聲音響起:“準備起爆,所有人撤離!”


    隨著轟轟的聲音響起,大團的塵煙掀起,這座麵積不大的石質山丘,就變成了大量的碎石,也僅僅是塵煙散盡,大量的工人開始上前,把碎質裝在鐵軌的車廂裏,隨著車廂被裝滿,蒸汽機托運著滿載的石塊,分別前往加工廠場。


    經過蒸汽式的球磨機和破碎機加工,變成了建築材料,運到工地上。由於陸路交通運輸的不便利,效率低下。商國運輸到北鎮府境內的物資,大部分都是各種機械設備。


    別的人或許不是非常清楚,作為後世之人,全旭非常清楚,在北鎮府,也是後世的唿倫貝爾和遠東的部分地區,這裏擁有著大量的資源,發展工業的煤炭、石油、天燃氣、鋼鐵、黃金和銅,都占據著豐富的儲存量。


    這次全旭動員整個商國,攻打建奴其實是順道的任務,真正的目的,何嚐不是一次大規模基礎建設?


    因為用兵,從金北鐵路分成四十四個標段,開始同時施工,進度也是相當喜人,每天可以達到一個標段可以修建幾公裏甚至十幾公裏的距離,四十四個標段,每天至少可以修建兩三百公裏。


    眼下,鐵路全線沒有修通,隻能采取原始的陸路運輸,現在規模最大的並不是馬車車隊,而是駱駝車隊,蒙古馬非常矮小,耐力雖然不錯,可力氣並不大,而從英國購買的夏爾馬數量又太少。


    對於商軍進攻清國的軍事物資消耗又非常巨大,在這種情況下,隻能采取駱駝四輪車,現在的駱駝四輪車可以運輸差不多四十石糧食,如果是棉衣、服裝之類的則直接用馬車運輸。


    隨著北鎮澤州的興建,對於鋼筋水泥的需求又大增,現在商國的勘探工業已經初具規模,一些私人探勘隊向官府購買勘探資格許可證,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北鎮府境內進行尋找礦山資源的資格。


    別看現在的北鎮府人煙稀少,大部分的土地以草原為主,僅僅草原的麵積就高達三點八億畝,占據北鎮府的三分之一,可耕地麵積約為一億二千萬畝,而且以黑土,暗棕壤,黑鈣土和草甸土為主,土質肥沃,自然肥力高。


    對於北鎮府的開發也隨著這場沒有開始的戰爭,提上了日程,一百五十餘萬民兵,加上大量的商人、勘探隊員,湧入了北鎮府境內。


    隨著全旭動員商國僅僅湧向北鎮府的人力就超過兩百萬人,雖然全旭的動員,並不是軍隊,可以商國表現出來的動員力量,真讓人太過吃驚。


    這種動員能力,即使放在後世,那也可以讓大部分國家感覺到羞愧,在二戰期間,擁有七千多萬人的德國,即使完成全國動員,組織七百多萬軍隊,也用了半年多的時間,至於法國,從戰爭開始到法國巴黎陷落,前後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法國根本就沒有完成動員。當然,效率最低的國家是一戰時期的俄羅斯帝國,一直到俄羅斯帝國覆滅,都被能完成徹底的總動員。


    和大明相比,商國的速度快的簡直讓人目不暇接,全旭在報紙上十天之前剛剛刊登動員計劃,下十天,一百五十萬輔兵就已經開始收尾了。


    哪怕是商國的民兵和輔兵,比起明軍的正規部隊,隻強不弱,再加上裝備的優勢,就進攻京城,也綽綽有餘了。


    這次的動員,也是為了將來全麵動員作一個預演,全旭曾經看過一部網絡,那是阿菩撰寫的《唐騎》在其中有一個情節,讓全旭記憶猶新。


    書中的主角張邁,準備統一天下,進攻洛陽,當時以張邁所部的軍隊,其實出動三大軍團的之一,就可以輕易拿下洛陽城,然而,想要兵不血刃,就需要組織五十萬大軍。


    這是從人性的考慮,如果全家派十幾萬人馬兵分三路,那麽武百官一個可以殊死搏鬥的假象,他們會認為殊死一搏還有取勝的可能,如果全旭直接動員兩百萬,或者三百萬人馬,那樣,根本就用不打,大軍所過之處,都會望風而降。


    全旭動員一百五十萬青壯民兵,就是基於這方麵的考慮,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些民兵被集中起來,一邊進行恢複性訓練,一邊開始運輸物資。


    一車車的物資卸在澤州的工地上,巨大的臨時倉庫,其實就是活動板房,活動板房現在的商國已經可以自行生產,不過內部填充物並非聚氨酯發泡材料,而是被打碎的稻殼和麥麩,除了易燃燒之外,可以起到防寒防潮的作用。


    臨時修建的水泥地坪上,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這一座座小山,分別是罐頭、幹糧、炮彈、子彈、炸藥、雨衣、鞋襪被服……等等的各種軍用物資。


    進入五月,哪怕在金州白天的氣溫都已經非常高了,然而,在澤州這裏,氣候非常涼爽,最關鍵的是,晝夜的溫差非常大。


    此時的商軍後勤部,率先在這裏建立了十一師師屬戰地醫院,這座占地醫院與後世的三甲醫院規模差不多,擁有一千五百張病床,可以安置一千五百餘名患者,不過,眼下醫院裏已經爆滿,大都是水土不服的民兵或商軍士兵。


    打仗對於商國百姓來說,已經是常態了,如果有哪一年不用打仗,他們反而會覺得少了點什麽。


    早在崇禎三年三月份,全旭率領當時的全家軍抵達遼南四州的時候,一邊移民,一邊屯田,然後進行擴軍。


    等全家軍練成,立馬跑到沈陽砍人,先把沈陽周邊占據了下來,隨後又打了廣寧之戰,然後就是進攻台灣、打完台灣,又接著去打日本九州,沒等九州打服,又迴頭拿下了呂宋,然後就是瓊州府大戰、平定鄭芝龍之後,又組織南下兵團,進攻中南半島……


    戰爭已經成為全旭控製地區百姓生活中的一部份了,幾乎每年都在打仗,沒個消停的時候。


    長時間處於戰爭狀態,現在商國地區的百姓的性格自然也受到影響,變得很野了,哪怕是民兵部隊,在所過之出,遇到各種小部落,也上前參與馴服工作。


    當然,名目上不能叫馴服,隻能叫同化,如果那些部落冥頑不靈,不能教化,那就直接消滅,屍體一燒,部落一平,要不了多久,大自然就會在原來的部落裏長滿雜草,一切了無痕跡。


    至於那些接受同化的部落,那就跟著民兵運輸部隊,開始加緊修建道路,北鎮府、會寧府、黃龍府包括黑水府,交通都不完善。


    交通最好的其中是遼陽府的部分地區,鐵路工程想要完善,形成全麵覆蓋的交通網絡,沒有幾十年的時間絕對不可能完成,隻能一步步來。


    隨著北鎮府的開始,全旭沒有再繼續向北鎮府移民,盡管商國移民申請越來越多,現在的商國移民,隻能采取申請的方式,每一份商報,都會在副刊頁印刷一份申請表,經過填寫,把自己的履曆,出身、技能、擅長之處全部寫清楚,如果是在商國需要的工作崗位,才能完成移民工作。


    不過,對於北鎮府內的良田、草場甚至還有大麵積的樹林,全旭決定將這些資源作為福利,分發給商軍將士。


    他以商王的名義下令:“但凡全家軍將士,可以出資購買北鎮府境內的耕地,草原、以及天然林場,至於價格,簡直就是白送的一樣。”


    在這裏,耕地不再以畝為單位,而是像呂宋島一樣,以傾為單位,一傾地也就是一百畝,價格與金州一畝的價格差不多,相當於花金州百分之一的價格,拿到一百畝地,至於草場,那個價格更低。


    森林則是按照同樣一百畝為單位,商軍普通士兵一年的俸祿,足足可以購買三傾地,或者五傾草場,或者十傾樹林。


    當然,樹林在砍伐的時候,需要交稅,而且稅率還不算低。這項福利,不僅僅是麵對商軍的正規軍士兵,包括退役士兵,傷殘功勳士兵,都有資格購買,而且商國銀行可以為士兵提供低息貸款,這個低息貸款並不是每年兩成的利息,而是軍人獨特享受的一成利息,既借款一百兩銀子,一年之後,需要還款一百一十兩銀子。


    位於哈爾哈河下遊的一處商軍前沿哨所,一名肩膀掛著銅色兩顆星星手軍官,拿著望遠鏡,觀察著河對麵。


    兩顆星星一道杠,這樣一目了然的軍銜,代表著是商軍的中尉,如果是年輕的兵娃娃,很可能已經中尉局總了,隻不過這名中尉年齡看上去三十有餘,軍職反而不好判斷。


    這是因為文化程度製約著軍職的升遷,有的商軍軍官文化程度不夠,盡管作戰勇猛,立功無數,隻能以高配的形式,擔任司總,或者旗總。在商軍內部,最高軍銜的旗總是上尉,軍銜代表著軍功和資曆,卻不能代表著軍職。


    “邱司總(連長),你說那個農場我們要不要買?”


    ps:國慶節快樂,祝願堅守的崗位上的軍人、醫生、消防戰士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明末有套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tx程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tx程誌並收藏我在明末有套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