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一更到,感謝v01同學的粉紅和打賞支持,麽麽個!繼續拜求一切支持,謝謝!!咳,還有,看在媚兒如此努力碼字的份上,拜托親們不要漏訂哇,愛你們喲……王南華的話讓康宜文慚愧的垂了頭。
他不敢承諾這樣的事往後不再發生,秦氏的性格他太清楚,隨時都有可能找借口跑來尋曉嫻的麻煩。
他隻有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維護曉嫻,讓她不再受傷害。
王南華的話讓曉嫻很感動,體會到了一種濃濃的親情,有人維護的感覺真好。不過,不想再提這事,免得康宜文難堪。
她重新綻放笑容,轉移話題問王南華道:“表哥,今兒怎麽過來了?”
康宜文是個聰明人,響鼓不用重敲,話點到即止,王南華也不再糾纏這個問題,當下笑著說道:“你們等等,我出去一下。”
他也不說是何事,就一人出了院門,原先看熱鬧的街坊們都已散去,陳舊的老街又恢複了寧靜。
曉嫻和康宜文倆人對視了一眼,眸子裏圴有疑惑,不解王南華到底是何意。
“我們瞧瞧去。”康宜文溫聲說道。
曉嫻點頭,倆人還未挪步子,王南華又走了進來,隻是這次不是他一人,身後還跟著人。
這些人或抬或拿,陸陸續續走了進來,將四張黑漆鋪猩猩紅坐墊的玫瑰椅、一張黑漆彭牙四方桌、幾張梅花型的圓杌子等物搬了進來,而後他們走了出去,這次搬進來的是茶具、餐具、麵粉、肉、油等物,還有兩匹布料、筆架和硯台等一些小物件。
“表哥。你這是搬家呢?”曉嫻看著滿院子的物件,打趣王南華。
王南華樂嗬嗬一笑說道:“嗬嗬。我家正好換了批家具,就拉了過來,你們倆人瞧瞧,看可能派得上用場。要是能用,就拿迴來用,要是不能用,我就讓人丟了。”
他口中的舊東西,自然不是真的破舊不能用,隻是不想讓曉嫻他們想太多拒絕而已。
康宜文和曉嫻倆人不是傻子,曉得他的意思。這些家具都有七八成新舊。而其他的物件全部都是新的,怎麽會是不能用的呢?
“表哥,這些東西我們不能要,您的心意我們領了。”康宜文向王南華抱拳拒絕著。
王南華的好意讓他感動,同時也讓他難受。要不是自己無能,家中太寒酸,王南華又怎麽會送這些東西過來呢?
男人的自尊心讓他無法心安理得的接受這些東西!
曉嫻也不想要,欠王南華的已經夠多,不想再添上重重的一筆。
王南華早就知道他們會拒絕,斂起臉上的笑容正色道:“宜文,曉嫻,表哥和你們說句掏心窩子的實話,我是真心的佩服宜文。無半點瞧不上他的意思。讀書是件苦差事,當年我也枉讀過幾年書,就是因為吃不了這份苦,加上沒這個天賦,就放棄學業和父親一起走南闖北做生意去了。
你們剛成親,宜文還在讀書。暫時無積蓄,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偶爾送些東西過來,並非是瞧不起你們,隻是想盡自己所能幫襯一把,你們千萬不要想太多。我與你們是親人,並非一般人,親人幫親人,有什麽不能接受的?
我父親前幾日的確將家中的家具換了一批,我隻是想著你們可能用得上,就自作主張拉了過來。若真不想要,我就讓人拉走處理了。”
他這番話說得言辭誠懇,無絲毫的做作虛假,這份情意更是令人感動,曉嫻和康宜文不好意思再拒絕,否則反會顯得矯情。
“如此,就多謝表哥的厚意,我們厚著臉皮收下,多謝。”康宜文再次抱拳道了謝。
王南華這才重開了笑臉,從門外又喊了先前的雜役,讓他們將家具擺放在曉嫻指定的位置。
“曉嫻,宜文,你們倆將茶具和餐具搬進屋子,省得被打碎了。”王南華在那堆廚房用品前駐足說道。
曉嫻他們走了過去,在一堆物事當中,她驚喜的發現竟然還有鍋製加炭火鍋和一簍子木炭,眼下天氣還十分的寒冷,有了這兩樣東西,就可以享受吃火鍋暖身子了。
而後剩下的還有暖爐、花斛、麵粉、菜油、帶骨豬肉、花雕酒、老陳醋等,都是稀罕而實用的東西。
“表哥,家具我們就收下了,正好家中缺了。可是菜油、肉和酒這些東西我們不能要,你帶迴去自家用,我們有。”曉嫻趕緊拒絕,太貴重了。
“先前的家具是舊東西,這些東西是送給你們的喬遷之禮,上次來也不知你們喬遷,未備禮。我也沒啥貴重的東西送,就送了點兒吃用的小東西。你們要是說拒絕的話,我立馬就走,往後不再踏進你們家的門檻一步。”王南華立馬正色應了。
“表哥,有了你,我們倆人可以不用讀書、勞作了,這吃的喝的,你都給我們備齊了,我們還要掙錢做什麽。”曉嫻看著這些東西,眼睛泛紅在困難之時被人幫助,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秦氏和王南華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王南華像家裏的親人,秦氏則是和自己有著血海深仇的敵人。
秦氏隻給了她們兩斤菜油,再過幾日就要見底兒了,豬油隻給了一丁點兒,還一股子哈巴味,再炒一碗菜就無了。當初為了脫離秦氏,也沒跟她去斤斤計較多要些。
年關漸近,正月他們還要迴娘家去給親戚長輩拜新年。要是以往,拜年的禮物由康家二老準備,如今他們搬了出來,這些人情往來可就是自己出錢來置辦禮品了。
他們眼下總共隻有幾百文錢,根本不夠花的。現在省下了不少買油的錢,如今可是省一文都是好的。
“哈哈,宜文,你瞧曉嫻跟在你後麵也學得油嘴滑舌,知道擠兌人了。”王南華笑著打趣康宜文,爽朗的笑聲從院子裏飛揚出去,驚動了樹梢打瞌睡的小麻雀。
“呃,表哥,我嘴唇幹幹的,不油嘴滑舌啊。”康宜文突然愣愣的來了這一句,還順勢摸了摸溫軟的雙唇。
“噗哧。”曉嫻也忍不住笑了,這悶頭男人原來還會說笑話啊,她第一時間想到了鹿鼎記當中的那個忠厚單純的澄觀和尚。
“哈哈。”王南華再次爆笑出聲,笑得花枝亂顫,笑夠了後拍著康宜文的肩膀道,“宜文,你……還說你不油嘴滑舌,原來你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麵,有趣有趣,哈哈。”
“嘿嘿,表哥過獎了。”康宜文摸了摸眉毛,臉上的笑容也燦爛起來。
曉嫻看著這些東西,眸子轉了轉,想留王南華吃頓飯了。
她看了康宜文一眼,而後對王南華說道:“表哥,今晚留下來吃飯吧,我來做幾個小菜,怎麽樣?”
王南華擺擺手:“不了,我還有些事兒,宜文也要讀書,我就不打擾了,改日吧。”
康宜文忙拉住了他的胳膊,認真道:“表哥,若無重要的事,就留下吧。哎,先前我娘鬧得那些事,你認為我還有心情看書嗎?一會兒喊上我二哥,晚上我們幾人不醉不歸,怎麽樣?”
“好,我留下,宜文,話可是你說的,今晚你要是再隻喝一盅酒,往後我都不理你了,哈哈!” 王南華同意了,並就喝酒一事與康宜文約定了起來。
“放心吧,表哥,今晚一定讓你盡興而歸。”康宜文豪爽的應了。
“好,差點兒忘記,還有茶葉在馬車裏,我去拿。”王南華拍了下自己的腦袋,出了院子,從馬車裏拿來了茶葉,送給了曉嫻。
曉嫻無法再說拒絕的話,隻得收下。
“宜文,你陪表哥聊聊天,我去準備晚上的飯菜。”曉嫻彎眸說道。
“知道。”康宜文看著她溫暖的笑了,特別是聽她喊自己的名字,心裏更是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在湧動著。
曉嫻將肉和油拿去廚房,係上圍裙,擼起衣袖開始忙碌起來。
她早就計劃好了,現在時間還早,晚上吃羊肉火鍋外加餃子。
上次王南華帶來的羊肉被秦氏醃了,她帶了一半過來,這次正好能派上用場。到時用辣椒、生薑、蒜籽爆炒,做成香辣羊肉火鍋,再用豆腐和青菜、香菜、菠菜、粉絲做燙菜,雖然簡單,卻也不失為冬季的一道美味。
然後再剁些豬肉,加些青菜、蘿卜和青蒜苗一起做餃子餡料。在康家待了這樣久,從未吃過餃子,還是上次見吳媽她們給方秀琪姐妹包餛飩時,想起了餃子來,同時也知道這裏處於南方,還沒有餃子和餛飩這樣的麵類食品,算是個新鮮的東西。
隻可惜空間裏的反季節蔬菜不能拿出來用,不然,就可以多增添幾道菜。
雖然麻煩些,但為了感謝王南華的一番情意,再麻煩也是值得的……秦氏揣著滿腹的怒火,挫敗而歸,還沒進院子,就聽到了秦葉紅嚎啕大哭的聲音,她臉色又難看了三分。
“葉紅,這黃天臘月的,你嚎啥嚎呢。”一進院子,她就衝堂屋的方向大聲吼了起來。
民間有迷信的說法,進入臘月之後,人人都得謹言慎口,不可信口開河,胡言亂語,弄不好會一語成讖。而哭泣更是被認為不吉,特別是像秦葉紅這種三裏路之外都能聽見的放聲慟哭。(未完待續)q
他不敢承諾這樣的事往後不再發生,秦氏的性格他太清楚,隨時都有可能找借口跑來尋曉嫻的麻煩。
他隻有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維護曉嫻,讓她不再受傷害。
王南華的話讓曉嫻很感動,體會到了一種濃濃的親情,有人維護的感覺真好。不過,不想再提這事,免得康宜文難堪。
她重新綻放笑容,轉移話題問王南華道:“表哥,今兒怎麽過來了?”
康宜文是個聰明人,響鼓不用重敲,話點到即止,王南華也不再糾纏這個問題,當下笑著說道:“你們等等,我出去一下。”
他也不說是何事,就一人出了院門,原先看熱鬧的街坊們都已散去,陳舊的老街又恢複了寧靜。
曉嫻和康宜文倆人對視了一眼,眸子裏圴有疑惑,不解王南華到底是何意。
“我們瞧瞧去。”康宜文溫聲說道。
曉嫻點頭,倆人還未挪步子,王南華又走了進來,隻是這次不是他一人,身後還跟著人。
這些人或抬或拿,陸陸續續走了進來,將四張黑漆鋪猩猩紅坐墊的玫瑰椅、一張黑漆彭牙四方桌、幾張梅花型的圓杌子等物搬了進來,而後他們走了出去,這次搬進來的是茶具、餐具、麵粉、肉、油等物,還有兩匹布料、筆架和硯台等一些小物件。
“表哥。你這是搬家呢?”曉嫻看著滿院子的物件,打趣王南華。
王南華樂嗬嗬一笑說道:“嗬嗬。我家正好換了批家具,就拉了過來,你們倆人瞧瞧,看可能派得上用場。要是能用,就拿迴來用,要是不能用,我就讓人丟了。”
他口中的舊東西,自然不是真的破舊不能用,隻是不想讓曉嫻他們想太多拒絕而已。
康宜文和曉嫻倆人不是傻子,曉得他的意思。這些家具都有七八成新舊。而其他的物件全部都是新的,怎麽會是不能用的呢?
“表哥,這些東西我們不能要,您的心意我們領了。”康宜文向王南華抱拳拒絕著。
王南華的好意讓他感動,同時也讓他難受。要不是自己無能,家中太寒酸,王南華又怎麽會送這些東西過來呢?
男人的自尊心讓他無法心安理得的接受這些東西!
曉嫻也不想要,欠王南華的已經夠多,不想再添上重重的一筆。
王南華早就知道他們會拒絕,斂起臉上的笑容正色道:“宜文,曉嫻,表哥和你們說句掏心窩子的實話,我是真心的佩服宜文。無半點瞧不上他的意思。讀書是件苦差事,當年我也枉讀過幾年書,就是因為吃不了這份苦,加上沒這個天賦,就放棄學業和父親一起走南闖北做生意去了。
你們剛成親,宜文還在讀書。暫時無積蓄,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偶爾送些東西過來,並非是瞧不起你們,隻是想盡自己所能幫襯一把,你們千萬不要想太多。我與你們是親人,並非一般人,親人幫親人,有什麽不能接受的?
我父親前幾日的確將家中的家具換了一批,我隻是想著你們可能用得上,就自作主張拉了過來。若真不想要,我就讓人拉走處理了。”
他這番話說得言辭誠懇,無絲毫的做作虛假,這份情意更是令人感動,曉嫻和康宜文不好意思再拒絕,否則反會顯得矯情。
“如此,就多謝表哥的厚意,我們厚著臉皮收下,多謝。”康宜文再次抱拳道了謝。
王南華這才重開了笑臉,從門外又喊了先前的雜役,讓他們將家具擺放在曉嫻指定的位置。
“曉嫻,宜文,你們倆將茶具和餐具搬進屋子,省得被打碎了。”王南華在那堆廚房用品前駐足說道。
曉嫻他們走了過去,在一堆物事當中,她驚喜的發現竟然還有鍋製加炭火鍋和一簍子木炭,眼下天氣還十分的寒冷,有了這兩樣東西,就可以享受吃火鍋暖身子了。
而後剩下的還有暖爐、花斛、麵粉、菜油、帶骨豬肉、花雕酒、老陳醋等,都是稀罕而實用的東西。
“表哥,家具我們就收下了,正好家中缺了。可是菜油、肉和酒這些東西我們不能要,你帶迴去自家用,我們有。”曉嫻趕緊拒絕,太貴重了。
“先前的家具是舊東西,這些東西是送給你們的喬遷之禮,上次來也不知你們喬遷,未備禮。我也沒啥貴重的東西送,就送了點兒吃用的小東西。你們要是說拒絕的話,我立馬就走,往後不再踏進你們家的門檻一步。”王南華立馬正色應了。
“表哥,有了你,我們倆人可以不用讀書、勞作了,這吃的喝的,你都給我們備齊了,我們還要掙錢做什麽。”曉嫻看著這些東西,眼睛泛紅在困難之時被人幫助,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秦氏和王南華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王南華像家裏的親人,秦氏則是和自己有著血海深仇的敵人。
秦氏隻給了她們兩斤菜油,再過幾日就要見底兒了,豬油隻給了一丁點兒,還一股子哈巴味,再炒一碗菜就無了。當初為了脫離秦氏,也沒跟她去斤斤計較多要些。
年關漸近,正月他們還要迴娘家去給親戚長輩拜新年。要是以往,拜年的禮物由康家二老準備,如今他們搬了出來,這些人情往來可就是自己出錢來置辦禮品了。
他們眼下總共隻有幾百文錢,根本不夠花的。現在省下了不少買油的錢,如今可是省一文都是好的。
“哈哈,宜文,你瞧曉嫻跟在你後麵也學得油嘴滑舌,知道擠兌人了。”王南華笑著打趣康宜文,爽朗的笑聲從院子裏飛揚出去,驚動了樹梢打瞌睡的小麻雀。
“呃,表哥,我嘴唇幹幹的,不油嘴滑舌啊。”康宜文突然愣愣的來了這一句,還順勢摸了摸溫軟的雙唇。
“噗哧。”曉嫻也忍不住笑了,這悶頭男人原來還會說笑話啊,她第一時間想到了鹿鼎記當中的那個忠厚單純的澄觀和尚。
“哈哈。”王南華再次爆笑出聲,笑得花枝亂顫,笑夠了後拍著康宜文的肩膀道,“宜文,你……還說你不油嘴滑舌,原來你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麵,有趣有趣,哈哈。”
“嘿嘿,表哥過獎了。”康宜文摸了摸眉毛,臉上的笑容也燦爛起來。
曉嫻看著這些東西,眸子轉了轉,想留王南華吃頓飯了。
她看了康宜文一眼,而後對王南華說道:“表哥,今晚留下來吃飯吧,我來做幾個小菜,怎麽樣?”
王南華擺擺手:“不了,我還有些事兒,宜文也要讀書,我就不打擾了,改日吧。”
康宜文忙拉住了他的胳膊,認真道:“表哥,若無重要的事,就留下吧。哎,先前我娘鬧得那些事,你認為我還有心情看書嗎?一會兒喊上我二哥,晚上我們幾人不醉不歸,怎麽樣?”
“好,我留下,宜文,話可是你說的,今晚你要是再隻喝一盅酒,往後我都不理你了,哈哈!” 王南華同意了,並就喝酒一事與康宜文約定了起來。
“放心吧,表哥,今晚一定讓你盡興而歸。”康宜文豪爽的應了。
“好,差點兒忘記,還有茶葉在馬車裏,我去拿。”王南華拍了下自己的腦袋,出了院子,從馬車裏拿來了茶葉,送給了曉嫻。
曉嫻無法再說拒絕的話,隻得收下。
“宜文,你陪表哥聊聊天,我去準備晚上的飯菜。”曉嫻彎眸說道。
“知道。”康宜文看著她溫暖的笑了,特別是聽她喊自己的名字,心裏更是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在湧動著。
曉嫻將肉和油拿去廚房,係上圍裙,擼起衣袖開始忙碌起來。
她早就計劃好了,現在時間還早,晚上吃羊肉火鍋外加餃子。
上次王南華帶來的羊肉被秦氏醃了,她帶了一半過來,這次正好能派上用場。到時用辣椒、生薑、蒜籽爆炒,做成香辣羊肉火鍋,再用豆腐和青菜、香菜、菠菜、粉絲做燙菜,雖然簡單,卻也不失為冬季的一道美味。
然後再剁些豬肉,加些青菜、蘿卜和青蒜苗一起做餃子餡料。在康家待了這樣久,從未吃過餃子,還是上次見吳媽她們給方秀琪姐妹包餛飩時,想起了餃子來,同時也知道這裏處於南方,還沒有餃子和餛飩這樣的麵類食品,算是個新鮮的東西。
隻可惜空間裏的反季節蔬菜不能拿出來用,不然,就可以多增添幾道菜。
雖然麻煩些,但為了感謝王南華的一番情意,再麻煩也是值得的……秦氏揣著滿腹的怒火,挫敗而歸,還沒進院子,就聽到了秦葉紅嚎啕大哭的聲音,她臉色又難看了三分。
“葉紅,這黃天臘月的,你嚎啥嚎呢。”一進院子,她就衝堂屋的方向大聲吼了起來。
民間有迷信的說法,進入臘月之後,人人都得謹言慎口,不可信口開河,胡言亂語,弄不好會一語成讖。而哭泣更是被認為不吉,特別是像秦葉紅這種三裏路之外都能聽見的放聲慟哭。(未完待續)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