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來了!


    他來了!


    又一次來到了這片土地!


    當蒙古人再一次西征的消息傳到東歐時,給這片土地帶來的衝擊是前所未有,其實在曆史上,這個東歐諸國正處於某種動蕩期,1655年到1660年的瑞典波蘭戰爭不過隻是剛剛結束。


    盡管因為哥薩克的歸屬問題,在戰爭期間,波蘭又不得不在烏克蘭和蒙古人打了幾年。那怕是其後簽署的和約中,波蘭失去了烏克蘭,但是對於東歐諸國來說,似乎蒙古人還很遠。


    但是幾年後,在多爾袞向羅刹發起全麵進攻後,東歐諸國終於真正意識到一個問題——蒙古人迴來了!


    而對來勢洶洶的蒙古人,包括波蘭、瑞典甚至哈布斯堡家族在內的所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分不清楚,“多爾袞的蒙古”和曆史上的那個蒙古有什麽兩樣,但是蒙古人給這片土地帶來的痛苦記憶,他們卻是記憶猶新,可盡管如此,對於韃靼人的威脅,他們還真沒有太放在心上,畢竟在過去的幾百年裏,克裏米亞韃靼人曾多次入侵過羅刹、波蘭,他們甚至視東歐諸國為“牧場”,掠奪當地的百姓為奴。


    這一次,蒙古人想要幹什麽?


    顯然,他們不再是想要“掠奪會走動的白金”,而是要占據這片土地。


    麵對來勢洶洶的蒙古人,東歐諸國很快就開始互相勾通,聯絡和。其實,在此之前,麵對奧斯曼的入侵,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主持下東歐諸國就組成了一個由神聖羅馬帝國、瑞典、波蘭、羅刹等國組成的反奧聯盟以共同抵禦邪惡的異教徒對基督世界的侵略。


    不過這些個國家畢竟曾的互相頭破血流地打了好幾年的仗。雖然共同的壓力讓從他們從敵人變為了盟友,可實際上卻依然是各自心懷鬼胎,除了直接麵對威脅的哈布斯堡家族之外,其它國家也就是打打醬油而已,畢竟,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主要集中在中歐。


    但是現在,隨著蒙古人的崛起,羅刹首當其衝的承擔了幾乎所有的壓力,這一下子,羅刹人終於體會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無奈了。


    1667年,從這一年的春天起,沙皇阿列克謝一世就不得不麵對蒙古人的全麵入侵,麵對蒙古人即將兵臨莫斯科的現實。於是乎他又一次向瑞典,向波蘭派出了他的使者,請求他們的援助。沙皇的使者開始頻頻在東歐諸國之間穿梭著,遊說著他們出兵。


    “先生們,現在我們正麵對著一個選擇!”


    坐在寶座上的波蘭國王米哈烏·克雷布特·維希尼奧維茨基掃視著底下的群臣。擺在眾人麵前的這份報告來自莫斯科的求助。


    “是接受阿列克謝沙皇的請求,向莫斯科派出援軍,還是拒絕他們!”


    麵對國王的詢問,幾乎所有的貴族都保持了沉默,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體製不同於其它各國,他的國王是在貴族中選舉出來的,國王並沒有太多的權威,至少米哈烏國王沒有。所有的貴族,尤其是大貴族們都是心思各異的,甚至在麵對瑞典的入侵時,那些貴族們既有人抵抗,也有選擇合作,甚至與瑞典人一起反對波蘭,這也是波蘭被稱為“一盤散沙”的原因。


    現在,麵對這樣重大事件,米哈烏國王的決定起不到任何作用,最終還是需要大貴族們來決定是否派出援兵。


    出兵支援羅刹?


    似乎沒有這個必要吧!


    與其去支援羅刹人,還不如在自己的莊園裏打著獵,溜個狗,況且還要花那麽多錢,有那些錢還不如包養幾個情婦。


    就在大貴族們心思各異的想要拒絕時,身為波蘭軍隊總司令的揚·索別斯基站起身來,現在的他還不是那位“約翰三世”,至於那個十七世紀最天才的指揮官頭銜,同樣也要等到幾年後的波土戰爭才能獲得。至於在維也納之戰中,率領聯軍解維也納之圍,從此讓奧斯曼無力再染指中東歐的輝煌,恐怕也不會再有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成為波蘭軍總司令,其實和許多波蘭的大貴族一樣,他早年曾隨瑞典軍反對波蘭,後來轉而又成為驅逐瑞典的領導人。雖然是個二五仔,可這並不妨礙他以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成為波蘭軍的大元帥、總司令。


    隻見他環視著眾人說道。


    “蒙古人即將兵臨莫斯科城下,蒙古大汗多爾袞親自率領了五十萬蒙古人、哥薩克人,他們勢必將會占領莫斯科,將會把整個羅刹再一次納入他們的統治之中,就像幾百年前他們有祖先一樣,占領那片土地,那片土地將再次陷入黑暗之中。”


    對於蒙古人,在波蘭沒有誰會覺得陌生,因為蒙古人曾經統治過這片土地。甚至他們的祖先不得不向蒙古人繳納貢金,獻出他們的女兒來保住自己的權勢。在那個黑暗的歲月裏,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不堪迴首。


    “是的,莫斯科距離我們太遠,是的,我們和莫斯科之間有著這樣那樣的矛盾,是的,甚至他們信奉的宗教都不同於我們,可是,別忘記一點,至少,正教的十字架,也是基督的十字架,至少,我們是相似的,可是蒙古人呢?無論他們是多爾袞的蒙古人,還是過去的蒙古人,他們都是蒙古人,曾經像牲口一樣對待我們的蒙古人,如果他們占領了莫斯科,羅刹滅亡了,那麽他們入侵的下一個國家是那裏?”


    正像十幾年後,麵對來勢洶洶的奧斯曼人一樣,麵對維也納被圍的現實,揚·索別斯基站起身來,對所有的貴族們發表了他的演講,最終成功的說服了他們。


    “是波蘭,是我們,我們的土地將再一次被蒙古人踐踏,無論是我的城堡,還是你的城堡,都將再一次燃燒起烈焰,我們那怕是活著將會在蒙古人的的奴役下苟延殘喘,可是今天我們為抵達蒙古人死去,至少是為基督而死!為了波蘭立陶宛而死!”


    站起身的揚·索別斯基語氣變得堅毅。


    “今天,我請求你們,為了基督,為了波蘭,為了立陶宛,為了我們自己,向莫斯科派出我們的軍隊,為了我們的自由,動員我們的每一分力量,在莫斯科擊退蒙古人,粉碎他們妄圖再次奴役我們的企圖!”


    正像在另一個世界裏那樣,他又一次大聲的向著這些波蘭的貴族們發出了大聲的疾唿,不僅僅是為了他。同樣也是為了他所信奉的信仰。


    在另一個世界,正是他發布的聲音說服了所有人,讓那些人心甘情願的在他的號召下,踏上了戰場。


    最終正是他們拯救了歐洲,拯救了基督文明。即便是在幾百年之後,波蘭人仍然以此為驕傲,以此自豪。


    在那個時候,他們拯救了歐洲,拯救了基督文明,而現在,盡管時間提前了,盡管敵人發生了變化,但是揚·索別斯基仍然和另外一個世界一樣。他又一次站了出來。像個所有人,發出了他的聲音。發出了他的請求。去捍衛,去捍衛這個文明,去捍衛他們的信仰。


    至少在這一刻。揚·索別斯基是值得敬重的。在所有人都選擇退縮的時候,都選擇眼前的利益的時候,他所捍衛的恰恰正是許多人所忽視。或許這也是在歐洲,為什麽許多人都把他當成英雄的原因。


    在揚·索別斯基演講結束之後,那些貴族們無不是紛紛發出的呐喊,但是在為揚·索別斯基而歡唿。


    這一個波蘭又一次動員了…


    為了他的敵人,為了他們的信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