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是張英不想迴安慶!


    而是他迴不去了!


    經過幾十個小時的航行後,由於蒸汽機的不斷衝擊,“千裏駒”號的船體開始出現裂縫。在船員稟報這種情況,張英連忙將船開到了岸邊,算是完成了試航。與此同時張濱又急忙聯絡友人的工廠,將船拖進了船塢,對“千裏駒”號進行檢修維護。


    “千裏駒”號漏水了。


    對此,外界當然是一無所知。


    但是張英卻不能視而不見,船漏水,不但無法使用,甚至還有可能會死人!


    從“千裏駒”號進塢之後,張英就吃住在船上,檢查著那些縫隙的同時,同樣也在那裏反思著。


    船體不夠堅固。


    船板薄、龍骨稀疏……


    船體的諸多不足,被張英一一挑了出來。


    “看樣子,還是應該海船改造……不對,應該是重新建造新船!造一艘全新的船體,專門配合蒸汽機的。”


    在張英自言自語著要建新船時,朱國強和方以智兩人卻被擋在了船廠門外。


    “東家說了這幾天船廠閑人免進。”


    被門房擋在門外的方以智說道。


    “麻煩你去和你們東家說一聲,就說桐城故人前來拜訪。”


    秦淮船廠的東家雖然是安慶人,但算起來與方以智倒也算是同鄉。


    “桐城故人?我好象沒什麽桐城故人啊?告訴他我沒空。”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朋友的船在自己廠子裏,而且不希望外界看到那艘蒸汽輪船,徐茂林自然有些警覺,這兩天南京到處都在談著蒸汽船,現在有人找上門來了,他本能地想要把人家拒之門外。


    桐城故人?


    會是誰?


    就在門房想要迴話時,徐茂林起身說道。


    “等一下……!”


    朝門口邊走邊說道:


    “還是我親自過去一趟吧。”


    走到大門處,剛打開側門,徐茂林先是一愣,然後驚聲道。


    “啊……小人見過閣老!”


    雖然以徐茂林的身份結交方以智這樣的閣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並不妨礙他曾遠遠的見過這位爺,在匆忙見禮時,又小心道。


    “閣老來小人這是?”


    “張英可在廠裏?”


    方以智隨口問道。


    “在的,在的……”


    閣老的話讓徐茂林這才反應過來,人家是來訪親的,急忙命人把大門打開,又請道。


    “啊,閣老請,請進。”


    在請閣老進廠時,徐茂林小心翼翼的打量著與方閣相一起過來的那位爺,雖然閣老沒介紹那人的身份,但仍然能猜出來那人的身份不簡單,要不然閣老又怎麽可能會讓那人走在身前。


    那人會是誰?


    難不成是那位國公?


    徐茂林做夢都想不到,有一天皇帝會來他這家船塢。


    不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船塢,看到張英就站在石塢內檢查著船身,方以智笑道。


    “敦複!”


    聽著身後的喊聲,張英迴頭一看,開始覺得有些眼熟,然後才驚聲道。


    “啊,小弟見過的兄長!”


    在張英匆匆走出石塢時的,徐茂林已經知趣的退下了。


    “兄長怎麽有時間來這裏?”


    見禮後,張英詫異道。


    “隨人一起過來看看。”


    他們客氣時,朱國強已經到了塢內,瞧著眼前這艘擁有鐵製輪漿的蒸汽輪船,問道。


    “這就是“千裏駒號”。”


    “是的,”


    盡管好奇著對方的身份,但張英並沒有開口詢問。既然跟著方家表哥過來,那這人肯定也不是尋常身份。


    “試航結束後,為什麽沒有返迴安慶,而是進了船塢?”


    聽著這人的問話,張英扭頭看了一眼表兄。


    方以智輕聲說道。


    “敦複,隻管如實答話就行。”


    聞言,張英就如實答道。


    “因為試航時發現船身有些漏水,可能是因為蒸汽機的震動導致船板灰縫裂開了,為了安全才進塢檢修一下。”


    唯恐被對方懷疑蒸汽機不能上船,張英又解釋道。


    “這並不是因為蒸汽機不能上船,而是因為“千裏駒號”的船體是用內河船改造的,船板單薄隻有一層洋不說,而且龍骨稀疏,這種船身不適合蒸汽機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次我隻是對蒸汽機作上船試驗而已,等迴到安慶後,我打算重新設計一艘船身更堅固的蒸汽輪船。”


    和自己猜測的差不多,盡管和很多書上提到“富爾敦發明蒸汽船”不同,全世界第一艘蒸汽船是由一個名叫格拉德·法蘭西斯·德赫特·德·齊弗瑞的法國貴族製成的,那艘船名叫“派羅斯卡夫號”早在1783年7月15日就下水試航了。不過在試航時由於蒸汽機的不斷衝擊,船體開裂。後來受法國大歌命影響和發明家的死去,蒸汽船沒有進一步實用發展而已。


    現在張英的蒸汽船也碰到了結構上的問題。或許這是冥冥中的天意吧!


    “張英,想要造船,又何必迴安慶,在南京同樣也有船廠!”


    朱國強對方以智說道。


    “方以智,迴頭你和金陵船廠打個招唿,讓他們給張英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讓他在那裏研究蒸汽船。”


    什麽?


    金陵船廠!


    張英驚愕的看著這人,金陵船廠可是南京最大的船廠,自己可以到那裏去研究蒸汽船?


    這……驚喜間,張英甚至都沒有注意到,這人和表哥說話時,都是直接喊他的名字。


    “行,迴頭我就和那邊說一聲。”


    看著驚喜不已的張英,方以智心道。這傻小子有福了!


    “對了,張英,僅僅隻是考慮在船體上加固,還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想過改進材料嗎?”


    “改進材料?”


    張英疑惑道。


    “用櫟木?”


    櫟木是最好的造船木料,不過為了降低成本,很多船商都用台灣的檜木或者東北的鬆木,便宜啊!


    “櫟木……”


    櫟木就是橡木,大明的橡木要麽來自遼東,要麽來自濱海或者北美,這種造船硬木可不便宜啊!搖了搖頭,朱國強說道。


    “我說的不是木頭。”


    “不是木頭?那是?”


    “你既然在國子監讀收,那是否研究過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當然學過的……”


    不等張英說完,方以智就驚聲說道。


    “陛下是要用鐵造船!”


    方以智不僅是官員,他同樣也是學者,甚至他早在崇禎初年就開始研究西學,對於阿基米德原理並不陌生,就是浮力原理,浮力!


    經陛下一提醒,他立即意識到——鐵完全可以造船的!


    “鐵當然可以造船,嗯……銅盤還有搪瓷盆都可以在水上飄浮起來,用鐵造船,應該沒什麽問題!”


    朱國強哈哈大笑道。


    “首先你要敢想嘛,不去嚐試一下,你又怎麽知道可行不可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