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


    或許,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永遠都無法理解羅馬對於歐洲人的意義。


    “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


    對於歐洲人來說,羅馬那怕早已經滅亡,但並不妨礙他們的心神向往,甚至作為敵人,作為東羅馬帝國的征服者的奧斯曼帝國,在占領君士坦丁堡之後,征服者也搖身一變自詡是羅馬帝國繼承者,自稱“kayser”,也就是漢語裏的“凱撒”,也就是皇帝的意思。


    其實,奧斯曼帝國對於羅馬帝國的繼承……也就隻有這麽一個名字而已。


    自詡是羅馬帝國繼承者的奧斯曼帝國,同樣非常重要道路網的興建,這一點似乎有點兒像是羅馬帝國,可實際上其境內的道路狀況相當糟糕,盡管其繼承了羅馬帝國時代鋪設道路網,但到了17世紀的今天,那些千年前修建的道路,經過近千年使用,早就破爛不堪了。


    一隊數千人的兵馬,行走在破敗不堪的道路上,路邊的荒漠之中,不時的可以看到一些貝都因在那裏放牧著駱駝。西奈半島那些逐水草而居的貝都因人,一直鍾情於駱駝,甚至自稱是“駝民”。在他們眼裏,駱駝是美麗的動物。在天方語方中,“駱駝”跟“美好”是一個詞根。它不僅可以役使、也可以用來食肉。


    甚至就連抵達這裏的明軍,也入鄉隨俗的用起了駱駝,在行進的隊伍中就有一些駝隊,這些駱駝都是明軍用棉布、陶瓷以及茶葉從貝都因人那裏換來的。它們的負重能力強,在荒漠中役使時比馬匹更適用,它既不覺得累或渴,隻需要很少的照料。千百年來,在中東地區作戰的軍隊一直大量使用駱駝,明軍同樣也是如此。


    當然,明軍之所以使用駱駝,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馬匹不足,遠道而來的明軍,受限於運力並沒有帶來足夠的軍馬,隻能就地購買馬匹以及駱駝。而這裏惡劣的道路環境,也限製了馬車的使用,使用駱駝運輸物資,就成了最尋常的事情。


    在大部隊沿著道路行進時,還有一小隊騎兵在前方充當哨騎,相比於破破爛爛的道路,他們更願意在荒漠中行進。


    “這路可真夠破的!”


    馬裕強禁不住抱怨了起來,


    “就沒見過這麽破的路,坑坑窪窪的不說,這石頭都爛成這副樣子了,那怕就是從旁邊填幾鏟土渣,也不至於弄成這副樣子啊!”


    “就是啊,你瞧這路多寬,這石頭沒碎的時候,至少得到一尺多長,當年修這樣的路得花多大的本錢啊,可現在咋就沒人問了?”


    聽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不明白,李墨說道。


    “你說錯了,這路不是他們修的,這都是羅馬人修建的道路。”


    “羅馬人?”


    王鵬舉好奇道。


    “對,這路至少是一千六百多年,羅馬人修的,當時羅馬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修建這樣的路。”


    作為軍校畢業的李墨,當然知道羅馬帝國。


    “可後來,這路怎麽就成了這副樣子了?”


    “天方人征服,西元7世紀的時候,也就是咱們唐朝那位,天方教從沙漠中崛起,然後征服這一地區,那些天方人征服這一地區後,城市被摧毀、百姓被殺戮,那些人既沒有興致維護道路,也沒有那個技術。”


    “哦,李長官一說,我就明白了,這就是曆史書上說的“野蠻征服文明”吧,就像女真人以及蒙古人給華夏文明帶來的摧毀一樣。”


    在大明的曆史書上用相當多的筆墨去描述了五胡亂華,以及女真,蒙古奴役對華夏文明所造成的傷害。


    尤其是蒙古征服中原後,給華夏文明帶來的傷害更是難以想象的,甚至一直影響到現在。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對野蠻征服文明帶來的衰退深有感觸。


    馬裕強的話,讓李默笑道。


    “差不多吧,不過在裏,天方的學者們並不這麽認為,他們將對綠教前的曆史時期的稱為“蒙昧時期”,在阿語中又叫“賈希利葉”,可以譯為“野蠻時代”,你們知道,如何證明那個時代的“野蠻”嗎?”


    “就是摧毀!摧毀所有的一切,毀掉所有的一切之後,曾經的文明也就不複存在了。我們之前在來的路上,不是看到有一些石質的建築廢墟嗎?”


    李默說道:


    “那些建築大都是羅馬時代遺留下的建築,但是都被摧毀了,然後被天方式的建築所取代,那些人每到一個地方,除了毀滅,就沒給那裏帶來任何進步,就像在西域,在建奴和偽唐打到西域之後,那裏都找不到任何佛教的痕跡,甚至也找不到漢人的痕跡,所有的一切都被他們摧毀,他們每征服一個地區,會殺死當地的學者,摧毀城市,他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去證明——在他們到來之前,那裏的一切都是蒙昧的,都是野蠻的……”


    似乎就像是為了印證李默的話似的,很快,他們就看到一座殘存的建築遺跡,石質的建築看起來有點像是基督教堂,和他們在蘇伊士以及魯馬奈等地見到的天方建築是截然不同的。


    看著殘存的建築遺跡,馬裕強忍不住嘟嚷道。


    “真想不明白他們腦子咋想的,這麽好的房子,說毀就毀了一點都不知道心痛,不說別的,當年就是采這些石頭都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


    對於馬裕強等人來說,他們並不明白,為什麽在那個時代,那些人為什麽要摧毀所有的一切,他們也不知道,當年天方人在拜占庭帝國與波斯薩珊王朝這兩個進行了數百年漫長的戰爭中被嚴重削弱了的局勢下,異軍突起這在巴格達、在敘利亞以及安納托利亞掀起了一場“龍卷風”,他們破壞被征服的城市,屠殺那裏的平民,破壞原有的經濟體係。數以百計經濟繁榮人口較多的城鎮城市就這麽消失在那場綠色的“龍卷風”之中。


    而更讓人無言以對的是,他們的學者把這股綠色風暴之前的時代,稱之為“野蠻時代”,他們甚至不惜用大量的筆墨去描寫那個時代的人們,如何生活在野蠻之中,而且千方百計的保證那些無知愚昧的人,相信這一切。


    當然,那怕就是李默也無法認識到這一切,他頂多也就是看到了綠教的統治下,


    文明倒退的導致了道路狀況的惡化,這給部隊的軍事行動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在前往阿裏什的一路上,因為這裏是從尼羅河流域去耶路撒冷、去敘利亞等地的陸路必經之路,所以在沿途的荒漠中,李默一行人看到了不少廢墟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遺跡,那些遺跡也讓他們對千年前的市鎮麵貌有了一定的,在那些小城鎮中,他們可以看到基督教教堂,進行日常商貿活動和法律活動的會堂和市場,旅店,酒館,民居,工廠,供水設施,精心鋪裝的路麵等等,可以看出那個時代有多麽富足……可惜,所有的一切都被毀滅了。


    等到所謂的阿裏什古城,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中的時候,看著那個土黃色的,隻有少數一些圓頂還算是輝煌的城市時,無論是馬裕強,還是王鵬舉他們的心裏都充滿了一個疑問。


    什麽是野蠻?


    什麽是蒙昧?


    在過去對於野蠻,他們隻有一種比較模糊的認識,但是現在眼前所看到的那些斷壁殘垣。卻在清楚的告訴他們什麽是野蠻!也讓他們明白了他們的責任——保衛華夏文明。


    他們不僅僅是大明的軍人,同樣也是華夏文明的守衛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