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把血流盡!


    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事實證明,人家也不傻啊!


    現在他們寧可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麵,也不主動去打破平衡,其實也不是不去打破,而是沒有能力,至少日本人沒有能力,至於滿清,他們也不想耗盡元氣拚個兩敗俱傷。


    “陛下,建奴那邊之所以顧慮重重,說白了還是擔心咱們,如果他們傾盡全力去打的話,日本人還真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可他們害怕等到自己的打贏的時候,元氣大傷的他們,根本無力阻止咱們,到時候,讓咱們來個漁翁得利!”


    朱國強冷笑道。


    “他們以為這麽耗下去,咱們就不打了嗎?”


    “就是因為他們知道,咱們必定要打過去的啊!”


    方以智說道。


    “所以豪格他們也不願意拚盡全力打日本,現在所圖也就是一片棲身之地而已,也就有了眼下的僵持。”


    見陛下沉默不語,方以智試探道。


    “陛下,其實,咱們可以向那邊傳遞一個信號!可以通過半官方的方式,就像咱們對待李逆那樣。”


    “李逆”,也就是“偽順”的李過,那怕現在改國號稱“唐”,試圖把自己和南洋的“唐國”一起拿來混淆視聽,大明這邊還是稱他們為“逆”,為“賊”。不過這種稱唿也就是在口頭上,並不妨礙大明的商人們與他們進行貿易,而且這種貿易還是官方支持的。


    什麽波斯婢啦,什麽波斯馬啦。


    美人、寶馬,再加上毛毯等等,可都是大明士紳的最愛啊,反正不是用來騎的,就是用來睡的,差不多的玩意兒。


    “嗯……”


    沉吟片刻,朱國強搖搖頭說道。


    “他們之間還是有所區別的,賊亦是赤子啊,當年作亂,無非就是為了裹腹之糧……”


    如此長歎一聲,他又冷哼道。


    “可建奴……叛奴皆可殺之!不殺,如何能平民憤,如何能夠警告世人?”


    朱國強為什麽用“叛奴”,因為建州衛確實是大明的奴才啊,給大明采珍珠、采參的奴才啊。


    在另一個世界,很多“清粉”說著什麽,東北和蒙古是“我韃清帶來的嫁妝”,要沒有“我韃清”東北和蒙古都不是中國的,他們一個個完全無視了大明對奴爾幹都司等地的統治,甚至搞起了雙重標準,就好像滿清在外東北、在庫頁島建立了實際統治一樣,完全不顧滿清在外東北和庫頁島的統治,隻局限於野女真的進貢,甚至連委任官吏都沒有委任,以至於早在18世紀初期,俄國人就已經滲透到外東北,並且在庫頁島建立據點,至於日本則更重,甚至到1850年代,日本還和俄羅斯就庫葉島領土問題簽署條約,兩國承認了彼此的實際控製區域,俄國控製庫頁島北部,日本控製庫頁島南部。


    好嘛!


    “我韃清”的“嫁妝”居然早在一兩百多年前,就成了俄國和日本的了。甚至滿清自己都說什麽“朕知道了。想那江東苦兀野人島,久無人居,寒冰四塞,幾無大利。若駐兵於上,必糜費錢糧,百害無一利。不理會便是了”。


    直接放棄了!


    而相比之下,大明設立的奴兒幹都司,衛所長官無不是受命於大明,聽調於大明,努爾哈赤的“七大恨”,不還有大明無故殺他祖父、父親嘛,不還有關於圖倫城的城主尼堪外蘭“暗通明朝”的記載嗎?


    什麽是“暗通”,分明就是聽命於大明罷了。畢竟,“以夷治夷”、“冒頭就打”是大明製邊的核心政策。


    至於蒙古,不那些投降滿清的獻上大明冊封的金印,表明臣服,就連土爾扈特部東歸時,也是獻上大明冊封的金印,以表示他們的臣服。


    當然,這些都被那些“清粉”給飄沒了,就像蒙古從來沒有臣服過大明,奴兒幹都司從來不是大明的“衛所”,至於建州衛,之前就是“建州女真”,是獨立於大明之外的一樣。


    完全不顧建州衛是大明的衛所,建州女真是大明的奴才。


    奴才叛亂……非殺不可!


    不殺,焉能讓奴才們信服?


    這叫逆子當殺!


    “建奴!那怕逃到東洋,也必須要斬草除根。他們就是一隻雞而已!殺雞給猴看,讓那些心懷異誌的藩屬們、土司知道,背叛大明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就像緬人一樣,要盡誅其族!”


    陛下的話讓方以智連忙持笏長鞠道。


    “臣愚鈍,未能體會陛下的深意!”


    什麽愚鈍,都隻是套路而已。其實,這些年大明對東逃的滿清,又是什麽態度呢?不也是任由走私商輸入軍需嗎?呃……當然,這是為了謀略東洋的需求,是為了維持某種局麵的需要,而不是“縱容”滿清,兩者性質不同。


    “方卿家……”


    衝著方以智笑了笑,朱國強說道。


    “以卿家看來,要是不能促使滿清大舉進攻的話,那又應該如何讓日本熱鬧起來?”


    陛下的詢問,讓方以智的眉頭緊鎖。


    怎麽熱鬧起來?


    這可難了。


    最簡單的辦法是什麽?


    不就是讓滿清知道大明的“態度”,讓他們覺得大明不會幹涉他們占領日本,如此一來,脫掉了那個緊箍咒,他們自然也就會大舉進攻日本各方了。


    可偏偏……陛下不同意啊!


    其它的還有什麽辦法呢?


    想了想,方以智試探著說道。


    “陛下,要是扶持德川或者某幾個強藩大名呢?”


    方以智的這個迴答,倒是讓朱國強笑點了點頭。


    “這倒是不錯,那你說說,怎麽個扶持法?”


    這……


    “通過貿易上支持最好,隻要德川和地方強藩能夠得到足夠的商業利益,他們就實力就可以得到擴充,他們的實力壯大之後,自然會向滿清發起進攻,如此一來的,日本的僵局也就會被打破。”


    在迴答著陛下的問題時,方以智注意到陛下的眉頭時而皺緊,顯然,他的建議並沒有得到陛下的認同。


    陛下,應該另有打算吧!


    “這種利益上的輸入,很多可能會導致幕府或者大名的坐大!”


    在曆史上,至少在另一個世界之中,類似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援助碰到白眼狼倒都是輕的。最可怕的是,扶持出一個競爭對手。


    哪怕是在這個世界沒有這種可能,也要避免這種可能的發生。


    搖了搖頭,朱國強想了一會兒,然後說道。


    “派“拔刀隊”去日本如何?”


    拔刀隊,這可是大明最廉價的雇傭兵,當年在長崎開辟明租界之後,大明就引入了浪人做巡捕,就像曆史上,上海租界的華捕一樣,與此同時,一些浪人被帶到了大明,成為了大明的雇傭兵,這也就是所謂的拔刀隊。


    盡管在大明擊敗流寇的戰爭中,拔刀隊並沒有發揮出什麽作用,但是在南洋開拓期間,尤其是於土人的衝突中,這些使用日本刀的拔刀隊在很多衝突中都發揮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相比於明軍士兵,他們的使用成本更低,加之對大明極為忠誠,因此一直深受南洋各地官府的喜愛。


    現在把這支部隊用在日本,倒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畢竟在朱國強看來,在征服日本的過程之中,最好的選擇就是讓日本人自己狗咬狗,以倭製倭。


    拔刀隊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他們無一例外的都對大明極為忠誠。用他們去幫助幕府,壓根兒就不需要擔心幕府會趁機壯大,畢竟,拔刀隊是大明的,而且可以趁機染指日本內部。


    “畢竟,拔刀隊是咱們自己養的狗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