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聖十三年冬,閣臣李建泰致仕,內務大臣陳長庚進入內閣。這一人事變化,似乎宣告著內閣的“相權”已經完全為“皇權”所掌握,畢竟,過去閣臣大都是經廷推而出,而乾聖朝的內閣卻都是由皇帝“特簡”,甚至不給吏部,九卿,六科一起舉辦會推大典的機會。


    披著內閣外衣的“相權”,在乾聖朝被徹底削弱原本就是事實,隻不過,陳長庚以“內務大臣”入閣,更是進一步彰顯了這一切。不過,盡管如此,在大明政壇上也沒有引起多少風波,畢竟,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習慣了乾聖皇爺的獨斷專行,習慣了他的霸道。


    當然,身為首輔的宋學朱很鬱悶,他這個首輔,應許是權力最小的內閣。其實,他的權力還真不少,除了不能製約皇權外,大多數時候陛下都是“垂拱而治”,大明的政務依然是由內閣負責。


    專權並不意味著攬權,其實,朱國強從來都不是一個勤奮的皇帝,更不可能像朱洪武、朱老四那樣一心赴到朝政上,更不可能像崇禎那樣,勤到連睡覺的時候都沒有。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朱國強反倒更像是“木匠皇帝”,像天啟皇帝那樣“不務正業”,比如,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呆在長江對岸的離宮,與木匠皇帝沉迷於木匠活中差不多,朱國強同樣也沉迷於科學研究之中。


    不僅他沉迷其中,甚至他還鼓勵大明的貴族們研究科學。其實在這個時代,科學作為燒錢的“愛好”,對學者們的要求是什麽?不是在有多麽聰明,而是必須要有錢,有錢進行的研究。


    相比於普通人,貴族們既有時間,同樣也有金錢支持他們的研究。其實,在大明的宗室裏也有這樣的人,比如那位號稱“天潢中之異人”讓藩王給胎弟的朱載堉,就是一個研究學者,他的發明涉及音樂、天文、曆法、數學、舞蹈、文學等,不僅是個重量級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大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不過這麽一個重量級的科學家,在中國曆史書裏連提都不提……畢竟,大明宗室嘛,養豬的,能出什麽人才?就是有人才,也得給他飄沒了。


    不過朱載堉雖然讓出了藩位,但是其子孫仍封東垣王,作為其後代的東垣王朱由彬,同樣也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宗室,不過與其祖上不務正業從事科研不同,他反倒對航海充滿了興致。


    如果說成祖之後,大明是“防藩如防虎”,那麽到了乾聖朝,幾乎等於廢除“藩禁”,甚至不惜裂土,封藩王為諸侯。從乾聖二年,唐王請求移藩海外,到乾聖十三年。大明已經有唐、魯、平、周、襄、代、定、永等國先後移藩,而在現在在中都演武的還有蜀、趙、淮、崇、鄭五國宗親演武,他們都已經上書皇帝請求移藩海外了。


    大明現在是沒有藩禁不假,藩王不再像過去一樣,一輩子關在王府裏頭當個華麗的囚徒。可誰知道這種寬鬆能維持多久?


    高皇帝在位的時候,藩王們過的是什麽日子?


    到了建文呢?


    過去,大明的那些藩王們覺得海外是荒涼之地,孤無罪何必封於萬裏。但是現在,當他們看著唐王、魯王他們一個個的在海外當起了諸侯,那日子過的簡直不要太爽。


    再小的諸侯,那也是諸侯啊!


    也是一國之君啊!


    於是乎今年一下又有三國請求移藩海外,而鄭國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對於東垣郡王朱由彬來說,他倒不怎麽願意去海外,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這個親宗到了海外能幹什麽?


    以郡王的身份為鄭國開疆?


    或者統率艦隊?


    這是鄭王的想法,畢竟,朱由彬是宗室中少有的專心研究航海的人,這樣的人不統帥海軍,什麽人統帥海軍?


    可即便是鄭王給了他人生目標,他卻不怎麽喜歡這樣的目標,隻能一杯一杯喝著悶酒。


    也就是在海州的海軍中參與操練時,從那些海軍軍官中的口中,聽著海外的奇聞逸事。


    讓朱由彬的心思浮動了起來。


    世界那麽大,我為何要拘泥於鄭國呢?


    為何要拘泥於宗親?


    我可以駕巨艦縱橫四海,到大海上探險啊。


    也就是從這時起,他一邊在海軍中曆練,學習駕船、航海,炮術,一邊盯著世界地圖,盯著那片未知的世界。


    其實,原本他在河南懷慶府老家的時候,就已經在河上學習駕船了,在海州見習半年之後,已經掌握航海技術的他,終於按奈不住內心的想法,一個人來到了南京。


    在朱由彬抵達老山的離宮時,乾聖十三年的第一場冬雪剛降下來,盡管皇帝不是誰想見都能見的,但他是宗親,自然可以例外。


    穿著一身海軍軍裝的朱由彬長揖見禮後,就對皇帝說道:


    “陛下,臣請陛下允許臣留在大明!”


    “哦?東垣郡王可是不願意出海到海外去?”


    朱國強皺眉道,讓藩王去“造福”世界人民,這可是他的既定策略啊,世界那麽大,需要他們這些藩王去“造福”啊,你這小子,怎麽能掉鏈子呢?


    不對,按輩份,朱國強不能稱他小子。


    “陛下,臣不是不願到海外,而是想以大明海軍的身份出海闖蕩!”


    以海軍的身份出海闖蕩?


    朱國強愣了愣,一時間,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他這是什麽意思?


    “東垣郡王想去何地?”


    朱由彬迴答道:


    “歐洲!”


    歐洲!


    在朱國強詫異時,隻聽他說道。


    “陛下,自陛下登基後,大明於海外聯係日益緊密,雖然我大明船隻縱橫四海,可卻不曾有一船一艦駛往歐洲,臣以為大明要“揚國威於四海,拓波濤於萬裏”就非得派艦船出訪歐洲不可!”


    你看,宗室的眼光就是不一樣,一上來就盯住了一個可以名垂青史的差遣。


    去歐洲啊!


    現在已經是乾聖十三年了,西曆的話應該是1657年了……


    過去為什麽沒有去歐洲,一來是因為航海技術,二來嘛,還沒有那個必要,可是現在……差不多也是時候出訪歐洲了。


    讓歐洲感受到一下天朝上國的氛圍。


    讓宗室率領艦隊過去,這倒也不錯,畢竟,歐洲那幫家夥,不僅看重實力,同樣也看重血統。


    想了想,朱國強又說道:


    “那你可知道,出海風險極大?”


    朱由彬答道:


    “臣心意已決,即便是埋骨他鄉,亦不後悔。”


    看著表著決心的朱由彬,朱國強笑道:


    “既然如此,那朕就準你所奏,你暫且留在南京,朕著令海軍都督府籌調艦隊,待準備好之後,再出訪歐洲。”


    “臣謝主隆恩!”


    就這麽簡單?


    其實,朱由彬都準備好了很多理由,甚至他都準備好了銀子,要是這事兒皇帝不同意的話,他就自己掏腰包買船,然後去歐洲!


    “東垣郡王,出訪歐洲,此事關係甚大,等東垣郡王將來功成迴朝了,朕就在承化封你一府之地。”


    什麽?


    朱由彬驚訝地看著陛下,滿眼的不可思議。


    這幾年陛下確實在承化省封了不少郡王,那些郡王既不同於過去的親王,也不同於諸侯。他們的地位有點類似大明國初的親王,掌握著分封之地的軍政大權。


    不過那些郡王可都是……就在朱由彬驚訝的不知道作何迴答時。又聽陛下說道。


    “等你迴來的時候,就是正兌現諾言之時!”


    朱國強哈哈大笑道,對於功臣他從來都是不吝於賞賜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