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從大明“平戎城”駛來的雙桅縱帆船抵達阿巴斯港時,初時並沒有引起任何轟動,直到船上的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後,守將軍才匆匆趕到港口,迎接大明官員的到訪。


    “下臣高淩雲恭迎天官!”


    麵對“偽唐將軍”畢恭畢敬的行禮,方中德微微側身道。


    “將軍客氣,大明藩屬中雖有唐國,可唐國卻遠在南洋,何時到了這?你自稱下臣,實在是名不正言不順。”


    方中德的迴答,讓高淩雲一陣尷尬,那怕是他領兵三萬,一路南下,攻城掠地無數,可他很清楚,大唐這次南下,最重要的一關,就是大明。


    也正因如此,在攻克阿巴斯港之後,他就立即派出信使到到海峽另一端的“平戎城”,告訴他們,唐國會盡可能保證明商的安全,直到後來的談判,說白了,都是為了保護明商。


    現在那怕就是熱臉貼到對方的冷屁股,他也隻是笑道。


    “城守客氣,我等化外小邦,於天朝仰慕是發自內心,雖非藩屬,可卻也是心懷慕化之心,甘為大明藩屬,大人為天朝天官,禮應受禮。”


    你瞧這話說的,那叫一個客氣。


    至於附近的波斯人,更是看傻了眼,誰不知道這個屠夫李將軍的刀子利害,可是卻不知道這家夥在大明官員麵前卻馴服的就像是小綿羊一樣。


    其實,這種馴服,說白了,就是對實力馴服。


    諸國對天朝的馴服,從來都不是敬畏天朝的禮儀,而是敬畏天朝的禮儀,甚至早在春秋戰國時,四夷對華夏的臣服,更多是因為畏懼,因為對力量的畏懼,所謂的“禮儀教化”,不過隻是“拳頭打到聽話”的別一個說法而已。


    就像現在,盡管“大唐”看看軍威赫赫,可是麵對大明,那怕隻是大明的一個正六品的海外小城的城守,能做的也就是敬畏其威,他們敬的是什麽?畏的又是什麽?


    敬的是大明,畏的是大明。


    對於,方中德自然非常清楚的,而對方的客氣並沒有改變他的初衷,他之所以站到這裏,並不是為了顯擺威風,而是為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將軍客氣,本官此次前來,是有一事相問貴方。”


    “天官隻管直言。”


    “此番貴方南下,意欲為何?”


    方中德看著對方問道。


    高淩雲直接了當的答道。


    “自然是為了教化四方,撫夷歸夏!”


    嗯!


    愕然的睜大眼睛,方中德詫異的看著高淩雲,這小子說什麽?


    教化四方,撫夷歸夏!


    你,你也配!


    你這貨就是一流寇,也配說什麽“教化四方,撫夷歸夏!”,這可是王師標配。


    咱大明為什麽封諸侯於海外,不就是為了“教化四方,撫夷歸夏!”,你們一群流寇,居然說什麽“教化四方,撫夷歸夏”。


    別以為你們這群流寇披了一層“唐國”的皮,就能改變你們是流寇的現實,居然要“教化四方,撫夷歸夏”。


    笑話!


    你們配嗎?


    “教化四方,撫夷歸夏!”


    方中德冷笑道。


    “不知李將軍口中的夏是什麽夏!難道你們自號為夏不成?”


    在方中德看來,這些流寇壓根兒就不配說出這樣的話。他們是華夏人不假。可是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他們不過就是一群逆賊,一群流寇而已。哪怕就是換了國號。也改變不了他們的真實身份。


    “大人此言詫異,我唐國雖然是化外小邦,可卻也是出自華夏,我唐國之人,說漢語,從漢俗,且祖地出於漢地,出於華夏,即便是身居異域,也不改赤子之心,而本地夷人,從番俗,信番教,言番語,我唐國為推行教化,才揮師南下,如此種種絕不是為了自立,而是為了傳播教化,今大明天子號諸侯“教化四方,撫夷歸夏”,令天下萬民皆可以沐華夏天恩,如此天恩浩蕩,我唐國又焉能不從!”


    高淩雲說話時,甚至還特意朝著東方抱拳,看那模樣,還真分不清楚誰才大明的臣子,好像是他高淩雲才是大明的忠臣義子。


    好嘛,“唐國”的擴張到了高淩雲這裏,居然變成了響應大明天子的號召了,這話說的,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誰都知道這是假話,方中德當然也知道,他壓根就沒打算在波斯的問題上和對方糾纏,簡單的幾句話,探出對方的底線後,剩下的一切就再簡單不過了。


    畢竟他之所以過來並不是為了興師問罪的,而是為了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利益。


    當天,在一場盛大的歡迎宴會後,盡管波斯舞娘很是誘人,但方中德並沒有把舞娘留下來,而是直接向高淩雲表示了他的擔心。


    “安全!本官需要的是“平戎城”的安全,你們的擴張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安全!”


    聞言高淩雲臉色大變,看著對方問道,


    “我唐國絕對沒有進犯“平戎城”的意思,大人又何必有這樣的擔心?”


    擔心?


    大明需要擔心唐國的進攻嗎?


    壓根就不可能,唐國上下現在巴結大明還來不急,怎麽可能會得罪大明?盡管知道對方的擔心不過隻是無的放矢,可是高淩雲總歸還是要配合一下的。


    因為他已經知道,對方這次過來肯定不是為了喝場酒,看看舞娘跳跳肚皮舞而已,人家過來,肯定是有所圖謀的......


    問題是他圖的是什麽?


    方中德笑了笑,


    “將軍,這樣的話,說出來,你會信嗎?”


    “大人,雖然我唐國上下,確實是逆賊出身,但誠如先帝所言,寇亦是赤子,我等當年行事,是迫於生計,而現在於此立足,絕對不敢有絲毫對抗天朝之心!”


    讀書人出身的高淩雲,其實在內心深處,對先帝一直崇敬有加,從剿寇時特意下旨強調“寇亦我赤子,宜撫之不必專戮。”再到京城殉國時的“任爾分屍”,這些都是大明的仁德,當然,更重要的是,大明……招惹不起啊!


    “現在不會,不代表將來不會!”


    方中德的話,讓高淩雲的眉頭一皺巴,反問道:


    “那要怎麽樣,大明才能安心呢?”


    難道是讓我等撤出波斯?


    “難道我等撤出波斯,大明才能安心?可此地土夷,又豈是大明赤子,難道大明甘願相信蠻夷,而不願意相信我等的向化之心?”


    “撤出波斯?波斯人的死活,與我何幹?”


    方中德卻笑道:


    “你們在這裏無論幹什麽,隻要能保護我大明商人的安全,我大明是絕對不會幹涉的,況且,土夷蠻野,非得行以教化不可,隻要是華夏,誰教都是一樣的教,但是,你們又如何取信於我大明呢?”


    “取信於大明?”


    高淩雲不解的看著對方,


    “如何取信?”


    他一邊說話,一邊看著對方,想弄清楚對方的意思。


    高淩雲知道,對方所謂的取信,恐怕不僅僅隻是什麽說兩句話而已,要是事情有那麽簡單的話,他堂堂大明的城守,又何必親自過來呢?


    而現在他自己親自過來......


    為的是什麽?


    圖就是為了在他們的身上吃下一塊肉嗎?


    過去和波斯人打交道的時候還在尋思著怎麽能夠吃到這塊肉。


    現在,合這些流寇打交道無疑更簡單一些,畢竟,這些流寇也是來吃肉的。


    你們想要吃肉可以,但是至少要把肉讓給大明幾塊。


    要不然的話,方中德得又何必親自過來呢?


    當然,你們要是不願意的話,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不過既然敢過來,就是因為吃準了,他們肯定願意吐出幾塊肉。


    方中德笑到。


    “想要取信大明,這也倒也簡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