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不大。阿瑜陀耶更不是“永遠勝利”。


    王宮大殿內,納萊王的麵前除了他的大臣之外,還有四名大明的官員以及一名大明移民,那幾名官員當然不是站在那,而是坐著。


    畢竟是天朝上國的使節嘛。


    匍匐王座前的“鐵血大將軍”拉多,已經用雙手將《宗藩條約》呈給了納萊王。


    “這是......”納萊王拿起條約,仔細看了起來。


    略微掃了幾眼,納萊王臉色就開始難看了起來。


    這個條約一簽字,暹羅就是大明的屬國了!


    啊,不對,暹羅國本來就是大明的屬國!


    但過去也就是個名義,可是現在……


    現在……難道說,關起門來當國王的日子也結束了?


    “這……敢問天使,這……這是何意!”


    納萊王說道。


    “我們對天朝一直恭順有加,隻是如此,又是駐軍,又是派出流官,又何至於如此呢?”


    兩國的翻譯,同時把納萊王的話翻譯成中文。


    “何至如此?”


    李汝璨笑道,


    “這是為了給你們解決一些麻煩!”


    “麻煩?”


    “對!”


    李汝璨點頭道:


    “即便是明人之中,也難免有不法奸徒,天朝是禮儀之邦,又焉能容忍不法奸徒傷及無辜百姓,所以天朝才意派出流官,專管移民,他日要是有大明移民傷及無辜百姓,自然有流官論處,如此不是少了許多麻煩與誤會?”


    似乎有那麽幾分道理。


    這是治外法權乎?


    其實,這都是華夏的老祖宗玩剩下來的,早在漢唐時的羈縻府就已經形成了“土官專治土人,漢人歸屬流官”的製度,而發生“漢土之爭則歸流官”,至於土官,頂多也就是派人旁聽一下。


    治外法權,古來有之。隻不過叫法不一樣罷了,這玩意兒自己享受可以換成別人享受誰都不舒坦。


    “這,這倒也無妨,隻是天朝天官尊貴,暹羅實為化外之地,又焉需要累及天官?”


    納萊王委婉的拒絕道。


    “不遠不遠,我大明郡縣,遠至西洋,天朝在南天門亦有兵民十數萬,每年往來船隻豈止萬餘,天官往返不是問題,況且,正因為暹羅為化外之地,才需要加以教化,明以禮節,這實是天朝之責任!”


    李汝璨的話,說是愛護,可實際上幾乎等同於是威脅!


    軍民十數萬——這是要警告他們,大明甚至都不需要動員本土的軍隊,就能直接殺到阿瑜陀耶城了!


    至於結果如何?一旁的緬甸就是例子。


    至於簽不簽字,你們自己看著辦。


    納萊王當然聽出了來話中的威脅。


    “那為何要駐軍呢?”


    李汝璨的目光投向宮廷中的那幾個西洋人笑道,


    “這些年,西洋各國或是入侵,或是滲透我大明屬國,陛下焉能見諸屬國如馬六甲一般,為洋夷所據?所以才會派兵加以保護,這亦是天子對屬國的愛護!”


    愛護?


    費爾斯心底冷笑道。


    你們分明就是想吞並這裏!


    現在他是知道大明朝有多黑,可是即便是提醒納萊王別犯傻,不要簽字,然後呢?


    ……條約簽不簽字,結果都是一樣。


    畢竟,憑納萊王和他的軍隊肯定打不過明軍的。


    既然打不過,那就隻能簽約了!


    當然,費爾斯也知道,在簽約簽定之後,他也要離開這裏了,畢竟,大明已經表現出了對他們這些西洋人的敵意。


    而暹羅方麵,說不定他們還可以維持十幾或者幾十年的時間,至於將來,誰知道呢?


    納萊王到現在都沒有兒子。


    如果將來沒有繼承人的話,那麽這片土地肯定會被大明吞並。


    其實,對於法國來說,這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即便是現在……現在法國也無法進入這片土地。畢竟,大明的實力不是法國可以挑戰的。


    看來,往後,法國也隻能在南天門與大明貿易了。


    到那時,這片海將會成為真正的“大明海”。


    哦,不,還有西班牙人!


    那些西班牙人還占領著菲律賓,也許……也是兔子的尾巴而已。


    這個大明啊!


    是絕對不會讓任何國家占據他們的勢力範圍的。


    其實,對於納萊王來說,他壓根就不擔心暹羅像馬六甲一樣被葡萄牙人占領,不是因為這座城市是“永遠的勝利之城”,而是因為……大明看守著馬六甲,而且暹羅也是大明的藩臣,現在的大明多強大?誰會挑戰大明?


    可問題是,如果是大明想要占領暹羅呢?


    暹羅能夠抵抗大明的進攻嗎?


    當然,更重要的是,大明對暹羅的野心止步於什麽地方?


    納萊王徹底陷入了沉思。


    暹羅當然打不過天朝,甚至可能連掙紮之力都沒有,天朝隻需要輕輕的一推,暹羅也就滅亡了……


    到那時候,他這個大王,肯定會向緬王一樣,被砍下腦袋,然後腦袋送到南京。


    “大王,”


    李汝璨繼續忽悠道,


    “暹羅對天朝的恭順是有目共睹的,隻要往後繼續恭順天朝,盡屬國之本份,天朝亦豈會刁難暹羅,就像崇禎十四年,今天子親自領兵助朝鮮複國,大明雖在朝鮮屯駐大軍,但亦隻是為防犯東虜入寇,不曾有擾朝鮮官民半分,朝鮮上下無不是感念天朝仁德……”


    朝鮮是大明的乖兒子啊,這十幾年來,大明替他們守著土,看著家,以至於朝鮮王都直接把軍隊給裁了,隻留下不過千人的王廷侍衛,就連兵曹判書也成了擺設。


    對於這些,納萊或許不了解,但他對西南的土司卻是了解的,那些土司……差不多也是如此吧。雖然聽命於大明,大明派流官、置軍屯,可是土司呢?依然像個“土皇帝”一樣,繼續過自己的日子。


    對內藩土司都是如此,那暹羅……


    一時間,在所有人看來,這條約簽與不簽都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其實,所謂“藩屬的獨立性”,可是一點點的給予,當然也可以一點點的吞食。對於朱國強力推的一種方式——他是想把大明的宗藩體係轉為殖民帝國的體係。將暹羅、安南、真臘等國轉變為大明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一口吃下,大明確實有這個實力,而且看著也很爽,但是真的實行起來非常困難——就像當年大明吞並交趾一樣,盡管輕易的擊敗他們的中央政權,但卻隻是長期戰爭的開始,甚至到最後,麵對頑強的抵抗隻能灰溜溜的撤軍。


    直接吞並成本太高,而且風險也太大。況且殖民地的開支超出收益時,那麽失敗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畢竟,吞並也是要算經濟帳的。


    最好的辦法是什麽?


    比如法國吞並越南,先吞並部分地區,然後再一點點的索要權力,最後,越南、直臘王室都成了擺設,隻是關起門來在那裏裝模做樣而已,而總督府最終會成為真正的權力機構。


    而在這個過程中,殖民地不僅不會耗費帝國的財力,還會成為帝國的奶牛,總督府可以根據帝國的需求,在暹羅、直臘、安南這樣的地區推行殖民地體係內的農業,滿足本土對於糧食、木材等各個方麵的需求。


    同時這些地區還將會成為大明的殖民地,吸納國內過剩的人口,通過設立總督府來保護大明的僑民,通過儒家書院讓大明僑民和他們的後代接受華夏教育,而不是像現在的暹羅人那樣被佛教洗腦。經過幾十年的這樣血統上的以及教育上的漸進式的吞並,暹羅國還剩下什麽?


    對於這一切,朱國強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幾十年後,純種的暹羅人絕對不會剩下多少,畢竟,這個地方不僅僅隻是男多女少的問題,而是他們的男人本身就沒有大明男人受歡迎,他們的女人往往都以找大明男人為榮,甚至結過婚以後的女人同樣也是如此,主動的給大明的男人生兒育女,久而久之,這樣的民族融合肯定會率先在這片土地上完成。


    作為大明的皇帝,朱國強對於這樣的民族融合當然是樂見其成的,如果有必要的話,也會讓史官們用筆墨曆史上寫一下這一篇章,告訴世人暹羅上一下是如何主動地融入這個大家庭,這種主動並不僅僅隻是局限於暹羅王,還有暹羅的普通百姓,曆史書會詳細的記錄這一切,記錄著他們如何歡唿雀躍的投入,這個大家庭注入的融入其中。那些暹羅的女人們是怎麽樣主動的投入大明男人們的懷抱。


    也許到那個時候。電影藝術家們會從中得到無數的靈感。一步步驚天地泣鬼神,讓世人為之流淚為之歎息的經典愛情故事。也許就會誕生在這片土地上,或許那個時代的電視上不會出現鞭子戲,皇家宮鬥劇,但是肯定會有很多暹羅女人為了一個大明男人爭風吃醋的電影。當然也不僅僅局限於暹羅,包括緬甸了,安南了所有的這些蜀國同樣都是如此。他們都將會在未來主動的融入這個大家庭,進而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而並不僅僅隻是大明的孝子賢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