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這些小民百姓來說,他們壓根兒就不知道。大明既然敢形勢問罪就根本不怕他們會記恨,


    記恨!


    他們的先有那個本錢。


    甚至那些大明移民壓根兒就不知道,就是為了讓他們好好過日子,天朝才“勞師遠征”的。對於朝廷的深意,尋常百姓當然是無法體諒的,畢竟他們現在還沒有感受到那種直接的好處。


    不過相信他們很快就能夠感受到這一切。


    畢竟帝國主義列強那也是一步步的打出來的,也是通過不斷的教訓,別人教訓出來的地位。


    剛開始的時候,那些帝國主義列強又那怎麽可能知道那些國家其實一個慫過一個,不過都是一群慫包哪?


    在趙祖德抱怨著好日子頭到的時候,那邊明軍已經上了岸,大搖大擺的,直接當著暹羅人的麵,在入海口炮台台旁邊占領了了一塊地盤,其實,也就是河口的一塊小平原,因為這裏靠近港口,作為明人來此的第一站,這裏不但居住著不少明人,而且還有很多人是明人的後代,大部分居民都會說一點漢語,不過大都是廣東話或者閩南話,對天朝軍隊當然也不會排斥。


    至於炮台上的暹羅軍官來說,他們也不敢阻拉,畢間從法理上說,暹羅是大明天朝的藩屬!


    大明是宗主,暹羅是藩屬。藩屬國無理驅逐宗主國天軍的,要是開了炮,那就是形同造反啊!


    況且,大明天軍這麽浩浩蕩蕩的殺過,誰會沒事找死啊!


    於是乎,登陸後的一千明軍變得無所事事起來,閑著沒事,那就安營紮寨吧。


    恰好在這個時候,萬戶侯披拉帶著勞軍的物質過來了——牛十頭,豬百頭,雞數百隻,酒百壇。恭順的讓你都不忍心找事兒了......


    咱過來可不是來找事的,是過來討公道的。


    勞軍的物資收下來,但事情還是要照辦的。


    南天門總督府的責問公函先交給暹羅官員,讓他有稟報的時間,第二天一大早,負責交涉的李汝璨就率領一百衛兵,雇傭了本地的數艘木船,沿著湄南河逆流而上,朝著大城駛去,大城就是明人口中的阿瑜陀耶城,也是暹羅的國都。


    坐在大船上,李汝璨偶爾會把目光投向河兩岸肥沃的土地,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說起來,他也是“龍子鳳孫”之後,是吳王李恪十三世孫李闌支下二十世裔孫,萬曆辛酉科的舉人,崇禎元年戊辰科進士,曾官至兵部給事中,甲申天變時,他曾寫了一道《祈死文》祈死,最終絕食而死。


    不過,曆史卻在這裏發生了一些改變,“德世子屠戮南六部”後,一批不受待見的京官被踢到了南京,而李汝璨就是其中之一。


    到乾聖朝後,兵部尚書不再由文官出任,而改為五軍都督府舉薦現役勳臣出任,兵部官員也必須由現役軍人擔任,身為兵部官員的他,就此離開兵部,身為理藩院協理的他因為身在廣東自然要親自過來,畢竟,理藩院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得控製和管理藩屬國所設,而他在廣東的目的,也是是為了更快地進取南蠻地。


    現在……機會來了!


    南蠻地可不僅僅隻是一個緬甸,暹羅、真臘,安南……都是南蠻地。


    “你是明人?”


    李汝璨看見正船主穿著一身道袍,所謂的道袍倒不是道士穿的,而是明朝男子穿著最多的款式之一,於是就問道。


    “你讀過書?”


    “迴大人話,小人在黃石老家時,讀過幾年私熟。”


    趙念祖答道。


    “呀,你也是湖廣人?”


    李汝璨驚喜道,他自己也是湖廣人啊,能在暹羅碰到同鄉,又怎麽可能不高興!


    “本官是南昌人,咱們是同鄉!”


    他又問:


    “怎麽就來了暹羅?”


    趙念祖歎了口氣:


    “前幾年,家父病重,為了治病隻能典賣田業,後來人沒了,地也賣個差不多了,隻好到這邊尋個機會。”


    “哎……”


    李汝璨跟著歎了口氣。


    那怕就是中產之家——富農們也害怕家人遭病,碰到一般的病症倒也沒什麽,要是碰到什麽疑難雜症,指不定就得傾家蕩產,沒辦法,爹娘要醫子女,子女要醫爹娘。田地是百姓們賴以為生的根本所在,要不是逼到絕路上,誰會典賣田地。


    湖廣雖然不是沿海,但是卻有長江水運的便利,不少少地無地的百姓都被報紙上海外發家致富的新聞誘惑著出了海。


    “怎麽到了暹羅?”


    “港裏的船,都是各地的移民船,運的都是買了“移民票”的移民,移民票雖好,可還是要當十幾二十年的佃戶,小的當時手裏還有點閑錢,所以就自己買了張船票,暹羅這邊更近一些。”


    李汝璨點頭道,


    “確實,自己買船票確實更劃算。來這多久了?”


    “三年多了。”


    趙念祖答道。


    “那你覺得這裏怎麽樣?”


    “好啊,當然好了……”


    趙念祖瞧著兩岸的曠野說道。


    “就是咱們湖廣老家,也比不上這邊!土地平整,河道密集如同江南,而且……”


    話到嘴邊,他沒有說下去,怎麽說?


    難道說,這邊男人少女人多,喜歡嫁明人。而且很容易勾搭上良家婦女。


    有些話不能說啊。


    李汝璨倒是沒有注意趙念祖的想法,若有所思的想了一會兒:


    “會說暹羅話吧?”


    “會的。”


    讀過私熟的趙念祖並不是笨人,要不然也不會做起米糧買賣,那可是要用暹羅話和當地人談生意做買賣的。


    暹羅用的梵文他是不認識的,當然,也不需要認識。


    “哦。”


    想了想李汝璨說道,


    “那就跟著本官當個通事,等交涉下來,也給你報個功,到時候,由你出任領事。”


    通事?還要報功?


    還當領事?


    領事是什麽官?大概也就是個吏吧!


    在藩屬國設立領事,這是皇帝的旨意,不過這個領事不是官府派出的,而是由大明在藩屬國的商人擔任,其實,一開始的時候,領事原本就是商人出任,外國商人從他們的同行中自行推選解決彼此之間商業糾紛的仲裁人,稱為“商人領事”,直到19世紀中晚期,各國仍然以商人為領事。


    現在大明為什麽要設立商人領事,因為要維持利益啊!當然,商人領事不止一個,也不止一個地方。暹羅這麽大!僅僅隻是依靠大明的官員肯定是不夠的,所以,還是需要一些商人領事來維持大家的利益,他們保護一些甚至偶爾惹事生非也沒有什麽問題。


    畢竟,天朝要是不借助自己的地位去欺負一下別人,能對得起自己的兵強馬壯?


    拳頭硬是幹什麽的,不就是為了居高臨下。不就是為了趾高氣揚,不就是為了欺負一下弱小嘛,要不然拳頭硬還能幹啥?


    難不成自己人打自己人?


    這可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好事啊!


    難道自家祖墳上冒青煙了?


    趙念祖的心中頓時一陣狂喜之後,又忽然有點擔心了,小聲問:


    “大人,您,您這次過來,不是要打仗吧?”


    打仗,那好日子可就沒有了!


    “打仗?”


    李汝璨捋了下胡須,輕笑道。


    “我大明天朝是暹羅的宗主,要號令他隻需一紙公函既可,又何必動刀動槍!”


    看著船上的官軍,李汝璨甚至都覺得沒有必要派艦隊,可陛下要派,但對於這樣的藩屬,又何必派出艦隊。


    “那就是不用打仗了?”


    趙念祖又是一陣狂喜。


    不用打仗了!


    也就不用擔心暹羅人會記恨大家夥兒了,這樣的話,那可就再好不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