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沒有迴答。


    盡管陛下沒有迴答,可方以智還是悟出了陛下的意思。


    悟出陛下的意思後,方以智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信迴家,讓自家把投獻的田產清退了。


    靠近政策的人,不見得每一次都能從政策中獲利,但是肯定能第一時間規避風險。


    這倒不是說他多奸滑,而是人性的必然。畢竟但凡是人,總是會把自保放在第一位。


    這邊清退了自家的投獻,那邊方以智就開始了他的“抄田”了。


    勳貴也好、文官也罷,隻要是地契在他們手上的,那些田必須全部拿下。因為這是陛下的意思。


    方以智去的第一站就是常州,甚至一出年節,他就領著幾十名吏員去了常州,為什麽去常州府。


    這裏臨太湖,是傳統意義上的魚米之鄉,大明開國時,這裏是張士誠的勢力範圍,魏國公家祖上徐達以及不少國初勳貴在這裏都有大片田地,那些田怎麽來的?


    自然是從死人身上拿來的。


    權貴的崛起從來都是踩著另一批權貴的屍骨而起的。


    當然,後來投獻來的田地也有不少,所以,方以智才會把這作為突破口。


    抄家的工作倒也順利,那些徐家的莊頭也配合,不配合也不行,不配合是殺頭,配合了也就是流放而已。


    在這個時候作威作福多少年的他們並沒有任何選擇。這些人是沒有選擇,但是有些人卻有選擇,比如說他們的家奴。


    從方以智來到常州,每天都有千百人圍在他的衙門外,哭訴著勳臣官員過去如何欺壓他們,如何霸占他們的田地。甚至如何欺壓他們這些百姓逼迫他們賣身成為家奴。


    總之一句話,這些一則光鮮的人無不是受盡了欺壓。有時候一欺負就是幾代人。


    反正他們過去是畏懼主家的勢力不敢說,但是現在好了,有朝廷站出來為他們當家做主了,還有什麽不敢說的,當然是有緣申冤,有仇報仇了。


    當然他們也不是要報什麽仇,他們就是想要拿迴被人搶走的東西。而且他們無不是相信青天大老爺會給他們主持公道,畢竟這青天大老爺可是皇帝派來的欽差啊。


    對於眾人的哭訴,方以智倒也沒置若罔聞,非但是好聲寬慰他們。而且還命令吏員對苦主登記。甚至還特意交代了一定不能漏下那些田地。畢竟這些田可都是那些個勳臣官員,楊威做福,欺壓百姓的證據呀。至少他是這樣對其他人說的。


    一時間,整個常州城內外無不是說到的欽差大人是何等的英明。但凡是提到這位青菜,大家夥兒無不是豎起大拇指說一聲,這可真是皇帝派過來的青天大老爺。專門為咱們當家做主來的。


    與此同時,充當公衙的學宮一時間那個是熱鬧,每天都擠滿了人。


    瞧著麵前肥頭大耳,卻穿著一身粗布衣的人,書吏問道,


    “你叫什麽名字?有什麽冤屈?”


    那人立即哭訴道。


    “小人名叫趙五,本名陳五,原本是世代良家出身,家中先祖世代經商,掙下些許家業,誰曾想,我曾祖那輩,圻城伯趙家貪圖我家良田,把我曾祖父拿到家裏,打斷了他的腿,強占了我的良家,還逼我們改姓了趙,成為了趙家的“家人”……”


    抄錄著的書吏瞧著眼前這人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又問道。


    “那為何當初不報官?”


    “不敢!”


    “為何?”


    “圻城伯家勢大,怕挨打。”


    “為什麽今天來報官了。”


    “皇帝聖明,誅了奸臣,讓我們小民百姓有機會申冤啊!”


    “那圻城伯家,一共搶了你們家多少畝田。”


    “一共六千七百五十六畝……”


    六千七百多畝的小民百姓,可真夠小的啊!


    像這樣的,還不止一位,有像他這樣就是連人帶田投獻,改名換裝,假裝是勳臣官員“家人”的。也有就是雙方簽訂假的典賣合同。通過假裝典當土地而到期沒錢贖迴,從而達到投獻的效果,鑽法律空子,就像後世為了規避限購,假離婚買二套房一樣。


    整整兩個月,越登計越是心驚,因為涉及到的田實在太多啊。


    心驚不已的方以智每每上奏折稟報時,換迴來的就是三個大字——“知道了”。


    剩下的就看方以智怎麽辦了。


    接下來怎麽辦?


    終於,完成登計之後,在反複權衡之後,方以智丟出了“投獻土地一率抄沒入官”這顆大雷子。


    這個大雷子一丟。常州知府頓時就嚇尿了,都不敢露頭了。不過不露頭是不行,最後,隻能派師爺過去詢問欽差大臣的用意。


    “怎麽迴的?”


    師爺一迴來,施明禮就問道。


    師爺稟報道:


    “欽差隻說了一句,說是當以國法論之。”


    施明禮愣了好一會,才對師爺說道:


    “他方以智,就不怕激起民變嗎?他什麽意思啊?投獻的田地抄入沒官,整個常州府,這樣的田主不下千家,涉及到的田地不下數百萬畝,要是真抄了,是會出大亂子的,不,不應該還給苦主嗎?”


    師爺說道:


    “迴東翁話,方才在欽差大臣那,在下也提過“強占田地理應還給苦主,免得激起亂子”,可是欽差說,若當真是強占,理應還給他們,可有幾人是強占?恐怕都是投獻刁民,當初投獻時,為得是逃避交給朝廷的稅賦錢糧差役,現在一個個的都說是強占,怎麽不說是強占朝廷的便宜。所以,勢必要嚴查!”


    “嚴查,這世上的事情哪有那麽容易?”


    施明禮搖頭不已。


    師爺笑道:


    “不妨表麵上配合,至少不能得罪這位欽差。”


    施明禮問道:


    “如何表麵配合?”


    師爺說道:


    “你且由他就是了,他要衙門派差役,咱們就派,要派人咱們也派,萬萬不能攔著他,畢竟這是欽差。”


    “那萬一要是出了亂子怎麽辦?”


    “出了亂子,也是欽差鬧出來的!”


    施明禮說道。


    “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


    想,還不容施明禮想幾天,清田就開始了!


    所謂清田,就是清查抄沒入官的田地。


    那個胖乎乎,相貌頗為富態的趙五,不,陳五,是第一個被抄的,六千多畝良田,而且就在城外,抄起來方便。


    田被抄了的時候,陳五一副如喪考妣狀。


    “我冤啊!這是我們陳家的祖業啊!”


    “蒼天啊,你就開開眼吧,看看這些奸臣貪官,是怎麽把良家百姓的地給搶走的啊!”


    “老天啊!還有天理嘛!”


    哭啊、淚啊。


    陳家子弟無不是怒目相向,卻無人敢做聲,畢竟,這位是欽差大臣,圍堵欽差形同謀反,去年,皇爺還沒登基的時候,清查南京衛所田地時,被殺的指揮使、千戶們的眼睛可都還沒閉上呢!


    “天理!何為天理?難道天理就是讓國家吃虧,讓你們這些刁民占盡便宜?”


    麵對陳五的哭訴,方以智大聲說道。


    麵對一雙雙恨不得食其骨的眼神,他是一副視若無睹的模樣,


    “欽差大人家也是積世之家,難道欽差家裏就沒有冒名投獻的!”


    麵對他人的質疑,方以智義正詞嚴的說道。


    “沒有!若有一畝投獻之地,方某立即請辭!”


    如此表態,眾官自然順服,皆表示支持,至少表麵如此。心思靈活的,也紛紛寫信給家人,清理各家的投獻。


    大明朝的風向變了,至少局勢不明時,這投獻的田地,還是暫時歸還各家吧!


    這就是領悟政策的好處。


    數日之後,清查在繼續,隨著一張張田契清理,大量的良田被抄沒入官,隻等著分配給軍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