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永三王!


    或許隻是三個年少的藩王,但是他們的身份極為特殊,他們是先帝崇禎的子嗣,尤其是平王,那可是曾經的太子!


    曾經的國本!


    哪怕現在他隻是普通的藩王。但他仍然是先帝的兒子!他身份注定和其他人不同。


    不是他啊!


    他們三個人的身份在大名都是極為敏感的。甚至在很多時候,大家夥總是會有意無意的忽視他們。


    並不是忽視。


    而是為了避免提起他們,畢竟按道理來說,應該是他們繼承大明的皇位!


    但是現在唐王提出的請求,卻讓大家夥兒無法忽視他們,因為,現在唐王請求移國海外,哪裏是為了他自己啊,分明就是項莊舞劍啊!


    “唐藩的於先帝仍有遺怨啊!”


    路振飛的一聲長歎,讓眾人的臉色無不是微微一變。


    能沒怨氣嘛!


    當年下旨天下勤王的是先帝,藩王中就一個唐王響應了,結果非但無功,反倒成了罪過,被關進中都高牆受盡苛虐。


    心裏沒氣……騙鬼哪!


    現在好了,老子的過,應在兒子身上了。


    海外,海外再苦能苦得過中都高牆。


    老子不舒服,你們三位小爺也別想舒服!


    這唐王……心機可真夠深啊!


    “我大明還沒有封藩於海外的先例,既然如此……”


    李建泰正色道。


    “還是迴了吧!見白、研文以為如何?”


    其實內閣並沒有權利迴絕他,因為按道理來說他們隻有票擬的權力,他們做出的決定還需要皇帝的同意。


    不過一般情況之下,皇帝並不會推翻內閣的決定。當然,在此之前內閣必須做出決定。


    而他的決定就是迴絕唐王的要求。他或許是個庸臣,但他心裏從不曾忘記先帝的知遇之恩,涉及到三位王爺,不能不有所表示,同時又拉上了路振飛和高弘圖,他們可都是先帝舊臣啊!


    “王無過,何必封於萬裏之外?”


    路振飛也表明了意見,五名閣臣隻要三個達成一致,這件事基本上就算是定了。


    可麵對他們的決定,高弘圖卻沉默了下。


    “研文,可是有其它的看法……”


    麵對李建泰的詢問,高弘圖答道:


    “我覺得,封於海外,未償不是件好事。”


    李建泰的臉色略一陰沉,他高弘圖難道不記得先帝的知遇之恩了嗎?難道他想要眼睜睜的看著先帝的血脈被流放到海外嗎?


    但這樣的話他不能說,也不敢說,隻是他冷冷地說:


    “那你說說,怎麽就不是件好事了。”


    怎麽說?


    從何說起?


    高弘圖的心裏一時間盡是五味雜陣,他能說到海外保住三位王爺的性命嘛!


    留在大明國內……不說其它人,就是你們兩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不也是念著先帝的舊恩嗎?


    越是如此,越保不住他們的性命啊!


    你們幾位……當真是糊塗嗎?


    想要保住先帝的血脈,就必須把他們扔的遠遠的,隻有如此才能保住他們的性命,隻有陛下看不到他們,大家夥兒看不到他們。他們才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


    要不然到最後……難道要讓他們像建庶人那樣,被一輩子關在中都的高牆裏?


    相比之下,流放到海外……那也是大明的王爺啊,總好過一輩子被關在中都的高牆裏吧。


    可是這樣的話,高弘圖不敢說,更不能說。


    說出來,那可是死罪!


    隻是感歎道:


    “我隻是覺得,陛下有意於海外為我大明開疆拓土,而且就眼下來看,無論是台灣也好,河口也罷,甚至就連南天門,都是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既然如此,封大王於海外,未嚐不是件好事,況且,這海外也不像古人說的那樣,什麽邊陲偏地,我聽大員縣說過,大員現在人丁不下內地的大縣,良田阡陌相連同,不下百萬畝,人丁十數萬,覺得海外荒蠻,不過隻是成見而已。”


    過去,朝中的大臣們為什麽反對開疆拓土?


    不是反對開疆


    張秉文讚同道:


    “研文所言甚是,河南百姓貧苦,產出有限,供養藩王,實在是吃力的很,而海外富產稻米,唐王穩藩海外,不但宗祿有了保證,河南百姓的負擔也能減少許多。”


    在唐王奏折的這一問題上張秉文是懷有私心,他希望唐王到海外,更希望三位王爺到海外去,這是保住他們性命的唯一辦法,或許現在陛下能容得下他們,但是將來呢?


    陛下是要做聖君的!


    眼下,世人畏懼陛下的性情,沒有人敢說三道四,可是難免將來會有人拿三位王爺當大旗,那怕就是三位大王不願,也沒辦法阻止別人,到時候陛下就是進退兩難。


    是殺,還是不殺?


    隻有把他們封的遠遠的,封到比南天門還遠的海外去,那時候,就再也不用擔心他們被別人利用了,到最後白白賠了性命,而陛下也不用被迫擔上汙名。


    當然,這也是報答先帝的唯一辦法。


    這迴唐王請旨移國,那裏是在報複啊,分明就是為了保住先帝的血脈,唐王於大明,實在是忠心耿耿!


    留三位大王在大明,實在是後患無窮啊!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但這些話,他可以在宋學朱的麵前說,卻不能當著所有人的麵說出來,那怕就是他們五位閣臣之間,也不能把這些話挑明了。


    這是大逆不道的言語,畢竟皇帝是聖明的,不可能殺三位大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現在你們這麽說,根本就是在挑撥宗親,腦袋肯定是保不住的……


    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關係,可誰都不能主動說出來。


    而不明白的,卻又不讚同唐王的移藩。


    現在怎麽辦?


    張秉文沉思著不再說話,見狀,宋學朱又說道。


    “那就票擬吧,票擬後,內閣就算有了議決,待會兒見到陛下,可不能爭執起來,要不然叫陛下,叫各位大臣怎麽看?”


    他這邊話聲剛落,那邊有吏員進來稟報道。


    “南直隸巡撫的急件,常州府因抄沒有勳臣土地,激發民變,十數萬百姓聚集府城,毆擊朝廷官員,蘇州、揚州、鬆江等地民變驟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