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身處南京的皇宮之中,才知道為什麽朱由榔在南京繼位後要修皇宮,不修沒法子,根本就沒辦法住人,曆經幾百年風雨、火災,此時的南京皇宮內大多殿宇已經坍毀無存,就連同太廟也早已被焚毀不複存在。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國強還是遷都南京了,不遷也沒法子,朱老四遷都燕京說是“天子守國門”,那是因為他的政治根本在北平,在南京,他不怎麽得人心。


    他是把政治中心遷到了北方,可隨後的幾年間,每年幾百萬石漕糧轉運徒耗天下的財力不說,更重要的是南方的稅收也越收越少,畢竟,天高皇帝遠啊!


    沒有了皇帝的彈壓,南六部差不多成了南方官員的自留地。政治賬要算,經濟賬同樣也要算。


    於是乎在京城登基後,朱國強就直接宣布年內遷都南京了。


    誰讚同?誰反對?


    沒有敢反對!


    畢竟,幾百個腦袋血淋淋的掛在的城頭上。有那些腦袋在那裏提醒的,大家夥兒自然也就沒有人反對了。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朝的國都又一次迴到了南京,這也算是恢複了高皇帝的舊製。


    不過對於南方士林來說,國都遷迴南京,著實讓他們擔驚受怕了好一陣,這位乾聖皇爺那裏是性能似二祖啊,就是高皇帝、成祖皇帝再世也比不上乾聖皇爺,高皇帝也就是在南京殺殺,成祖皇帝也是在南京殺殺。


    這位乾聖皇爺倒好,沒繼位的時候,先在南京殺了一通,然後又在京城殺了一通,這次到南京,還得殺多少人啊?


    不過,到最後他們還是長鬆了口氣——乾聖皇爺這次來南京沒殺人!


    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得,千萬別惹惱了這位爺,於是乎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大明的朝政那是一個順暢啊,就連同“從賊案”裏的“從賊逆臣”家人也是該流就流,絕不手軟。


    大夥幹活幹的這得利索為啥?


    為得就是要不給乾聖皇爺殺人的借口啊!


    朝堂上一團和氣,弄得朱國強都有些無趣,無趣的結果也就是又有幾位宮女成了妃子,有了身孕。


    君王從此不早朝,當然是不可能的,畢竟,現在還沒有到做甩手掌櫃的時候。


    和往常一樣,在“文華殿”處置事物時,聽到內官稟報王喜迴來後,朱國強頭也不抬的問道。


    “東西給唐王了?”


    “給了,不過,小的瞧唐王似乎沒體會出皇爺的意思。”


    “那就讓他慢慢體會,明天差人告訴唐王,朕身體欠安,這幾天就不接見他了!”


    身體欠安?


    沒有的事,朕現在正值壯年,連禦數女也沒問題,問題是在唐王朱聿鍵的身上,不僅僅是他的身上,還有其它的幾位藩王,雖說李自成、張獻忠殺了不少的大明藩王,可剩下的還有不少,對於一心要“恢複太祖祖製”的乾聖皇爺來說,當然不能削藩,而且那些個藩王一個個倒也乖巧,不可能給他理由削。


    可問題是,乾聖皇爺不想養朱啊!


    可親親之誼總是要講的,總不能什麽都不顧吧。


    其實,對於這群藩王宗室,朱國強早就有了打算,讓他們在國內作威作福是絕對不可能的,那讓他們去那?


    海外吧!


    讓他們到海外當土皇帝!


    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去那?


    東南亞自然不可能,那裏是大明的自留地,也是華夏文明第三次擴張的根本所在,是大明將來的魚米之鄉。


    南洋豐,天下足。


    那地方是自家的,至少幾百年後,大家夥不至於紮堆到海南買房子吧。南洋那麽大,夠幾億人到那邊買養老房了。就是沒有東南亞嫩模了。


    除了南洋還有那?


    當然是從古今最擅長被外人統治,最沒有反抗精神的印度了。


    印度!


    相比於富有反抗精神,動不動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的華夏人民。印度人民真的真的非常非常的善於被統治,世界上有比他們更適應被統治的民族嘛?人家為了獨立可以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這樣的人你不去統治他,奴役他,那簡直就是糟蹋了老天爺把他們安排在這個世界上。


    沒有比印度更適合大明的王爺們在那裏做威做福的地方了。不,不是為了作威作福,是為了,為了達成印度人民的心願,為了讓他們不至於白來這個世界上,為了讓他們生有所治,嗯,為了達成他們被統治、被奴役、被殖民的心願,大明皇帝就勉為其難的派自家的親戚過去造福他們吧,不能讓他們沒有了人生在世的動力。


    有唐王、魯王、蜀王,益王、衡王、潞王、鄭王、周王、靖江王,這些個王爺在印度造福印度人民,朱國強也就放心了。


    甚至就連高皇帝那邊也有了交待——你瞧咱待你老朱家的子孫多好,朱老四恨不得把他們變成囚犯,咱直接和他們裂分國,讓他們當上了真正的大王。既有封國,又有兵權,那日子簡單爽得不要不要的。


    當然,就是德藩——他那個便宜老爹和老弟,也一並到那裏作威作福的,還有就是崇禎的幾個皇子,也理應有一個他們的國。


    這氣度,也就是周天子能與之相比了。


    可這樣的苦心,沒有人幾個人能體諒,至少眼下沒有。萬事總得有人出頭,他不指往德藩那個便宜老子主動站出來,更不能讓他主動站出來,畢竟,“流”親父於海外,這話雖然沒人敢說,可傳出去總是不好聽。


    思來想去,也就是唐王了。


    哦,對了,還有幾位失國未降的王爺。


    想迴封國是不可能了,想作威作福還是去海外吧。當然,他們不僅僅是到海外享福,同樣也是為華夏開拓生存空間,為了華夏的殖民事業,


    但萬事總要有人帶頭請旨,然後咱乾聖皇爺才能勉為其難的接受,這事可不帶強迫的!咱們聖天子,咋能強迫人呢?


    “皇爺,奴婢覺得,是不是應該派個人點撥一下唐王?”


    對於王喜的建議,朱國強搖頭說道。


    “要是他和他身邊的幕僚連這點東西都悟不出來的話,那就是封了出去,也不過是送死而已,朕讓他們出去,可不是千裏送人頭,是為了讓他們揚大明國威於萬裏之外,是為了大明的千年基業!”


    他們有可能會猜不出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