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春天,在冰雪尚未消融的時候,一支浩浩蕩蕩的滿洲蒙古大軍就從科爾沁殺進了漠北。從那天起,整個漠北蒙古就燃起了烽火,數十萬漠北蒙古牧奴被漠南蒙古各旗掠為已有,而占據著漠北的喀爾喀各部在滿蒙聯軍的進攻下,根本就是不堪一擊,隻能倉皇而逃。


    夜幕又一次在草原上降臨了。


    奴才們搭起了帆布帳篷,這種產自大連的帆布帳篷,比牛皮帳篷更為輕便。而且便宜,至於牛皮帳篷……在蓋州雙方的易市上,可以換上好幾頂帆布帳篷。


    一頂頂土灰色的帳篷間燃起了熊熊簧火。這些撕殺了一天的奴才們烤起了羊肉、牛肉,甚至還烤起了駱駝肉,一時間,營地中到處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將盔甲脫於帳篷邊的奴才們興高采烈地說笑著,並且大口吃嚼著肉食,對於他們來說,今個又是一個收獲的好日子——又有漠北蒙古的數千牧民在其頭領的率領下歸附大清。


    不過與外麵奴才們的歡天喜地不同,置身於帳中的多爾袞,臉上卻沒有什麽笑色。他所擔心的倒不是今天的戰事,在他看來,最多到秋天,喀爾喀蒙古就必定會歸降他,冬天之前,那怕就是喀爾喀各部的汗王做不了這個決定,那些兀魯思、鄂托克的領主們也會自己做出選擇——要麽冬天餓死,要麽歸順大清國。


    自從他領兵入蒙以來,一直都在盡力招降漠北蒙古,畢竟,他所需要的是為大清國打仗的蒙古人,而不是死人。在蒙八旗的幫助下,他們一路逐水草而擊,讓上百萬蒙古疲於奔命,牲口得到了休養生息。


    要是秋天時,牲口還不停消息下來,養養膘的話,一個冬天過後,餓死的可就不僅僅隻是牲口了。


    “隻要再等兩三個月就見分曉了!”


    從帳中走出來,在漠北的略帶涼意的夜風中適意地伸了一下身子,多爾袞望著野茫茫、黑沉沉的草原有些出神。見眾人沒跟著,洪承疇忙掀開帳篷出來,見他沉吟不語,遂笑道:


    “主子,草原上風大,還是迴帳吧。”


    此時的洪承疇已經穿上了大清國的官袍,甚至就連頭發也剃了,瞧著和滿清的官員沒什麽區別。


    “唉,睡不著啊!”


    多爾袞抿了抿嘴說道。


    “現在各部還沒有歸順的消息,這麽等下去,那邊總是讓人放心不下啊!”


    “主子大可不必擔心,現在德世子一真盯著關內,盯著崇禎的皇位,他必定會抓住機會南下的,”


    “可明廷不是拒絕他了嗎?”


    “朝廷越是拒絕,他就越會堅持。”


    洪承疇自信道。


    “今天與去年不同,去年他實力不足,剛剛出山,現在其麾下十數萬精銳,眼下流寇流竄河南、湖北等地,隻要他領兵以剿寇的名義進入兩省,勢必會趁機奪兩省之權,效仿當初於南直隸所犯暴行,殺官奪府,然後現借口“靖難”,如此大明皇位自然是垂手可得!”


    說罷,洪承疇冷笑道。


    “這麽好的機會,誰又會錯過?”


    略點下頭,多爾袞沉吟道。


    “機會,確實是好機會,隻是……”


    皺眉悶哼一聲,他又說道。


    “隻是他沒什麽動靜,實在是讓人放心不下啊!”


    “主子,現在咱們不需要問他,主子麾下猛士謀臣、爪牙之將比之曆朝曆代,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主子大可不必擔心其它,隻管按計劃行事既可……”


    跟在多爾袞的身後,洪承疇又說道。


    “今年先克蒙古,收漠北蒙古百萬人丁為我大清所用,仿效當初對漠南蒙古舊法,重新的分封牧地的方式,對歸降的蒙古人加以改組,將一個幅員遼闊的鄂托克,分成幾個的鄂托克,把幾個小的並成大的,再按照的“盟旗製”將其納為八旗,到時候,主子麾下必將有不下三十萬大軍,如此又何愁大業不成!”


    甚至遠多於三十萬!


    征服漠北蒙古,壯大自身實力!


    這是洪承疇為多爾袞獻的第一“策”。盡管他並不了解蒙古,但在這一點他,他倒是與葛爾丹有共通之處,幾十年後,準格爾崛起時,葛爾丹就是把征服漠北蒙古視為擊敗大清的前提,原因無他——就是為了壯大自身實力,為了掠其丁壯為已所用。


    蒙古人與其它人不同,他們說是蒙古人,其實他們可以是匈奴人,可以是突厥人,可以是鮮卑人,總之,誰強他們就是誰,誰征服了草原,他們就是什麽人。也就是成吉思汗把他們變成了蒙古人,可漠南蒙古才是黃金家族的正統,至於漠北蒙古曾幾何時,也不過是漠南蒙古的奴才而已。


    但無論如何,隻要征服了他們,這些人就會鐵了心的為大清國效力。這正是洪承疇提出這個建議的原因,相比於人丁稀少的女真人,蒙古人多啊!人多就意味著兵多,兵多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天下!


    隻要大清國能夠奪得天下,他洪承疇就不再是漢奸,不再是敗類,而是順應天命的俊傑!到時候,他就是大清國入主中原的開國功臣,必定可以在大清國位極人臣,世世代代享盡榮化富貴。


    不過,要是洪承疇知道自己費盡心機,犧牲名節、為滿清效力二十年、幾經大戰引導滿清坐穩江山,隻換來了小小的輕車都尉,甚至身後還被滿清寫進了《貳臣傳》,隻是念其功大,才將其列為貳臣甲等的話,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當然,人沒有前後眼,對於現在的洪承疇來說,他的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幫助主子奪得大清的皇位,然後再入主中原,按他的估計,有二三十年的時間也就足夠了。


    “可,到那時,那個人奪了大明的皇位呢?”


    多爾袞擔心道。


    “到那時,他盡發舉國之兵來討伐我大清,又該如何?”


    多爾袞反問道。


    “主子,在他兵進京城之前,咱們正好趁機與崇禎議和,等到崇禎調邊軍與其決戰時,咱們再趁他們兩敗俱傷時,發兵入關,到時又何愁不能入主中原!”


    要是沒有朱國強的出現,再過幾年,滿清就是這麽奪的天下,他們抓住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以區區幾十萬人,征服的一個擁有億萬人口國家。


    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可偏偏他們成功了!


    是誰促成了這一切?


    就是他洪承疇!


    在滿人之中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大明,同樣在漢人之中也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滿人,正是因為這種了解,才讓他總能夠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予滿清最為重要的建議,最終成就了滿清對漢人的奴役。


    “洪承疇,那可是億萬漢人啊!”


    多爾袞感歎道。


    “億萬漢人,以我區區幾十萬滿洲人,又怎麽能以小役多?”


    主子的感歎,讓洪承疇冷笑道。


    “主子,又何需如此感歎?億萬漢人,也不過是人而已,當年遼東遼民數百萬,現在不還是乖乖的做了大清國的順民?想要他們乖乖的做順民,有什麽麻煩的!把那些不聽話的人都殺了,剩下的自然也就乖乖的做順民了,百姓不過韭菜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要是換成其他人聽到這番話或許會被嚇一跳,但多爾袞隻是略微點點頭,殺人!這事兒,咱大清國專業啊。有什麽大不了的?


    就在這時,突然有傳令兵急匆匆的過來稟報道。


    “啟稟王爺,明軍以十數萬大軍,兵分兩路犯我大清,一路北上攻蓋州,祖大壽出錦州攻大淩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