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人,搶了船。


    那些日本人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在驚訝之餘,非但沒有感覺到有損國格。反倒是覺得這個條約簽對人了。


    天朝使節殺人就是為了維護大將軍的權威啊!這殺人殺的對殺得有理呀。這樣的人才是成大事的人啊。


    日本人骨子裏最敬畏強權。誰越厲害就越佩服誰,這一點著實不假。


    殺了人,越了貨,又把貨賣給日本人之後。也買到了大量的銅條後,方以智這才踏上歸途。


    於來的時候不同,他的船隊反而又多了幾艘船——都是搶鄭家的。


    浩浩蕩蕩的船隊離開長崎。大概二十天左右,船隊終於抵達了大連港。


    船一進港,船員們紛紛登岸,關員上船清點貨物,計算關稅,哪怕就是這些船是官船一樣要征稅,這個是大連的規矩,甚至於這個海關還是朱國強借鑒了後世海關的很多規章製度設立的,當然,現在,這個“近代化”的海關也就是一個嚐試,畢竟將來大明肯定是支持自由貿易的。


    而作為此行出資方的太平商行則盤算起了此行的利潤,隻有普通船員跑去城內耍樂。


    在翻閱著《江戶通商條約》時,盡管對未能在江戶開港感覺有些遺撼,但能夠簽下這麽一份“不平等條約”也不容易啊。


    其實也沒有什麽困難。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國家權益”的理解還沒有後世那麽深刻。就像日本人一樣,居然主動不要關稅,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抬頭看著方以智,放下條約朱國強問道:


    “殺了鄭家的人?”


    “是的。”


    方以智答道。


    “鄭芝龍可不是一個甘心吃虧的人啊。”


    朱國強不由笑了笑。


    “不過,這也沒什麽,隻是區區鄭家而已,他是識時務的!”


    或許別人不了解鄭芝龍,但朱國強怎麽可也不會不知道這個降了滿清的後來又被斬首的家夥呢?他有一個好兒子啊!


    鄭成功,他是錢謙益的學生啊。


    是不是應該讓錢謙益益給鄭成功寫封信,讓他來遼東報效呢?


    對於鄭成功,隻要是良知尚存的國人,都會對他心懷景仰之情,不僅僅是因為他收複台灣,而是因為他對大明的忠誠。當然,更多的恐怕還是惋惜,要是他的北伐成功的話,華夏文明還會墜入近三百年的黑暗之中嗎?


    ……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這方麵的顧慮了,最多隻需要五年的時間,就可以徹底解決建奴的問題,剩下的就是流寇了……


    流寇啊!


    暫時還是交給朝廷處理吧!


    將思緒拉迴到現實,朱國強問道:


    “日本時局如何,你打聽清楚了嗎?”


    方以智可不僅僅是去日本談判的,他在談判的同時,也通過與幕府將軍以及大名的接觸打聽各種情況。


    聽世子爺問起,方以智當即說道:


    “日本時局看似極為穩定,畢竟,德川幕府已經開府三十七年,但是總體來說,雖然看似穩定,可是實際上,國內的大名對德川幕府看似服從,可實際上卻也是心存不存,尤其是接連頒布鎖國令後,幕府借長崎奉行所壟斷海外貿易,盡得海外貿易巨額利潤,而各地大名因為貿易為幕府壟斷,經濟上日漸消沉,長此以往,必定無力動搖幕府的威信,以臣看來,除非有外力相助,否則幕府統治隻是越發穩因,而且德川家光又製定種種旨在削弱各藩大名的策略……”


    對此,朱國強並沒有什麽疑問,任何稍微對德川幕府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參勤交代既限製了大名的財力,又浪費了大名的時間,還得到了大名的妻子作為人質,三管齊下,極大地壓製了大名的反心,迫使大名對幕府效忠。這也是德川幕府能夠維持二百多年穩定統治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這麽一個“和平穩定”的日本,符合大明的利益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看來還是要想辦法,讓日本再次進入戰國時代的好啊。隻有一個陷入戰亂中的日本才是符合大明利益的。


    “世子爺,從第二代將軍到第三代將軍家光,為了穩定幕府的統治,一直貫徹抑製大名權利的方針。如果大名流露出反對德川幕府的傾向,或者是對於德川幕府的統治表示不滿等,幕府就會毫不猶豫地對這些大名進行嚴厲處分。如果沒有繼承人也會成為處分對象。而處分的方式簡單、粗暴,即沒收知行、更改領地。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後繼者,或者後繼者不穩定,幕府就會迫不及待地認定履行義務不善。就臣所了解的,目前每年都大名遭遇改易處分,不過這些大名大都是敢怒不敢言,畢竟德川家擁有最強大的武力……”


    “敢怒就好!”


    朱國強淡淡的說道。


    還真怕他們不生氣,隻要他們生氣,那就有操作的空間。


    仔細看著方以智帶迴的日本簡易地圖,看著上麵標注的外樣大名的封地,笑道:


    “現在幕府壟斷了了貿易,他們不願意開辟新的通商口岸,說到底還是為了壟斷海外貿易的利潤,一年幾百萬兩的利潤,足夠把德川家養成全日本最強大的勢力,此消彼漲,那些與德川家不對付的外樣大名,就會越來越弱,要想辦法把這些小藩都養大一些,讓他們現在敢怒,將來敢打,一個徹底亂起來的日本,才是好日本,才方便我們長期做生意。”


    方以智說道:


    “這恐怕沒有那麽容易,畢竟德川家是日本最大的,也是擁有最強武力的大名。所以人都清楚,如果不遵從德川將軍的命令,就會遭到幕府武力討伐。更為關鍵的是,當時日本大約擁有3000萬石的領地,幕府領地加上旗本領地再加上親藩領地,總計達到1000萬石左右。哪怕是前田家這樣的的大名,也不過擁有100萬石的領地。因此,哪怕是半數的外樣大名同時反動對於幕府的戰鬥,德川幕府也足以輕鬆應對。”


    “這樣啊,”


    繼續看著地圖,朱國強說道。


    “既然如此,除了盡是讓外樣大名變得強大富裕起來,通過走私的方式幫助他們之外,咱們能不能從日本招募低級武士,這些年德川家不是動不動就改易處分沒收領地嗎?肯定會有不少下級武士失業,我們可以雇傭那些浪人作為雇傭兵。”


    其實,在明末雇傭日本雇傭兵可以說是非常尋常的事情,薩爾滸之戰時,明軍中就有將領的家丁是日本人,而更為有名的是鄭家,無論是鄭芝龍還是鄭成功麾下都有不下萬人的日本兵。


    他們能用,自己當然也能用。完全可以弄一個外籍兵團啊,那些人去打最苦最累的仗,或者說讓他們去當炮灰,有廉價的炮灰,不用對得起自己嗎?


    “世子爺,現在不比過去幕府禁止日本人出海。”


    方以智說:


    “這恐怕操作起來有點難度。”


    朱國強笑道:


    “其實也不難。有那麽多浪人在國內流竄,而且都是因為德川家的處分導致他們失業的,他們必定對幕府心存不滿,他們改易了那麽多大名,日本至少有幾十萬武士淪為浪人,這些浪人就是幕府的不穩定因素,如果有機會把這些不穩定因素扔出去,德川家光肯定不會介意?”


    朱國強可不是隨口一說,他可是帶著另一個世界這個超級作弊器的,對日本的情況早就已經有了深刻的了解。


    現在的日本浪人有幾十萬,早在幾年前,幕府通過《武家諸法度》禁止浪人仕官,接著又在全國推行浪人登記製,加強對浪人的管理。浪人甚至被禁止在寺廟和武士宅邸寄宿。


    這樣一來,生活困窘,承受來自幕府高壓,且仍有希望重振武門的浪人之間,自然會彌漫著一股蠢蠢欲動的氣息,別看現在日本安定,可是實際上,這幾十萬浪人就是日本最大的穩定因素,這此因為幕府廢除大名失去知行或俸祿的浪人,對幕府而言意味著什麽?


    德川家光那家夥肯定比自己更清楚,要不然也不會以高壓政策對待他們。


    隻要有合適的機會,德川家光必定不介意讓這些浪人離開日本,離開了日本,至少不會對幕府的統治造成威脅。


    用十萬浪人組成一支軍團,用這支軍團在南洋拓殖,彈壓土人,推行海外擴張,他們到底能活下來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必要的時候,這支“倭人軍團”就是摧毀幕府的一支生力軍。


    “世子爺的意思是和德川家談判,要一些浪人過來?”


    朱國強笑道:


    “咱們正在和建奴打仗,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即便倭人便宜,用他又有何妨?”


    想要日本重新陷入內戰,必須要不斷的創造機遇,眼下,德川願意當大明的乖兒子,就讓他當去,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有了大明的支持那些外樣大名肯定跳反,日本立即再度陷入內亂。


    那個時候的日本,就不再是日本人的日本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