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了拖了那麽多天,盡管心裏是百般的不願,但是王良棟一行還是來到了揚州,這一路上走的是提心吊膽,那怕就是身邊有上百錦衣衛,身為內官的王良棟,心仍然提到嗓子眼裏!


    古人說什麽“前有狼,後有虎”的,一開始的時候,王良棟還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可是在過去的一段日子裏,他終於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意。


    南下的這一路上,隻有老天爺才知道他過的是什麽日子!


    那是提心吊膽,分明就是日夜心驚膽跳。


    過了黃河後,他擔心碰著東虜,被他們一刀砍了。


    隨後的幾天中,他接連聽說幾個消息,先是什麽督師史可法兵敗,近十萬大軍全軍覆滅。這個消息隻嚇得他差點沒跑迴京城去。


    就在他於中都猶豫不決是繼續往揚州宣旨,還是逃迴京城,把這邊的消息帶給皇爺的時候,那邊又有消息傳了過來——德世子領兵去了南京。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他與中都眾人無不是半晌都沒說話,到最後大都是長歎一聲——世間忠義莫過於此吧!


    甚至於,他都覺得自己不用宣旨了。


    史督師領兵十萬都全軍覆沒了,更何況那位世子爺麾下兵馬不過才兩三萬人,這不是千裏送人頭嘛!


    就在他收拾著行李準備迴京城,告訴皇爺德世子已經為國盡忠時,從江南傳來的消息,隻驚的眾人眼珠子差點沒掉下來。


    德世子贏了!


    阿巴泰被打的落花流水,甚至不得不跪地求饒,要不是那廝拿著被他掠來的百萬百姓的性命威脅,估計南京城下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得,這差點得繼續辦!


    於是在阿巴泰開始放人的時候,拿著聖旨的王良棟就一路南下了,當然一路上他同樣也碰到了被放出來的百姓,從他們的口中,知道了東虜是何等的暴虐,當然也知道了他們是如何在城中放滿了柴火,隻要他們願意,隨時都能將城裏的百姓全都燒死!


    難怪德世子會放過阿巴泰和那些東虜,人家手裏頭綁著人質哪!


    心裏這麽嘀咕著,人就過了江,到了南京,正好,碰到世子爺擱這召見南京的勳臣和六部官員。


    現在,置身於堂中,瞧著堂中的眾人,他的心裏仍然暗自泛著苦。


    要命啊!


    這他麽的是什麽差事!


    爺們什麽時候得罪了別人,居然落了這個差事!


    按道理來說,當中官的宣旨,那是本份,可那也得看是宣什麽旨,是給什麽宣旨。


    這個差事,可不就是有點要命!


    不說這路上的風險,就是宣旨的時候,要是德世子不接旨,到時候怎麽辦?雖說他帶了百多個錦衣衛,可那些家夥還不夠人家砍的,東虜他們擋不住,德世子麾下那些兵可是比東虜還狠。


    到現在他腦子裏還會浮現出城外的“京觀”,他甚至感覺還能聞到“京觀”裏透出來的血腥味,那味道,這輩子他都忘不了啊!


    萬一要是惹惱了德世子……那可是會沒命的。


    好!


    現在正好,南京的勳臣、六部官員,現在都在這!


    這下好了,有他們在,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眾所周知,因為“靖難之變”大明的勳臣集團和南北兩京一樣,也分成了南北。京城那邊自然是以靖難功臣為主,畢竟在朱棣遷都北京後,人家也要跟著過去,至於南京這邊當然就是建文,不對,應該是洪武舊臣才對,這些老朱家的開國功臣,在朱棣北遷後就留在南京,這群人以魏國公徐家為首在南京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這麽多年以來倒也安分。


    所謂的安分,其實也是迫於無奈。南京雖然遠離中樞,可畢竟,南京也有六部,也有文官,他們這些洪武舊臣,雖是開國功臣,可同樣也是“建文舊臣”,自然的也就談不上受寵。南京六部的官員們,並不介意踩著這些勳貴的腦袋調迴京城,分分鍾鍾的教他們做人。


    當然了,他們也真不是什麽好人,也侵占田產,也搶過民女,隻不過都在“合理”的範圍內而已。當然了,這種合理是他們與南京的文官們多年爭鬥中鬥爭出來的。


    既不能當賢臣,也不能魚肉百姓。前者是養望,後者是虐民。所以,當個勳貴真不容易啊!無論是辦什麽事,都要拿捏著分寸。其實這也和文官一樣。貪贓枉法也要有那麽點尺度。


    哎,其實大家都不容易。


    當然,這些王良棟真不在意,和他沒關係,他一聽說世子爺在見這些人就趕了過來,是因為這些勳臣,這些六部的官員們,可都是他的依仗啊!


    就是德世子再驕橫,還能當著這些人的麵,把他的腦袋給砍了!


    他可是皇爺派來宣旨的中官,他要是敢不遵旨,那就是抗旨,就是謀逆,有這麽多的勳臣、有這麽多的文官在這,他敢嗎?


    老天爺保佑,讓自己抓著這樣的機會了!


    王良棟的心裏暗自祈禱著,往南來的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最多的就是死,現在,好不容易跳出鬼門關的他,那裏還顧得什麽禮節,直接就火急火燎的宣旨了。


    皇帝的聖旨是二十天前發出來的,甚至原因正是史可法以及南京六部官員的彈劾,什麽殺人奪兵、什麽勒索商民,什麽強搶民女,種種不軌,堪稱大逆,但是念在他的宗室,且為國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呢,皇帝是大度的,是念及親親之誼的,所以——請他去中都高牆。你看,這個皇帝多麽厚道。多麽仁義。


    簡直就是讓全天下都挑不出毛病來。其實這話連鬼都不信。


    “……欽此!”


    終於,念完了聖旨後,王良棟看著德世子,再看著堂中一眾勳臣文官,總算是長鬆了一口氣。


    現在,這份差事總算辦完了!


    非但他長鬆了一口氣,就連同徐文爵、趙之龍等人也是長鬆了口氣!


    報應啊!


    報應啊!


    老天有眼,一道聖旨把這個殺神給摁住了!


    這下好了,這小子要給關進中都高牆了。眾人無不是一副喜上眉梢的模樣,原本還是心裏發毛的大家夥兒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小子,你也有今天啊。


    他們看著麵色鐵青的德世子,心裏那是一個痛快啊。


    好啊,就在片刻之前,這小子不還是要抄他們的家,不還是要砍他們的腦袋嗎?


    這當真是風水輪流轉啊。先前他不是很得意嗎?怎麽不得意了?


    哼哼!


    就是一個不入流的宗室而已。有什麽大不了的,想收拾他,不過也就是一道聖旨罷了。


    看著麵色鐵青,滿麵怒容的德世子,徐文爵突然大聲說道。


    “德世子,難道你敢要抗旨不成?”


    其他人也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在他們看來,隻要眼前的這位德世子敢抗旨的話,那就正好了,這麽多錦衣衛可就是專門拿人的。


    到時候指不定連中都高牆都不用去了,直接就在這大堂裏把他給砍了。


    “世子爺,您老還是接旨吧!”


    王良棟手舉著聖旨,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


    “世子爺都是有什麽委屈隻管寫折子。到時候奴婢自然會帶給皇爺,況且世子爺這次立下這樣的汗馬功勞,皇爺要是知道了,必定也會龍顏大悅,到時候又怎麽可能還把世子爺關進高牆裏頭呢?”


    作為中官的王良棟,並沒有落井下石,也沒有幸災樂禍,而是語重心長的在那裏勸說著。


    咱家也就是來宣讀聖旨而已。


    他的心裏這麽尋思著,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會一直沉默著的世子爺說到。


    “此亂命也,某不奉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