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整整通宵,徐文爵都沒有合眼,身為魏國公的他,與曆代魏國公一樣,都是守備南京兼掌中軍都督府事——其實這個差事,就是領俸祿的優差而已,自從大明開國以來,什麽時候派個用場?


    不過這幾年不太一樣。有時候也能派上用場,比如那年流寇兵逼中都,他就要守備南京,在城上各處巡視。他已經十分明白,流寇過不了江,可一但過了江,那他……肯定守不住城。


    就像現在,守城的是什麽人?就是孝陵衛等地的殘兵、太監和少數百姓們,大家都沒有心思守城,其實,大家都覺得東虜過不了江!


    雖然知道對岸的東虜過不了江,可受皇帝欽命、負著守備南京的重任,徐文爵他必須要到城上來巡視,怎麽說呢?這時候,不求無功,但求無過。


    沒錯,就像平常領了那份俸祿一樣。雖然不多,但再怎麽說,那也是身份,那也是地位。一般人想領還沒地方領呢。


    上城的時候,一夜沒合眼的徐文爵不停的打著哈欠,昨天晚上他是在秦淮河畫舫上留宿的,這也是因為他盡職。不然現在兵荒馬亂的,誰不在內城待著,那秦淮河畢竟是在外城,他待在那裏也是為了國事。


    不過,他真的比一般人盡職,在起床後,倒不忘記到外廓城巡視一下。你看,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在大多數時候,即便是他自己也覺得自己,真的對得起那份俸祿。要是換成其他人,估計他們對外城連看都不看。


    “我這樣也算是對得起那份俸祿了。”


    置身於外城的徐文爵這忙在心裏暗自想到。


    傳說當年朱元璋造好應天府城以後,就帶著太子、燕王等人登上鍾山觀察都城的形勢。燕王發現宮城離開鍾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宮很容易被擊中,而且還有一些重要製高點,如南麵的雨花台和北麵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對城防非常不利。於是,朱元璋又於洪武二十三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應天府城外圍的黃土丘陵築成,隻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牆並開設城門18座,所以俗稱“土城頭”。它的周長號稱180裏,實際上有120裏左右,各段磚築的部分加起來約40裏左右。從此,“裏十三的內城與外十八外廓城構成了南京的堅固防禦體係。


    因為昨夜宿的是秦淮,上了岸後離安德門很近,加上安德門附近幾處城門,正好便於巡視,於是徐文爵便沿安德門一路北巡。


    就在他一路北巡到馴象門,剛與守門千戶安洪濤說上兩句,那邊就是兵丁手指著遠處驚恐道。


    “韃、韃子兵……”


    韃子兵!


    “韃子兵怎麽可能……”


    話聲嘎然而止,盯著城外的曠野,徐文爵整個人都傻了!


    那城外浩浩蕩蕩的不是韃子兵又是什麽人?


    他們是怎麽過了江的!


    徐文爵等人驚訝不說,剛剛乘著夜色過河的阿巴泰他們,同樣也被嚇前綿延數十裏的城牆給驚呆了,在他們麵前的南京外郭或許比不上內城,但是高達四五丈的城牆,仍然讓他們看傻了眼。


    “我的天……這,這城也太大了吧!”


    “就是京師的城牆也不一定有高吧!”


    “你看,那,那邊居然把山圈到城裏了……”


    一時間,眾說紛紜中,甚至有人懷疑起了侯方域。


    “姓侯的,你哄著大家過江到南京城,是什麽心思,這麽高的城,能打得進去嗎?”


    眼見大家似乎被這麽高的城牆給嚇到了,侯方域說道。


    “南京外城120裏,主子,南京才多少守軍?兵不過萬,丁不過數萬,這麽長的城怎麽守?”


    朝著高聳的城牆看去一眼,侯方域又說道。


    “況且我大清國有紅衣炮,想要破城,豈不是輕而易舉?”


    自從孔有德炮兵歸附後。黃太吉在八旗軍設置新營“重軍”,以佟養性任總兵官,曹振彥任教官訓練炮兵,盡管所謂漢人教八旗用炮不甚用心,可是對紅衣大炮,大清國上下可是對其讚不絕口的。“若攻打城池,必須用紅衣炮”。


    即便是不知多少人不知紅衣炮好處,苦於其太過笨重,難拿,但紅衣炮卻是攻城利器萬人敵。所以南下中原時,大軍總會攜帶紅衣炮,這次阿巴泰就攜帶了數十門紅衣炮,


    “朝宗所言甚是,來啊,架上紅衣炮,再給城上送信,讓其六個時辰內答話,若不獻城,城破之時,大軍上下不封刀,非殺盡城內官民不可!”


    阿巴泰惡狠狠的丟下了一句話,隨後又特意強調道。


    “待紅衣炮架好之後,先轟上幾炮讓守城的明狗見識一下厲害!”


    一聲令下,曹爾玉統領的重軍立即忙活了起來,盡管“重軍”在黃河岸邊損失不少,不過幸好大炮並沒有什麽損失,因為紅衣炮笨重,行軍時都是裝在車上,用時再從車上搬下來再裝上炮車。盡管費時費力,但是紅衣炮的威力驚人,用於攻城,頂多兩三日,就能轟城牆。


    “大家都聽好了,轟開南京城牆,到時候主子重重有賞!”


    雖說才不到二十二歲,可作為重軍總教官曹振彥的兒子,曹爾玉卻習得一門好炮術,他趁著漢軍在黃河岸邊損失了大量炮手的機會,乘機吞下了所有的紅衣炮,自然讓阿巴泰另眼相看,即便是身為正白旗下的包衣,曹爾玉也希望在這次南征中能夠立下功勞,他爹已經是睿親王的正白旗下的漢人包衣佐領,隻要這次南下他再立下功營,那曹家……


    盯著南京城牆,曹爾玉的心頭頓時變得有些激動。


    他並不知道,在另一個世界裏,南京就是曹家享盡世間榮華富貴的地方,作為曹雪芹的祖父他,就是在南京當得江寧織造,在此後的數十年間,曹家數代人憑著江寧織造的這個位置,享盡了世間的榮華富貴……


    此時曹爾玉的眼睛裏,那道城牆就是他的榮化富貴,就是在主子麵前邀功的根本,從他祖父曹錫遠以“沈陽中衛指揮”的身份投降太祖皇帝,成為太祖皇帝包衣起,對曹家而言,最緊要的就是給主子爭氣,然後再飛黃騰達。


    “爹,你就看好吧,這迴輪著兒子露臉了!”


    盯著南京城牆,曹爾玉大聲的用女真語吆喝著,吩咐著奴才們用滑輪繩吊把重達數千斤的紅衣炮吊起來。


    當曹爾玉吆喝讓炮隊作好準備的時候,阿巴泰已經策馬趕了過來,見貝勒爺過來了,曹爾玉連忙跪下磕頭道。


    “奴才見過貝勒爺,貝勒爺吉祥!”


    “你這小子,和你說過多少次了,擱陣上沒那麽多規矩!”


    瞧見曹爾玉跪在雪地裏磕頭的模樣,阿巴泰立即笑嗬嗬說道。


    “貝勒爺,禮不可廢,無論什麽時候,奴才就是奴才,該有的規矩不能少了!我大清國要是沒有這些規矩,就不是大清國了!”


    好嘛!


    這話聽得舒服!


    阿巴泰臉上的笑容更濃了,頗為欣賞的打量著曹爾玉。


    “你這小子,說話倒是挺會說,奴才就是奴才,可惜我這個主子,不是你的主子啊!你是正白旗的!”


    “主子,瞧主子說的,奴才祖上是太祖爺府裏的奴才,即便是後來到了正白旗,歸根到底不還是主子的奴才,主子又豈不是奴才的主子!主子要是不認奴才,奴才就是受了委屈也沒地方找主子周全了!”


    跟在阿巴泰身邊的侯方域,驚愕的打量著曹爾玉,好家夥!這小子也太會拍馬屁了吧!這話說的,但凡是個人都喜歡聽啊!


    其實,會拍馬屁、會討好主子。是曹家人的天賦,骨子裏就適合當奴才,就像多年前,在給康熙寫奏折時,康熙一小心把他曹爾玉連寫成“曹璽”,於是一接到折子,曹爾玉就上奏折謝主子賜名,從此改名“曹璽”。


    話趕著話的討好主子,那是當奴才的本份,隻有如此才能當個好奴才。


    “你小子,難怪你爹能得十四爺(多爾袞)的喜歡,哎,就是你小子我都想從十四爺那裏要過來,不能讓你們父子倆分離,我過來是有話和你說,侯方域,”


    據頭看著侯方域,阿巴泰吩咐道。


    “你和曹爾玉商量商量,一會怎麽打炮,這炮,要打得恰到好處!還有,往後你們多親近親近,都是家裏的奴才,也都是自家人,知道嗎?”


    他之所以會這麽叮囑。是因為這個奴才確實有那麽幾分本事,有本事的奴才多接觸一些對主子也是有好處的。


    奴才們在外頭辦好了事情,當主子的臉上也光彩,歸根到底他這也是為了奴才的將來。


    其實,無論是他的奴才也好,多爾袞的奴才也好,歸根到底都是大清國的奴才。


    “主子你放心,我知道一會兒該怎麽做。”


    侯方域笑著說道。當然知道主子讓自己和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接觸的原因,這麽長時間的奴才,對於家裏的事,總有那麽一些了解。


    於是便主動的和對方熱和的聊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