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
在滿清的皇宮裏,確實也有不少好東西,那些紅木、黃花梨木的桌椅、屏風。對於這些東西,朱國自然不願放過,畢竟,這些東西擱另一邊可是老值錢了,就這麽一把火燒掉,倒是挺可惜的。
可不願也隻是不願,畢竟,東西太多了,他不可能挨個屋的搬去,最後隻能略帶著些許遺撼,隻裝了差不多幾間倉庫的東西——為此,他甚至不得不多次往返兩個時空,中間還有另外租了一座倉庫。
在朱國強最後不得不用略感可惜的神情,最後看了眼被點燒的蟎清皇宮時,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來。
“咱們這次在盛京,一共繳獲了多少?!”
“迴世子爺話,現在隻是初步的清點了一下,除了戶部銀庫裏的一百二十六萬兩黃金以及五百三十萬兩銀子外,在各王府、貝勒府等大宅繳獲的金銀,初步統計不下五千萬兩……”
頓時,朱國強被嚇得一跳,不能置信的看著劉漢儀。
“你……你說什麽……五千兩銀子?……”
“絕對不止這些!”
劉漢儀搖頭之餘,頗為感慨的說道。
“建奴殘暴,其搶奪尤其瘋狂,他們不僅對地表上的東西進行搶掠,而且每每還會挖地三尺,當年奴酋努爾哈赤就曾下令兵丁探掘廣寧城內外的掩埋的窖藏。如果得銀二三百兩,都給掘得的人;如果得千兩萬兩,給掘得的人一半。如果多得緞子、蟒緞,交出一部分上等品,其他的東西都給掘得的人。如果獲得糧食,獲得的人可以賣。後來,建奴入寇,大抵上也都是如此,盡掠百姓家中銀錢布匹,如有時間,同樣會掘地三尺!也正因如此,各大王府、貝勒府裏的銀錢,遠遠超過戶部銀庫,其中又以多爾袞等人為最……”
感歎著建奴殘暴的同時,劉漢儀繼續解釋道。
“剛才我略微問了一下,在多爾袞的府中,約起得有六百萬兩上下白銀,一百五十萬兩黃金,不過大都是金器、首飾,想來應該是他入寇時部下劫掠進獻,這還沒有算上各種珍玩寶物,估計單位就是多爾袞那裏折合銀兩決計不會少於兩千萬兩!”
“怪不得,怪不得,建奴每每入關,上下無不是拚命作戰,搶劫發家,那裏是給皇帝打江山,分明是給自己創家業啊!”
朱國強忍不住喃喃道,難怪滿清八旗從崛起到入關,都是百戰百姓,說到底,根本就是一群“自主創業”的主啊!
“拿工資的肯定沒有創業的拚命啊……”
盡管世子爺的話聽著新鮮,可劉漢儀還是點頭道。
“世子爺所言甚是,這建奴之用兵,就是以劫掠皆歸於兵丁鼓勵士氣,沈陽城內建奴兵丁家中,少則也幾十件金銀首飾,無一不是沾滿我漢人百姓的血!”
“所以,才要以血還血啊!”
朱國強感歎道。
“雖說我這軍中不發賞銀,可是這次兵進盛京,於尋常建奴家中繳獲,就一率由兵丁自行分配,無需上繳!他野豬皮大方,慷人之慨,咱們也不能小氣了,不過隻此一次!”
拿工資的肯定沒有創業的拚命!
這也是為什麽,滿清八旗在入關短短十幾年後,就立即衰退下來,在吳三桂反清時,八旗兵不堪一用的根本原因就是——曾經的創業者,變成了拿工資的,即便是用縱兵劫掠也無法喚起他們戰鬥的欲望,畢竟相比於搶來幾十幾百兩銀子,拿工資無疑更為穩當,隻要自己活著,子子孫孫都有落地銀拿,既然如此,為什麽要拚命?
在心裏分析著八旗的弊端,朱國強自然想到自己的“軍功授田”,這會不會也讓官兵們陷入某種“出工不出力”的困境呢?
畢竟,他們隻要活著,等到退役的時候就有地分!軍功多了可以多分地?何必冒那麽大的風險呢?
現在,大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等到他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可就全晚了!
到時候,他們意識到自己都是給人打工的,分地也是拿工資,必定會出人不出力!
碰到自主創業的主,肯定拚不過人家。
不行,要想辦法!
就在這時,匆匆趕來的萬壽祺稟報道。
“世子爺,出事了!”
“什麽事?”
“世子爺,咱們奇襲沈陽的消息傳出去了,周圍的被建奴役使的百姓紛紛起事殺了莊頭、建奴,攜家帶口來趕來投奔世子爺了!”
“你說什麽!”
朱國強怔了一怔,忽然意識到這次北伐,所有的一切都算了,就是沒有算到百姓!
沒有算到那些被奴役了幾十年的百姓,沒有算到他們會幹什麽。
現在他們都投奔過來了,為的是什麽?為得是自由!
可是按照計劃,這次北伐是一擊即走,奇襲沈陽,劫掠一番後,就會撤迴去,趁著黃台吉率領大軍迴師沈陽之前,撤到海上,在長山列島上稍作休整,然後,再從天津登陸,在北直隸攔下阿巴泰,甚至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會配合洪承疇一起,將阿巴泰那路清軍吞掉,至於,多爾袞……就朱國強對他的了解,多爾袞絕對不會拚命救援阿巴泰,畢竟,盛京的大火會讓黃台吉威望掃地,而實力最為強勁的多爾袞,絕對不會冒著自身實力大損的代價,放棄與黃台吉競爭的機會,如果他們的衝突白熱化,那麽,從此之後,滿清就會陷入內亂之中。
可是現在,這些趕來的同胞,卻讓這個計劃多出了許多變數。
“有多少百姓?”
“估計不下二十萬,估計到明天,至少會有四十萬,遼陽等地的漢民得知消息後,必定也會起事!”
一聽居然有幾十萬之多,朱國強頓時隻覺得頭腦嗡的一響。
一時間居然不知道如何是好!
幾十萬百姓!
如果隻是幾萬百姓的話,還可以隨大軍撤退,可以把他們安置的長山列島上,然後,效仿東江鎮舊例,以孔雀旗拱衛海上……
可現在這幾十萬百姓!島上就那麽點大的地方怎麽安置!
這幾十萬百姓,那裏是百姓,分明就是拖累大軍的累贅啊!
在滿清的皇宮裏,確實也有不少好東西,那些紅木、黃花梨木的桌椅、屏風。對於這些東西,朱國自然不願放過,畢竟,這些東西擱另一邊可是老值錢了,就這麽一把火燒掉,倒是挺可惜的。
可不願也隻是不願,畢竟,東西太多了,他不可能挨個屋的搬去,最後隻能略帶著些許遺撼,隻裝了差不多幾間倉庫的東西——為此,他甚至不得不多次往返兩個時空,中間還有另外租了一座倉庫。
在朱國強最後不得不用略感可惜的神情,最後看了眼被點燒的蟎清皇宮時,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來。
“咱們這次在盛京,一共繳獲了多少?!”
“迴世子爺話,現在隻是初步的清點了一下,除了戶部銀庫裏的一百二十六萬兩黃金以及五百三十萬兩銀子外,在各王府、貝勒府等大宅繳獲的金銀,初步統計不下五千萬兩……”
頓時,朱國強被嚇得一跳,不能置信的看著劉漢儀。
“你……你說什麽……五千兩銀子?……”
“絕對不止這些!”
劉漢儀搖頭之餘,頗為感慨的說道。
“建奴殘暴,其搶奪尤其瘋狂,他們不僅對地表上的東西進行搶掠,而且每每還會挖地三尺,當年奴酋努爾哈赤就曾下令兵丁探掘廣寧城內外的掩埋的窖藏。如果得銀二三百兩,都給掘得的人;如果得千兩萬兩,給掘得的人一半。如果多得緞子、蟒緞,交出一部分上等品,其他的東西都給掘得的人。如果獲得糧食,獲得的人可以賣。後來,建奴入寇,大抵上也都是如此,盡掠百姓家中銀錢布匹,如有時間,同樣會掘地三尺!也正因如此,各大王府、貝勒府裏的銀錢,遠遠超過戶部銀庫,其中又以多爾袞等人為最……”
感歎著建奴殘暴的同時,劉漢儀繼續解釋道。
“剛才我略微問了一下,在多爾袞的府中,約起得有六百萬兩上下白銀,一百五十萬兩黃金,不過大都是金器、首飾,想來應該是他入寇時部下劫掠進獻,這還沒有算上各種珍玩寶物,估計單位就是多爾袞那裏折合銀兩決計不會少於兩千萬兩!”
“怪不得,怪不得,建奴每每入關,上下無不是拚命作戰,搶劫發家,那裏是給皇帝打江山,分明是給自己創家業啊!”
朱國強忍不住喃喃道,難怪滿清八旗從崛起到入關,都是百戰百姓,說到底,根本就是一群“自主創業”的主啊!
“拿工資的肯定沒有創業的拚命啊……”
盡管世子爺的話聽著新鮮,可劉漢儀還是點頭道。
“世子爺所言甚是,這建奴之用兵,就是以劫掠皆歸於兵丁鼓勵士氣,沈陽城內建奴兵丁家中,少則也幾十件金銀首飾,無一不是沾滿我漢人百姓的血!”
“所以,才要以血還血啊!”
朱國強感歎道。
“雖說我這軍中不發賞銀,可是這次兵進盛京,於尋常建奴家中繳獲,就一率由兵丁自行分配,無需上繳!他野豬皮大方,慷人之慨,咱們也不能小氣了,不過隻此一次!”
拿工資的肯定沒有創業的拚命!
這也是為什麽,滿清八旗在入關短短十幾年後,就立即衰退下來,在吳三桂反清時,八旗兵不堪一用的根本原因就是——曾經的創業者,變成了拿工資的,即便是用縱兵劫掠也無法喚起他們戰鬥的欲望,畢竟相比於搶來幾十幾百兩銀子,拿工資無疑更為穩當,隻要自己活著,子子孫孫都有落地銀拿,既然如此,為什麽要拚命?
在心裏分析著八旗的弊端,朱國強自然想到自己的“軍功授田”,這會不會也讓官兵們陷入某種“出工不出力”的困境呢?
畢竟,他們隻要活著,等到退役的時候就有地分!軍功多了可以多分地?何必冒那麽大的風險呢?
現在,大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等到他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可就全晚了!
到時候,他們意識到自己都是給人打工的,分地也是拿工資,必定會出人不出力!
碰到自主創業的主,肯定拚不過人家。
不行,要想辦法!
就在這時,匆匆趕來的萬壽祺稟報道。
“世子爺,出事了!”
“什麽事?”
“世子爺,咱們奇襲沈陽的消息傳出去了,周圍的被建奴役使的百姓紛紛起事殺了莊頭、建奴,攜家帶口來趕來投奔世子爺了!”
“你說什麽!”
朱國強怔了一怔,忽然意識到這次北伐,所有的一切都算了,就是沒有算到百姓!
沒有算到那些被奴役了幾十年的百姓,沒有算到他們會幹什麽。
現在他們都投奔過來了,為的是什麽?為得是自由!
可是按照計劃,這次北伐是一擊即走,奇襲沈陽,劫掠一番後,就會撤迴去,趁著黃台吉率領大軍迴師沈陽之前,撤到海上,在長山列島上稍作休整,然後,再從天津登陸,在北直隸攔下阿巴泰,甚至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會配合洪承疇一起,將阿巴泰那路清軍吞掉,至於,多爾袞……就朱國強對他的了解,多爾袞絕對不會拚命救援阿巴泰,畢竟,盛京的大火會讓黃台吉威望掃地,而實力最為強勁的多爾袞,絕對不會冒著自身實力大損的代價,放棄與黃台吉競爭的機會,如果他們的衝突白熱化,那麽,從此之後,滿清就會陷入內亂之中。
可是現在,這些趕來的同胞,卻讓這個計劃多出了許多變數。
“有多少百姓?”
“估計不下二十萬,估計到明天,至少會有四十萬,遼陽等地的漢民得知消息後,必定也會起事!”
一聽居然有幾十萬之多,朱國強頓時隻覺得頭腦嗡的一響。
一時間居然不知道如何是好!
幾十萬百姓!
如果隻是幾萬百姓的話,還可以隨大軍撤退,可以把他們安置的長山列島上,然後,效仿東江鎮舊例,以孔雀旗拱衛海上……
可現在這幾十萬百姓!島上就那麽點大的地方怎麽安置!
這幾十萬百姓,那裏是百姓,分明就是拖累大軍的累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