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厲害,我等迴撤大清……”


    “火神厲害,我等迴撤大清……”


    ……


    帶著哭腔的喊聲,相隔裏許仍然傳遍了整個京城,十數萬被清軍俘虜的百姓在清軍的驅使下,一邊推著大車,一邊用盡全身的力氣哭喊著,唯恐聲音弱了,被附近的韃子兵一刀砍了。


    人們哭喊之餘,會絕望的朝著京城看去,這些百姓都是清軍入寇時沿途掠來走的正值壯年的婦人,待到了關外,就會分賞給各旗,成為旗下的包衣奴。在這綿延十數裏的隊伍邊緣,被眾將拱衛著的多爾袞,臉色冰冷。


    “王爺,這,這一招管用嗎?”


    杜度有些不解的望著遠處的京城,在濟南城外被一道“天火”燒喪了膽的他,原本還寄希望於多爾袞會領兵到濟南為嶽托報仇,可是不曾想在與其匯合後,多爾袞隨即做出了撤軍的決定。


    “火神……濟南的那個什麽德王世子,是不是祝融下凡,本王不知道,可是本王知道,這城裏頭的崇禎皇帝,絕對不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主!”


    丟下這麽一句話,多爾袞又對一旁的奴才吩咐道。


    “讓這些尼堪用力喊,誰敢不用力,就直接砍了!”


    在刀子的驅使下,人們無不是嘶破喉嚨似的吼喊聲著,即便是相隔數裏,也能清清楚楚的聽到他們的喊聲。


    “那崇禎皇帝真會因為咱們的喊的這幾嗓子殺了那個什麽德王世子?”


    對於杜度等人的反問,多爾袞隻是笑了笑,卻沒有說話。


    崇禎會不會殺德王世子,他壓根就不在乎,就像他不在乎嶽托的死活一樣,唯一讓他心痛還是嶽托折在濟南城下的一萬多人馬,對大清國來說,那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大清一共才十幾萬人馬啊!


    這一下折了一萬一千多人!


    這樣的損失,可以說是大清國從太祖皇帝開國以來從不曾有過慘敗,甚至也正因如此,他才會急匆匆的下令撤軍,而不是按杜度的說法,合兵一處攻下濟南。


    即便是攻下濟南,那些人馬也活不過來,更要緊的是現在他還能把一切都推給死了的嶽托和杜度兩人,畢竟,他們才是右翼軍的領兵大將,可如果他在濟南敗了,到時候,皇帝必定會追究他的責任。


    況且,有了濟南大勝的先例,那些明軍勢必會膽氣大振,就像這些日子,他一路北返的途中已經遭遇多次明軍的反撲,要是在濟南城下稍微再出個什麽意外,這幾萬人馬能不能迴去,都是個未知數。


    所以……撤退,才是最好的選擇。


    至少對於他多爾袞而言,撤退是保全個人最好的選擇,既然是到時候皇帝追究,也說不出個所以來,畢竟,右翼軍是嶽托統領,現在他都是死人一個了,自然所有的罪名都應該由他來承擔。


    而他多爾袞現在最要緊的是把這幾萬人馬,還有這次進關掠來的人丁物資帶迴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那個什麽德王世子……就用這個反間計。


    盡人事聽天命吧!


    多爾袞的心裏嘀咕著,想了想,然後又對奴才吩咐道。


    “再讓他們喊,火神下凡,有火有德!”


    於是乎,很快,這京城裏的官兵百姓都聽到了城外震耳欲聾的喊聲——“火神下凡,有火有德!”


    “火神下凡,有火有德!”


    震耳欲聾的喊聲從城外一直傳到城內,又傳到了宮裏,既傳到了滿城軍民百姓的耳中,同樣也傳到了內侍宮女的耳中,當然,即便是朱由檢百般不願,這幾個字還是一字不落的傳到他的耳中。當然,也傳到了楊嗣昌的耳中,手持笏板的他,臉色同樣極為難看。


    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次官軍無能,任由東虜長驅直入千裏,而是因為這個德王,不對,是德王世子。


    火神下凡!


    這還得了,堂堂藩王世子,居然敢自稱“火神下凡”,那可是滔天大罪。


    “臣以為,德藩世子雖於國有功,可卻自稱“火神下凡”,實在是荒唐至極,如今更是肆意任由無知小民散布流言,自稱“應德”實在是大逆之言,以臣之見,可遣使將其發往中都高牆……”


    不等楊嗣昌說完,朱由檢就怒聲訓斥道。


    “發往中都高牆,到那時,全天下皆以為朕是賞罰不公的昏君,楊嗣昌你到底是何居心!”


    朱由檢之所以會這麽惱火,並不僅僅是因為那些東虜喊著的“有火有德”,也不是因為什麽“應德而生”,而是因為那些話每喊一次,對他而言,就像是一計響亮的耳光似的抽打在他的臉上。


    自從去年東虜破牆入寇,朝廷一敗再敗,甚至就連領兵大將也是身死於沙場上,到底是將帥無能,還是東虜太過厲害,眼下朱由檢已經無心再去追究了,讓他心惱的還是德藩,還是那個什麽“應德而生”,當然還有就是他這個帝王的臉麵。


    現在,他這個皇帝的裏子麵子,被東虜這麽一喊,可以說全沒了,可是他楊嗣昌居然說什麽,把德王世子關進高牆,到那時,豈不就是天下震動!非但天下人不會信服,甚至還會指責他這個皇帝“賞罰不明”。


    到時候,他德藩世子有沒有德不重要,全天下會都知道他這個皇帝無能無德。到那時候,恐怕德藩就真的應德了。


    這樣的建議,他堂堂首輔居然能說得出來!


    “臣惶恐,臣惶恐……”


    楊嗣昌連忙深揖請罪,其實,他的心裏也是五味雜陣,尤其是在得知宋學朱還活著的時候,心裏更是一陣的失望,他宋學朱非但還活著,甚至還立下了大功,那怕這功勞是“撿來”的,對他而言,那也是一計響亮的耳光啊。


    “當然德藩此次也確實為國立下功勞,臣看了山東巡撫宋學朱的折子,折子裏隻有德王以及守城官員功勞,並未提及所謂世子,想必,想必這所謂“應德而生”不過隻是東虜奸計,陛下萬萬不能中計……”


    深知現在皇帝心裏必定也是左右為難的楊嗣昌,三言兩語,就把德王世子的功勞給“飄沒”了。


    “不妨下旨先對德王給予嘉獎,當然還應表彰堅守濟南守城諸官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