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徒家正在大興土木,據老司徒說,要將整個府邸翻新一遍。


    大興土木中。


    由於打造兵器需要秘密進行,需要一定的時間。秦野的那個計策,需要有兵器,因此暫時沒有展開計策。


    轉眼就到了春暖花開,萬物複蘇。


    這一年的春天,在司隸北部以及並州地區,發生了一件大事。


    並州黃巾再起,號稱白波軍,聚集了十餘萬人,又聯合內遷於汾河流域的匈奴王於夫羅,連破太原、河內等郡。


    賊眾首領郭太,副帥楊奉,賊將韓暹、韓暹、胡才等人。


    白波軍聯合匈奴,橫掃了並州後,就出太行山南下,進逼河內。


    河內太守王匡在石門遭遇了郭太的埋伏,戰死。


    河內各大家族震蕩,以衛家、司馬家為首的大族聯合起來守城,又請求朝廷發兵支援。


    朝廷現在是董卓開的‘館子’,而河內各家都是加入諸侯聯盟的,為何不求關東諸侯,反而求國賊?


    這是由於現階段,隻有壺關外的韓馥、袁紹能夠及時救援。但這兩個人,正在舔舐著被秦野劃開的傷口。又見到賊勢浩大,占據了壺關,因此以種種理由不發兵來救。


    河內各家族惱怒見死不救,隻能是求救朝廷了。


    3月,董卓就此事召集眾人商議,秦野列席了會議。


    董卓較為意氣風發,擁兵二十萬的他,兵精糧足,自感以有虎視六國之勢。


    “汝等有何建議?”董卓問道。


    對於河內白波軍的事情,李儒已經分析了很長時間,此刻出班進言,“丞相,這是一個機會。如今王匡死了,各家來求主公。主公派兵過去,就能收服人心,如能一鼓作氣光複並州,天下傳主公光複河山的美名,而並州入丞相治下。”


    賈詡隨後道:“我軍被諸侯圍堵在虎牢關內,若奪取河內和並州,則打開了多條進入關東的道路。諸侯的力量便會分散,對丞相剿滅關東十分有利。”


    董卓也是這麽想的,正是擴大地盤和影響力的時候。奪取天下不能隻靠殺殺殺,還需收買人心。如今能夠以以德報怨的姿態去救河內士族,又能奪取河內並州等地,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他目視另一邊的武將,“誰願領軍前去討賊?”


    秦野不動聲色,心裏惦記著老司徒家大興土木的事情。由於董卓盤查格外嚴密,想要打造出足夠的兵器,需要一定的時間。


    “末將願往!”一人起身慨然道。


    眾人望去,見到是華雄。


    “汝可為先鋒。”董卓本意裏主將人選並不是華雄,就向呂布望去。


    呂布看到董卓的目光,豈能不知他是個什麽章程。但呂布頓時不滿,這來自於,他旁邊的那個人,如今是公認的董卓軍第一人。這樣剿匪收複一州之地的大事情,自然是旁邊那人去。


    呂布被那人壓製著,是有很大怨氣的,於是心裏一孬,起身道:“義父有所不知,孩兒前日裏練武,一不留神拉傷了左臂筋肉,醫生說要休息三個月,無法提畫戟。”


    “這樣呀……。”董卓十分無奈,就向秦野望去。他本意不想讓秦野這種重量級的去,認為呂布這種級別的完全就可以了。但呂布受傷了,“孟傑可願領軍討賊?”


    如今董卓的勢力的確是最大的,手下的文臣武將也不少。但其中,許多人他都不信任。這麽算下來,可用的人就不多了。


    於是,董卓點兵五萬,秦野掛帥,華雄為先鋒,即日出發,兵進河內。


    河內和洛陽的距離,也就過了黃河對岸就是。


    第二天,秦野就帶著先鋒三千人過了河,進入到了河內地界。


    雖然過了黃河就是河內,但大軍過河,過程相當繁瑣。尤其是馬匹、糧草過河。加上當時王匡和董卓敵對,搗毀的渡口需要重建。因此大軍以及後勤預計需要七八天的時間,才能夠完成渡江的動作。


    秦野得知白波軍軍情,目前白波軍主力還在石門,正在進攻河東郡,看起來是要解決後顧之憂,而隻是前鋒數千人進逼河內郡城‘野王’。河東郡那邊是董卓的女婿牛輔在守備,秦野就調華雄為前鋒,帶領三千兵馬前往野王。


    而他作為主將,還需在這裏整頓大軍、後勤齊備,才好進兵。


    並選擇了距離最近的‘溫縣’,作為大軍集結的地點。


    ……………………


    秦野前往溫縣,半路遇到了一輛馬車停靠在路邊。


    “來者可是孟傑將軍?”


    秦野路過的時候,就看到路邊一個老頭向他招手,馬車門簾縫隙中分快閃過一個小可愛的麵龐。


    “蔡老……。”秦野見到竟然是位熟人,還是蔡邕。


    蔡邕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秦野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蔡邕正處於進退不得的猶豫之中,他準備前往溫縣參加名門望族司馬家的百年大宴。


    但過了河,蔡邕就聽說白波軍前鋒已經開始圍攻河內郡城野王了。而郭太楊奉等人屯兵石門,正在進攻河東郡。


    賊眾已經到了河內郡,蔡邕頗為擔憂安全問題,正在考慮到底去不去參加司馬防的百年大宴。按禮說,司馬家這種級數的大家族邀請他,他應該去的。


    蔡邕得知秦野領軍討賊,他高興壞了,便感到有秦野領軍,那安全已經不再是問題。正巧秦野也打算去溫縣,於是隨軍同去。


    秦野從蔡邕這裏得知,司馬家是河內郡首屈一指的豪門,當世望族,從春秋開始傳承的家族。今年是司馬家又一次百年家族大壽,這百年大宴非同小可,乃是數百上千年家族每百年一次的大事情,會邀請各地名門名士來參加。


    並州王家有人來,衛家有人來,冀州崔家有人來,遠在徐州琅琊的諸葛氏也有人來。這些都是當世望族,家族曆史都能夠追溯到西漢。比如琅琊諸葛氏的先祖,就曾做過‘司隸’,司隸當時是一個官職,相當於檢察院、廉政公署。


    溫縣縣城,漸漸出現在地平線上。


    一支鄉勇隊伍,迎了上來。


    為首一個少年,傲然之色,一個年輕人,溫文爾雅。


    少年策馬而出,意氣風發,“來的可是征東將軍?”


    “正是。”秦野待住赤兔馬道。


    少年人上下打量,見來的這個年輕人,比自己也大不了幾歲。竟然就是傳說中擊退十八路諸侯的征東將軍。


    “你們是何人?”秦野反問道。


    溫文爾雅的年輕人道:“迴稟將軍,在下司馬朗,這是我弟弟司馬懿。我們是溫縣司馬家的,我爹是司馬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天下至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子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毅並收藏三國之天下至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