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有些令人震驚的消息,在奧古斯城的高層權貴間開始傳播。
下麵又有民眾起義了。
這本來不算什麽大問題,農民鬧事的情況時有發生,大家也都習慣了。
但在講述這件事的人詳細說明了這次起義的範圍後,不少人都驚訝起來。
凱隆王國一共有四十二座城市,其中貼近耶露朗主河道建設的有十五座。
而這十五座城市在之前的一周內,紛紛發生了程度不一的起義暴動事件。
有的城市被名義占領。
有的城市遭到破壞,城內秩序混亂。
還有更多的鄉鎮,完全被那些暴民所控製。
總共受到波及的範圍,差不多占據了凱隆四分之一的麵積。
更嚴重的是,似乎事態還有擴大的征兆。
大王子阿萊克斯和弗勞爾侯爵得知這件事後,立刻便重視起來,連夜坐到一起商量。
“怎麽會突然爆發這麽大規模的暴動?”大王子將一份報告拍在桌子上,臉色慍怒。
弗勞爾輕蔑的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現在是個人都知道,收割季來了,農民從地裏割了麥子要換錢。”
“糧價問題?”大王子皺了皺眉,道:“不是讓下麵的人今年按照往年平均價的三分之二收糧嗎,不應該會引起這麽大不滿。”
兩方決定重新掌握糧食收購價格的時候,也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
他們是打算將諾亞王國的糧食商人踢走,但采取的懷柔政策,一步步將糧價再壓下來。
按照預計,三分之二的價格,不會引起農民太過強烈的心理反彈的。
弗勞爾臉色陰鬱,沉聲道:“很明顯,下麵的不少人並沒有根據我們的命令來,他們太貪了,一看沒了競爭者,立馬就想迴到從前。”
大王子聞言也是露出怒容,狠狠的拍了下桌子。
“這幫雜碎,都該去死!”
弗勞爾倒是沒有他那麽生氣。
凱隆地域廣袤,城市之間相隔較遠。
在這個通訊和製度都比較落後的年代,上位者很難精細控製手底下人的想法和行為。
貪婪是人的本能,沒預料到這一點,也是他們的失誤。
弗勞爾低頭看著桌麵的紋理,眼中閃爍著光芒。
就算底下的人太貪婪,把糧食收購價壓得太狠,也不應該同時爆發這麽多起義。
尤其是的地理位置還這麽集中,背後肯定有人推波助瀾。
他將這個猜測告訴了大王子,看看他有什麽想法。
阿萊克斯一聽這背後有人搞事,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那個善於偽裝的妹妹。
“伊莎貝拉,一定是她!”大王子咬牙切實道。
弗勞爾暗道一聲果然,他之前就覺得有問題。
貴族派有座用來秘密看押犯人的監獄前段時間被不明人士給端了,襲擊者身份查不到,但從實力和紀律方麵看,並不是一般的小勢力的能培養出來的。
由於看押的犯人中有不少人身份敏感,他讓人仔細查了查,雖然沒什麽結果,但也發現了些蛛絲馬跡。
而那線索,正好就指向了伊莎貝拉所經營的慈善救濟會。
現在看來,這位公主殿下,還真是有些自己的想法。
“有證據嗎?”弗勞爾果斷問道。
大王子怒罵了幾句伊莎貝拉,然後深吸了一口氣,無奈搖頭。
他也是一年多前才發現自己妹妹原來那麽不安分,竟然想憑借女流之身成為管理這個國家的議長。
可也正是由於太過不切實際,阿萊克斯反而並沒有太重視她,沒怎麽探查她的底細。
現在想找證據,證明伊莎貝拉策劃和支持民眾暴亂的話,還真有點無從下手。
弗勞爾見此隻好道:“那就現在去查,絕對不能讓她一直站著正義性繼續擴大抗議規模。”
“我知道!”大王子冷哼一聲。
他和弗勞爾本身也不對付,自然不能忍對方那吩咐的語氣。
弗勞爾看著阿萊克斯的樣子,心中愈發不屑。
平時倒看不出來,一遇到大事,這位的草包樣子就有點藏不住了。
兩人各自吩咐手下,趕緊派人去那些發生過暴動的城市查探,看看幕後到底是誰在支持。
然後又叫了各自的心腹過來,開始討論如何真正平息這場暴動。
……
十多個城市的農民因為對糧價不滿而衝擊城市和鄉鎮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諾亞使館這邊。
本來這種丟人的事情,凱隆是要竭力隱藏的。
但架不住諾亞使團到訪的這段時間,正事兒雖然沒幹成,但‘狐朋狗友’還是交到幾個的,有些知情者隨即將消息告知給了經常參加宴會的阿凱奇。
使館的一間小客廳內,剛德列夫、阿凱奇和勒斯三人坐在沙發上,表情都有些驚歎。
“這位公主殿下,效率還算不錯。”老元帥滿意的笑道。
阿凱奇也點了點頭:“這樣一來,凱隆的人估計很快就會主動找我們來談。”
解決民眾暴動的最佳辦法,就是滿足他們的需求,恢複以往由諾亞商人直接采購糧食的慣例。
諾亞本身也樂於看到這一點。
跟那些農民手裏買糧食,總比像之前一樣跟凱隆大糧商買要便宜很多,這本就是當年諾亞簽訂糧食協議的目的。
勒斯把玩著手裏的銀製茶杯,開口說道:
“伊莎貝拉應該是動用了救濟會和教會的力量,沒想到她暗中經營的勢力和人手還不少,竟然能在短時間內鼓動這麽多農民。
而且,我們似乎小看了她在底層民眾的影響力,不僅僅是聲望,因為這次她並沒有直接站出來。
但……這場好戲,應該不是單純為了幫我們。”
之前伊莎貝拉主動來使館做客,剛德列夫元帥就暗示過,支持她上位是可以,但必須展現出自己的實力來看看,諾亞不會幫一個必然失敗的人。
而具體的展現方式,就是幫諾亞重新恢複商業通道和糧食收購。
話說勒斯他們三個都有些沒想到,對方竟然是用這種方式來達成己方的要求。
“先別管那麽多,把商道恢複才是關鍵。”阿凱奇說道:“來自琴康的新型紡織技術和蒸汽紡織機都已經陸續到貨,我們的廠房也在快速建設中。
這裏麵的投資很大,我們必須盡快進購大量原材料,開始生產銷售,王國財政這幾年可是一直出血,必須盡快迴一口了。”
“這個我們也清楚,現在就等那位大王子和弗勞爾主動上門了。”
剛德列夫想了下,又道:“那位公主殿下這次幫了這麽大忙,估計下次就是我們有所表示了。
勒斯,你有時間去問問,她有什麽計劃是我們能幫上忙的。”
“知道了。”
……
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出乎諾亞的預料,就在暴動的消息傳迴首都的第三天,凱隆的外交官員便親自登門造訪。
而跟他一起來的,還有首都治安總局的皮爾特局長。
首先,他們十分抱歉的表示,威廉姆斯伯爵的死已經徹底查清,是他們冤枉了諾亞使團的契科夫先生。
為了平息諾亞的憤怒,負責整個案件的皮爾特局長被免職,並親自登門賠禮道歉。
勒斯作為諾亞代表接見了他們,但對於命案的事情,他卻表示不會立刻接受道歉,契科夫本人也拒不原諒。
除非,凱隆方麵能拿出更實際的補償。
在這之前,他們不會談任何事情。
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和皮爾特隻好先離開,不過當天下午,大王子和弗勞爾侯爵便一起過來了。
他們給出了更加實際的道歉。
第一,在全城張貼公告,澄清事實,威廉姆斯伯爵的死與諾亞使團毫無關係。
二是,今年的貿易關稅,可以在整體金額方麵下調五個百分點。
這可以說是相當有誠意的道歉了,麵子、裏子都給足了。
諾亞對此表示很滿意,他們本就是想擺個姿態,抻抻勁兒。
於是,關於商業運輸的阻塞問題,再次被搬上談判桌。
這次,兩方算是異位了。
原本是諾亞帶點懇求的意思想讓凱隆恢複商道,現在則是諾亞高高在上,擺出一副無所謂的姿態。
之前給出的條件全部作廢,諾亞現在開始提條件了。
“往年我們的商人在這裏買迴糧食,在運輸過程中,人力成本虛高的厲害,不少中間承運商中飽私囊。
人力成本要是真的高也就算了,可據查證,我們給出的高昂雇傭費用,並沒有落到工人手裏,反而被你們強製派遣的監督和承運方給吃下,這合理嗎?”
阿凱奇雙手拄著下巴,麵色嚴肅的看著對麵那些凱隆官員們說道。
“那阿凱奇先生的意思是?”弗勞爾詢問道。
因為放開諾亞的商隊出入,涉及兩派正在爭奪的河道、陸運商道的控製權,大王子和弗勞爾都親自過來參會,同時也是想盡快拍板,解決那些民眾暴動的問題。
話說也是這個權利交接的特殊時期,導致他們兩方都不敢輕易下達調兵鎮壓的命令,所以暴動的事情才變得有些棘手。
這幾天來,他們楞是沒能采取什麽實質行動來恢複那些暴動城鎮的秩序。
“我的意思是,運輸費用的價格要調低一半,或者不再必須雇傭凱隆本地的工人。”阿凱奇做出要求。
“這點不……”
“可以。”
兩種不同的迴答一起出現,讓會議室內陷入了短暫的安靜。
大王子不悅的看了身旁的弗勞爾一眼,心中升起怒火。
因為每年諾亞在凱隆采購的原材料貨物相當龐大,很早之前就催生出了專門為其運輸貨物的行業,專門賺取諾亞和其他國家商人的傭金。
而且凱隆王國為了防止太多的外國人不受限製的湧入,會造成隱患,所以專門製定過法律,不允許商隊帶太多的力工。
現在,這份利潤巨大的生意正掌握在大王子手裏,他可不想為了所有人的事情而自己出血。
弗勞爾打斷他的話,直接答應對方條件的舉動,著實讓人惱怒。
不過沒等阿萊克斯反駁,弗勞爾繼續說道:
“還有什麽條件,請一並說出了吧,但……我建議你們適可而止。”
相比於大王子,他更清楚現在不是討價還價的時候,這麽大規模的暴動,又趕在這個複雜的時機,為防意外,必須盡快平息下去。
為此暫時付出一些代價,是可以接受的。
阿凱奇笑了笑,並沒有理會弗勞爾那有些冰冷的目光,自顧自道:
“還有一個,貴方有不少城市,會對我們商隊的貨物征收一份額外的倉庫管理費,我希望這個也能取消。”
“成交。”弗勞爾站起身,目光淡然的低頭整理了下衣服,轉身離開。
運輸力工的生意大部分由王室的人在管,而倉庫管理費則大都是貴族派在卡油水,因為大多數建倉庫的地皮都是貴族們的。
現在為了王國,兩派各出點血,也算公平了,省得阿萊克斯再橫生枝節。
而阿凱奇這邊,在得到這兩個條件的許諾後,也不再敷衍,立刻跟對麵的官員們開始商討恢複諾亞商業渠道的具體事項,並抓緊組織第一批糧商前往那些暴亂城市收購糧食。
沒過兩天,借由魔法通訊台的便利,早已在諾亞西境等待的糧商們終於得到準許,立刻像往年一樣帶著大量馬車和貨船,進入凱隆收購農民手裏的糧食。
而另一邊,大王子和弗勞爾派去暴亂城市搜集情報的人馬也迴來稟報了第一手消息。
經由他們的偵查發現,所有城市的起義號召者中,有一半以上都曾與救濟會或者拉瑪教有聯係。
這就是證據!
這天,凱隆議會的日常會議上,一名貴族派議員出示了各個城市暴亂分子的領導者名單,並一針見血的指出,這次大規模暴亂事件,與伊莎貝拉公主存在極大關聯,要求議會立刻查辦。
而大王子當場便下達了命令,於第二天舉辦審判會,要求伊莎貝拉必須出席,並當著王國所有高層的麵,為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
如果不能證明那份名單是假的,她將以叛國罪和謀逆罪,接受來自議會和王室的審判。
下麵又有民眾起義了。
這本來不算什麽大問題,農民鬧事的情況時有發生,大家也都習慣了。
但在講述這件事的人詳細說明了這次起義的範圍後,不少人都驚訝起來。
凱隆王國一共有四十二座城市,其中貼近耶露朗主河道建設的有十五座。
而這十五座城市在之前的一周內,紛紛發生了程度不一的起義暴動事件。
有的城市被名義占領。
有的城市遭到破壞,城內秩序混亂。
還有更多的鄉鎮,完全被那些暴民所控製。
總共受到波及的範圍,差不多占據了凱隆四分之一的麵積。
更嚴重的是,似乎事態還有擴大的征兆。
大王子阿萊克斯和弗勞爾侯爵得知這件事後,立刻便重視起來,連夜坐到一起商量。
“怎麽會突然爆發這麽大規模的暴動?”大王子將一份報告拍在桌子上,臉色慍怒。
弗勞爾輕蔑的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現在是個人都知道,收割季來了,農民從地裏割了麥子要換錢。”
“糧價問題?”大王子皺了皺眉,道:“不是讓下麵的人今年按照往年平均價的三分之二收糧嗎,不應該會引起這麽大不滿。”
兩方決定重新掌握糧食收購價格的時候,也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
他們是打算將諾亞王國的糧食商人踢走,但采取的懷柔政策,一步步將糧價再壓下來。
按照預計,三分之二的價格,不會引起農民太過強烈的心理反彈的。
弗勞爾臉色陰鬱,沉聲道:“很明顯,下麵的不少人並沒有根據我們的命令來,他們太貪了,一看沒了競爭者,立馬就想迴到從前。”
大王子聞言也是露出怒容,狠狠的拍了下桌子。
“這幫雜碎,都該去死!”
弗勞爾倒是沒有他那麽生氣。
凱隆地域廣袤,城市之間相隔較遠。
在這個通訊和製度都比較落後的年代,上位者很難精細控製手底下人的想法和行為。
貪婪是人的本能,沒預料到這一點,也是他們的失誤。
弗勞爾低頭看著桌麵的紋理,眼中閃爍著光芒。
就算底下的人太貪婪,把糧食收購價壓得太狠,也不應該同時爆發這麽多起義。
尤其是的地理位置還這麽集中,背後肯定有人推波助瀾。
他將這個猜測告訴了大王子,看看他有什麽想法。
阿萊克斯一聽這背後有人搞事,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那個善於偽裝的妹妹。
“伊莎貝拉,一定是她!”大王子咬牙切實道。
弗勞爾暗道一聲果然,他之前就覺得有問題。
貴族派有座用來秘密看押犯人的監獄前段時間被不明人士給端了,襲擊者身份查不到,但從實力和紀律方麵看,並不是一般的小勢力的能培養出來的。
由於看押的犯人中有不少人身份敏感,他讓人仔細查了查,雖然沒什麽結果,但也發現了些蛛絲馬跡。
而那線索,正好就指向了伊莎貝拉所經營的慈善救濟會。
現在看來,這位公主殿下,還真是有些自己的想法。
“有證據嗎?”弗勞爾果斷問道。
大王子怒罵了幾句伊莎貝拉,然後深吸了一口氣,無奈搖頭。
他也是一年多前才發現自己妹妹原來那麽不安分,竟然想憑借女流之身成為管理這個國家的議長。
可也正是由於太過不切實際,阿萊克斯反而並沒有太重視她,沒怎麽探查她的底細。
現在想找證據,證明伊莎貝拉策劃和支持民眾暴亂的話,還真有點無從下手。
弗勞爾見此隻好道:“那就現在去查,絕對不能讓她一直站著正義性繼續擴大抗議規模。”
“我知道!”大王子冷哼一聲。
他和弗勞爾本身也不對付,自然不能忍對方那吩咐的語氣。
弗勞爾看著阿萊克斯的樣子,心中愈發不屑。
平時倒看不出來,一遇到大事,這位的草包樣子就有點藏不住了。
兩人各自吩咐手下,趕緊派人去那些發生過暴動的城市查探,看看幕後到底是誰在支持。
然後又叫了各自的心腹過來,開始討論如何真正平息這場暴動。
……
十多個城市的農民因為對糧價不滿而衝擊城市和鄉鎮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諾亞使館這邊。
本來這種丟人的事情,凱隆是要竭力隱藏的。
但架不住諾亞使團到訪的這段時間,正事兒雖然沒幹成,但‘狐朋狗友’還是交到幾個的,有些知情者隨即將消息告知給了經常參加宴會的阿凱奇。
使館的一間小客廳內,剛德列夫、阿凱奇和勒斯三人坐在沙發上,表情都有些驚歎。
“這位公主殿下,效率還算不錯。”老元帥滿意的笑道。
阿凱奇也點了點頭:“這樣一來,凱隆的人估計很快就會主動找我們來談。”
解決民眾暴動的最佳辦法,就是滿足他們的需求,恢複以往由諾亞商人直接采購糧食的慣例。
諾亞本身也樂於看到這一點。
跟那些農民手裏買糧食,總比像之前一樣跟凱隆大糧商買要便宜很多,這本就是當年諾亞簽訂糧食協議的目的。
勒斯把玩著手裏的銀製茶杯,開口說道:
“伊莎貝拉應該是動用了救濟會和教會的力量,沒想到她暗中經營的勢力和人手還不少,竟然能在短時間內鼓動這麽多農民。
而且,我們似乎小看了她在底層民眾的影響力,不僅僅是聲望,因為這次她並沒有直接站出來。
但……這場好戲,應該不是單純為了幫我們。”
之前伊莎貝拉主動來使館做客,剛德列夫元帥就暗示過,支持她上位是可以,但必須展現出自己的實力來看看,諾亞不會幫一個必然失敗的人。
而具體的展現方式,就是幫諾亞重新恢複商業通道和糧食收購。
話說勒斯他們三個都有些沒想到,對方竟然是用這種方式來達成己方的要求。
“先別管那麽多,把商道恢複才是關鍵。”阿凱奇說道:“來自琴康的新型紡織技術和蒸汽紡織機都已經陸續到貨,我們的廠房也在快速建設中。
這裏麵的投資很大,我們必須盡快進購大量原材料,開始生產銷售,王國財政這幾年可是一直出血,必須盡快迴一口了。”
“這個我們也清楚,現在就等那位大王子和弗勞爾主動上門了。”
剛德列夫想了下,又道:“那位公主殿下這次幫了這麽大忙,估計下次就是我們有所表示了。
勒斯,你有時間去問問,她有什麽計劃是我們能幫上忙的。”
“知道了。”
……
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出乎諾亞的預料,就在暴動的消息傳迴首都的第三天,凱隆的外交官員便親自登門造訪。
而跟他一起來的,還有首都治安總局的皮爾特局長。
首先,他們十分抱歉的表示,威廉姆斯伯爵的死已經徹底查清,是他們冤枉了諾亞使團的契科夫先生。
為了平息諾亞的憤怒,負責整個案件的皮爾特局長被免職,並親自登門賠禮道歉。
勒斯作為諾亞代表接見了他們,但對於命案的事情,他卻表示不會立刻接受道歉,契科夫本人也拒不原諒。
除非,凱隆方麵能拿出更實際的補償。
在這之前,他們不會談任何事情。
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和皮爾特隻好先離開,不過當天下午,大王子和弗勞爾侯爵便一起過來了。
他們給出了更加實際的道歉。
第一,在全城張貼公告,澄清事實,威廉姆斯伯爵的死與諾亞使團毫無關係。
二是,今年的貿易關稅,可以在整體金額方麵下調五個百分點。
這可以說是相當有誠意的道歉了,麵子、裏子都給足了。
諾亞對此表示很滿意,他們本就是想擺個姿態,抻抻勁兒。
於是,關於商業運輸的阻塞問題,再次被搬上談判桌。
這次,兩方算是異位了。
原本是諾亞帶點懇求的意思想讓凱隆恢複商道,現在則是諾亞高高在上,擺出一副無所謂的姿態。
之前給出的條件全部作廢,諾亞現在開始提條件了。
“往年我們的商人在這裏買迴糧食,在運輸過程中,人力成本虛高的厲害,不少中間承運商中飽私囊。
人力成本要是真的高也就算了,可據查證,我們給出的高昂雇傭費用,並沒有落到工人手裏,反而被你們強製派遣的監督和承運方給吃下,這合理嗎?”
阿凱奇雙手拄著下巴,麵色嚴肅的看著對麵那些凱隆官員們說道。
“那阿凱奇先生的意思是?”弗勞爾詢問道。
因為放開諾亞的商隊出入,涉及兩派正在爭奪的河道、陸運商道的控製權,大王子和弗勞爾都親自過來參會,同時也是想盡快拍板,解決那些民眾暴動的問題。
話說也是這個權利交接的特殊時期,導致他們兩方都不敢輕易下達調兵鎮壓的命令,所以暴動的事情才變得有些棘手。
這幾天來,他們楞是沒能采取什麽實質行動來恢複那些暴動城鎮的秩序。
“我的意思是,運輸費用的價格要調低一半,或者不再必須雇傭凱隆本地的工人。”阿凱奇做出要求。
“這點不……”
“可以。”
兩種不同的迴答一起出現,讓會議室內陷入了短暫的安靜。
大王子不悅的看了身旁的弗勞爾一眼,心中升起怒火。
因為每年諾亞在凱隆采購的原材料貨物相當龐大,很早之前就催生出了專門為其運輸貨物的行業,專門賺取諾亞和其他國家商人的傭金。
而且凱隆王國為了防止太多的外國人不受限製的湧入,會造成隱患,所以專門製定過法律,不允許商隊帶太多的力工。
現在,這份利潤巨大的生意正掌握在大王子手裏,他可不想為了所有人的事情而自己出血。
弗勞爾打斷他的話,直接答應對方條件的舉動,著實讓人惱怒。
不過沒等阿萊克斯反駁,弗勞爾繼續說道:
“還有什麽條件,請一並說出了吧,但……我建議你們適可而止。”
相比於大王子,他更清楚現在不是討價還價的時候,這麽大規模的暴動,又趕在這個複雜的時機,為防意外,必須盡快平息下去。
為此暫時付出一些代價,是可以接受的。
阿凱奇笑了笑,並沒有理會弗勞爾那有些冰冷的目光,自顧自道:
“還有一個,貴方有不少城市,會對我們商隊的貨物征收一份額外的倉庫管理費,我希望這個也能取消。”
“成交。”弗勞爾站起身,目光淡然的低頭整理了下衣服,轉身離開。
運輸力工的生意大部分由王室的人在管,而倉庫管理費則大都是貴族派在卡油水,因為大多數建倉庫的地皮都是貴族們的。
現在為了王國,兩派各出點血,也算公平了,省得阿萊克斯再橫生枝節。
而阿凱奇這邊,在得到這兩個條件的許諾後,也不再敷衍,立刻跟對麵的官員們開始商討恢複諾亞商業渠道的具體事項,並抓緊組織第一批糧商前往那些暴亂城市收購糧食。
沒過兩天,借由魔法通訊台的便利,早已在諾亞西境等待的糧商們終於得到準許,立刻像往年一樣帶著大量馬車和貨船,進入凱隆收購農民手裏的糧食。
而另一邊,大王子和弗勞爾派去暴亂城市搜集情報的人馬也迴來稟報了第一手消息。
經由他們的偵查發現,所有城市的起義號召者中,有一半以上都曾與救濟會或者拉瑪教有聯係。
這就是證據!
這天,凱隆議會的日常會議上,一名貴族派議員出示了各個城市暴亂分子的領導者名單,並一針見血的指出,這次大規模暴亂事件,與伊莎貝拉公主存在極大關聯,要求議會立刻查辦。
而大王子當場便下達了命令,於第二天舉辦審判會,要求伊莎貝拉必須出席,並當著王國所有高層的麵,為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
如果不能證明那份名單是假的,她將以叛國罪和謀逆罪,接受來自議會和王室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