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哨所,海拔4655米,建在雪山尖上,四周是接近垂直的懸崖峭壁。
當地人說這裏是雄鷹都飛不過的地方,邊防戰士稱它為“雲中哨所”,聽起來很美,但是環境真的很差。
即使是盛夏季節,這裏也是經常風吼雪舞,大片大片的雪花飄下來,凍的人直打哆嗦。
這裏一年有兩季,雪季和雨季,從11月到來年的6月都是大雪封山,6級以上的大風一刮就是300天,溫度最低時能達到零下40攝氏度,哪怕夏天最高溫度也不超過5攝氏度。
現在是7月多,山下盛夏時節,這裏中午的溫度也才3度,晚上照樣零下。
大雪山哨所戰士們的巡邏路並不長,但卻險象環生,尤其是冬季,海拔越高,氣溫越低,積雪越厚,道路越險。
有時候一腳踩下去,半條腿都能陷到雪裏,如果不小心踩空了,很可能就會掉進山穀裏。
這裏正好也是一個雷暴區,每天下午3點準時打雷,雷是一個接一個地打,要打2個小時,在之前哨所建設不完善的時候,戰士們要抱著所有的電器集體盤坐在床上。
這個地方當的起極端環境了,所以動力外骨骼的測試場地放在了這裏,要不是他們趕時間,估計就等冬天再來了,那時候環境更極端。
最開始的時候這個哨所的老班長有些不知所措,上級命令他配合測試隊伍,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麽配合。
後來才知道,還是正常的巡邏,隻不過要穿上動力外骨骼。
那就沒事了,在雪山之巔巡邏他們拿手。
而且動力外骨骼這種東西,他們也非常好奇。
這玩意隻在科幻片裏看到過,沒想到他們今天竟然見到活…見到真的了。
原以為這種東西隻有特種兵能裝備,沒想到他們也有份。
這麽好的機會,班長理所當然的讓了出去,讓哨所裏的年輕戰士裝備上去做測試,因為聽測試人員說,這些外骨骼可以讓他們的巡邏更加輕鬆和更加無死角。
他就在後方搞搞後勤工作好了。
結果戰士們剛出去半天,又來了一夥測試人員,據說等級比之前來的那一批還高。
一看,為首的竟然是一個小年輕。
還沒等他多想,趙立就給他介紹了一下:“唐超同誌,動力外骨骼初版技術的提供者,同時也是領航者公司的首席技術官。”
懂了!
是不是動力外骨骼的技術提供者,班長不知道,但是一說到領航者公司,班長還是知道的。
幾個月前天夏的長征九號首飛成功,載荷就是領航者公司的月宮二號月麵實驗艙,他還真在電視上見過這位首席技術官的連。
很帥的小夥子。
你要不說,沒人會往那邊想,但隻要說了,再一看……
嘿,還真像!
原以為這位大佬就是好奇上來看看,然後就會迴到山巔之下的車隊裏,沒想到這位大佬竟然要跟著巡邏隊去執行巡邏任務。
就從明天的巡邏任務開始。
趙立也驚了,唐超,唐超,你這是要幹什麽啊!
唐超不管,他就要去,之前的紀錄片他看了,記者能一路跟著去,他自然也能。
他想親眼觀察一下機械外骨骼在極端環境下的運行情況。
這些人拗不過他,並且聽取了巡邏戰士迴來之後的測試任務報告,他們隻能同意了。
從山下調來兩台動力外骨骼,明天趙立跟他一塊去。
要不然巡邏的戰士穿著測試的動力外骨骼,跟著的測試人員不穿根本跟不上。
確認了消息,唐超很高興,當天晚上加餐,就用他帶來的那些東西。
各種糕點、八寶鴨、螃蟹、海鮮等等,都是雪山之巔吃不到的,還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讓戰士們提前過了一個年。
任務匯報是正規的那種,戰士吃飯的時候就用聊天的方式,把第一天的測試過程說了說。
唐超能看出來,戰士們臉上都帶著笑容,顯然今天的巡邏跟他們平時的巡邏不一樣,輕鬆了很多,他們很喜歡這些動力外骨骼。
晚上,哨所裏雖然有多餘的床位,但是並不多,所以隻留唐超他們這些後來的住在了這裏。
那些早來的測試人員天還沒黑就下山了,他們來之前就想好了住宿問題,沒問題。
第二天吃完早飯,唐超就加入了愈加壯大的巡邏隊伍,踏上了他的首次雪山之巔巡邏之路。
出發之後,唐超才知道之前的紀錄片隻是記錄了巡邏路上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沒收進去。
他們從4600多米海拔的哨所出發,沿著山巔下到了4000米,然後又往上走,沿著戰士們之前踩出來的山巔小路,一直上到了海拔6500米的高度。
一路上,他們經過了深不見底的山澗,爬了高聳的雪山,檢查的基站和天線設備,在固定地點上觀察對麵阿三的哨所,距離國境線最近的地方隻有不到30米。
後半段的時候,天氣開始變壞,本來這裏就常年積雪,現在一刮風一下雪,更糟。
不過聽戰士們說,動力外骨骼幫了大忙,如果是以前,他們可能會發生危險。
首先,動力外骨骼為他們提供了助力,減輕了他們的體能消耗,讓他們有精力應對任何情況。
然後,動力外骨骼增加了他們的負重能力,可以讓他們背負更多的設備和物資,確保他們可以應對任何情況。
就說增加負重能力,他們每次出來都要穿上防彈衣,攜帶槍械彈藥等等,還要背一部單兵單台。
大雪山的通訊條件很惡劣,所以單兵電台也比較大,重打二三十斤,加上其他的東西,幾十斤的重量在平原巡邏都不太容易,更別說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山上。
低溫、積雪、風雪、低壓、缺氧等等,都是他們的“敵人”。
現在裝備了動力外骨骼,還是專門為雪山設計的,當走到雪很厚的地方,足部可以把折疊的麵板打開,形成踏雪板,讓戰士們在雪上輕鬆行走,不用再人力趟雪。
有動力外骨骼的支持,單兵電台的重量就不是問題了,甚至他們還能增加裝備。
比如適合高原雪山環境的軍用六旋翼無人機。
這種無人機和操縱平台都比較重,可以達到十幾公斤甚至更重,單人背負的話走不了多遠。
偏偏他們的巡邏工作很需要無人機,因為山勢崎嶇陡峭的緣故,一些犄角旮旯會形成死角區域,有些地方能冒險下去,有些地方連去都沒法去,隻能空著。
上級曾經給他們配過無人機,可小型無人機不適合高原環境,甚至風一吹就摔了。
大型無人機倒是可以,但是大型無人機太重了,他們之前巡邏攜帶的電台都要輪流背負,再加上沉重的大型無人機和操作係統,那就甭巡邏了,隻能找地方蹲著。
現在好了,動力外骨骼來了,一切阻礙都抹平了。
戰士們常年待在高原,每個人的臉龐都曬得黝黑,但是牙很亮。
尤其是操縱無人機巡查之前的觀察死角時,他們都會露出笑容,所有人的牙齒,比山上的雪和天上的光都亮。
不過唐超感覺,他們的心更亮!
因為他知道,戰士們不是因為玩無人機高興,隻是因為觀察到了以前觀察不到的死角而高興。
他們替祖國守住了每一厘米的國土!
當地人說這裏是雄鷹都飛不過的地方,邊防戰士稱它為“雲中哨所”,聽起來很美,但是環境真的很差。
即使是盛夏季節,這裏也是經常風吼雪舞,大片大片的雪花飄下來,凍的人直打哆嗦。
這裏一年有兩季,雪季和雨季,從11月到來年的6月都是大雪封山,6級以上的大風一刮就是300天,溫度最低時能達到零下40攝氏度,哪怕夏天最高溫度也不超過5攝氏度。
現在是7月多,山下盛夏時節,這裏中午的溫度也才3度,晚上照樣零下。
大雪山哨所戰士們的巡邏路並不長,但卻險象環生,尤其是冬季,海拔越高,氣溫越低,積雪越厚,道路越險。
有時候一腳踩下去,半條腿都能陷到雪裏,如果不小心踩空了,很可能就會掉進山穀裏。
這裏正好也是一個雷暴區,每天下午3點準時打雷,雷是一個接一個地打,要打2個小時,在之前哨所建設不完善的時候,戰士們要抱著所有的電器集體盤坐在床上。
這個地方當的起極端環境了,所以動力外骨骼的測試場地放在了這裏,要不是他們趕時間,估計就等冬天再來了,那時候環境更極端。
最開始的時候這個哨所的老班長有些不知所措,上級命令他配合測試隊伍,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麽配合。
後來才知道,還是正常的巡邏,隻不過要穿上動力外骨骼。
那就沒事了,在雪山之巔巡邏他們拿手。
而且動力外骨骼這種東西,他們也非常好奇。
這玩意隻在科幻片裏看到過,沒想到他們今天竟然見到活…見到真的了。
原以為這種東西隻有特種兵能裝備,沒想到他們也有份。
這麽好的機會,班長理所當然的讓了出去,讓哨所裏的年輕戰士裝備上去做測試,因為聽測試人員說,這些外骨骼可以讓他們的巡邏更加輕鬆和更加無死角。
他就在後方搞搞後勤工作好了。
結果戰士們剛出去半天,又來了一夥測試人員,據說等級比之前來的那一批還高。
一看,為首的竟然是一個小年輕。
還沒等他多想,趙立就給他介紹了一下:“唐超同誌,動力外骨骼初版技術的提供者,同時也是領航者公司的首席技術官。”
懂了!
是不是動力外骨骼的技術提供者,班長不知道,但是一說到領航者公司,班長還是知道的。
幾個月前天夏的長征九號首飛成功,載荷就是領航者公司的月宮二號月麵實驗艙,他還真在電視上見過這位首席技術官的連。
很帥的小夥子。
你要不說,沒人會往那邊想,但隻要說了,再一看……
嘿,還真像!
原以為這位大佬就是好奇上來看看,然後就會迴到山巔之下的車隊裏,沒想到這位大佬竟然要跟著巡邏隊去執行巡邏任務。
就從明天的巡邏任務開始。
趙立也驚了,唐超,唐超,你這是要幹什麽啊!
唐超不管,他就要去,之前的紀錄片他看了,記者能一路跟著去,他自然也能。
他想親眼觀察一下機械外骨骼在極端環境下的運行情況。
這些人拗不過他,並且聽取了巡邏戰士迴來之後的測試任務報告,他們隻能同意了。
從山下調來兩台動力外骨骼,明天趙立跟他一塊去。
要不然巡邏的戰士穿著測試的動力外骨骼,跟著的測試人員不穿根本跟不上。
確認了消息,唐超很高興,當天晚上加餐,就用他帶來的那些東西。
各種糕點、八寶鴨、螃蟹、海鮮等等,都是雪山之巔吃不到的,還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讓戰士們提前過了一個年。
任務匯報是正規的那種,戰士吃飯的時候就用聊天的方式,把第一天的測試過程說了說。
唐超能看出來,戰士們臉上都帶著笑容,顯然今天的巡邏跟他們平時的巡邏不一樣,輕鬆了很多,他們很喜歡這些動力外骨骼。
晚上,哨所裏雖然有多餘的床位,但是並不多,所以隻留唐超他們這些後來的住在了這裏。
那些早來的測試人員天還沒黑就下山了,他們來之前就想好了住宿問題,沒問題。
第二天吃完早飯,唐超就加入了愈加壯大的巡邏隊伍,踏上了他的首次雪山之巔巡邏之路。
出發之後,唐超才知道之前的紀錄片隻是記錄了巡邏路上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沒收進去。
他們從4600多米海拔的哨所出發,沿著山巔下到了4000米,然後又往上走,沿著戰士們之前踩出來的山巔小路,一直上到了海拔6500米的高度。
一路上,他們經過了深不見底的山澗,爬了高聳的雪山,檢查的基站和天線設備,在固定地點上觀察對麵阿三的哨所,距離國境線最近的地方隻有不到30米。
後半段的時候,天氣開始變壞,本來這裏就常年積雪,現在一刮風一下雪,更糟。
不過聽戰士們說,動力外骨骼幫了大忙,如果是以前,他們可能會發生危險。
首先,動力外骨骼為他們提供了助力,減輕了他們的體能消耗,讓他們有精力應對任何情況。
然後,動力外骨骼增加了他們的負重能力,可以讓他們背負更多的設備和物資,確保他們可以應對任何情況。
就說增加負重能力,他們每次出來都要穿上防彈衣,攜帶槍械彈藥等等,還要背一部單兵單台。
大雪山的通訊條件很惡劣,所以單兵電台也比較大,重打二三十斤,加上其他的東西,幾十斤的重量在平原巡邏都不太容易,更別說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山上。
低溫、積雪、風雪、低壓、缺氧等等,都是他們的“敵人”。
現在裝備了動力外骨骼,還是專門為雪山設計的,當走到雪很厚的地方,足部可以把折疊的麵板打開,形成踏雪板,讓戰士們在雪上輕鬆行走,不用再人力趟雪。
有動力外骨骼的支持,單兵電台的重量就不是問題了,甚至他們還能增加裝備。
比如適合高原雪山環境的軍用六旋翼無人機。
這種無人機和操縱平台都比較重,可以達到十幾公斤甚至更重,單人背負的話走不了多遠。
偏偏他們的巡邏工作很需要無人機,因為山勢崎嶇陡峭的緣故,一些犄角旮旯會形成死角區域,有些地方能冒險下去,有些地方連去都沒法去,隻能空著。
上級曾經給他們配過無人機,可小型無人機不適合高原環境,甚至風一吹就摔了。
大型無人機倒是可以,但是大型無人機太重了,他們之前巡邏攜帶的電台都要輪流背負,再加上沉重的大型無人機和操作係統,那就甭巡邏了,隻能找地方蹲著。
現在好了,動力外骨骼來了,一切阻礙都抹平了。
戰士們常年待在高原,每個人的臉龐都曬得黝黑,但是牙很亮。
尤其是操縱無人機巡查之前的觀察死角時,他們都會露出笑容,所有人的牙齒,比山上的雪和天上的光都亮。
不過唐超感覺,他們的心更亮!
因為他知道,戰士們不是因為玩無人機高興,隻是因為觀察到了以前觀察不到的死角而高興。
他們替祖國守住了每一厘米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