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清閑的日子,真好啊
穿成三個反派崽子的後娘怎麽辦 作者:豆沙團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收到消息,今天晚上你們會迴鄉,一直在等著,果不其然,真的迴來了!!好啊!歡迎福安郡主,歡迎小襄王……”
說著,裏正老叔就要帶頭,帶領村民們一起下跪磕頭。
薑蓮珠與大寶他們趕緊下了馬車,將裏正老叔扶了起來。
“老叔,萬萬不用行這樣的大禮……”
“裏正爺爺,還叫我們以前的小名就成了,我娘親都是叫我們小名的。”
囡寶也撲騰下來,咯咯直笑,“裏正爺爺,好久不見啦!您的胡子又長長啦!”
二寶與村裏幾個玩伴小子們,擊掌,跟往常一樣,不拘小節。
那幾個小子們,雖然在家裏被自家爹娘交代又交代了,見了大寶二寶他們要行禮,人家是王爺身份了,但此時,見到老朋友,還是激動的跟以前一樣,還是他們熟悉的二寶哥,跟他們一樣爬山摸魚的二寶哥!
人群裏,二丫一家人,擠在最前麵。
二丫等裏正老叔他們與薑蓮珠說過話,她就快速奔了過來,“薑嬸……二丫,見過福安郡主!!”
還有盧婆婆等相熟的人,都過來怯生生地說話。
薑蓮珠她們態度還是以前那樣,沒有半點架子,讓大家都放下心來。
圍到外圍的鄉親們都悄悄地議論。
“這薑氏真是個有福的,我以前看她就覺得不一樣,哪有那麽真大度的人,給人當後娘當得那麽好,原來人家就不是凡夫俗子命,看吧!這福氣都是有迴報的!”
“不僅養出了王爺郡主,她自己也是個郡主,發達了,還是這麽和氣,真正是有大修養的人呐。”
“咱們打破腦袋,誰能想到會有這麽一天?以前咱們村裏還有不長眼的人欺負她們孤兒寡母的,不知道現在心裏虛不虛……”
“可不是,最虛的怕是老王家了吧!哈哈,王老頭與王劉婆子兩個老不死的,估計覺都不好睡了……”
……
三隻雪狼迴到了老家,更加的撒歡兒了,在前麵帶路,一溜煙就迴家去了。
裏正老叔把薑蓮珠她們護送到了她們的家裏時,三隻雪狼,已經不用人開門,直接翻牆,躍入了院子,看得其他人都好笑。
這般的迫不及待,說明了對這裏有感情啊。
主家養的寵物這樣,說明了這一點,薑蓮珠她們對王家村也甚是看重的。
裏正老叔他們心裏都甚是欣慰。
村民們也跟在後麵,浩浩蕩蕩的火把,大晚上的,還放起了鞭炮,薑蓮珠她們宅子四周,都掛滿了紅燈籠,貼上了喜字,喜氣洋洋地。
薑蓮珠她們的護衛,沒有跟進村來。
就在村外麵駐紮了。
上百人進村,怕影響村民們生活,在村外駐紮,方便一些,反正也不遠,薑蓮珠她們宅子裏大聲唿喝一下,駐紮在村外的他們都能聽到。
天色晚了,裏正老叔他們也沒有妨礙薑蓮珠她們休息,趕路太累了的滋味,都能體諒。
再多的話要說,讓薑蓮珠她們好好休息一晚。
裏正老叔他們給薑蓮珠她們送了一些吃食,又給村外麵駐紮的護衛們送吃送喝送生活物資等。
熱心地忙到了後半夜。
還是興奮地睡不著覺,到了第二天,雞鳴時分又早早地醒了,又讓自家兒子媳婦婆姨們早早起來,燒火做飯窩頭,熬粥,給村外的護衛們送早餐……
現在是秋梨膏的季節,原本早起應該去山裏摘野梨的,都暫休停一天,好好招待客人優先。
好不容易等天亮了,裏正大煙袋子都抽了好幾袋,估摸著薑蓮珠她們起床了,又背著手,去薑家。
不對,應該是郡主家裏……
薑蓮珠在自家睡了一個舒適覺,一路上,坐馬車趕路太累了。
二丫一家人還是住在前院裏一間屋子,薑蓮珠她們一家人住後院,屋子都打掃得幹幹淨淨,被褥子都曬得香香的,有股子太陽的味道,一覺到天亮。
三個孩子們,也難得睡飽了,還早起,在院子比劃練拳。
跟以前在鄉下住的時候一樣。
薑蓮珠與廖久夫妻倒是睡了一個懶覺,沒跟上孩子們的節奏,練拳。
夫妻倆人出門來洗漱。
院子裏栽的桂花樹也不知道何時長大了,現在秋季,樹上開花,滿院生香。
薑蓮珠由衷地深唿吸了一口,這樣一家人在一起,清閑的日子,真好啊。
王家村這塊地方,好,旺她。
廖久顯然也在迴憶,他指著頭頂上的屋簷廊柱感慨道,“媳婦,你看,這柱子是我親手豎立的,這上麵的雕花,都是我雕的,雖然粗糙點,仔細看,還是有點章法的吧!”
想當初建宅子時,廖久是當牛當馬,幹活幹得十分盡心的。
薑蓮珠想想就覺得好笑。
“是你雕的嗎?不是王老五嗎!”
廖久正色道,“當然是我,我就是王老五!”
“臭不要臉的。”
兩人正說笑當中,裏正老叔在外麵等著呢。
二丫她們在前院裏,已經把早飯都做好了。
出去和裏正老叔他們一起吃早飯,裏正老叔關切了她們京城裏發生的事情,又感慨了廖久長得像王老五……
“……這麽多沒想到的事情,真正跟傳奇一般,沒事就好,這是老天保護啊!還有,廖總督,您長得真就跟以前福安郡主的前夫,王老五一樣一樣的……咳,是在下食言了……”
這前夫兩個字說出來,總覺得不太好。
裏正老叔立刻認錯。
廖久笑道,“無妨,我聽我媳婦也說過,這天底下相像的人,確實也有,不稀奇,我也沒有放在心上。”
薑蓮珠也道,“老叔,沒事,在京城裏,人人都知道我是二婚,頭婚與王老五,王老五跑了,我與他是通過衙門蓋過章印合離的,我也不怕人說。隻要我夫君他不在意就行了。”
裏正老叔心裏鬆了口氣,看廖久的目光更加的和藹可親了,就似自家後輩一樣,“廖總督,您真不錯,肚量大,才能娶到福安郡主這樣的好女子!”
又問大寶他們去了京城習慣不習慣,總之,千言萬語。
說著,裏正老叔就要帶頭,帶領村民們一起下跪磕頭。
薑蓮珠與大寶他們趕緊下了馬車,將裏正老叔扶了起來。
“老叔,萬萬不用行這樣的大禮……”
“裏正爺爺,還叫我們以前的小名就成了,我娘親都是叫我們小名的。”
囡寶也撲騰下來,咯咯直笑,“裏正爺爺,好久不見啦!您的胡子又長長啦!”
二寶與村裏幾個玩伴小子們,擊掌,跟往常一樣,不拘小節。
那幾個小子們,雖然在家裏被自家爹娘交代又交代了,見了大寶二寶他們要行禮,人家是王爺身份了,但此時,見到老朋友,還是激動的跟以前一樣,還是他們熟悉的二寶哥,跟他們一樣爬山摸魚的二寶哥!
人群裏,二丫一家人,擠在最前麵。
二丫等裏正老叔他們與薑蓮珠說過話,她就快速奔了過來,“薑嬸……二丫,見過福安郡主!!”
還有盧婆婆等相熟的人,都過來怯生生地說話。
薑蓮珠她們態度還是以前那樣,沒有半點架子,讓大家都放下心來。
圍到外圍的鄉親們都悄悄地議論。
“這薑氏真是個有福的,我以前看她就覺得不一樣,哪有那麽真大度的人,給人當後娘當得那麽好,原來人家就不是凡夫俗子命,看吧!這福氣都是有迴報的!”
“不僅養出了王爺郡主,她自己也是個郡主,發達了,還是這麽和氣,真正是有大修養的人呐。”
“咱們打破腦袋,誰能想到會有這麽一天?以前咱們村裏還有不長眼的人欺負她們孤兒寡母的,不知道現在心裏虛不虛……”
“可不是,最虛的怕是老王家了吧!哈哈,王老頭與王劉婆子兩個老不死的,估計覺都不好睡了……”
……
三隻雪狼迴到了老家,更加的撒歡兒了,在前麵帶路,一溜煙就迴家去了。
裏正老叔把薑蓮珠她們護送到了她們的家裏時,三隻雪狼,已經不用人開門,直接翻牆,躍入了院子,看得其他人都好笑。
這般的迫不及待,說明了對這裏有感情啊。
主家養的寵物這樣,說明了這一點,薑蓮珠她們對王家村也甚是看重的。
裏正老叔他們心裏都甚是欣慰。
村民們也跟在後麵,浩浩蕩蕩的火把,大晚上的,還放起了鞭炮,薑蓮珠她們宅子四周,都掛滿了紅燈籠,貼上了喜字,喜氣洋洋地。
薑蓮珠她們的護衛,沒有跟進村來。
就在村外麵駐紮了。
上百人進村,怕影響村民們生活,在村外駐紮,方便一些,反正也不遠,薑蓮珠她們宅子裏大聲唿喝一下,駐紮在村外的他們都能聽到。
天色晚了,裏正老叔他們也沒有妨礙薑蓮珠她們休息,趕路太累了的滋味,都能體諒。
再多的話要說,讓薑蓮珠她們好好休息一晚。
裏正老叔他們給薑蓮珠她們送了一些吃食,又給村外麵駐紮的護衛們送吃送喝送生活物資等。
熱心地忙到了後半夜。
還是興奮地睡不著覺,到了第二天,雞鳴時分又早早地醒了,又讓自家兒子媳婦婆姨們早早起來,燒火做飯窩頭,熬粥,給村外的護衛們送早餐……
現在是秋梨膏的季節,原本早起應該去山裏摘野梨的,都暫休停一天,好好招待客人優先。
好不容易等天亮了,裏正大煙袋子都抽了好幾袋,估摸著薑蓮珠她們起床了,又背著手,去薑家。
不對,應該是郡主家裏……
薑蓮珠在自家睡了一個舒適覺,一路上,坐馬車趕路太累了。
二丫一家人還是住在前院裏一間屋子,薑蓮珠她們一家人住後院,屋子都打掃得幹幹淨淨,被褥子都曬得香香的,有股子太陽的味道,一覺到天亮。
三個孩子們,也難得睡飽了,還早起,在院子比劃練拳。
跟以前在鄉下住的時候一樣。
薑蓮珠與廖久夫妻倒是睡了一個懶覺,沒跟上孩子們的節奏,練拳。
夫妻倆人出門來洗漱。
院子裏栽的桂花樹也不知道何時長大了,現在秋季,樹上開花,滿院生香。
薑蓮珠由衷地深唿吸了一口,這樣一家人在一起,清閑的日子,真好啊。
王家村這塊地方,好,旺她。
廖久顯然也在迴憶,他指著頭頂上的屋簷廊柱感慨道,“媳婦,你看,這柱子是我親手豎立的,這上麵的雕花,都是我雕的,雖然粗糙點,仔細看,還是有點章法的吧!”
想當初建宅子時,廖久是當牛當馬,幹活幹得十分盡心的。
薑蓮珠想想就覺得好笑。
“是你雕的嗎?不是王老五嗎!”
廖久正色道,“當然是我,我就是王老五!”
“臭不要臉的。”
兩人正說笑當中,裏正老叔在外麵等著呢。
二丫她們在前院裏,已經把早飯都做好了。
出去和裏正老叔他們一起吃早飯,裏正老叔關切了她們京城裏發生的事情,又感慨了廖久長得像王老五……
“……這麽多沒想到的事情,真正跟傳奇一般,沒事就好,這是老天保護啊!還有,廖總督,您長得真就跟以前福安郡主的前夫,王老五一樣一樣的……咳,是在下食言了……”
這前夫兩個字說出來,總覺得不太好。
裏正老叔立刻認錯。
廖久笑道,“無妨,我聽我媳婦也說過,這天底下相像的人,確實也有,不稀奇,我也沒有放在心上。”
薑蓮珠也道,“老叔,沒事,在京城裏,人人都知道我是二婚,頭婚與王老五,王老五跑了,我與他是通過衙門蓋過章印合離的,我也不怕人說。隻要我夫君他不在意就行了。”
裏正老叔心裏鬆了口氣,看廖久的目光更加的和藹可親了,就似自家後輩一樣,“廖總督,您真不錯,肚量大,才能娶到福安郡主這樣的好女子!”
又問大寶他們去了京城習慣不習慣,總之,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