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麵前,那薄而無qing的紅唇重抿了抿:“那你就是不答應了?”
藍若塵猛地迴過神來,頓時冷汗涔涔,重新跪倒四王跟前:“若塵不敢!請主人饒恕,若塵遵命就是了!”
四王垂眸望著麵前一臉惶恐的少年,片刻,才說道:“那人殺不殺,何時動手,我自有數,他的生死,由我說的算,輪不到別人搶先,你可明白。”
藍若塵點頭,羞惱無地自容,低頭之時,眼淚便掉了下來。
四王說道:“在我身邊兒伺候,最緊要的是明白我的心思,倘若你連這點也做不到,那也不必留下了。”
連那羞惱的心也沒了,隻一片震驚恐懼,藍若塵急忙說:“主人!我明白,以後我會控製自己,絕對不會像是今天這樣,主人你饒了我這一迴罷。”
他直挺挺地跪著,哀聲求饒,原本嫵媚的臉上,高傲之色dàng然無存,雙眼水汪汪地,格外惹人憐愛,四王伸手,在他的臉上輕輕摸過,輕聲贊道:“好一張楚楚可憐的臉,真真是我見尤憐。”
藍若塵心裏一動,微微閉了閉眼,便將臉貼在四王手心,剛要觸到那掌心之暖意時候,四王卻又緩緩收手,淡淡地說道:“下去罷。”
藍若塵眉頭微蹙,身子震了震,心裏一陣失落,卻仍舊說道:“若塵遵命。”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倒退兩步,才轉過身,終於出門而去。
第十一章 任欽差
次日朝上,果然小皇帝說起江南疫qing災況,此事在甫生之時,便有工部同戶部派人前去查探撫恤,距今大約半月已過。此番小皇帝說起來,隻道:“朕近來接了江南官員的上奏,說是疫qing並無好轉,亟待朝廷追加賢能,不知各位愛卿有何看法?”
昨日朝衣在金福樓上,東方冠卿前去一探虛實,六部早得了消息,知道小皇帝必會在今日“興師問罪”,因此先有準備,當下工部尚書便邁步出列,手中象牙笏板高舉,說道:“臣有本奏。”
小皇帝說道:“準。”
工部尚書說道:“上迴工部同戶部已經派了欽差前去,昨日傳了消息迴來,說疫qing已經得到控製,撫恤災民等等也進行的有條不紊,怎會再有人上報說追加賢能雲雲?不知陛下是何時接到的消息,怕是兩相錯過,也是有的。”
小皇帝說道:“朕也是這兩天剛接到的,早知道你們兩部派了得力gān將出去,想來也不會有差錯,也正不解,故而一問百官群臣有何意見。”
此刻戶部尚書也出列,說道:“臣也有本奏。”
小皇帝看看他,說道:“準奏。”
戶部尚書也道:“兩部派出的,都是jing明qiánggān的能臣,而且昨日的確也已經收到了江南送來的摺子,說是災qing已經好轉,且近來也有風調雨順之勢,臣等還想今日上朝來奏知陛下,讓陛下也為之歡喜呢。”
小皇帝挑眉問道:“真正如此?”
六部同氣連枝,戶部跟工部尚書出麵,當下刑部尚書也隨聲附和。小皇帝點點頭,也不表態,黑白分明的眼睛掃了掃周圍,說道:“其他卿家可還有意見麽?”
問了這一聲之後,對麵臣列裏頭,卻有人出來,說道:“臣有不同意見要奏知陛下。”
小皇帝一看,是太府寺卿,便道:“卿又何本奏,說來。”
太府寺卿便道:“雖然方才幾位尚書大人眾口一詞,說的天衣無fèng,但是據臣所知,江南災qing並非幾位大人說的那般輕易,臣也是近日接到江南處遞來的急報,說是有幾處地方疫qing嚴重,已經有空城之勢,災民哀鴻遍野,qing況之慘,難以描述。”
小皇帝大驚,問道:“你說什麽?呈上詳細。”
太府寺卿剛要說,戶部尚書喝道:“太府寺,休要在陛下麵前胡言亂語,驚到聖駕該如何是好?何況你說的並非實qing,你這樣搬弄是非,是何居心?”
太府寺卿猶豫不語,轉頭稍微看了一眼旁邊,卻見旁側的丞相大人哼了聲,邁步出列,說道:“尚書大人,你這樣盛氣淩人,卻又是何居心?在朝堂之上,百官都有向陛下陳qing奏本的權責,難道隻許你說,不許旁人說麽?”
戶部尚書見丞相出麵,一時倒也不敢造次,工部尚書說道:“話雖如此,但太府寺卿句句所言,甚為刺心,江南之事陛下是jiāo給我們兩部負責,何必他來cha手,何況他又不知道江南具體qing形如何,隻是在這裏搖動唇舌動搖陛下之心,卻不可取。”
丞相不慌不忙,說道:“是否是胡言亂語,畢竟我們誰也未曾親身到過江南,誰也不知確切,你們聽到的是吉報,太府寺卿聽到的卻是災患急報,何況,兩位大人休要忘了,方才陛下也曾說過,他自江南處得到了令人不快的消息,故而才特意在朝堂上詢問百官,卻又何說?莫非你們也要說陛下搬弄是非不成?”
戶部尚書說道:“你……”跟工部尚書兩個被丞相幾句話壓得無言以對,兩人皆麵露惱色,當下這幾人竟在朝上對了起來。
小皇帝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抬了抬手說道:“眾位卿家稍安勿躁,你們是各自聽聞了消息,各有各的道理,丞相所言極是,畢竟你們誰也不曾親臨江南,何必空自爭論,傷了彼此和氣。”
幾個大臣這才躬身行禮,各自迴列。小皇帝雙眸在人群之中看了一會兒,忽然說道:“傅少國公,不知你有何意見?”
被點到名的那人,一身錦繡國公府,頭罩紗帽,手捧象牙笏板,一張清水的臉,卻正是朝衣。朝衣聞言便出列,說道:“迴陛下,臣也覺得陛下所言極是,畢竟臣是剛迴京內,也不知江南qing形如何,隨口說來,也做不得數。”
小皇帝說道:“那現在這種qing形,卻又該怎樣解決,你可有法子麽?”
朝衣說道:“臣自當盡心竭力為陛下分憂。這個麽……臣看兩位尚書說的言之鑿鑿,但太府寺卿的擔憂也不無道理,依臣看來,不如陛下在百官之中再選一個忠良gān練之人,替陛下親臨江南,一查究竟,事事非非,不就立刻瞭然了麽?”
小皇帝聞言,立刻麵露喜色,說道:“愛卿真是想到朕之所想,好!隻不過,那忠良gān練之人,卻要選誰?”
他們兩個一番對話,那邊上刑部尚書飛快地使了個眼神過去,工部尚書跟戶部尚書雙雙出列,工部尚書便說道:“陛下,倘若如此,豈不是顯得陛下信不過先頭臣部所派之人?”
戶部尚書附議。
旁邊丞相便冷笑一聲,說道:“若是妄加阻攔,豈非顯得兩位大人心虛麽!”
此話一出,兩位尚書頓時色變,連一旁的刑部尚書也變了臉色,挺身說道:“丞相大人是何意思!大家同朝為官,苛責盡職,說什麽心虛不心虛?”
丞相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請不必攔阻陛下所決,如何?”
三位尚書心頭記恨,偏不能言。
丞相不理會,卻朝上一躬身,說道:“陛下,既然如此,臣願意舉薦一人,可堪重任。”
小皇帝說道:“愛卿請講。”
丞相說道:“新科狀元舒臨淵,文武兼備,目前正還未得官職,若是陛下在此時委以重任,他自當赴湯蹈火,為陛下解憂,將來也必然會是一員得力能臣。”
小皇帝麵露喜色,想了想,卻問朝衣,說道:“愛卿覺得此人如何?”
丞相微微麵露得色,便轉頭看向朝衣。
朝衣說道:“臣自未曾見過,不過聽丞相大人所言,倒是個可用之人。”
小皇帝便沉吟,那邊刑部尚書不動聲色,看了許久,此刻心頭急轉,終於也出列說道:“陛下,臣也舉薦一人。”
小皇帝略微驚訝,問道:“哦?不知愛卿所舉是何人?”
刑部尚書微微一笑,說道:“臣舉薦的是戶部侍郎東方冠卿。”
此言一出,丞相同朝衣兩個雙雙有些色變。
小皇帝“啊”了一聲,刑部尚書心底冷笑,說道:“東方侍郎為人敏銳果決,又加忠心,自在戶部效力以來,處事極為得當穩妥,眾人都是讚譽有加,而且東方大人入仕多年,自然是經驗豐富,比那些毫無所為的新任之人更多一份穩妥,若是讓他去江南,必然不負陛下所望!”
他說罷之後,戶部侍郎立刻也附議。
丞相大人皺眉說道:“此事萬萬不可,此刻在江南的已經有一位戶部之人,此刻再派一位,於事何補?嘿嘿,隻怕……其中有些不能言的微妙之處。”
刑部尚書麵不改色,說道:“丞相大人這是何言,所謂‘內舉不避親’,東方大人委實是位能gān之人,是以我才向陛下舉薦。”
丞相大人說道:“好一個內舉不避親!哼。”不由自主看了旁邊朝衣一眼,刑部尚書看的真切,便也笑而不語。
小皇帝左顧右盼,有些難以抉擇,最後還是看向了朝衣,問道:“少國公,你覺得如何?朕該當選哪一位卿家前往江南?”
朝衣想來想去,說道:“這……臣初初迴京,按理說對這些事qing還不熟悉,隻不過,臣覺得丞相大人的舉薦總是不會錯的……”
說到此時,丞相微微帶笑,得意看了刑部尚書一眼,尚書麵沉似水,冷哼不語。
小皇帝點頭:“既然如此,那……”
朝衣卻又說道:“不過尚書大人官居六部之首,他所舉之人,自然也差不到哪裏去。”
這話一出,丞相同尚書兩個都變了麵色,看向朝衣。
小皇帝似也有些疑惑,看著朝衣問道:“那愛卿覺得……該如何是好呢?”
朝衣說道:“既然兩位大人都是能人,如此難以抉擇,不如就派兩人一同前去,讓兩位同心協力行事,自然是事半功倍的,不知陛下覺得如何?”
小皇帝一聽,笑道:“說的好,不愧是傅愛卿,連這樣的法子也給你想到。”
朝衣搖頭謙虛說道:“哪裏哪裏,縱然是臣不說,片刻功夫,陛下也便會想到的。”
小皇帝哈哈大笑,看了看默不作聲的丞相跟尚書,又問道:“不知兩位愛卿覺得這個主意如何?”
這兩個都是jing明之人,哪裏敢在此時提出異議,當下都滿麵堆歡,丞相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臣等也覺得這法子很好,臣遵命。”
尚書也道:“臣同丞相大人所想一致。”
這一宗事似塵埃落定,朝衣轉頭,目光微動,有意無意地同身後不遠處、六部叢裏一人雙眸對上,那人見她迴頭,四目相對片刻,便轉開頭去,冷然之態,正是東方冠卿。
朝衣轉身低頭,此刻,卻又聽得上頭小皇帝說道:“既然如此,那麽就命新科狀元舒臨淵,戶部侍郎東方冠卿,嗯……外加少國公傅輕羽三人為欽差,前往江南,撫恤災民,消控疫qing……”
</br>
藍若塵猛地迴過神來,頓時冷汗涔涔,重新跪倒四王跟前:“若塵不敢!請主人饒恕,若塵遵命就是了!”
四王垂眸望著麵前一臉惶恐的少年,片刻,才說道:“那人殺不殺,何時動手,我自有數,他的生死,由我說的算,輪不到別人搶先,你可明白。”
藍若塵點頭,羞惱無地自容,低頭之時,眼淚便掉了下來。
四王說道:“在我身邊兒伺候,最緊要的是明白我的心思,倘若你連這點也做不到,那也不必留下了。”
連那羞惱的心也沒了,隻一片震驚恐懼,藍若塵急忙說:“主人!我明白,以後我會控製自己,絕對不會像是今天這樣,主人你饒了我這一迴罷。”
他直挺挺地跪著,哀聲求饒,原本嫵媚的臉上,高傲之色dàng然無存,雙眼水汪汪地,格外惹人憐愛,四王伸手,在他的臉上輕輕摸過,輕聲贊道:“好一張楚楚可憐的臉,真真是我見尤憐。”
藍若塵心裏一動,微微閉了閉眼,便將臉貼在四王手心,剛要觸到那掌心之暖意時候,四王卻又緩緩收手,淡淡地說道:“下去罷。”
藍若塵眉頭微蹙,身子震了震,心裏一陣失落,卻仍舊說道:“若塵遵命。”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倒退兩步,才轉過身,終於出門而去。
第十一章 任欽差
次日朝上,果然小皇帝說起江南疫qing災況,此事在甫生之時,便有工部同戶部派人前去查探撫恤,距今大約半月已過。此番小皇帝說起來,隻道:“朕近來接了江南官員的上奏,說是疫qing並無好轉,亟待朝廷追加賢能,不知各位愛卿有何看法?”
昨日朝衣在金福樓上,東方冠卿前去一探虛實,六部早得了消息,知道小皇帝必會在今日“興師問罪”,因此先有準備,當下工部尚書便邁步出列,手中象牙笏板高舉,說道:“臣有本奏。”
小皇帝說道:“準。”
工部尚書說道:“上迴工部同戶部已經派了欽差前去,昨日傳了消息迴來,說疫qing已經得到控製,撫恤災民等等也進行的有條不紊,怎會再有人上報說追加賢能雲雲?不知陛下是何時接到的消息,怕是兩相錯過,也是有的。”
小皇帝說道:“朕也是這兩天剛接到的,早知道你們兩部派了得力gān將出去,想來也不會有差錯,也正不解,故而一問百官群臣有何意見。”
此刻戶部尚書也出列,說道:“臣也有本奏。”
小皇帝看看他,說道:“準奏。”
戶部尚書也道:“兩部派出的,都是jing明qiánggān的能臣,而且昨日的確也已經收到了江南送來的摺子,說是災qing已經好轉,且近來也有風調雨順之勢,臣等還想今日上朝來奏知陛下,讓陛下也為之歡喜呢。”
小皇帝挑眉問道:“真正如此?”
六部同氣連枝,戶部跟工部尚書出麵,當下刑部尚書也隨聲附和。小皇帝點點頭,也不表態,黑白分明的眼睛掃了掃周圍,說道:“其他卿家可還有意見麽?”
問了這一聲之後,對麵臣列裏頭,卻有人出來,說道:“臣有不同意見要奏知陛下。”
小皇帝一看,是太府寺卿,便道:“卿又何本奏,說來。”
太府寺卿便道:“雖然方才幾位尚書大人眾口一詞,說的天衣無fèng,但是據臣所知,江南災qing並非幾位大人說的那般輕易,臣也是近日接到江南處遞來的急報,說是有幾處地方疫qing嚴重,已經有空城之勢,災民哀鴻遍野,qing況之慘,難以描述。”
小皇帝大驚,問道:“你說什麽?呈上詳細。”
太府寺卿剛要說,戶部尚書喝道:“太府寺,休要在陛下麵前胡言亂語,驚到聖駕該如何是好?何況你說的並非實qing,你這樣搬弄是非,是何居心?”
太府寺卿猶豫不語,轉頭稍微看了一眼旁邊,卻見旁側的丞相大人哼了聲,邁步出列,說道:“尚書大人,你這樣盛氣淩人,卻又是何居心?在朝堂之上,百官都有向陛下陳qing奏本的權責,難道隻許你說,不許旁人說麽?”
戶部尚書見丞相出麵,一時倒也不敢造次,工部尚書說道:“話雖如此,但太府寺卿句句所言,甚為刺心,江南之事陛下是jiāo給我們兩部負責,何必他來cha手,何況他又不知道江南具體qing形如何,隻是在這裏搖動唇舌動搖陛下之心,卻不可取。”
丞相不慌不忙,說道:“是否是胡言亂語,畢竟我們誰也未曾親身到過江南,誰也不知確切,你們聽到的是吉報,太府寺卿聽到的卻是災患急報,何況,兩位大人休要忘了,方才陛下也曾說過,他自江南處得到了令人不快的消息,故而才特意在朝堂上詢問百官,卻又何說?莫非你們也要說陛下搬弄是非不成?”
戶部尚書說道:“你……”跟工部尚書兩個被丞相幾句話壓得無言以對,兩人皆麵露惱色,當下這幾人竟在朝上對了起來。
小皇帝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抬了抬手說道:“眾位卿家稍安勿躁,你們是各自聽聞了消息,各有各的道理,丞相所言極是,畢竟你們誰也不曾親臨江南,何必空自爭論,傷了彼此和氣。”
幾個大臣這才躬身行禮,各自迴列。小皇帝雙眸在人群之中看了一會兒,忽然說道:“傅少國公,不知你有何意見?”
被點到名的那人,一身錦繡國公府,頭罩紗帽,手捧象牙笏板,一張清水的臉,卻正是朝衣。朝衣聞言便出列,說道:“迴陛下,臣也覺得陛下所言極是,畢竟臣是剛迴京內,也不知江南qing形如何,隨口說來,也做不得數。”
小皇帝說道:“那現在這種qing形,卻又該怎樣解決,你可有法子麽?”
朝衣說道:“臣自當盡心竭力為陛下分憂。這個麽……臣看兩位尚書說的言之鑿鑿,但太府寺卿的擔憂也不無道理,依臣看來,不如陛下在百官之中再選一個忠良gān練之人,替陛下親臨江南,一查究竟,事事非非,不就立刻瞭然了麽?”
小皇帝聞言,立刻麵露喜色,說道:“愛卿真是想到朕之所想,好!隻不過,那忠良gān練之人,卻要選誰?”
他們兩個一番對話,那邊上刑部尚書飛快地使了個眼神過去,工部尚書跟戶部尚書雙雙出列,工部尚書便說道:“陛下,倘若如此,豈不是顯得陛下信不過先頭臣部所派之人?”
戶部尚書附議。
旁邊丞相便冷笑一聲,說道:“若是妄加阻攔,豈非顯得兩位大人心虛麽!”
此話一出,兩位尚書頓時色變,連一旁的刑部尚書也變了臉色,挺身說道:“丞相大人是何意思!大家同朝為官,苛責盡職,說什麽心虛不心虛?”
丞相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請不必攔阻陛下所決,如何?”
三位尚書心頭記恨,偏不能言。
丞相不理會,卻朝上一躬身,說道:“陛下,既然如此,臣願意舉薦一人,可堪重任。”
小皇帝說道:“愛卿請講。”
丞相說道:“新科狀元舒臨淵,文武兼備,目前正還未得官職,若是陛下在此時委以重任,他自當赴湯蹈火,為陛下解憂,將來也必然會是一員得力能臣。”
小皇帝麵露喜色,想了想,卻問朝衣,說道:“愛卿覺得此人如何?”
丞相微微麵露得色,便轉頭看向朝衣。
朝衣說道:“臣自未曾見過,不過聽丞相大人所言,倒是個可用之人。”
小皇帝便沉吟,那邊刑部尚書不動聲色,看了許久,此刻心頭急轉,終於也出列說道:“陛下,臣也舉薦一人。”
小皇帝略微驚訝,問道:“哦?不知愛卿所舉是何人?”
刑部尚書微微一笑,說道:“臣舉薦的是戶部侍郎東方冠卿。”
此言一出,丞相同朝衣兩個雙雙有些色變。
小皇帝“啊”了一聲,刑部尚書心底冷笑,說道:“東方侍郎為人敏銳果決,又加忠心,自在戶部效力以來,處事極為得當穩妥,眾人都是讚譽有加,而且東方大人入仕多年,自然是經驗豐富,比那些毫無所為的新任之人更多一份穩妥,若是讓他去江南,必然不負陛下所望!”
他說罷之後,戶部侍郎立刻也附議。
丞相大人皺眉說道:“此事萬萬不可,此刻在江南的已經有一位戶部之人,此刻再派一位,於事何補?嘿嘿,隻怕……其中有些不能言的微妙之處。”
刑部尚書麵不改色,說道:“丞相大人這是何言,所謂‘內舉不避親’,東方大人委實是位能gān之人,是以我才向陛下舉薦。”
丞相大人說道:“好一個內舉不避親!哼。”不由自主看了旁邊朝衣一眼,刑部尚書看的真切,便也笑而不語。
小皇帝左顧右盼,有些難以抉擇,最後還是看向了朝衣,問道:“少國公,你覺得如何?朕該當選哪一位卿家前往江南?”
朝衣想來想去,說道:“這……臣初初迴京,按理說對這些事qing還不熟悉,隻不過,臣覺得丞相大人的舉薦總是不會錯的……”
說到此時,丞相微微帶笑,得意看了刑部尚書一眼,尚書麵沉似水,冷哼不語。
小皇帝點頭:“既然如此,那……”
朝衣卻又說道:“不過尚書大人官居六部之首,他所舉之人,自然也差不到哪裏去。”
這話一出,丞相同尚書兩個都變了麵色,看向朝衣。
小皇帝似也有些疑惑,看著朝衣問道:“那愛卿覺得……該如何是好呢?”
朝衣說道:“既然兩位大人都是能人,如此難以抉擇,不如就派兩人一同前去,讓兩位同心協力行事,自然是事半功倍的,不知陛下覺得如何?”
小皇帝一聽,笑道:“說的好,不愧是傅愛卿,連這樣的法子也給你想到。”
朝衣搖頭謙虛說道:“哪裏哪裏,縱然是臣不說,片刻功夫,陛下也便會想到的。”
小皇帝哈哈大笑,看了看默不作聲的丞相跟尚書,又問道:“不知兩位愛卿覺得這個主意如何?”
這兩個都是jing明之人,哪裏敢在此時提出異議,當下都滿麵堆歡,丞相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臣等也覺得這法子很好,臣遵命。”
尚書也道:“臣同丞相大人所想一致。”
這一宗事似塵埃落定,朝衣轉頭,目光微動,有意無意地同身後不遠處、六部叢裏一人雙眸對上,那人見她迴頭,四目相對片刻,便轉開頭去,冷然之態,正是東方冠卿。
朝衣轉身低頭,此刻,卻又聽得上頭小皇帝說道:“既然如此,那麽就命新科狀元舒臨淵,戶部侍郎東方冠卿,嗯……外加少國公傅輕羽三人為欽差,前往江南,撫恤災民,消控疫qing……”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