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這是資料,不用看,我傳到這裏自己看的,大家不用看!!!看了也不要評論!
——————————————————————————
祖師,《西遊記》中人物,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但菩提祖師預知孫悟空一定會惹出是非,故要求孫悟空保密,絕不能提起師門狀況,曾習道的往事。基本上,菩提祖師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教化廣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師不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給廣大的民眾,故深得一方尊敬。
《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11張)》第二迴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話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踴躍;對菩提前作禮啟謝。那祖師即命大眾引悟空出二門外,教他灑掃應對,進退周旋之節。眾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門外,又拜了大眾師兄,就於廊廡之間,安排寢處。次早,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閑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說一會道,講一會禪,證明菩提祖師精通道、佛。
1.菩提是佛門中人
因為菩提門中輩分的排法分明是佛門的排法。
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麽?”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西遊記》第一迴)
2.菩提教徒弟的本事不弱如來
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主菩提祖師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西遊記》第二迴)眾菩薩獻畢。因請如來明示根本,指解源流。那如來微開善口,敷演大法,宣揚正果,講的是三乘妙典,五蘊楞嚴。(《西遊記》第八迴)顯然菩提向弟子講的是菩薩才能學的三乘妙法。祖師道:“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悟空叩頭謝了,洗耳用心,跪於榻下。祖師雲:知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古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齋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台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主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裏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西遊記》第二迴)顯然菩提教悟空如何成佛的口訣,為他日後成佛打下基礎。祖師道:“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隻是防備著三災利害。”祖師道:“此亦無難,隻是你比他人不同,故傳不得。”知(《西遊記》第二迴)說明菩提很容易教人成佛,這比如來厲害。
3.菩提修為不差如來
如來言曰:“......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西遊記》第八迴)菩提在西牛賀洲傳道能逃過如來法眼,說明菩提不比如來差。封神演義中有西方2聖,一為接引,一為準提。接引與西遊記中的如來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第一人,所以如來則是封神演義中的接引道人,而他師弟是準提,以下是菩提有可能是準提的證據。
4.菩提就是準提
(1).原著對菩提和準提描述是一樣的。都是西方妙相,都是大覺金仙不垢姿,都傳三乘教。(2).菩提是佛門中人,準提也是,還是西方教二教主。(3).菩提佛道均通,準提也是,並且號稱道人,準提道人。(4).菩提能輕易地教弟子成佛,準提也是。馬元化、法戒、長耳定光仙等就是菩提度到西方成佛的,其中法戒當時連哪吒都打不過。(5).準提最善於度人入西方教,而菩提恰恰就是悟空入佛教的引路人。所以菩提祖師就是西方教二教主準提道人。(6).混鯤祖師,修“玄靈氣”,弟子無數,什麽蟒牛蛇獸、蛟鵬獅猴……各種形象各異的生靈都來者不拒。最得意處是有兩大弟子。大弟子名喚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喚準提道人,端的也是仙心非凡、道行功深。兩人一手創立了一門派別——名喚西方教,分任大、小教主。大弟子接引道人學太上老君之法,元神化身於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做那轉世苦修,這小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卻也是個仙心泛濫、天縱奇才之人。後來王子獨自靜坐於一棵菩提樹下,竟豁然功法圓通,得悟大道,人皆稱其為“佛”,又尊其為釋迦牟尼尊者。這釋迦牟尼自此仙心蕩漾,竟創立出一門派別——名喚佛教。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書中所說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間發生了什麽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多年後,有一天產石猴橫空出世,得一來曆神秘的菩提祖師傳授一身驚人道法。
5.菩提身份揭秘
一.《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聯係密切提起明朝著作《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我想你一定不會陌生。從兩部作品中派生出來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神話就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兩部小說雖然講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裏麵的人物卻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你比如李靖、哪吒、木吒、楊戩等人在兩部書中都有體現。而《封神演義》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燃燈道人經過若幹年後,修成了正身,加入了佛教。後來分別成為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燃燈上古佛。這些人物也在《西遊記》中出現過。可見,兩部作品關聯之緊密。二.《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厲害人物簡介
1.《西遊記》二巨頭a.如來佛祖如來佛祖,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鷲峰頂上修得六丈金身。此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剛一出場便化解了天庭大難。後又多次顯露身手,幫著悟空破了重重磨難。堪稱《西遊記》中的巨無霸。b.菩提祖師菩提祖師,乃是海外老仙。他隱居深山,不露頭腳。雖法力無邊,卻是無人知曉。這位大仙隻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孫悟空學會了長生不老術,七十二變和筋鬥雲的本領。這對悟空今後大鬧天宮的,以至最後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見菩提祖師絕非等閑之輩。
2.《封神演義》五教主a.老子即太上老君。他是鴻鈞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幫助闡教力退截教眾仙。也曾一氣化三清,戰敗過通天教主。《西遊記》中,他住在離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聖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稱太上老君。b.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鴻鈞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闡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以及“過去七佛”中的懼留孫佛都曾是他的門人弟子。而楊戩、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孫。後來他成為三清教的主管——《西遊記》中的玉清聖地先天教祖。c.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是鴻鈞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門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濫竽充數。不過他也為上天做了不少的貢獻。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電母、普天星相幾乎都是他的門人。通天教主聽信眾弟子的讒言,擺了下“誅仙”、“萬仙”二陣,堵住了薑子牙的去路。後來多虧四大教主同心協力才破得此陣。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聖地通天教祖靈寶天尊。d.接引道人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住在西方極樂之鄉。此人身高丈六,麵皮黃色。長年累月不曾離得清淨之所。後來受人之約,三顆舍利取下戮仙門,與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惡陣。e.準提道人準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來到東土度化有緣人。他比接引更開明,也多次幫助闡教解危難。可以說是二道皆通。他手裏的加持神杵和七寶妙樹真可謂是法力無邊。通天教主曾兩次敗在準提之手。
三.《西遊記》中隱藏著線索《西遊記》裏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是一個世外神仙。由於孫悟空在三星洞裏修了7年道,習了3年武就把靈宵寶殿揭了個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對他的師傅普提祖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麽此人究竟是誰?在《西遊記》中就連一點線索都沒有留下嗎?答案是否定的。先讓我們看看菩提祖師的住所。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靈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們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而我們知道如來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的大雷音寺內。這兩座山名如此相像,這真的是巧合嗎?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會不會有什麽關聯?當孫悟空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時,吳承恩是這樣描繪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見《西遊記》第一迴)。可見,菩提祖師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難道這就意味著菩提祖師是佛非道嗎?如果他是佛,那他為什麽對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為什麽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說呢?
四.《封神演義》尋答案在《西遊記》中,我們無法破解菩提祖師身份之迷。但我們知道《西遊記》裏的人物是與《封神演義》中的角色是緊密相關的。這一點,我在前麵已經說過了。《西遊記》裏的菩提祖師給人的感覺是佛道一體。而在《封神演義》中恰恰就有一個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兩位教主,法力無邊神通廣大。曾經幫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堪稱《封神演義》的兩大頂尖高手。他們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準提道人。
1.接引道人vs如來佛祖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極樂之鄉,身高丈六,麵皮黃色。不禁讓人想起了《西遊記》中已經修成丈六金身的如來佛祖。兩人相貌如此相似,並且都在掌管西方極樂聖地。難道他們是一個人嗎?那就讓我們看看兩位作者對兩位角色的描述吧。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義》第七十八迴:接引道人如準提道人之言,同往東土而來。隻見足踏祥雲,霎時而至蘆篷。廣成子來稟老子與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師至矣。”老子與元始率領眾門人下篷來迎接。見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見: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十二蓮台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說豈狂;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閑極樂是西方。話說老子與元始迎接接引、準提上了蘆蓬,打稽首,坐下。b.再看看《西遊記》中第七迴對如來的描述:隻見赤腳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禮畢,又對佛祖謝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無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詩曰: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七寶蓮台山樣穩,千金花座錦般妝。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福壽如期真個是,清閑極樂那西方。如來又稱謝了。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謝宴。c.在《封神演義》裏,還有這麽一段:接引道人頂上現出三顆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劍。那劍如釘釘一般,如何下來得。西方教主進了戮仙門,至戮仙闕立住。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幹年後建立佛教的如來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準提道人vs菩提祖師我們再來看看兩部作品對另外二人的評價如何:a.準提道人第一次露麵,見《封神演義》第六十一迴:文殊廣法天尊聽得腦後有人叫曰:“道兄劍下留人!”廣法天尊迴顧,認不得此人是誰;頭挽雙髻,身穿道袍,麵黃微須,道人曰:“稽首了!”廣法天尊答禮,曰稱:“道友何處來,有甚事見諭?”道人曰:“原來道兄認不得我,吾有一律說出,便知端的:大覺金仙不二時。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大法師。道人曰:“貧道乃西方教下準提道人是也。”b.菩提祖師首次亮相,見《西遊記》第一迴: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大法師。《封神演義》中的準提道人是一個開明人事。他多次來再東土度化有緣人。對東方道教頗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對佛學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見他與西方道教淵源極深。他們一個掌教於西方極樂之鄉,一個隱居在西牛賀洲教徒。種種跡象表明,菩提祖師就是準提道人。隻是後來西方教並入(或說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為如來佛祖統領佛門弟子,準提道人改名為菩提祖師,退隱山林,修身養性去了。五.答案揭曉根據以上二文、四詩的評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菩提祖師便是準提道人,是如來佛祖的師弟。兩人曾經共同執掌西方教。後來如來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並。菩提祖師也從此隱居山林,將高山命名為“靈台方寸山”,與“天竺靈山”相對。以後自立道觀修身養性,除了山中居民,沒人知道他的住處。就是那如來,也不知道自己的師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賀洲還有仙人存在。如來曾這樣評價西牛賀洲:“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見《西遊記》第八迴)。可見,同處西牛賀洲的如來,卻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點都不遜色於如來。甚至可以避開如來的法眼。
6.還有一種說法
一,“菩提是準提,接引是如來”學說可信度不高有個流行的版本“菩提是準提,如來是接引”,我尊重別人的觀點,百家爭鳴當然是好事。但我以前發貼時,很多迴貼者高舉“菩提是準提”的他們所謂的“真理”和“標準答案”直接就把我的觀點就否定了,連我的貼子看都不看,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各有各的論據,不要用自己認為的“答案”隨意否定一個新的學說,這對新學說是不公平的。其實那個觀點有幾個明顯的漏洞,我先來駁論再來立論。先來說說“菩提是準提”學說的不足之處:
1,此觀點說後來準提不滿接引專政,憤而隱居在方寸山,這顯係yy,兩書中未有任何伏筆和線索,此應不足為據也!
2,此觀點無法解釋燃燈,文殊等五人棄道入釋的原因,更無法解釋燃燈作為接引的晚輩反而成為如來之上的古佛。
3,小說家塑造人物,必然是出於己意,菩提的神秘身份是老吳賦予的,也就是說老吳心裏明白菩提的真實身份,菩提的身份隻有老吳說了算。隻是出於小說的秘密或伏筆,不好明說,這種秘密在紅樓裏有很多。但是大家知道,甲小說的人物如果要考證為乙小說的人物,則必需是乙小說成書於甲小說之前,否則則為無稽之談。假如封神成書於西遊之前,那老吳在塑造菩提這個人物時,有意的將他和準提道人扯上關係無可厚非。但是事實是,西遊成書於封神之前!大家想想,老吳在寫菩提之時,根本不知道世上有準提,如何能將此二人拉到一塊呢。可見老吳心中的菩提身份絕對不可能是準提,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準提是誰。成書於後的小說可以參考成書在前的小說來塑造人物,反之考證則不可。比如我現在寫了一部小說,裏麵某個人的描寫用了西遊中菩提的那首詩,假如我的小說紅了,你能說“西遊中菩提的身份是睿翔小說中的某某,有詩為證。”如果這樣,那便亂完了,因為老吳寫菩提時根本不可能想到我寫的人物吧。所以從成書年代上考慮,菩提不可能是準提,因為菩提是老吳定的,老許不可能改變。
4,封神中的寫人詩和寫景詩抄襲西遊的有幾十首。接引抄如來的詩,我仔細看了一下,讓我哭笑不得。西遊中寫如來的詩第一句為“大仙赤腳棗梨香”,當時的情況是如來拿下了悟空,天上搞安天大會,很多神仙向如來獻果,赤腳大仙向如來獻的是兩枚仙棗,然後就是那首詩,明顯第一句寫的是赤腳大仙,而非如來。可是老許竟然隻將詩中的七品蓮台,改成十二蓮台,就以為可以蒙混過關,竟然連寫赤腳大仙這句直接引來,真是太可笑了。如此可見封神中的詩明顯直接抄襲西遊記,無論是景還是人,有的甚至不加改動,造成大笑話。可見老許並不是有意將準提和菩提,接引和如來扯上關係的,純粹是直接抄詩。更何況,他也沒資格去硬給菩提一個身份,畢竟這是別人塑造的人物。其它寫景詩比如封神中的火雲洞,昆侖山,北海等明顯抄襲西遊中的武當山,方寸山等等。寫人詩比如封神中的準提,孔宣抄襲西遊中的金頂大仙和唐僧。如果就準提抄菩提,接引抄如來來定身份的話,難道孔宣是唐僧?綜上可知,“菩提是準提,如來是接引”學說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二,菩提祖師應是某高人的化身有的朋友會問,菩提祖師會不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外高人呢?我個人認為不會,他應是一個高人幻化的,理由如下:
1,菩提如此之強,可天上並無人知曉,神話人物中也無其存在。
2,菩提精通諸子百家,懂儒道佛三教,道門佛門有如斯本事的人怎麽會默默無名呢。
3,孫悟空的根器是可遇不可求,如果菩提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外高人,他不可能預知到猴子來找他。但他依然在方寸山授徒傳道,從他教悟空的本領來看,他的本事應是很高,可他教了那麽多學生,全沒出息。他們就算達不悟空的境界,但也應有些名聲,為何默默無聞?菩提在忙活什麽呀!悟空的出現才體現了他的價值,那如果悟空不出現呢,他是不是這麽大本事,就在人間辦學校培養垃圾了?可見菩提絕不是實際存在的,而是有人幻化的,他預知到悟空要到的那個地方,於是到那裏變身菩提,他的徒弟垃圾也無所謂了,可能都是他變出的,都是暫時的。
4,菩提不讓悟空說出師承,正是因為天上地下並無菩提這號人,如果悟空在天上說了他的師父是菩提,天上神仙一查,並無這號人,經過調查,肯定能查到是誰化身菩提教悟空本事的,所以他才會讓悟空不要說出師承。綜上可知,菩提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高人,應是仙佛幻化,而上麵又推翻了“菩提是準提”的說法,那菩提究竟是誰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我上麵曾經解釋過,要分析菩提祖師的身份,隻能在西遊記中找答案,在封神中找是不科學的。但兩書中同名同姓的原班人馬可以借鑒封神和西遊兩書,這並不矛盾。申明一下,我隻是從純小說神話的角度研究,不牽扯任何曆史及道教和佛教經典,以免惹來麻煩,請朋友們注意。西遊中如來曾說西牛賀洲無上真者,而恰好菩提就在西牛賀洲,如來法力廣大,他曾自言能識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瞞過如來的法眼呢?隻有兩種可能,其一,菩提隻是暫住西牛賀洲,隻為教導孫悟空而來;其二,菩提的法力與如來相當,甚至超過如來。再看看菩提祖師出場時的介紹,“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大法師。”這首詩是老吳寫的,明顯描寫的是一位佛門人物,但悟空是尋仙訪道的,且後來悟空多次提到自己棄道從釋,可以判斷菩提及其弟子當時應是道士裝扮,且菩提教授的東西雖然儒釋道都有,但以道術為多。詩中“西方之祖”,“與天同壽”的評價也極高。什麽人亦道亦佛,與天同壽,且為西方之祖呢?答案就是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各位朋友看到此處定會大吃一驚,且聽我慢慢道來。老子是道祖大家都知道,他怎麽又是西方之祖呢?雖然,網上對此異議否定者甚多,但那都是從曆史或佛道經典中反駁的。我就書論書,隻談兩部小說。且看原文,封神演義中老子出場時有三首詩,“玄黃世兮拜明師,混沌時兮任我為;五行兮在我掌握,大道兮渡進群賢。清淨兮修成金塔,閑遊兮曾出關西;兩手包羅天地外,腹安五嶽共須彌。”“混元初判道如先,常有常無得自然;紫氣東來三萬裏,函關初度五千年。”“函關初出至昆侖,一統華夷屬道門;我體本同天地老,須彌山倒性還存。”此處明言“渡進群賢”,可見老子曾經授徒傳道甚多。又言“曾出關西”,“函關初度”,可見老子曾去函穀關外。又言“一統華夷”,可見老子確曾西出化胡。大家應該知道“五嶽”,“昆侖”是暗指中華,道教,“須彌”指代胡夷,佛門。再看西遊,當老君和觀音觀看二郎鬥悟空時,老君曾對觀音介紹金剛琢時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請注意這句話的重要性!老君當時是在對觀音菩薩這樣的佛門要人說話,既然他說了“化胡為佛”,觀音又沒有異議,可見此確為事實。太上老君確為西方之祖,他本身又是道祖,如此即合菩提之詩,此為太上老君即為菩提老祖的論據。大家都知道,在封神演義中,誅仙陣和萬仙陣時,有西方教兩位教主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出場。此二人究竟什麽身份,西方教又是什麽教。從後來故事與書中對此教的描寫看,此為西遊中的佛門無疑。從上文可知,老子曾經西出函穀化胡為佛。可見在封神之前,老子就已經化胡過。既然西方教即後來的佛門,可見老子所化之人即是接引準提等西方教眾。這也解釋了為何元始,通天教眾眾多,老子教眾僅玄都大法師一人,而他又說“渡進群賢”,可見西方教其實就是老子點化開創之教。但在封神中,接引準提與老子並不認識,可見點化西方教時,老子也是像教孫悟空一樣化身進行的。一個很重要的線索就是,封神榜裏的官職姓名是寫好的,此隻有老子,元始,通天三大教主知道,二代弟子如燃燈,趙公明等人都不知曉封神榜中姓名,接引,準提曾多次救下截教中人,並說封神榜中無其姓名,作為西方教主如何得知道門中封神榜的秘密?我想這應是太上老君秘密告知的,因為西方教就是他所點化創立的!
六,老君和孫悟空的師徒之情既然我們認為菩提祖師即是太上老君,我們來看看老君和悟空之間的師徒感情。
1,西遊原文曾說“天開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可見隻有老君知曉悟空靈石的身份,可以預知他來求仙訪道,如此便奠定了與悟空的師徒緣份,其他人比如準提如何而知呢。
3,悟空大鬧天宮時看似無敵,其實從後麵的故事我們知道,天上很多如元始天尊,真武大帝等高人當時根本沒出手,很多普通天將也是沒有盡全力的,比如奎木狼,這是很奇怪的。後來悟空打不過青牛上天庭查人,玉帝要派將幫他,悟空曾說那些人連自己都不打過,如何打得過青牛,當時許旌陽天師說了一句“此一時,彼一時,大不同也。”可見當時天上的神仙是故意放水的,至於是什麽原因,會不會是他們已經會意了悟空師父的身份,還是有點可能的。
4,悟空後來和二郎神楊戩不分勝負,當觀音對老君說她的瓶子可能將悟空砸死,欲要出手時,急忙被老君攔住,老君用他的鐲子“救”了悟空一命。當時老君的理由也很好笑,是擔心觀音菩薩的瓶子是瓷器,可能會找摔碎,這可能嗎?
5,而後老君主動要求鍛燒悟空,猴子被抓後,即被繩索捆綁,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如此,猴子無法施法自救。而老君煉猴子時,是放了穿琵琶骨之器的。他為什麽要去掉呢,連人帶勾子一起煉豈不是更安全。老君難道不知道仙人罪犯的琵琶骨如果勾了就任人宰割,如果去了可能會生出事端,讓他逃去。那此時老君為何要去呢?唯一的解釋是不讓他死,讓他自救活命。那麽就可看出老君並不想殺他煉丹。實際是在秘授他銅頭鐵背,火眼金睛之術。試想老君如果故意要殺他的話,何須如此費力。這可以由悟空後來的話得知,“當年因大鬧天宮時,被老君放在八封爐中,鍛過一番,他幸在那巽位安身,不曾燒壞,隻是風攪得煙來,把他煼做火眼金睛。”他每每自稱被老君鍛煉,有感激之意,可見悟空明白老君並無殺他之意,即使悟空並不知道老君是他的恩師菩提祖師,也明白老君是在幫他。試想紅孩兒的火都可以讓悟空幾乎殞命,更何況是老君,大家不會認為道祖比不過一個小毛孩吧。何況要他死的方法很多,他的葫蘆一收就行了,然後蓋子堵上,悟空則必死。
6,再接著看後文,在收金角銀角時,老君現身後,原文描寫“悟空慌的進身行禮”。試想一個曾對你痛下殺手的人,你會如此嗎?氣憤鄙視還來不及,怎會如此謙卑,更何況是一向自大目中無人的悟空,可見悟空明白,老君當年是為他好。孫悟空自被困五百年後,已懂人情,他對唐僧恭敬,一是出於救命之恩,二是由於他是如來選中的人,他當然得尊敬。他對如來尊敬,是由於如來太過強勢,悟空有自知之名,已然服氣,對著幹於己無益,當然依禮。至於觀音也是如此,觀音比悟空法力大,悟空知之,且觀音會念緊箍,悟空也怕這個。再說老君,書中未寫他如何如何厲害,亦未明顯提到他降伏過悟空,連爐子也被悟空打破了。悟空假如真是不明事理,看老君不過如此,乃自己敗將,為何對他恭敬呢?
7,再看後文,至烏雞國時,悟空為救一凡人向老君求丹。假如老君不是西方之祖,不是悟空的師父,一個和己毫不相幹且為佛門辦事的人,老君作為道祖幹嗎給他珍貴的九轉還魂丹。悟空已經說了要到別處討藥,老君拉住了他給了他一粒,理由是怕他來偷,不如做個人情送他一粒。試想老君若是真不給,隨身帶那葫蘆,悟空怎能偷去。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磨他幾個時辰,老君不急,悟空必急,故老君當是真心贈藥。由此可見老君對孫悟空的疼愛之情。
七,老子和幾個神秘人物的關係既然前文已論證了老子化胡為佛,且為孫悟空師父的這一事實,下麵揭開幾個神秘人物的身份。封神中的西方教是老子點化創立之教,即西遊中的佛教。根據《無量壽經》記載,所謂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故又名為接引佛,接引有心成佛的眾生,參學佛理,獲取果位。老許寫封神時,寫了西方教,教主是接引道人。認為“菩提是準提,如來是接引”學說的人,有沒有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如來是接引,為什麽老許起名叫接引道人呢?應該起名叫如來道人,或是類似的名字,即使不起類似如來道人這樣的名字,也不應該起名叫接引道人,這明顯會引起讀者和研究者誤解的,老許不會如此的。他既然起名叫接引道人,肯定和接引佛有關。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對應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接引佛(即阿彌陀佛),這樣應是工整的,更有說服力。佛門共分三大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為尊,即為接引道人。東方淨琉璃世界以藥師佛為尊,縱觀封神,準提甚與東方有緣,加上他在西方教二教主的地位,在東方佛界為尊,亦是合理。中央娑婆世界以釋迦牟尼為尊,即為西遊中的如來佛。如來佛究竟是誰呢?既然論證了老君化胡為佛,創立西方教,以及多寶即如來的事實,就可以解釋為什麽封神中的燃燈,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等道門中人會改入佛門。而且此也解釋了燃燈為古佛的原因,燃燈晚老子半輩,高文殊等半輩,所以待多寶即位後,燃燈成為上古佛,理所當然。文殊等入釋看來也是受老子的影響和安排。
八,老君為何讓孫悟空取經老子點化創立西方教後,便功成身退,無為而治,不問世事。後來他發現一塊靈石,即為悟空。西遊中曾提到,“老君解化女媧,煉石補天”,又因悟空是女媧補天剩下的靈石,故老君知道悟空的來曆,乃天地靈氣所化。老君心喜,故而到凡間教導悟空一番,並將自己煉就曾送於大禹的金箍棒冥冥之中贈於悟空。悟空本領雖高但未成正果,隻是散仙,雖然後來成了齊天大聖,但卻大鬧天宮闖了禍,從此不便留在天庭了。老君因而讓他參與取經,進入佛門。說到此事,就不得不提一個配合老君安排此事的重要人物,即封神中的燃燈道人,後入釋成佛,西遊中的燃燈古佛。此人在西遊中僅提到兩次,一次在書之開頭,一次在書之結尾。當悟空誤入兜率宮時,書中明言老君在外和燃燈古佛商議要事。我們可以猜到,燃燈告訴老君,如來將要在中土傳經,功成後取經之人將成正果,老君即向燃燈推薦自己心愛的小徒弟孫悟空。燃燈第二次提到是在書的結尾,即派人幫助悟空他們發現無字經書。還有兩個明顯的證據,其一,佛門眾佛菩薩眾多,但書中與取經有關的卻都是觀音,文殊,普賢等人,這很明顯,這些都是老君故意安排的,他們都是老君的師侄,是熟人;其二,在取經途中,悟空多次殺傷無辜人命,論年紀修為資曆都還尚淺,如何能封為佛,這顯然是老君的安排。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佛教與其前身西方教的創立者就是太上老君,也即是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孫悟空取經也是太上老君的安排,這應是悟空大鬧天宮犯了叛國罪後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這是資料,不用看,我傳到這裏自己看的,大家不用看!!!看了也不要評論!
——————————————————————————
祖師,《西遊記》中人物,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但菩提祖師預知孫悟空一定會惹出是非,故要求孫悟空保密,絕不能提起師門狀況,曾習道的往事。基本上,菩提祖師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教化廣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師不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給廣大的民眾,故深得一方尊敬。
《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11張)》第二迴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話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踴躍;對菩提前作禮啟謝。那祖師即命大眾引悟空出二門外,教他灑掃應對,進退周旋之節。眾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門外,又拜了大眾師兄,就於廊廡之間,安排寢處。次早,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閑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說一會道,講一會禪,證明菩提祖師精通道、佛。
1.菩提是佛門中人
因為菩提門中輩分的排法分明是佛門的排法。
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麽?”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西遊記》第一迴)
2.菩提教徒弟的本事不弱如來
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主菩提祖師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西遊記》第二迴)眾菩薩獻畢。因請如來明示根本,指解源流。那如來微開善口,敷演大法,宣揚正果,講的是三乘妙典,五蘊楞嚴。(《西遊記》第八迴)顯然菩提向弟子講的是菩薩才能學的三乘妙法。祖師道:“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悟空叩頭謝了,洗耳用心,跪於榻下。祖師雲:知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古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齋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台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主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裏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西遊記》第二迴)顯然菩提教悟空如何成佛的口訣,為他日後成佛打下基礎。祖師道:“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隻是防備著三災利害。”祖師道:“此亦無難,隻是你比他人不同,故傳不得。”知(《西遊記》第二迴)說明菩提很容易教人成佛,這比如來厲害。
3.菩提修為不差如來
如來言曰:“......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西遊記》第八迴)菩提在西牛賀洲傳道能逃過如來法眼,說明菩提不比如來差。封神演義中有西方2聖,一為接引,一為準提。接引與西遊記中的如來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第一人,所以如來則是封神演義中的接引道人,而他師弟是準提,以下是菩提有可能是準提的證據。
4.菩提就是準提
(1).原著對菩提和準提描述是一樣的。都是西方妙相,都是大覺金仙不垢姿,都傳三乘教。(2).菩提是佛門中人,準提也是,還是西方教二教主。(3).菩提佛道均通,準提也是,並且號稱道人,準提道人。(4).菩提能輕易地教弟子成佛,準提也是。馬元化、法戒、長耳定光仙等就是菩提度到西方成佛的,其中法戒當時連哪吒都打不過。(5).準提最善於度人入西方教,而菩提恰恰就是悟空入佛教的引路人。所以菩提祖師就是西方教二教主準提道人。(6).混鯤祖師,修“玄靈氣”,弟子無數,什麽蟒牛蛇獸、蛟鵬獅猴……各種形象各異的生靈都來者不拒。最得意處是有兩大弟子。大弟子名喚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喚準提道人,端的也是仙心非凡、道行功深。兩人一手創立了一門派別——名喚西方教,分任大、小教主。大弟子接引道人學太上老君之法,元神化身於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做那轉世苦修,這小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卻也是個仙心泛濫、天縱奇才之人。後來王子獨自靜坐於一棵菩提樹下,竟豁然功法圓通,得悟大道,人皆稱其為“佛”,又尊其為釋迦牟尼尊者。這釋迦牟尼自此仙心蕩漾,竟創立出一門派別——名喚佛教。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書中所說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間發生了什麽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多年後,有一天產石猴橫空出世,得一來曆神秘的菩提祖師傳授一身驚人道法。
5.菩提身份揭秘
一.《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聯係密切提起明朝著作《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我想你一定不會陌生。從兩部作品中派生出來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神話就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兩部小說雖然講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裏麵的人物卻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你比如李靖、哪吒、木吒、楊戩等人在兩部書中都有體現。而《封神演義》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燃燈道人經過若幹年後,修成了正身,加入了佛教。後來分別成為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燃燈上古佛。這些人物也在《西遊記》中出現過。可見,兩部作品關聯之緊密。二.《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厲害人物簡介
1.《西遊記》二巨頭a.如來佛祖如來佛祖,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鷲峰頂上修得六丈金身。此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剛一出場便化解了天庭大難。後又多次顯露身手,幫著悟空破了重重磨難。堪稱《西遊記》中的巨無霸。b.菩提祖師菩提祖師,乃是海外老仙。他隱居深山,不露頭腳。雖法力無邊,卻是無人知曉。這位大仙隻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孫悟空學會了長生不老術,七十二變和筋鬥雲的本領。這對悟空今後大鬧天宮的,以至最後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見菩提祖師絕非等閑之輩。
2.《封神演義》五教主a.老子即太上老君。他是鴻鈞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幫助闡教力退截教眾仙。也曾一氣化三清,戰敗過通天教主。《西遊記》中,他住在離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聖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稱太上老君。b.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鴻鈞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闡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以及“過去七佛”中的懼留孫佛都曾是他的門人弟子。而楊戩、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孫。後來他成為三清教的主管——《西遊記》中的玉清聖地先天教祖。c.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是鴻鈞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門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濫竽充數。不過他也為上天做了不少的貢獻。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電母、普天星相幾乎都是他的門人。通天教主聽信眾弟子的讒言,擺了下“誅仙”、“萬仙”二陣,堵住了薑子牙的去路。後來多虧四大教主同心協力才破得此陣。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聖地通天教祖靈寶天尊。d.接引道人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住在西方極樂之鄉。此人身高丈六,麵皮黃色。長年累月不曾離得清淨之所。後來受人之約,三顆舍利取下戮仙門,與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惡陣。e.準提道人準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來到東土度化有緣人。他比接引更開明,也多次幫助闡教解危難。可以說是二道皆通。他手裏的加持神杵和七寶妙樹真可謂是法力無邊。通天教主曾兩次敗在準提之手。
三.《西遊記》中隱藏著線索《西遊記》裏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是一個世外神仙。由於孫悟空在三星洞裏修了7年道,習了3年武就把靈宵寶殿揭了個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對他的師傅普提祖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麽此人究竟是誰?在《西遊記》中就連一點線索都沒有留下嗎?答案是否定的。先讓我們看看菩提祖師的住所。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靈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們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而我們知道如來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的大雷音寺內。這兩座山名如此相像,這真的是巧合嗎?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會不會有什麽關聯?當孫悟空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時,吳承恩是這樣描繪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見《西遊記》第一迴)。可見,菩提祖師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難道這就意味著菩提祖師是佛非道嗎?如果他是佛,那他為什麽對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為什麽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說呢?
四.《封神演義》尋答案在《西遊記》中,我們無法破解菩提祖師身份之迷。但我們知道《西遊記》裏的人物是與《封神演義》中的角色是緊密相關的。這一點,我在前麵已經說過了。《西遊記》裏的菩提祖師給人的感覺是佛道一體。而在《封神演義》中恰恰就有一個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兩位教主,法力無邊神通廣大。曾經幫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堪稱《封神演義》的兩大頂尖高手。他們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準提道人。
1.接引道人vs如來佛祖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極樂之鄉,身高丈六,麵皮黃色。不禁讓人想起了《西遊記》中已經修成丈六金身的如來佛祖。兩人相貌如此相似,並且都在掌管西方極樂聖地。難道他們是一個人嗎?那就讓我們看看兩位作者對兩位角色的描述吧。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義》第七十八迴:接引道人如準提道人之言,同往東土而來。隻見足踏祥雲,霎時而至蘆篷。廣成子來稟老子與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師至矣。”老子與元始率領眾門人下篷來迎接。見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見: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十二蓮台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說豈狂;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閑極樂是西方。話說老子與元始迎接接引、準提上了蘆蓬,打稽首,坐下。b.再看看《西遊記》中第七迴對如來的描述:隻見赤腳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禮畢,又對佛祖謝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無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詩曰: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七寶蓮台山樣穩,千金花座錦般妝。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福壽如期真個是,清閑極樂那西方。如來又稱謝了。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謝宴。c.在《封神演義》裏,還有這麽一段:接引道人頂上現出三顆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劍。那劍如釘釘一般,如何下來得。西方教主進了戮仙門,至戮仙闕立住。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幹年後建立佛教的如來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準提道人vs菩提祖師我們再來看看兩部作品對另外二人的評價如何:a.準提道人第一次露麵,見《封神演義》第六十一迴:文殊廣法天尊聽得腦後有人叫曰:“道兄劍下留人!”廣法天尊迴顧,認不得此人是誰;頭挽雙髻,身穿道袍,麵黃微須,道人曰:“稽首了!”廣法天尊答禮,曰稱:“道友何處來,有甚事見諭?”道人曰:“原來道兄認不得我,吾有一律說出,便知端的:大覺金仙不二時。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大法師。道人曰:“貧道乃西方教下準提道人是也。”b.菩提祖師首次亮相,見《西遊記》第一迴: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大法師。《封神演義》中的準提道人是一個開明人事。他多次來再東土度化有緣人。對東方道教頗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對佛學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見他與西方道教淵源極深。他們一個掌教於西方極樂之鄉,一個隱居在西牛賀洲教徒。種種跡象表明,菩提祖師就是準提道人。隻是後來西方教並入(或說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為如來佛祖統領佛門弟子,準提道人改名為菩提祖師,退隱山林,修身養性去了。五.答案揭曉根據以上二文、四詩的評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菩提祖師便是準提道人,是如來佛祖的師弟。兩人曾經共同執掌西方教。後來如來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並。菩提祖師也從此隱居山林,將高山命名為“靈台方寸山”,與“天竺靈山”相對。以後自立道觀修身養性,除了山中居民,沒人知道他的住處。就是那如來,也不知道自己的師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賀洲還有仙人存在。如來曾這樣評價西牛賀洲:“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見《西遊記》第八迴)。可見,同處西牛賀洲的如來,卻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點都不遜色於如來。甚至可以避開如來的法眼。
6.還有一種說法
一,“菩提是準提,接引是如來”學說可信度不高有個流行的版本“菩提是準提,如來是接引”,我尊重別人的觀點,百家爭鳴當然是好事。但我以前發貼時,很多迴貼者高舉“菩提是準提”的他們所謂的“真理”和“標準答案”直接就把我的觀點就否定了,連我的貼子看都不看,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各有各的論據,不要用自己認為的“答案”隨意否定一個新的學說,這對新學說是不公平的。其實那個觀點有幾個明顯的漏洞,我先來駁論再來立論。先來說說“菩提是準提”學說的不足之處:
1,此觀點說後來準提不滿接引專政,憤而隱居在方寸山,這顯係yy,兩書中未有任何伏筆和線索,此應不足為據也!
2,此觀點無法解釋燃燈,文殊等五人棄道入釋的原因,更無法解釋燃燈作為接引的晚輩反而成為如來之上的古佛。
3,小說家塑造人物,必然是出於己意,菩提的神秘身份是老吳賦予的,也就是說老吳心裏明白菩提的真實身份,菩提的身份隻有老吳說了算。隻是出於小說的秘密或伏筆,不好明說,這種秘密在紅樓裏有很多。但是大家知道,甲小說的人物如果要考證為乙小說的人物,則必需是乙小說成書於甲小說之前,否則則為無稽之談。假如封神成書於西遊之前,那老吳在塑造菩提這個人物時,有意的將他和準提道人扯上關係無可厚非。但是事實是,西遊成書於封神之前!大家想想,老吳在寫菩提之時,根本不知道世上有準提,如何能將此二人拉到一塊呢。可見老吳心中的菩提身份絕對不可能是準提,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準提是誰。成書於後的小說可以參考成書在前的小說來塑造人物,反之考證則不可。比如我現在寫了一部小說,裏麵某個人的描寫用了西遊中菩提的那首詩,假如我的小說紅了,你能說“西遊中菩提的身份是睿翔小說中的某某,有詩為證。”如果這樣,那便亂完了,因為老吳寫菩提時根本不可能想到我寫的人物吧。所以從成書年代上考慮,菩提不可能是準提,因為菩提是老吳定的,老許不可能改變。
4,封神中的寫人詩和寫景詩抄襲西遊的有幾十首。接引抄如來的詩,我仔細看了一下,讓我哭笑不得。西遊中寫如來的詩第一句為“大仙赤腳棗梨香”,當時的情況是如來拿下了悟空,天上搞安天大會,很多神仙向如來獻果,赤腳大仙向如來獻的是兩枚仙棗,然後就是那首詩,明顯第一句寫的是赤腳大仙,而非如來。可是老許竟然隻將詩中的七品蓮台,改成十二蓮台,就以為可以蒙混過關,竟然連寫赤腳大仙這句直接引來,真是太可笑了。如此可見封神中的詩明顯直接抄襲西遊記,無論是景還是人,有的甚至不加改動,造成大笑話。可見老許並不是有意將準提和菩提,接引和如來扯上關係的,純粹是直接抄詩。更何況,他也沒資格去硬給菩提一個身份,畢竟這是別人塑造的人物。其它寫景詩比如封神中的火雲洞,昆侖山,北海等明顯抄襲西遊中的武當山,方寸山等等。寫人詩比如封神中的準提,孔宣抄襲西遊中的金頂大仙和唐僧。如果就準提抄菩提,接引抄如來來定身份的話,難道孔宣是唐僧?綜上可知,“菩提是準提,如來是接引”學說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二,菩提祖師應是某高人的化身有的朋友會問,菩提祖師會不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外高人呢?我個人認為不會,他應是一個高人幻化的,理由如下:
1,菩提如此之強,可天上並無人知曉,神話人物中也無其存在。
2,菩提精通諸子百家,懂儒道佛三教,道門佛門有如斯本事的人怎麽會默默無名呢。
3,孫悟空的根器是可遇不可求,如果菩提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外高人,他不可能預知到猴子來找他。但他依然在方寸山授徒傳道,從他教悟空的本領來看,他的本事應是很高,可他教了那麽多學生,全沒出息。他們就算達不悟空的境界,但也應有些名聲,為何默默無聞?菩提在忙活什麽呀!悟空的出現才體現了他的價值,那如果悟空不出現呢,他是不是這麽大本事,就在人間辦學校培養垃圾了?可見菩提絕不是實際存在的,而是有人幻化的,他預知到悟空要到的那個地方,於是到那裏變身菩提,他的徒弟垃圾也無所謂了,可能都是他變出的,都是暫時的。
4,菩提不讓悟空說出師承,正是因為天上地下並無菩提這號人,如果悟空在天上說了他的師父是菩提,天上神仙一查,並無這號人,經過調查,肯定能查到是誰化身菩提教悟空本事的,所以他才會讓悟空不要說出師承。綜上可知,菩提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高人,應是仙佛幻化,而上麵又推翻了“菩提是準提”的說法,那菩提究竟是誰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我上麵曾經解釋過,要分析菩提祖師的身份,隻能在西遊記中找答案,在封神中找是不科學的。但兩書中同名同姓的原班人馬可以借鑒封神和西遊兩書,這並不矛盾。申明一下,我隻是從純小說神話的角度研究,不牽扯任何曆史及道教和佛教經典,以免惹來麻煩,請朋友們注意。西遊中如來曾說西牛賀洲無上真者,而恰好菩提就在西牛賀洲,如來法力廣大,他曾自言能識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瞞過如來的法眼呢?隻有兩種可能,其一,菩提隻是暫住西牛賀洲,隻為教導孫悟空而來;其二,菩提的法力與如來相當,甚至超過如來。再看看菩提祖師出場時的介紹,“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大法師。”這首詩是老吳寫的,明顯描寫的是一位佛門人物,但悟空是尋仙訪道的,且後來悟空多次提到自己棄道從釋,可以判斷菩提及其弟子當時應是道士裝扮,且菩提教授的東西雖然儒釋道都有,但以道術為多。詩中“西方之祖”,“與天同壽”的評價也極高。什麽人亦道亦佛,與天同壽,且為西方之祖呢?答案就是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各位朋友看到此處定會大吃一驚,且聽我慢慢道來。老子是道祖大家都知道,他怎麽又是西方之祖呢?雖然,網上對此異議否定者甚多,但那都是從曆史或佛道經典中反駁的。我就書論書,隻談兩部小說。且看原文,封神演義中老子出場時有三首詩,“玄黃世兮拜明師,混沌時兮任我為;五行兮在我掌握,大道兮渡進群賢。清淨兮修成金塔,閑遊兮曾出關西;兩手包羅天地外,腹安五嶽共須彌。”“混元初判道如先,常有常無得自然;紫氣東來三萬裏,函關初度五千年。”“函關初出至昆侖,一統華夷屬道門;我體本同天地老,須彌山倒性還存。”此處明言“渡進群賢”,可見老子曾經授徒傳道甚多。又言“曾出關西”,“函關初度”,可見老子曾去函穀關外。又言“一統華夷”,可見老子確曾西出化胡。大家應該知道“五嶽”,“昆侖”是暗指中華,道教,“須彌”指代胡夷,佛門。再看西遊,當老君和觀音觀看二郎鬥悟空時,老君曾對觀音介紹金剛琢時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請注意這句話的重要性!老君當時是在對觀音菩薩這樣的佛門要人說話,既然他說了“化胡為佛”,觀音又沒有異議,可見此確為事實。太上老君確為西方之祖,他本身又是道祖,如此即合菩提之詩,此為太上老君即為菩提老祖的論據。大家都知道,在封神演義中,誅仙陣和萬仙陣時,有西方教兩位教主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出場。此二人究竟什麽身份,西方教又是什麽教。從後來故事與書中對此教的描寫看,此為西遊中的佛門無疑。從上文可知,老子曾經西出函穀化胡為佛。可見在封神之前,老子就已經化胡過。既然西方教即後來的佛門,可見老子所化之人即是接引準提等西方教眾。這也解釋了為何元始,通天教眾眾多,老子教眾僅玄都大法師一人,而他又說“渡進群賢”,可見西方教其實就是老子點化開創之教。但在封神中,接引準提與老子並不認識,可見點化西方教時,老子也是像教孫悟空一樣化身進行的。一個很重要的線索就是,封神榜裏的官職姓名是寫好的,此隻有老子,元始,通天三大教主知道,二代弟子如燃燈,趙公明等人都不知曉封神榜中姓名,接引,準提曾多次救下截教中人,並說封神榜中無其姓名,作為西方教主如何得知道門中封神榜的秘密?我想這應是太上老君秘密告知的,因為西方教就是他所點化創立的!
六,老君和孫悟空的師徒之情既然我們認為菩提祖師即是太上老君,我們來看看老君和悟空之間的師徒感情。
1,西遊原文曾說“天開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可見隻有老君知曉悟空靈石的身份,可以預知他來求仙訪道,如此便奠定了與悟空的師徒緣份,其他人比如準提如何而知呢。
3,悟空大鬧天宮時看似無敵,其實從後麵的故事我們知道,天上很多如元始天尊,真武大帝等高人當時根本沒出手,很多普通天將也是沒有盡全力的,比如奎木狼,這是很奇怪的。後來悟空打不過青牛上天庭查人,玉帝要派將幫他,悟空曾說那些人連自己都不打過,如何打得過青牛,當時許旌陽天師說了一句“此一時,彼一時,大不同也。”可見當時天上的神仙是故意放水的,至於是什麽原因,會不會是他們已經會意了悟空師父的身份,還是有點可能的。
4,悟空後來和二郎神楊戩不分勝負,當觀音對老君說她的瓶子可能將悟空砸死,欲要出手時,急忙被老君攔住,老君用他的鐲子“救”了悟空一命。當時老君的理由也很好笑,是擔心觀音菩薩的瓶子是瓷器,可能會找摔碎,這可能嗎?
5,而後老君主動要求鍛燒悟空,猴子被抓後,即被繩索捆綁,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如此,猴子無法施法自救。而老君煉猴子時,是放了穿琵琶骨之器的。他為什麽要去掉呢,連人帶勾子一起煉豈不是更安全。老君難道不知道仙人罪犯的琵琶骨如果勾了就任人宰割,如果去了可能會生出事端,讓他逃去。那此時老君為何要去呢?唯一的解釋是不讓他死,讓他自救活命。那麽就可看出老君並不想殺他煉丹。實際是在秘授他銅頭鐵背,火眼金睛之術。試想老君如果故意要殺他的話,何須如此費力。這可以由悟空後來的話得知,“當年因大鬧天宮時,被老君放在八封爐中,鍛過一番,他幸在那巽位安身,不曾燒壞,隻是風攪得煙來,把他煼做火眼金睛。”他每每自稱被老君鍛煉,有感激之意,可見悟空明白老君並無殺他之意,即使悟空並不知道老君是他的恩師菩提祖師,也明白老君是在幫他。試想紅孩兒的火都可以讓悟空幾乎殞命,更何況是老君,大家不會認為道祖比不過一個小毛孩吧。何況要他死的方法很多,他的葫蘆一收就行了,然後蓋子堵上,悟空則必死。
6,再接著看後文,在收金角銀角時,老君現身後,原文描寫“悟空慌的進身行禮”。試想一個曾對你痛下殺手的人,你會如此嗎?氣憤鄙視還來不及,怎會如此謙卑,更何況是一向自大目中無人的悟空,可見悟空明白,老君當年是為他好。孫悟空自被困五百年後,已懂人情,他對唐僧恭敬,一是出於救命之恩,二是由於他是如來選中的人,他當然得尊敬。他對如來尊敬,是由於如來太過強勢,悟空有自知之名,已然服氣,對著幹於己無益,當然依禮。至於觀音也是如此,觀音比悟空法力大,悟空知之,且觀音會念緊箍,悟空也怕這個。再說老君,書中未寫他如何如何厲害,亦未明顯提到他降伏過悟空,連爐子也被悟空打破了。悟空假如真是不明事理,看老君不過如此,乃自己敗將,為何對他恭敬呢?
7,再看後文,至烏雞國時,悟空為救一凡人向老君求丹。假如老君不是西方之祖,不是悟空的師父,一個和己毫不相幹且為佛門辦事的人,老君作為道祖幹嗎給他珍貴的九轉還魂丹。悟空已經說了要到別處討藥,老君拉住了他給了他一粒,理由是怕他來偷,不如做個人情送他一粒。試想老君若是真不給,隨身帶那葫蘆,悟空怎能偷去。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磨他幾個時辰,老君不急,悟空必急,故老君當是真心贈藥。由此可見老君對孫悟空的疼愛之情。
七,老子和幾個神秘人物的關係既然前文已論證了老子化胡為佛,且為孫悟空師父的這一事實,下麵揭開幾個神秘人物的身份。封神中的西方教是老子點化創立之教,即西遊中的佛教。根據《無量壽經》記載,所謂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故又名為接引佛,接引有心成佛的眾生,參學佛理,獲取果位。老許寫封神時,寫了西方教,教主是接引道人。認為“菩提是準提,如來是接引”學說的人,有沒有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如來是接引,為什麽老許起名叫接引道人呢?應該起名叫如來道人,或是類似的名字,即使不起類似如來道人這樣的名字,也不應該起名叫接引道人,這明顯會引起讀者和研究者誤解的,老許不會如此的。他既然起名叫接引道人,肯定和接引佛有關。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對應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接引佛(即阿彌陀佛),這樣應是工整的,更有說服力。佛門共分三大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為尊,即為接引道人。東方淨琉璃世界以藥師佛為尊,縱觀封神,準提甚與東方有緣,加上他在西方教二教主的地位,在東方佛界為尊,亦是合理。中央娑婆世界以釋迦牟尼為尊,即為西遊中的如來佛。如來佛究竟是誰呢?既然論證了老君化胡為佛,創立西方教,以及多寶即如來的事實,就可以解釋為什麽封神中的燃燈,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等道門中人會改入佛門。而且此也解釋了燃燈為古佛的原因,燃燈晚老子半輩,高文殊等半輩,所以待多寶即位後,燃燈成為上古佛,理所當然。文殊等入釋看來也是受老子的影響和安排。
八,老君為何讓孫悟空取經老子點化創立西方教後,便功成身退,無為而治,不問世事。後來他發現一塊靈石,即為悟空。西遊中曾提到,“老君解化女媧,煉石補天”,又因悟空是女媧補天剩下的靈石,故老君知道悟空的來曆,乃天地靈氣所化。老君心喜,故而到凡間教導悟空一番,並將自己煉就曾送於大禹的金箍棒冥冥之中贈於悟空。悟空本領雖高但未成正果,隻是散仙,雖然後來成了齊天大聖,但卻大鬧天宮闖了禍,從此不便留在天庭了。老君因而讓他參與取經,進入佛門。說到此事,就不得不提一個配合老君安排此事的重要人物,即封神中的燃燈道人,後入釋成佛,西遊中的燃燈古佛。此人在西遊中僅提到兩次,一次在書之開頭,一次在書之結尾。當悟空誤入兜率宮時,書中明言老君在外和燃燈古佛商議要事。我們可以猜到,燃燈告訴老君,如來將要在中土傳經,功成後取經之人將成正果,老君即向燃燈推薦自己心愛的小徒弟孫悟空。燃燈第二次提到是在書的結尾,即派人幫助悟空他們發現無字經書。還有兩個明顯的證據,其一,佛門眾佛菩薩眾多,但書中與取經有關的卻都是觀音,文殊,普賢等人,這很明顯,這些都是老君故意安排的,他們都是老君的師侄,是熟人;其二,在取經途中,悟空多次殺傷無辜人命,論年紀修為資曆都還尚淺,如何能封為佛,這顯然是老君的安排。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佛教與其前身西方教的創立者就是太上老君,也即是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孫悟空取經也是太上老君的安排,這應是悟空大鬧天宮犯了叛國罪後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