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麽?禍水東引?”很明顯,鍾白插話中的批評意味被顏玉田理解為對他的攻擊,臉色馬上一變:“這個做法有什麽不對?在其他省份、其他行業中都有先例,而且並不違反國家的相關規定,怎麽到你這兒,話就變得這麽難聽?”


    鍾白當然知道顏玉田沒有撒謊,這也是80年代初期很多稀土企業慣用的手法之一。


    因為濫挖濫采和加工方法粗糙,稀土行業本身對環境的汙染就非常巨大,但企業為了追逐利益,在不通過那些非法手段(比如隱匿瞞報數據、或者通過特殊手段買通相關官員)的情況下,這種轉移廢料的手法的確比較普遍,至少從明麵上來說也是合法的。


    但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肥料汙染環境的客觀影響,分散堆放廢料,最重要的就是把汙染麵擴大了。


    鍾白可是親眼見證過華國工業從“高汙染低產出”-“高汙染高產出”最後到“低汙染高產出”這個完整發展曆程的!


    一開始我們國家從上到下都不重視環境汙染,一味隻求利潤,到了後來等環境汙染的副作用開始顯現的時候,又不得不花比當初多幾倍甚至數十倍的代價再來治理汙染!


    這種先發展、再治理的模式,也是絕大多數工業國家走過的曆程,它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再想想這樣做的幾十年後,等大領導那時候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家又要花無數的代價讓這些被汙染的區域重新恢複綠水青山,那代價是真的太大了!


    這些知識,對於21世紀的工業人來說是常識,但是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講,他們會覺得你簡直是迂腐透頂。


    但鍾白並不會因為對方的質問而放棄自己的原則,隻見他朗聲說道:“白雲鄂博礦區的環境應該保護,那麽北河省就不應該嗎?大家都是華國人,任何一片土地的子孫後代都應該有一個幹淨的環境!”


    “嗬,大道理誰不會講?”見鍾白不退縮,顏玉田依舊嘴硬:“那你說說,還有什麽好方法?難不成你不用高溫濃硫酸焙燒法處理稀土精礦了?”


    其實周長青對鍾白的觀點是相當認可的,他當然也知道顏玉田的建議可以作為處理方法之一,但他卻沒有這麽做。


    因為就和鍾白說的那樣,現在如果用這種手段昧著良心掙錢,給汙染地子子孫孫帶來的損害,又能用什麽去彌補?


    見兩人對話中的火藥味漸濃,徐光先隻好站出來打圓場:“好了,這個問題我們就討論到這裏,兩位同學的觀點都有各自的出發點,但企業實際運作上需要考慮方方麵麵……”


    就在他準備換下一個問題的時候,鍾白突然又發聲了:“徐院士,剛才這個問題我還沒迴答完。”


    徐光先和周長青這才同時把目光又集中在鍾白身上。


    好像的確是這樣,剛才他隻是反駁了顏玉田的方法,他自己的想法還沒說呢!


    “你講。”徐光先耐著性子迴答道。


    鍾白瞟了一眼顏玉田,轉頭道:“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改進技術來解決它。”


    “說得輕巧!徐院士都沒有在這方麵提出來過什麽改進技術,你哪兒來的信心……”顏玉田正想繼續說下去,忽然意識到這句話好像有歧義,馬上打住:“徐院士,我不是那個意思……”


    “沒事,那我們聽聽看鍾白同誌有什麽改進技術的好方法。”徐光先倒是毫不在意,隻要真的有技術方麵的好主意,他這種搞技術的人根本不會在意那一兩句話。


    “我們可以采用硫酸低溫焙燒分解工藝,用它取代之前的高溫濃硫酸焙燒法。”鍾白微微一笑,道。


    “硫酸低溫焙燒分解工藝?”徐光先楞了一下才問道。


    從來都隻有高溫焙燒,哪兒鑽出來個低溫焙燒?


    其他的同學們也紛紛朝鍾白投來疑惑的眼光,那意思是說,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麽,自己憑空杜撰一個概念出來?


    但鍾白接下來就開始解釋這一切:“顧名思義,它和高溫濃硫酸焙燒法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反應時候的溫度。”


    “我們都知道濃硫酸分解稀土精礦的反應是吸熱反應,焙燒溫度高,可強化分解、提高分解率。但隨著溫度的升高,到一定值時即200攝氏度~300攝氏度,磷酸脫水變成焦磷酸,生成難溶的焦磷酸釹,存在於渣中。”


    “既要保證精礦分解完全,又要避免上述現象,就需要想出一個辦法來解決廢渣的產生。”


    “通過我的一個歐洲朋友帶迴來的最新實驗結果顯示,可以根據礦的品位不同,礦酸比設置在1:1.2~1:1.7之間,具體以精礦本身化驗的結果為準,焙燒溫度區間下降為150攝氏度~300攝氏度之間,可以保證水浸液中的稀土浸出率平均達到95%以上,和現有的高溫濃硫酸焙燒法效率相當,但排出的廢渣放射性則大大降低,甚至低於7.4*10^4bq/kg,完全符合排放歐共體的標準!”


    “什麽?!能達到這種效果?!”聽完鍾白的介紹,徐光先“噔噔”的往後退了兩步,驚得差點沒站穩!


    “是的,至少實驗室反饋的效果是這樣。”鍾白肯定的說道。


    鍾白這下可就捅了真·馬蜂窩了!


    想想看,現場除了徐光先院士這種科學知識特別紮實的大牛,就是辦廠有很長一段時間已經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的周長青廠長,要不就是剩下這十九名從各地挑選出來的優秀稀土人才苗子,哪一個會聽不懂他剛才的話?


    若真是能達到鍾白所說的那種效果,這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減少企業成本的問題了,而是……


    巨大的利潤!


    從汙染環境必須要繳納高額處理費用的廢料,搖身一變為符合歐共體排放標準的廢料,這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這不可能吧?現在已經有這麽先進的技術了?”


    “沒聽他剛才說嗎?是歐洲那邊的。”


    “歐洲人在稀土方麵的確領先我們太多了呀!”


    一陣陣感歎聲從人群中傳來,而剛剛還咄咄逼人的顏玉田麵龐已經脹得發紅,半天才憋出來一句:


    “鍾白,你這牛皮吹得也忒大了!我不信!我要打電話迴單位去問!”


    說完,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顏玉田已經轉身匆匆離開了車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製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頭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頭大王並收藏大國製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