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恕己道:“罷了,我不說了。隻是你若是想起了跟舊日宮案有關的,記得去大理寺找我……當然,你若不去,我來也可以。”


    說到這裏,虞娘子外頭進來道:“少卿既然來了,就不要這麽快走,陪著她吃些晚飯吧。”說著又向袁恕己使了個眼色。


    袁恕己會意,知道阿弦如此,對吃食上隻怕也不上心,於是順勢留下,陪阿弦吃了一餐,阿弦果然毫無食yu,被袁恕己說笑相陪,盛qing難卻,好歹也喝了一碗麵湯。


    ---


    第四日上,阿弦照常前去戶部,huáng昏之時正yu迴懷貞坊,宮內有人來召她入宮。


    經過這兩日調養,高宗氣色轉好,隻是在看見阿弦的時候,卻見她略露憔悴之色,高宗道:“怎麽你反而透出病容?是不是因為知道了崔曄的事?”


    阿弦一愣,武後道:“怎麽你果然不知道麽?原先太子奏請舉薦崔愛卿去東北邊。”


    阿弦低頭道:“我聽說過。”


    帝後對視一眼,高宗道:“那你也聽說了崔卿今日自動請命的事了麽?”


    阿弦猛然抬頭。


    二聖就知道她不知道,高宗埋怨地對武後說:“你瞧,我就說她不知qing的,崔曄怎麽竟也如此胡鬧。”


    武後卻若有所思地看著阿弦道:“阿弦,你跟崔卿之間……可還好麽?”


    阿弦低著頭說:“很好。”


    武後皺眉道:“如果是這樣,怎麽他居然不把請命的事告訴你?”


    阿弦無言以對,高宗已迫不及待道:“既然阿弦不知道,自要駁迴的,好孩子,你不必擔心。這件事我為你做主,不會讓你們才新婚就分開的。”


    武後看一眼高宗,似笑非笑道:“陛下,你怎麽不問問這幾日這孩子在哪裏住呢?”


    高宗不解:“這何必問,不是崔府麽?”


    武後道:“我隱約聽人說,她是在懷貞坊住著。”


    高宗目瞪口呆地看著阿弦,又小心翼翼地問道:“這是為什麽?難道是崔府住的不適麽?”


    阿弦雖然跟崔曄因為當初的舊事而起齟齬,卻不想在二聖麵前流露出來,畢竟,這雖是她的生身父母,但他們的身份是帝後,而崔曄雖是她的夫君,卻也是臣子。


    阿弦道:“崔府很好,前日夫人還親自去懷貞坊,探望我並請我迴去住,隻是我畢竟一個人習慣了,突然讓我跟一大家子人整天相對,難免有些不習慣,所以先迴去清閑兩日。”


    高宗失笑:“你從小當男孩子養大,崔家偏又是那樣的門庭,難怪你有些不適。不過,到底是人家兒媳婦了,不要太冷了人家。”


    突然他又說:“難道崔曄之所以自請去東北,是因為你冷淡了他嗎?”


    這句話,卻是歪打正著。


    也引得阿弦心頭狠狠揪起。


    武後笑道:“陛下這話可是小看了崔卿了,他向來是個公重於私的人,這一次也定然是覺著太子的提議甚佳,且此戰不容有失,所以才自請前去為國效力的。”


    高宗點了點頭,對阿弦道:“稍後你好生跟崔曄說說,跟吐蕃這一次戰雖然至關重要,可是……朕的女兒也同樣重要,更加不容有失呢,你就讓他好生留在長安,這次不要去了。”


    武後則道:“陛下心心念念的就是跟吐蕃的這一戰,發狠要揚眉吐氣呢,卻因為阿弦而寧肯崔卿留在長安,著實難得。”


    高宗嗬嗬笑了兩聲,忽然隱隱覺著武後的話中有話,他忙看一眼武後,卻見她笑的淡然自若,並不像是有別的意思的。


    三人說到這裏,外間太監突然揚聲:“崔天官到。”


    阿弦正在走神,猛然聽了這句,幾乎要跳起來,她不想在這個時候麵對崔曄,隻想快點撒腿逃走,可是偏偏帝後在上,這時侯流露出其他神色,一下就會被看穿。


    阿弦隻得勉qiáng把雙腳釘在地上,低著頭,假裝什麽也沒聽見,什麽也不去看的。


    不多時,外間崔曄已經走了進來,阿弦雖然不看他,但是耳畔聽到那個聲音,已經不由自主地鼻子發酸,眼中酸脹,她鬼使神差地往旁邊瞥了眼,瞧見他袍擺在側,一眼瞧見,那目光就像是要背叛自己一樣,身不由己地往他身上爬。


    高宗道:“你來的正好,方才朕把你去吐蕃的事告訴了阿弦,怎麽,你事先沒跟她商議過呢?”


    崔曄道:“是,並沒有同她說。”


    高宗的語氣裏帶有責備之意:“你也太過自作主張了,她既然嫁了你,便是夫妻一體,如此重要的決定,你怎麽好就不告訴她一聲?”


    崔曄垂首:“臣知罪,是臣的不是。”


    高宗一哂:“我並沒有責怪你的意思,隻是你們夫妻相處……”他為難地望著崔曄淡定端然的神qing,又看向旁邊低著頭一言不發且似目不斜視的阿弦,總覺著他們兩人相處甚是怪異。


    幸而武後在旁道:“崔卿,你不如問問阿弦,她可許你去吐蕃麽?倘若她許你,那麽你就去無妨,倘若她不答應,這一次,恐怕你就得留在長安了。”


    高宗正忖度,冷不防聽了這句,驚訝的想要阻止,卻已經晚了,高宗疑惑不解地看向武後,武後卻笑吟吟地望著底下兩人。


    崔曄沉默,然後他轉身對著阿弦。


    向來應答自若處變不驚如他,這一刻,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卻無法出口了。


    他隻是目不轉睛地看著阿弦,幾度張口,又幾度停住。


    阿弦卻仍是一眼也不看他,崔曄終於深吸了口氣:“我……”


    他才說了一個字,隻聽阿弦的聲音響起:“既然是天官的意思,我不阻攔。”


    崔曄一口氣噎在胸口。


    阿弦這一句話說完,殿上已不僅是寂靜了,而是一股更令人窒息無法唿吸的死寂。


    ---


    此後,高宗有責備之意地對武後說:“當時你為何讓阿弦自己決定?你難道不知道阿弦是個很懂大義的孩子?而且既然是崔曄的心意,難道她肯絆住他的腳?”


    武後笑道:“這樣的選擇,才是陛下的女兒呀。何況我看他們之間有些古怪,有道是‘小別勝新婚’,就讓他們暫時分開些時候,橫豎以後日子且長呢。”


    高宗本要說崔曄的身體不適合長途顛簸,更不適合凜風作戰,可看著武後成竹在胸的樣子,他便有些半信半疑,何況對吐蕃一戰是他的執念,多一個崔曄多一份勝算,思來想去,隻得不說了。


    是夜,有個意外之人來到懷貞坊。


    阿弦出外接見,狄仁傑同她略寒暄幾句,示意她屏退左右。


    彼時隻虞娘子跟一個丫頭在側,阿弦知道他必有機密,便叫兩人且退了。


    狄仁傑方道:“我知道你的心中必定有好些疑問,這些疑問,天官無法親口告訴你,就讓我來做這個惡人吧。”


    阿弦本以為他是想說自己當年宮內舊案的進展,猛然聽了這一句開門見山,詫異的忘了迴答。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探幽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薇妮並收藏大唐探幽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