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後聽見“咕咚”一聲, 唾沫滾落咽喉。
她抬起頭來,看向殿門口。
那個對她而言曾無比熟悉、但此刻細看起來又顯得無比陌生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中。
沒來由地引得她微微心悸。
因為huáng昏將臨, 光線有些朦朧,偏偏因為先前宮內行戶部的節儉之策,此刻尚不是燃燈的時候, 因此看起來有一絲模糊不真之意。
一直等阿弦走到跟前, 止步拜見, 武後才醒過神來。
武後定神看著阿弦……原本,若不是高宗點破了她的身份,對於她棄官而去以及其他的事,武後自有許多話說。
然而這一會兒,卻幾乎不知要說什麽,又像是那一句都不合適。
終於,武後道:“你肯進宮來見我了?”
忽然說了這句,連皇後自己的心裏也有些意外。
阿弦則低著頭迴答道:“我不知娘娘這話何意,若有旨意召見,我們這等微末小民自然是要奉旨遵命,又怎麽敢說肯不肯呢。”
武後的心原本有些虛而無底,驀地聽見了這句“很不客氣”的話,倒是阿弦一貫的風格,令她熟悉而懷念。
……武後頓時又想起先前隻把她當作“女官”時候的種種,她想笑一笑,不知為何,又有些笑不大出來。
但因為阿弦這句“風格熟悉”的應答,卻讓武後得以放鬆接口:“哦?你既然這樣說,那為什麽先前還敢棄官直接走了呢?朝廷的官職,豈是你說要就要,說不要就不要的?”
阿弦道:“當然不是,我原本也想當個好官來著,但大概是老天看不慣我過的順風順水些,所以出了很多難題,過不了關的話,除了我自己,也許還有很多其他人因此倒黴,——娘娘覺著,我還該死皮賴臉地留在長安,隨著自己心意過活嗎?”
武後的雙眸微睜。
而原本在她身旁的牛公公,聽到兩人對答到現在,便悄無聲息地退後,又揮手示意旁邊伺候的人也都退出殿中了。
偌大的含元殿裏,頓時隻剩下了兩個人。
良久,武後道:“你說的……很多其他人,都指的是誰?”
阿弦眨了眨眼,不迴答。
武後卻也並沒有繼續追問。
武後看著阿弦,過了片刻又低頭看向桌上。
她明明冷靜睿智,果決狠辣,但是現在,就像是她身上所有的優點都混合在了一起,所以竟挑不出一樣有用的來。
至少,對於此刻無效。
“十八子,”聲音略微有些低啞,武後道:“既然你喜歡當女官,喜歡留在長安,那麽,你就該為了這個而堅持,一聲不響地逃走,這很不像是你的個xing,你幾時如此膽小了?”
阿弦似笑了笑,答道:“如果我的個xing會害了我在意的人,寧肯做個沒個xing的倒也罷了。”
“你……是指崔曄?”武後試探著問。
阿弦仍是不迴答,隻是抬起頭來,靜靜地看著皇後。
以前,在麵對這雙清澈無塵的眼睛之時,武後隻是略覺有趣,還有一絲心煩——因為她在這雙眼睛裏看不到她平素習慣看見的東西——那些被召進宮內,在她麵前應答的文武官吏之類,眼神之中多數會有一絲讓她很是熟悉的“誠惶誠恐”。
有限的幾個令她刮目相看的,其中有昔日的賀蘭敏之,這個人眼中的桀驁不馴,就算在她麵前也毫不收斂,囂張的令人喜歡。
另一個則是崔曄,他似乎從來都是一副淡然寧靜的不卑不亢之態……寵ru不驚。
再後來,便多了一個阿弦。
武後曾暗中驚奇,為什麽一介女子,而且是個無根無基毫無來歷的孤女,在她麵前,卻竟能如此的坦然無畏,絲毫的怯怕都沒有,甚至還屢屢出言頂撞,而且偏偏句句都言之有理!
她需要一個能gān的女官,最好是能gān而聽話。
但阿弦能gān是極能的了,可偏偏不肯聽話。
武後向來很討厭自己無法掌控的,不管是人是事。
因此對於阿弦的這種心xing,武後又覺著欣喜,又有些沒來由的煩擾。
現在武後明白了,她的煩擾,並不僅僅來於對自己無法掌控阿弦的憂慮,而更有一種類似天生的預感。
——大概是血脈裏的那種羈絆,牽引左右著她的敏感心緒,但她偏偏又無法猜透原因何在,故而那股心煩之意更加揮之不去。
之前她像是被困在薄繭之中,現在終於能看清眼前。
---
兩個人,四目相對。
如果有一麵鏡子,武後將發現,她跟阿弦,都生著一雙很出彩的鳳眼。
而且這兩雙同樣美麗的眸子,是何等令人震撼的相似。
怪不得高宗在召見她第一麵之後,就那樣篤然地認定,阿弦是他們的孩子。
擱在桌上的手無意識地握緊,武後盯著阿弦的眼睛:“你……為什麽不迴答?”
“皇後娘娘,”阿弦終於開口。
聽著這再熟悉不過的稱唿,武後手悄然一動:“哦?”
阿弦靜靜地問道:“你為什麽……要讓盧家的人認我為義女?”
沉默。
半晌武後說道:“因為……因為你是個孤兒,而盧氏是世家大族,你若是有了名分,以後嫁到崔府,也算是門當戶對……”
挺長的一段時間裏,阿弦都沒有說話。
武後的心卻像是被夏日急雨亂打的荷葉,隨風搖擺,七上八下。
她問:“你怎麽又不做聲了,難道覺著我說的不對?或者你不願意?”
終於阿弦迴答:“我跟崔府,其實沒什麽jiāo際,”
垂下了眼皮,阿弦看著眼前的丹墀——這淺淺地一層,卻似一道天塹,到桌前不過數步,卻像是隔世也未必能走完的路。
“你……這是何意?”武後皺眉。
“我不知為什麽陛下要下旨賜婚,因為我救了崔天官?因為崔天官為報答我救命之恩而投桃報李?那也不必要我高攀世家。”阿弦淡淡地說。
武後一笑:“這話又從何說起,你不是很喜歡崔曄麽?據我所知崔曄也……”
“就像是皇後所說的,”不等武後說完,阿弦開口打斷,“我隻是個無依無靠的孤兒,沒有根基跟來歷,配不起崔家那樣的大家族,我也不想去湊這個熱鬧,至於讓盧府認什麽義女,也很不必,我這輩子隻有一個至親之人,那就是我朱伯伯。”
“你……”武後深鎖眉頭,她幾乎聽見自己咬牙的聲音,眼中則透出抑製不住的一絲怒意。
阿弦道:“娘娘先前嫌我逃走,毫無個xing,所以現在我就實話實說了,請恕罪。”
武後暗中深深吸了口氣:“不用賭氣,你總該明白,我之所以這樣安排,都是為了你好。”
“這不像是娘娘的作風,”阿弦笑了笑,“之前娘娘親口跟我說,我是女官,不該自毀名聲自毀前途,因此娘娘甚至覺著我不該去喜歡一個人。怎麽這會兒娘娘卻為了我的‘親事’如此cao心?”
</br>
她抬起頭來,看向殿門口。
那個對她而言曾無比熟悉、但此刻細看起來又顯得無比陌生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中。
沒來由地引得她微微心悸。
因為huáng昏將臨, 光線有些朦朧,偏偏因為先前宮內行戶部的節儉之策,此刻尚不是燃燈的時候, 因此看起來有一絲模糊不真之意。
一直等阿弦走到跟前, 止步拜見, 武後才醒過神來。
武後定神看著阿弦……原本,若不是高宗點破了她的身份,對於她棄官而去以及其他的事,武後自有許多話說。
然而這一會兒,卻幾乎不知要說什麽,又像是那一句都不合適。
終於,武後道:“你肯進宮來見我了?”
忽然說了這句,連皇後自己的心裏也有些意外。
阿弦則低著頭迴答道:“我不知娘娘這話何意,若有旨意召見,我們這等微末小民自然是要奉旨遵命,又怎麽敢說肯不肯呢。”
武後的心原本有些虛而無底,驀地聽見了這句“很不客氣”的話,倒是阿弦一貫的風格,令她熟悉而懷念。
……武後頓時又想起先前隻把她當作“女官”時候的種種,她想笑一笑,不知為何,又有些笑不大出來。
但因為阿弦這句“風格熟悉”的應答,卻讓武後得以放鬆接口:“哦?你既然這樣說,那為什麽先前還敢棄官直接走了呢?朝廷的官職,豈是你說要就要,說不要就不要的?”
阿弦道:“當然不是,我原本也想當個好官來著,但大概是老天看不慣我過的順風順水些,所以出了很多難題,過不了關的話,除了我自己,也許還有很多其他人因此倒黴,——娘娘覺著,我還該死皮賴臉地留在長安,隨著自己心意過活嗎?”
武後的雙眸微睜。
而原本在她身旁的牛公公,聽到兩人對答到現在,便悄無聲息地退後,又揮手示意旁邊伺候的人也都退出殿中了。
偌大的含元殿裏,頓時隻剩下了兩個人。
良久,武後道:“你說的……很多其他人,都指的是誰?”
阿弦眨了眨眼,不迴答。
武後卻也並沒有繼續追問。
武後看著阿弦,過了片刻又低頭看向桌上。
她明明冷靜睿智,果決狠辣,但是現在,就像是她身上所有的優點都混合在了一起,所以竟挑不出一樣有用的來。
至少,對於此刻無效。
“十八子,”聲音略微有些低啞,武後道:“既然你喜歡當女官,喜歡留在長安,那麽,你就該為了這個而堅持,一聲不響地逃走,這很不像是你的個xing,你幾時如此膽小了?”
阿弦似笑了笑,答道:“如果我的個xing會害了我在意的人,寧肯做個沒個xing的倒也罷了。”
“你……是指崔曄?”武後試探著問。
阿弦仍是不迴答,隻是抬起頭來,靜靜地看著皇後。
以前,在麵對這雙清澈無塵的眼睛之時,武後隻是略覺有趣,還有一絲心煩——因為她在這雙眼睛裏看不到她平素習慣看見的東西——那些被召進宮內,在她麵前應答的文武官吏之類,眼神之中多數會有一絲讓她很是熟悉的“誠惶誠恐”。
有限的幾個令她刮目相看的,其中有昔日的賀蘭敏之,這個人眼中的桀驁不馴,就算在她麵前也毫不收斂,囂張的令人喜歡。
另一個則是崔曄,他似乎從來都是一副淡然寧靜的不卑不亢之態……寵ru不驚。
再後來,便多了一個阿弦。
武後曾暗中驚奇,為什麽一介女子,而且是個無根無基毫無來歷的孤女,在她麵前,卻竟能如此的坦然無畏,絲毫的怯怕都沒有,甚至還屢屢出言頂撞,而且偏偏句句都言之有理!
她需要一個能gān的女官,最好是能gān而聽話。
但阿弦能gān是極能的了,可偏偏不肯聽話。
武後向來很討厭自己無法掌控的,不管是人是事。
因此對於阿弦的這種心xing,武後又覺著欣喜,又有些沒來由的煩擾。
現在武後明白了,她的煩擾,並不僅僅來於對自己無法掌控阿弦的憂慮,而更有一種類似天生的預感。
——大概是血脈裏的那種羈絆,牽引左右著她的敏感心緒,但她偏偏又無法猜透原因何在,故而那股心煩之意更加揮之不去。
之前她像是被困在薄繭之中,現在終於能看清眼前。
---
兩個人,四目相對。
如果有一麵鏡子,武後將發現,她跟阿弦,都生著一雙很出彩的鳳眼。
而且這兩雙同樣美麗的眸子,是何等令人震撼的相似。
怪不得高宗在召見她第一麵之後,就那樣篤然地認定,阿弦是他們的孩子。
擱在桌上的手無意識地握緊,武後盯著阿弦的眼睛:“你……為什麽不迴答?”
“皇後娘娘,”阿弦終於開口。
聽著這再熟悉不過的稱唿,武後手悄然一動:“哦?”
阿弦靜靜地問道:“你為什麽……要讓盧家的人認我為義女?”
沉默。
半晌武後說道:“因為……因為你是個孤兒,而盧氏是世家大族,你若是有了名分,以後嫁到崔府,也算是門當戶對……”
挺長的一段時間裏,阿弦都沒有說話。
武後的心卻像是被夏日急雨亂打的荷葉,隨風搖擺,七上八下。
她問:“你怎麽又不做聲了,難道覺著我說的不對?或者你不願意?”
終於阿弦迴答:“我跟崔府,其實沒什麽jiāo際,”
垂下了眼皮,阿弦看著眼前的丹墀——這淺淺地一層,卻似一道天塹,到桌前不過數步,卻像是隔世也未必能走完的路。
“你……這是何意?”武後皺眉。
“我不知為什麽陛下要下旨賜婚,因為我救了崔天官?因為崔天官為報答我救命之恩而投桃報李?那也不必要我高攀世家。”阿弦淡淡地說。
武後一笑:“這話又從何說起,你不是很喜歡崔曄麽?據我所知崔曄也……”
“就像是皇後所說的,”不等武後說完,阿弦開口打斷,“我隻是個無依無靠的孤兒,沒有根基跟來歷,配不起崔家那樣的大家族,我也不想去湊這個熱鬧,至於讓盧府認什麽義女,也很不必,我這輩子隻有一個至親之人,那就是我朱伯伯。”
“你……”武後深鎖眉頭,她幾乎聽見自己咬牙的聲音,眼中則透出抑製不住的一絲怒意。
阿弦道:“娘娘先前嫌我逃走,毫無個xing,所以現在我就實話實說了,請恕罪。”
武後暗中深深吸了口氣:“不用賭氣,你總該明白,我之所以這樣安排,都是為了你好。”
“這不像是娘娘的作風,”阿弦笑了笑,“之前娘娘親口跟我說,我是女官,不該自毀名聲自毀前途,因此娘娘甚至覺著我不該去喜歡一個人。怎麽這會兒娘娘卻為了我的‘親事’如此cao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