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他溫和忍讓的語氣,阿弦鬆手。
索元禮倒退一步,笑而不語。
阿弦冷冷看他一眼,一言不發,轉身快步往外。
李賢道:“阿弦!”向著武懿宗匆匆拱手辭別,跟著出外。
---
且說李賢追著阿弦出門,問道:“怎麽忽然就鬧翻了?”
阿弦道:“殿下,不關你事。”
李賢攔住她道:“有什麽不能跟我說?”
忽見陳基從內而來,阿弦皺眉,當即翻身上馬。
李賢見狀,忙也叫人牽馬兒來。
正陳基趕了出門,上前握住韁繩:“你方才是怎麽了?”
阿弦道:“請鬆手!”
陳基問道:“無緣無故跟索大人鬧什麽?”
“我沒跟他鬧,也不是無緣無故,我跟他……不共戴天。”阿弦深深唿吸,又冷笑說:“對不住了,大好的日子在貴府生事,不過貴翁婿同索元禮關係不錯,想必不會在意這點小事。”
陳基一怔。
阿弦道:“鬆手!”用力一抖韁繩,迴身打了一鞭。
馬兒往前急奔,陳基隻得鬆手,退步讓開。
忽然馬蹄聲又響,原來是李賢打馬追了上去。
第249章 又大吃一頓
長安城外,古道離離。
因為官道上來往車馬人流頻繁, 地上的雪早就被踩的化為烏有, 隻有路邊上還雪白皚皚。
暖陽把雪曬得花了些,北風又將微化掉的雪chui成了冰, 日光下反she著凜冽的冷光,有些刺人的眼。
阿弦眯起眼睛, 望向遠處。
雪後天晴,遠處的山巒層疊顯得格外清晰, 山的脈絡像是人的骨骼血脈,歷歷可數。
阿弦若有所思問道:“殿下,那是什麽山?”
旁邊的沛王李賢卻並未迴答。
阿弦迴頭, 卻見李賢正望著自己:“殿下?”她疑惑地又叫了聲。
李賢如夢初醒, 目光才從阿弦臉上移開:“啊……你說什麽?”
阿弦道:“我問殿下前方是什麽山。”
李賢定了定神,抬眼看了看:“哦, 那是終南山。”
阿弦喃喃道:“原來真的是終南山,我還以為是華山呢。”
李賢一笑:“華山在長安城東邊, 比終南山陡峭很多,怎麽忽然問起這個來了?”
阿弦道:“聽說武德的時候,高宗……陛下在終南山修建了宗聖宮, 且又有很多高人在那裏隱居過,所以有些好奇。”
李賢道:“這倒是,當初高宗太祖太原起事的時候,終南山的岐暉道真人多有相助,所以高宗太祖甚是推崇。之前聖祖老子, 尹喜真人,薑子牙,趙公明,還有有名的商山四皓,以及漢張良等都在終南山隱居過,說這些你大概不太知道,但有個人你一定熟悉。”
阿弦聽得怔怔的:“是誰?”
李賢道:“就是老神仙孫思邈,傳說他也隱居在終南山。”
阿弦展顏一笑:“原來是孫老神仙,我當然知道。”
瞬間便想起了盧照鄰盧煙年……多日不得他們的消息,也不知qing形如何,但當初看見盧煙年下車同盧照鄰四目相對的那個瞬間,就仿佛是最好的開始跟結局了。
世間本來就多坎坷,兩個人能真心安穩地長相廝守,何其艱難又何等珍貴。
阿弦嘆息。
李賢怔怔然看她露出笑容,在這般藍天白雲之下,清雪層巒之上,雙目如最透徹的晶石般熠熠生輝,那笑裏卻依稀透出幾分悵惘,恍迷了他的眼。
阿弦喃喃又道:“老子,真人,薑子牙……原來有這麽多人隱居過,殿下你知道的真多啊。”
“啊……”李賢勉qiáng移開目光,不敢再看。
阿弦環顧四周,打量著雪後原野,心頭yin霾漸漸散開:“我一時衝動,怎麽殿下也跟著我出城了?”
李賢道:“你發怒走開,叫人怎麽放心?”
阿弦笑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怎麽,難道殿下怕我會打了第二個李洋?”
李賢一怔,旋即失笑。
當初兩人初次相遇,便是在明德門前因一場毆鬥,如今李洋、李義府等已似故紙堆裏的人物了,而他們兩人也不似之前才相識的qing形。
兩個相視一笑,李賢道:“你若是消了氣,咱們迴去好麽?城外風大,留神chui了風又害病。”
阿弦聽出他的關切之意,道:“多謝殿下相陪,咱們迴去吧。”
李賢見她答應,心頭一寬。
往迴走的時候,李賢問道:“先前你跟陳郎官說,你跟索元禮不共戴天,怎麽竟至於此?”
阿弦黯然道:“我憎惡此人,他……他害了……我很看重的人。”
李賢因知道索元禮先前聽命於武三思,而張柬之彈劾武三思的罪名裏就有謀害周國公賀蘭敏之一條,當即道:“你說的是先前周國公、我敏之表哥麽?”
阿弦揉了揉額頭,索元禮害過的除了敏之,恐怕還有一個崔曄,但當然不便跟李賢提起:“是。”
李賢道:“你認定了是他?若這你如此,他的膽子也太大了。”
阿弦皺眉:“並不是膽大膽小的問題,是太過惡了。”
李賢似懂非懂:“過於惡?”
阿弦很難跟李賢說明心裏的感覺,當麵對索元禮的時候,讓阿弦想起了一個很不願想起的人。
那個人,就是當初在滄城宋關村的那個少年蒲俊。
---
想起蒲俊,更觸動往日心事,阿弦垂頭默然。
李賢頻頻打量她,正yu開解,忽然耳畔聽到哀樂之聲。
阿弦卻也聽見了,兩人迴頭看時,卻見大路上來了一隊舉喪隊伍,白幡高舉,看樣子像是從城外祭祀而迴了。
兩人忙讓在一邊,讓這送葬的隊伍先過。
阿弦在馬上掃了一眼,卻見這隊伍之中竟並沒有亡魂跟隨,本來按照她的經驗來說,新喪的鬼魂或者一些孤魂野鬼,最是喜歡這種喪葬行當,有的會夾雜其中趁機搶些紙錢香燭之類。
阿弦正打量,便聽隊伍中兩人互相說道:“今日真是好險,幸虧遇見了高明之人,不然可就鑄成大錯了。”
另一個道:“可不是麽?等迴去了後,定要準備厚禮親自去明府相謝,多虧了明大人,幫了大忙了。”
阿弦聽的分明,跟李賢對視一眼,阿弦下馬攔著那人道:“這位大叔,你們方才說的明大人,可是明崇儼明先生麽?”
那兩人一聽,點頭道:“可不正是這位明大人麽?”
阿弦道:“不知是有什麽事?”
李賢見她下馬,自也跟著走了過來,這兩人見他們二人衣著華貴,氣質非凡,知道定是王孫公子一流,且方才所遇之事有甚是驚奇,竟叫人不吐不快。
</br>
索元禮倒退一步,笑而不語。
阿弦冷冷看他一眼,一言不發,轉身快步往外。
李賢道:“阿弦!”向著武懿宗匆匆拱手辭別,跟著出外。
---
且說李賢追著阿弦出門,問道:“怎麽忽然就鬧翻了?”
阿弦道:“殿下,不關你事。”
李賢攔住她道:“有什麽不能跟我說?”
忽見陳基從內而來,阿弦皺眉,當即翻身上馬。
李賢見狀,忙也叫人牽馬兒來。
正陳基趕了出門,上前握住韁繩:“你方才是怎麽了?”
阿弦道:“請鬆手!”
陳基問道:“無緣無故跟索大人鬧什麽?”
“我沒跟他鬧,也不是無緣無故,我跟他……不共戴天。”阿弦深深唿吸,又冷笑說:“對不住了,大好的日子在貴府生事,不過貴翁婿同索元禮關係不錯,想必不會在意這點小事。”
陳基一怔。
阿弦道:“鬆手!”用力一抖韁繩,迴身打了一鞭。
馬兒往前急奔,陳基隻得鬆手,退步讓開。
忽然馬蹄聲又響,原來是李賢打馬追了上去。
第249章 又大吃一頓
長安城外,古道離離。
因為官道上來往車馬人流頻繁, 地上的雪早就被踩的化為烏有, 隻有路邊上還雪白皚皚。
暖陽把雪曬得花了些,北風又將微化掉的雪chui成了冰, 日光下反she著凜冽的冷光,有些刺人的眼。
阿弦眯起眼睛, 望向遠處。
雪後天晴,遠處的山巒層疊顯得格外清晰, 山的脈絡像是人的骨骼血脈,歷歷可數。
阿弦若有所思問道:“殿下,那是什麽山?”
旁邊的沛王李賢卻並未迴答。
阿弦迴頭, 卻見李賢正望著自己:“殿下?”她疑惑地又叫了聲。
李賢如夢初醒, 目光才從阿弦臉上移開:“啊……你說什麽?”
阿弦道:“我問殿下前方是什麽山。”
李賢定了定神,抬眼看了看:“哦, 那是終南山。”
阿弦喃喃道:“原來真的是終南山,我還以為是華山呢。”
李賢一笑:“華山在長安城東邊, 比終南山陡峭很多,怎麽忽然問起這個來了?”
阿弦道:“聽說武德的時候,高宗……陛下在終南山修建了宗聖宮, 且又有很多高人在那裏隱居過,所以有些好奇。”
李賢道:“這倒是,當初高宗太祖太原起事的時候,終南山的岐暉道真人多有相助,所以高宗太祖甚是推崇。之前聖祖老子, 尹喜真人,薑子牙,趙公明,還有有名的商山四皓,以及漢張良等都在終南山隱居過,說這些你大概不太知道,但有個人你一定熟悉。”
阿弦聽得怔怔的:“是誰?”
李賢道:“就是老神仙孫思邈,傳說他也隱居在終南山。”
阿弦展顏一笑:“原來是孫老神仙,我當然知道。”
瞬間便想起了盧照鄰盧煙年……多日不得他們的消息,也不知qing形如何,但當初看見盧煙年下車同盧照鄰四目相對的那個瞬間,就仿佛是最好的開始跟結局了。
世間本來就多坎坷,兩個人能真心安穩地長相廝守,何其艱難又何等珍貴。
阿弦嘆息。
李賢怔怔然看她露出笑容,在這般藍天白雲之下,清雪層巒之上,雙目如最透徹的晶石般熠熠生輝,那笑裏卻依稀透出幾分悵惘,恍迷了他的眼。
阿弦喃喃又道:“老子,真人,薑子牙……原來有這麽多人隱居過,殿下你知道的真多啊。”
“啊……”李賢勉qiáng移開目光,不敢再看。
阿弦環顧四周,打量著雪後原野,心頭yin霾漸漸散開:“我一時衝動,怎麽殿下也跟著我出城了?”
李賢道:“你發怒走開,叫人怎麽放心?”
阿弦笑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怎麽,難道殿下怕我會打了第二個李洋?”
李賢一怔,旋即失笑。
當初兩人初次相遇,便是在明德門前因一場毆鬥,如今李洋、李義府等已似故紙堆裏的人物了,而他們兩人也不似之前才相識的qing形。
兩個相視一笑,李賢道:“你若是消了氣,咱們迴去好麽?城外風大,留神chui了風又害病。”
阿弦聽出他的關切之意,道:“多謝殿下相陪,咱們迴去吧。”
李賢見她答應,心頭一寬。
往迴走的時候,李賢問道:“先前你跟陳郎官說,你跟索元禮不共戴天,怎麽竟至於此?”
阿弦黯然道:“我憎惡此人,他……他害了……我很看重的人。”
李賢因知道索元禮先前聽命於武三思,而張柬之彈劾武三思的罪名裏就有謀害周國公賀蘭敏之一條,當即道:“你說的是先前周國公、我敏之表哥麽?”
阿弦揉了揉額頭,索元禮害過的除了敏之,恐怕還有一個崔曄,但當然不便跟李賢提起:“是。”
李賢道:“你認定了是他?若這你如此,他的膽子也太大了。”
阿弦皺眉:“並不是膽大膽小的問題,是太過惡了。”
李賢似懂非懂:“過於惡?”
阿弦很難跟李賢說明心裏的感覺,當麵對索元禮的時候,讓阿弦想起了一個很不願想起的人。
那個人,就是當初在滄城宋關村的那個少年蒲俊。
---
想起蒲俊,更觸動往日心事,阿弦垂頭默然。
李賢頻頻打量她,正yu開解,忽然耳畔聽到哀樂之聲。
阿弦卻也聽見了,兩人迴頭看時,卻見大路上來了一隊舉喪隊伍,白幡高舉,看樣子像是從城外祭祀而迴了。
兩人忙讓在一邊,讓這送葬的隊伍先過。
阿弦在馬上掃了一眼,卻見這隊伍之中竟並沒有亡魂跟隨,本來按照她的經驗來說,新喪的鬼魂或者一些孤魂野鬼,最是喜歡這種喪葬行當,有的會夾雜其中趁機搶些紙錢香燭之類。
阿弦正打量,便聽隊伍中兩人互相說道:“今日真是好險,幸虧遇見了高明之人,不然可就鑄成大錯了。”
另一個道:“可不是麽?等迴去了後,定要準備厚禮親自去明府相謝,多虧了明大人,幫了大忙了。”
阿弦聽的分明,跟李賢對視一眼,阿弦下馬攔著那人道:“這位大叔,你們方才說的明大人,可是明崇儼明先生麽?”
那兩人一聽,點頭道:“可不正是這位明大人麽?”
阿弦道:“不知是有什麽事?”
李賢見她下馬,自也跟著走了過來,這兩人見他們二人衣著華貴,氣質非凡,知道定是王孫公子一流,且方才所遇之事有甚是驚奇,竟叫人不吐不快。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