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弦淡然地坐在書桌前:“做都做了,說這些有用麽?而且你一個鬼,說我要完,唉……”
敏之笑道:“你這叫不聽好人言,吃虧在眼前,原本皇後就很不待見你,如今總算在江浙之行裏給她長了臉,就該好好地順從她的意思,不要去興風作làng,你以為皇後會是個念舊qing的主麽?你差事辦的好,她自嘉獎你,你要是下一件辦砸了,她即刻就會翻臉。”
阿弦道:“這也是應當的,人君對人臣,這不是本分麽,我又不是她的……”舌尖一卷,牙齒咬了咬。
敏之斂了笑,定定地看著她:“可……你是啊。”
阿弦的手一抖,那毛筆在書冊上摁了重重一撇。
她抬頭看向敏之:“你……”
正在這時,許圉師從外進來,阿弦忙站起身迎接。
許圉師不顧寒暄,道:“你果然向中書省上了那道奏疏?”
阿弦道:“是。”
“怎麽不事先跟我商議?”許圉師著急。
阿弦道:“我知道這道奏疏上所寫的有些破格,為怕連累他人,才不曾告訴侍郎。”
“你……”許圉師無言以對,呆看阿弦半晌後道:“唉!你若告訴我,難道我還會不答應麽?”
阿弦道:“正因為我知道侍郎會答應,才不想侍郎跟我一起扛著,畢竟誰也不知道這道奏疏呈上後,會是怎麽樣的結果,若因此連累侍郎,豈不是我的大罪?”
正在此刻,外間有戶部的小吏匆匆到,稟道:“侍郎,外頭宮內來人,說是即刻要帶員外郎去……”
許圉師驚問:“怎麽說?”
小吏有些惶恐:“來的是金吾衛的人,看著……來者不善。”
許圉師到吸一口冷氣,迴頭看向阿弦。
這會兒,敏之也早站起來,他站在阿弦身旁,哼道:“我說什麽來著?真是現世報。”
當著許圉師的麵兒,阿弦也不好迴嘴,便隻對許圉師道:“侍郎莫驚,金吾衛也不算怎地,我曾去過那兒,一迴生二迴熟。”
許圉師一愣,繼而啼笑皆非:“你還想再去坐一次牢不成?”
阿弦笑道:“還未必呢,他們隻說要帶我走,也沒說要審我之類。”
冷不防敏之在旁邊道:“會不會連牢房也不必去……直接就把你的頭砍了。”
阿弦看著他唯恐天下不亂似的臉,忽然發現,自己之前還為了此人的“死”而掉淚感傷,實在是個錯誤。
作者有話要說:
阿叔:沖喜這個可以有~
書記:把玄影給你得了
小桓:我附議
阿叔:關門,放逢生~
第213章 皇後新寵
大明宮。
武後將中書省呈上來的那份奏疏反反覆覆看了三遍。
看第一次的時候, 她駭然失色,驚怒jiāo加乃至氣笑出聲:“她真是越發膽大妄為了, 發這樣的驚人之語,是以為我不會處罰她麽?”
隨手扔在一旁。但過了片刻後, 忍不住皺眉又瞥過去。
最終仍拿迴來,仍是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這個混帳,她到底是有何意圖?”
狠狠地將奏疏扔在地上, 雙眼中慢慢湧起怒意:“叫金吾衛, 把人給我拿了!仔細拷問!”
旁邊的牛公公看的納悶, 小心上前將奏疏撿起來,且不去傳令,隻溫聲問道:“娘娘,為什麽發這麽大火?”
武後心思煩亂,竟無心再看摺子,忽道:“崔卿身體如何了?”
牛公公捧著奏疏道:“之前禦醫過去看了, 說……就是有些顛簸勞頓, jing神氣血倒是比先前好多了。”
“好多了……”武後喃喃念了聲, “這一趟南下之行,當真如此管用麽?”
牛公公不明白這是何意:“大概是真遇見了孫老神仙。”
武後哼了聲,半晌道:“罷了,就再讓他將養兩日吧。”
說到這裏,武後忍不住又看向牛公公手中那奏疏,喝道:“礙眼的東西,拿去燒了!”
牛公公嚇了一跳, 忙應承,才轉身要去,武後忽然道:“站著!”
牛公公止步,武後道:“給我拿迴來。”
牛公公隻好又折迴來,滿麵苦笑道:“娘娘,既然這上頭是您不愛看的話,索xing就讓奴婢拿去燒了豈不gān淨?”
“你縱然燒了這個,我心裏記下的那些你能燒得了?”武後略有些咬牙,“還有千萬因此而起的爭議,你可能一概燒掉?”
牛公公俯身:“奴婢不能。”把奏疏遞上。
武後沒好氣地看了眼,重又打開,望著那有些粗拙的字跡,先重重嗐嘆了聲,才又一行行地往下看去。
眼前忽然出現阿弦站在自己身前的模樣,她道:
“阿弦心底無私,娘娘又何必這樣疑心?”
“我不是為了皇後,是為了江南千萬xing命。”
“隻要問心無愧,我管不了別人嘴裏說什麽,也不想管。”
眼中的怒濤翻湧,卻又在瞬息退散。
武後緩緩鬆手,摺子落在桌上,一行行字攤在麵前:削減宮中以及皇親貴戚所費的資財用度,儀仗開銷……大唐不僅有萬邦來賀的長安,還有災民遍地的括州、永嘉等地……饑民為吃一口飯不惜賣掉親生骨rou,天寒地凍,無處安身,倒死街頭……也正因此,他們錯恨不能救他們於水火的天子跟皇後……
雖然並沒有華麗的辭藻,有些話甚至粗拙,但字字句句,偏又這樣真實而誅心。
武後長嘆了聲,不知何故,胸中氣難平。
---
是日,因天漸漸冷了下來,高宗偎在暖爐旁,身邊一名宮女不時地餵些切片的脆梨,冬棗給他吃。
直到殿門被打開,一陣寒風湧了進來,chui得爐火一閃,高宗定睛看時,卻見走進門的是武後。
當下忙坐直了些:“皇後何來?”驀地見她臉上仿佛有些氣惱之色。
武後道:“陛下,我有一樣東西給您過目。”
“是什麽?”高宗好奇。
武後從袖子裏抽出那本奏疏,遞給高宗:“便是此物,請陛下親自過目。”
自從高宗脫病懶政,一應奏摺批改均不必他經手過目,這還是頭一遭。高宗詫異地看她一眼,將奏本接過來看時,卻見字跡生疏,是之前所沒見過的。
戴將這奏本所寫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高宗不由失笑:“這是……何人如此大膽?”
忙又看落款,越發又驚又笑:“居然是她?”此刻也才明白武後臉上為何有薄慍之色。
武後道:“陛下,這件事我可拿不了主意了,你看該怎麽辦?”
高宗不以為意,將摺子往旁邊一丟道:“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不必去理會就是了。”
</br>
敏之笑道:“你這叫不聽好人言,吃虧在眼前,原本皇後就很不待見你,如今總算在江浙之行裏給她長了臉,就該好好地順從她的意思,不要去興風作làng,你以為皇後會是個念舊qing的主麽?你差事辦的好,她自嘉獎你,你要是下一件辦砸了,她即刻就會翻臉。”
阿弦道:“這也是應當的,人君對人臣,這不是本分麽,我又不是她的……”舌尖一卷,牙齒咬了咬。
敏之斂了笑,定定地看著她:“可……你是啊。”
阿弦的手一抖,那毛筆在書冊上摁了重重一撇。
她抬頭看向敏之:“你……”
正在這時,許圉師從外進來,阿弦忙站起身迎接。
許圉師不顧寒暄,道:“你果然向中書省上了那道奏疏?”
阿弦道:“是。”
“怎麽不事先跟我商議?”許圉師著急。
阿弦道:“我知道這道奏疏上所寫的有些破格,為怕連累他人,才不曾告訴侍郎。”
“你……”許圉師無言以對,呆看阿弦半晌後道:“唉!你若告訴我,難道我還會不答應麽?”
阿弦道:“正因為我知道侍郎會答應,才不想侍郎跟我一起扛著,畢竟誰也不知道這道奏疏呈上後,會是怎麽樣的結果,若因此連累侍郎,豈不是我的大罪?”
正在此刻,外間有戶部的小吏匆匆到,稟道:“侍郎,外頭宮內來人,說是即刻要帶員外郎去……”
許圉師驚問:“怎麽說?”
小吏有些惶恐:“來的是金吾衛的人,看著……來者不善。”
許圉師到吸一口冷氣,迴頭看向阿弦。
這會兒,敏之也早站起來,他站在阿弦身旁,哼道:“我說什麽來著?真是現世報。”
當著許圉師的麵兒,阿弦也不好迴嘴,便隻對許圉師道:“侍郎莫驚,金吾衛也不算怎地,我曾去過那兒,一迴生二迴熟。”
許圉師一愣,繼而啼笑皆非:“你還想再去坐一次牢不成?”
阿弦笑道:“還未必呢,他們隻說要帶我走,也沒說要審我之類。”
冷不防敏之在旁邊道:“會不會連牢房也不必去……直接就把你的頭砍了。”
阿弦看著他唯恐天下不亂似的臉,忽然發現,自己之前還為了此人的“死”而掉淚感傷,實在是個錯誤。
作者有話要說:
阿叔:沖喜這個可以有~
書記:把玄影給你得了
小桓:我附議
阿叔:關門,放逢生~
第213章 皇後新寵
大明宮。
武後將中書省呈上來的那份奏疏反反覆覆看了三遍。
看第一次的時候, 她駭然失色,驚怒jiāo加乃至氣笑出聲:“她真是越發膽大妄為了, 發這樣的驚人之語,是以為我不會處罰她麽?”
隨手扔在一旁。但過了片刻後, 忍不住皺眉又瞥過去。
最終仍拿迴來,仍是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這個混帳,她到底是有何意圖?”
狠狠地將奏疏扔在地上, 雙眼中慢慢湧起怒意:“叫金吾衛, 把人給我拿了!仔細拷問!”
旁邊的牛公公看的納悶, 小心上前將奏疏撿起來,且不去傳令,隻溫聲問道:“娘娘,為什麽發這麽大火?”
武後心思煩亂,竟無心再看摺子,忽道:“崔卿身體如何了?”
牛公公捧著奏疏道:“之前禦醫過去看了, 說……就是有些顛簸勞頓, jing神氣血倒是比先前好多了。”
“好多了……”武後喃喃念了聲, “這一趟南下之行,當真如此管用麽?”
牛公公不明白這是何意:“大概是真遇見了孫老神仙。”
武後哼了聲,半晌道:“罷了,就再讓他將養兩日吧。”
說到這裏,武後忍不住又看向牛公公手中那奏疏,喝道:“礙眼的東西,拿去燒了!”
牛公公嚇了一跳, 忙應承,才轉身要去,武後忽然道:“站著!”
牛公公止步,武後道:“給我拿迴來。”
牛公公隻好又折迴來,滿麵苦笑道:“娘娘,既然這上頭是您不愛看的話,索xing就讓奴婢拿去燒了豈不gān淨?”
“你縱然燒了這個,我心裏記下的那些你能燒得了?”武後略有些咬牙,“還有千萬因此而起的爭議,你可能一概燒掉?”
牛公公俯身:“奴婢不能。”把奏疏遞上。
武後沒好氣地看了眼,重又打開,望著那有些粗拙的字跡,先重重嗐嘆了聲,才又一行行地往下看去。
眼前忽然出現阿弦站在自己身前的模樣,她道:
“阿弦心底無私,娘娘又何必這樣疑心?”
“我不是為了皇後,是為了江南千萬xing命。”
“隻要問心無愧,我管不了別人嘴裏說什麽,也不想管。”
眼中的怒濤翻湧,卻又在瞬息退散。
武後緩緩鬆手,摺子落在桌上,一行行字攤在麵前:削減宮中以及皇親貴戚所費的資財用度,儀仗開銷……大唐不僅有萬邦來賀的長安,還有災民遍地的括州、永嘉等地……饑民為吃一口飯不惜賣掉親生骨rou,天寒地凍,無處安身,倒死街頭……也正因此,他們錯恨不能救他們於水火的天子跟皇後……
雖然並沒有華麗的辭藻,有些話甚至粗拙,但字字句句,偏又這樣真實而誅心。
武後長嘆了聲,不知何故,胸中氣難平。
---
是日,因天漸漸冷了下來,高宗偎在暖爐旁,身邊一名宮女不時地餵些切片的脆梨,冬棗給他吃。
直到殿門被打開,一陣寒風湧了進來,chui得爐火一閃,高宗定睛看時,卻見走進門的是武後。
當下忙坐直了些:“皇後何來?”驀地見她臉上仿佛有些氣惱之色。
武後道:“陛下,我有一樣東西給您過目。”
“是什麽?”高宗好奇。
武後從袖子裏抽出那本奏疏,遞給高宗:“便是此物,請陛下親自過目。”
自從高宗脫病懶政,一應奏摺批改均不必他經手過目,這還是頭一遭。高宗詫異地看她一眼,將奏本接過來看時,卻見字跡生疏,是之前所沒見過的。
戴將這奏本所寫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高宗不由失笑:“這是……何人如此大膽?”
忙又看落款,越發又驚又笑:“居然是她?”此刻也才明白武後臉上為何有薄慍之色。
武後道:“陛下,這件事我可拿不了主意了,你看該怎麽辦?”
高宗不以為意,將摺子往旁邊一丟道:“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不必去理會就是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