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曄一笑:“莫非扮迴女裝……就是禁錮你雙足,讓你隻能梳妝打扮在家中賞花遊園麽?”
阿弦忽地心頭跳亂:“我、我不懂。”
崔曄看著她靈動的雙眸,忍不住在她頭上撫了一把:“你很快會懂的。但是在此之前,有兩件事,你必須答應我。”
阿弦重又無端心跳:“什、什麽?”
崔曄麵無表qing:“第一,以後不許再推開我,自己逃走。”
阿弦咳嗽了聲:“哦……”
“哦什麽?”
“我答應就是了。”阿弦悻悻地,“那第二件呢?”
崔曄眸色一沉:“不許再跟袁少卿去教坊吃酒,更不許……歌舞。”
“啊?”
崔曄微微昂首,側目:“你好似甚是為難?莫非你極喜歡那種風月之地?”
“當然沒有,雖然那位姐姐的確相貌出眾,舞姿曼妙。”阿弦想起那西域舞姬的身段,口水如湧,“實在動人的很。”
“原來你惦記這個?”崔曄怔住,隨即忍笑在她額頭上輕輕一敲:“虧得你不是個男子!”
阿弦一低頭,壓在齒間的那顆葡萄“啵”地一聲被咬碎了,瞬間蜜汁四溢,甜香沁人心脾。
阿弦忍不住大叫:“好吃!”
第174章 豁然開朗
隨著秋風乍起, 天氣轉冷, 近來長安城中有兩件事被滿城臣民們津津樂道。
第一件,便是太子李弘選妃之事, 皇後千挑萬選,選中了右衛將軍裴居道之女, 據說此女甚有婦德,就連高宗也極為讚揚, 曾親口說過太子有了裴氏,則東宮內事便再不須憂慮了。
至於另一件事,雖然看似不大起眼,但在民間以及朝堂上,卻引發了極大的討論跟爭議。
士兵塗明冤案重見天日之事,在京城傳的極廣, 但伴隨這案子真相大白的同時,也有一個名字廣為流傳, ——“十八子”。
就在有些不知qing的人紛紛打聽“十八子”是何許人, 竟如此能為之時,卻又有一個極令人震撼的消息傳來。
——“十八子”,早先為豳州桐縣縣衙差人,兼任捕快, 在大理寺袁少卿於豳州為刺史的時候,協助使君屢破奇案。
後上長安,明德門前不畏qiáng權,痛打jian臣李義府之子, 後在大理寺為試役新人之時,又遇許敬宗許相府中齟齬,將許敬宗的長公子許昂拿下。
雖然未曾被大理寺錄選,但一身才能,仍是被慧眼如炬的戶部侍郎許圉師許大人看中,特求錄入戶部為給事。
才入戶部不多久,便主持為塗明翻案。
有了這幾件十分傳奇的事打底,滿城百姓臣子對“十八子”可謂又是敬羨,又是好奇。
直到那個讓所有人眼珠子都彈落地上的消息公布。
十八子,原來是個女兒身!是個不折不扣的女孩兒。
先前眾人先入為主地認為是叫十八子的男子做了以上種種,倒也罷了。當阿弦是個女孩兒的真相傳開,輿論就像是燒開了的水,水花四濺,氣泡沸騰,簡直無法控製。
種種言語,不可勝數。
民間的議論無非分為兩派:一部分人覺著,身為女子居然出頭露麵,又是當捕快又是進六部,實在是敗壞律例朝綱,滑天下之大稽,應當嚴懲。
另一部分卻覺著: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日有十八子入朝為官又如何?人家又並非無能之輩,恰恰相反,乃是真才實gān,所做比大多數的鬚眉男兒還qiáng上百倍呢。
畢竟當初李義府、許敬宗隻手遮天的時候,甚至連滿朝文武之中,還有一多半的人厚顏諂媚,哪裏敢直起脊骨地同權臣們麵對麵gān起來?
當然,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yin暗的聲音,比如質疑先前那些事跡,是否當真是十八子所為……
其實,最主要的戰場是在朝堂之上。
朝臣們的態度,其實就如民間所議的縮影。
阿弦的身份揭穿之後,立即有禦史參奏,說此人欺上瞞下,禍亂朝綱,當嚴懲不貸。
寥寥幾份摺子遞上去,如泥牛入海——經過武後纖纖素手之後,便壓在含元殿的那張書案上。
漸漸地,反對跟彈劾的聲音越來越多。
甚至有些大臣們氣不過,親自趕來戶部,想要當麵斥責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子。
隻不過他們氣勢洶洶而來,卻隻能收心斂氣而歸了。
畢竟阿弦此時並不在戶部,戶部尚書是個老狐狸,多半時間都在神隱,偶爾會遇見許圉師,又因許圉師是個老好人,眾人不便當麵苛責,便隻簡略地問上幾句而已。
也有少數人聽說阿弦此刻是跟在崔曄的身旁的,原本還怒火熊熊的心,聽到這消息後,便“心如止水”了。
就算他們敢殺到戶部求一個真相跟痛快,但一想到崔曄,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裝聾作啞”,權當不知這迴事的。
沒有人想去踹冰山,踹不動還在其次,最怕傷了自己的身。
在所有沸沸揚揚的斥責聲中,也有幾個與眾不同的聲音。
比如許圉師許侍郎,他在朝堂之上當著眾大臣的麵兒,將阿弦這下屬“讚揚”了一番,說她“不畏qiáng權,為人正直”等話。
除了許圉師之外,另有一位出麵盛讚且力保阿弦的,卻是個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人。
——周國公賀蘭敏之。
敏之道:“小十八的為人能耐,按理說我是知道的最清楚的,畢竟眾位大臣多數也聽說過,小十八還曾做過我的近侍……雖然後來因為些許小事,鬧得有些不快。”
他遙遙地看一眼底下的崔曄跟袁恕己,繼續笑道:“但是平心而論,她確實是個令我深覺詫異的孩子,諸位,不如這樣說,如果小十八不是個女兒身,那此刻諸公對她的評價,隻怕會大有不同,對麽?”
迴答他的,正是舊對頭武三思。
梁侯笑道:“殿下言之有理,隻不過偏偏她是個女孩兒,而且你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她犯了欺君之罪。”
敏之皺眉捶手,嘆道:“這麽說來,北魏太武帝大概是個昏君了?”
武三思一怔,敏之道:“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身份揭穿之後,武帝居然沒有立刻將她按照欺君之罪殺死,反而大肆封賞,還要以尚書封之,豈不是大大地昏了頭?”
武三思這才明白他指的是什麽,一時悻悻。
敏之環顧周遭,道:“眾位也許會覺著我的話驚世駭俗,但自古以來,的確有許多女子不輸鬚眉,諸公都是飽讀詩書博古通今之輩,自然也不必我在此多言,但卻也不必如此氣量狹窄,連一個能gān能為的女子也容不下。小十八所做的確是許多大人們都不能及的,承認她有這份才gān,而不是一味地口誅筆伐,有什麽難的?多一個能吏在朝中,為國所用,有利於民,又有何不對?且小十八是活脫脫地花木蘭,又不是那妲己褒姒等以色侍人的禍國妖姬,諸位又何必作出一副即將亡國斷朝的姿態?”
</br>
阿弦忽地心頭跳亂:“我、我不懂。”
崔曄看著她靈動的雙眸,忍不住在她頭上撫了一把:“你很快會懂的。但是在此之前,有兩件事,你必須答應我。”
阿弦重又無端心跳:“什、什麽?”
崔曄麵無表qing:“第一,以後不許再推開我,自己逃走。”
阿弦咳嗽了聲:“哦……”
“哦什麽?”
“我答應就是了。”阿弦悻悻地,“那第二件呢?”
崔曄眸色一沉:“不許再跟袁少卿去教坊吃酒,更不許……歌舞。”
“啊?”
崔曄微微昂首,側目:“你好似甚是為難?莫非你極喜歡那種風月之地?”
“當然沒有,雖然那位姐姐的確相貌出眾,舞姿曼妙。”阿弦想起那西域舞姬的身段,口水如湧,“實在動人的很。”
“原來你惦記這個?”崔曄怔住,隨即忍笑在她額頭上輕輕一敲:“虧得你不是個男子!”
阿弦一低頭,壓在齒間的那顆葡萄“啵”地一聲被咬碎了,瞬間蜜汁四溢,甜香沁人心脾。
阿弦忍不住大叫:“好吃!”
第174章 豁然開朗
隨著秋風乍起, 天氣轉冷, 近來長安城中有兩件事被滿城臣民們津津樂道。
第一件,便是太子李弘選妃之事, 皇後千挑萬選,選中了右衛將軍裴居道之女, 據說此女甚有婦德,就連高宗也極為讚揚, 曾親口說過太子有了裴氏,則東宮內事便再不須憂慮了。
至於另一件事,雖然看似不大起眼,但在民間以及朝堂上,卻引發了極大的討論跟爭議。
士兵塗明冤案重見天日之事,在京城傳的極廣, 但伴隨這案子真相大白的同時,也有一個名字廣為流傳, ——“十八子”。
就在有些不知qing的人紛紛打聽“十八子”是何許人, 竟如此能為之時,卻又有一個極令人震撼的消息傳來。
——“十八子”,早先為豳州桐縣縣衙差人,兼任捕快, 在大理寺袁少卿於豳州為刺史的時候,協助使君屢破奇案。
後上長安,明德門前不畏qiáng權,痛打jian臣李義府之子, 後在大理寺為試役新人之時,又遇許敬宗許相府中齟齬,將許敬宗的長公子許昂拿下。
雖然未曾被大理寺錄選,但一身才能,仍是被慧眼如炬的戶部侍郎許圉師許大人看中,特求錄入戶部為給事。
才入戶部不多久,便主持為塗明翻案。
有了這幾件十分傳奇的事打底,滿城百姓臣子對“十八子”可謂又是敬羨,又是好奇。
直到那個讓所有人眼珠子都彈落地上的消息公布。
十八子,原來是個女兒身!是個不折不扣的女孩兒。
先前眾人先入為主地認為是叫十八子的男子做了以上種種,倒也罷了。當阿弦是個女孩兒的真相傳開,輿論就像是燒開了的水,水花四濺,氣泡沸騰,簡直無法控製。
種種言語,不可勝數。
民間的議論無非分為兩派:一部分人覺著,身為女子居然出頭露麵,又是當捕快又是進六部,實在是敗壞律例朝綱,滑天下之大稽,應當嚴懲。
另一部分卻覺著: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日有十八子入朝為官又如何?人家又並非無能之輩,恰恰相反,乃是真才實gān,所做比大多數的鬚眉男兒還qiáng上百倍呢。
畢竟當初李義府、許敬宗隻手遮天的時候,甚至連滿朝文武之中,還有一多半的人厚顏諂媚,哪裏敢直起脊骨地同權臣們麵對麵gān起來?
當然,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yin暗的聲音,比如質疑先前那些事跡,是否當真是十八子所為……
其實,最主要的戰場是在朝堂之上。
朝臣們的態度,其實就如民間所議的縮影。
阿弦的身份揭穿之後,立即有禦史參奏,說此人欺上瞞下,禍亂朝綱,當嚴懲不貸。
寥寥幾份摺子遞上去,如泥牛入海——經過武後纖纖素手之後,便壓在含元殿的那張書案上。
漸漸地,反對跟彈劾的聲音越來越多。
甚至有些大臣們氣不過,親自趕來戶部,想要當麵斥責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子。
隻不過他們氣勢洶洶而來,卻隻能收心斂氣而歸了。
畢竟阿弦此時並不在戶部,戶部尚書是個老狐狸,多半時間都在神隱,偶爾會遇見許圉師,又因許圉師是個老好人,眾人不便當麵苛責,便隻簡略地問上幾句而已。
也有少數人聽說阿弦此刻是跟在崔曄的身旁的,原本還怒火熊熊的心,聽到這消息後,便“心如止水”了。
就算他們敢殺到戶部求一個真相跟痛快,但一想到崔曄,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裝聾作啞”,權當不知這迴事的。
沒有人想去踹冰山,踹不動還在其次,最怕傷了自己的身。
在所有沸沸揚揚的斥責聲中,也有幾個與眾不同的聲音。
比如許圉師許侍郎,他在朝堂之上當著眾大臣的麵兒,將阿弦這下屬“讚揚”了一番,說她“不畏qiáng權,為人正直”等話。
除了許圉師之外,另有一位出麵盛讚且力保阿弦的,卻是個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人。
——周國公賀蘭敏之。
敏之道:“小十八的為人能耐,按理說我是知道的最清楚的,畢竟眾位大臣多數也聽說過,小十八還曾做過我的近侍……雖然後來因為些許小事,鬧得有些不快。”
他遙遙地看一眼底下的崔曄跟袁恕己,繼續笑道:“但是平心而論,她確實是個令我深覺詫異的孩子,諸位,不如這樣說,如果小十八不是個女兒身,那此刻諸公對她的評價,隻怕會大有不同,對麽?”
迴答他的,正是舊對頭武三思。
梁侯笑道:“殿下言之有理,隻不過偏偏她是個女孩兒,而且你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她犯了欺君之罪。”
敏之皺眉捶手,嘆道:“這麽說來,北魏太武帝大概是個昏君了?”
武三思一怔,敏之道:“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身份揭穿之後,武帝居然沒有立刻將她按照欺君之罪殺死,反而大肆封賞,還要以尚書封之,豈不是大大地昏了頭?”
武三思這才明白他指的是什麽,一時悻悻。
敏之環顧周遭,道:“眾位也許會覺著我的話驚世駭俗,但自古以來,的確有許多女子不輸鬚眉,諸公都是飽讀詩書博古通今之輩,自然也不必我在此多言,但卻也不必如此氣量狹窄,連一個能gān能為的女子也容不下。小十八所做的確是許多大人們都不能及的,承認她有這份才gān,而不是一味地口誅筆伐,有什麽難的?多一個能吏在朝中,為國所用,有利於民,又有何不對?且小十八是活脫脫地花木蘭,又不是那妲己褒姒等以色侍人的禍國妖姬,諸位又何必作出一副即將亡國斷朝的姿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