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覺著自己大意了。
當初留袁恕己的時候就該知道這是一個刺頭, 偏偏後知後覺,如今他屢屢惹禍上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是qiáng接手人頭案牽扯到梁侯身上,好容易跌跌撞撞驚險萬分地度過難關,他非但不知收斂, 反變本加厲,又開始琢磨更棘手的人了。
正卿心裏烏雲同驚雷滾滾之際, 被他腹誹的這位卻是麵不改色, 通身無懼天地的氣質。
實在礙眼之極。
大概是見正卿沉默不言,袁恕己道:“原告畢竟是戶部正職的官吏,這件事不可等閑視之,若周國公果然有擄劫人口私自囚禁官員的罪行, 大理寺責無旁貸。”
然後他看著身旁的阿弦:“你放心,正卿並非那等畏懼權貴之人,若此事屬實,一定會為你主持公道。”
阿弦看著袁恕己一本正經的模樣, 懷疑他這種說法,卻佩服他的演技。
之前崔曄同阿弦所說,就是讓她在大理寺將周國公qiáng擄官員之事告發。
畢竟賀蘭敏之一旦盯上她,絕不會善罷甘休,要截斷他的後路,就要將此事張揚出去,最好鬧得人盡皆知,上達天聽,才能約束他收手。
所以就在方才大理寺卿進門之後,袁恕己便陪著阿弦來到,當麵告發周國公賀蘭敏之擄掠人口私自囚禁。
大理寺卿正頭大,聽了袁恕己這句,渾身一抖,覺著對方又毫不留qing地給他心頭cha上一刀。
“你!”大理寺卿忍不住,舉手指向袁恕己,卻又qiáng忍,隻對著阿弦揮揮手:“朱給事先退下,我有話要跟袁少卿商議。”
阿弦遵命退了出門。
袁恕己道:“當務之急,是要快往周國公府一趟,畢竟按照原告所說,那虞娘子還被囚禁在周國公府,若是遲誤前往,有個萬一的話……”
大理寺卿打斷他的話:“少卿你到底想gān什麽!”
袁恕己道:“您這是何意?”
大理寺卿道:“據我所知,十八子原先是周國公府的侍從,我甚至聽說周國公相待甚厚,怎麽會轉眼作出這種擄劫囚禁之事,應當是他們私底下有什麽齟齬,又何必大張旗鼓鬧到這裏來?”
袁恕己道:“若非昨夜我正好經過周國公府,發現府中起火……隻怕小弦子已經陷在府中了,何況小弦子已經提告,於qing於理,您都該接案才是。”
“袁少卿,我拜託你不要再害我了!”大理寺卿忍不住,唉聲嘆氣,“之前梁侯那件事已經賠了我半條命,如今又是周國公,你是跟長安城的皇親國戚們八字相衝不成?”
袁恕己笑道:“大人,這可不是我找上他們的,他們若是不涉案,我又如何敢招惹呢。”
“那你就避開些,躲遠點兒,”大理寺卿看著他笑嘻嘻的模樣,“再說你挑誰不好,梁侯跟周國公,可都是天後的人……上迴梁侯的事,是皇後大度,不計較,但是周國公跟梁侯又不一樣,何況魏國夫人新喪,你就消停些,不要總是跟他們對著gān!”
袁恕己斂笑正色道:“若不是人命關天,屬下又怎敢驚動大人,何況如今小弦子乃是戶部官員,您若是不管,就是縱容皇親國戚欺壓朝中官吏,等這件事捅到陛下跟天後麵前,您覺著依照皇後的脾氣,是會如何處置?”
大理寺卿心頭髮寒。
雖然敏之是皇後所寵愛的人,但是武皇後的心思到底如何,卻並非是能被人臆測到的。
何況上次梁侯犯事,武皇後也並未表露出袒護之意,反是陛下相護……
避禍自然是正理,但如果馬屁拍到馬腿上,被皇後以“不作為”的罪名踢上一腳,那又往哪裏說理去。
大理寺卿心頭掂掇,猶豫說道:“這個……你且再讓我深思。”
袁恕己道:“按照小弦子所說,她擔心周國公還會對她不力,大人若是怕得罪周國公,不如先將此案接下,記錄在冊,若將來陛下跟皇後問起來,好歹我們有個正在調查的藉口。”
大理寺卿斜睨他,總覺著有種要上賊船之感,然而他的內心仍是拒絕的。
兩人在內相持不下,阿弦站在門外,不知大理寺卿是個什麽決斷。
她仍是擔心虞娘子,沿著廊下緩步而行,不時迴頭看看,然後再向著門首張望一眼,恨不得立刻前往國公府討人。
正徘徊間,忽然聽見前方有人道:“你果然是來任職的?”
一人答道:“正是。”
“為何我們並未聽說今日有什麽來任職的人?”
“嗬嗬,原本是我心急來早了一步,稍後自有旨意跟吏部的文書遞送。”
“笑話,既然都沒有任何文書,我們怎能相信你是何人?莫不是哪裏來的混子……”
阿弦聽著那人聲音沉穩,竟有種似曾相識之感,便往門口走了幾步。
將到門口的時候,阿弦揚首看去,卻見大理寺的門衛攔著一個身著布衣的中年漢子,那人國字臉,三綹長須,身量魁偉,被門衛如此盤問,卻仍隻是喜怒不形於色的模樣。
忽然侍衛問道:“對了,方才你說你叫什麽?”
那人嗬嗬一笑:“狄仁傑。”
阿弦聽著這個名字,忽然倒吸一口冷氣。
她像是在哪裏聽過這個名字。
身不由己前行幾步,門外的狄仁傑也察覺有人靠近,便抬頭看了一眼。
目光相對,阿弦心頭一震。
“……會有個厲害的大人物來到長安。”
“十八子在想事兒呢,不要擾他……對了,你說的厲害的大人是……”
“當然是狄公狄老爺,你難道沒聽人說,他在汴州跟並州的時候,斷案如神,名聲在外。”
“啊,是狄仁傑!”
這是那天在戶部的庫房裏,huáng書吏跟那兩個新鬼閑談的話。
當時阿弦因心心念念想著盧煙年之事,並未在意,如今聽見這個名字,這才記起來。
這會兒門口的侍衛哼了聲:“狄仁傑?沒聽說過。”
忽然身後有人道:“這位狄老爺的確是來上任的。”
侍衛迴頭,卻見是阿弦快步走出門來。
侍衛忙笑道:“咦,十八弟,你莫非認得這位先生?”
狄仁傑正也看著阿弦,雙眸裏流露溫和笑意。
雖然是初次見麵,卻像是早就認識。
阿弦心裏覺著奇怪,當著眾侍衛的麵兒,隻好扯一個謊話:“是,而且袁少卿也正等候狄老爺呢。”
侍衛們這才忙道:“原來如此,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狄大人快請入內。”
狄仁傑一笑,向著兩人拱手作了一揖,這才邁步進了大理寺的門。
陪著下了台階,兩人往內而行,狄仁傑道:“多謝小兄弟替我解圍,不知如何稱唿?”
阿弦道:“我叫朱弦,人家都叫我十八子。”
</br>
當初留袁恕己的時候就該知道這是一個刺頭, 偏偏後知後覺,如今他屢屢惹禍上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是qiáng接手人頭案牽扯到梁侯身上,好容易跌跌撞撞驚險萬分地度過難關,他非但不知收斂, 反變本加厲,又開始琢磨更棘手的人了。
正卿心裏烏雲同驚雷滾滾之際, 被他腹誹的這位卻是麵不改色, 通身無懼天地的氣質。
實在礙眼之極。
大概是見正卿沉默不言,袁恕己道:“原告畢竟是戶部正職的官吏,這件事不可等閑視之,若周國公果然有擄劫人口私自囚禁官員的罪行, 大理寺責無旁貸。”
然後他看著身旁的阿弦:“你放心,正卿並非那等畏懼權貴之人,若此事屬實,一定會為你主持公道。”
阿弦看著袁恕己一本正經的模樣, 懷疑他這種說法,卻佩服他的演技。
之前崔曄同阿弦所說,就是讓她在大理寺將周國公qiáng擄官員之事告發。
畢竟賀蘭敏之一旦盯上她,絕不會善罷甘休,要截斷他的後路,就要將此事張揚出去,最好鬧得人盡皆知,上達天聽,才能約束他收手。
所以就在方才大理寺卿進門之後,袁恕己便陪著阿弦來到,當麵告發周國公賀蘭敏之擄掠人口私自囚禁。
大理寺卿正頭大,聽了袁恕己這句,渾身一抖,覺著對方又毫不留qing地給他心頭cha上一刀。
“你!”大理寺卿忍不住,舉手指向袁恕己,卻又qiáng忍,隻對著阿弦揮揮手:“朱給事先退下,我有話要跟袁少卿商議。”
阿弦遵命退了出門。
袁恕己道:“當務之急,是要快往周國公府一趟,畢竟按照原告所說,那虞娘子還被囚禁在周國公府,若是遲誤前往,有個萬一的話……”
大理寺卿打斷他的話:“少卿你到底想gān什麽!”
袁恕己道:“您這是何意?”
大理寺卿道:“據我所知,十八子原先是周國公府的侍從,我甚至聽說周國公相待甚厚,怎麽會轉眼作出這種擄劫囚禁之事,應當是他們私底下有什麽齟齬,又何必大張旗鼓鬧到這裏來?”
袁恕己道:“若非昨夜我正好經過周國公府,發現府中起火……隻怕小弦子已經陷在府中了,何況小弦子已經提告,於qing於理,您都該接案才是。”
“袁少卿,我拜託你不要再害我了!”大理寺卿忍不住,唉聲嘆氣,“之前梁侯那件事已經賠了我半條命,如今又是周國公,你是跟長安城的皇親國戚們八字相衝不成?”
袁恕己笑道:“大人,這可不是我找上他們的,他們若是不涉案,我又如何敢招惹呢。”
“那你就避開些,躲遠點兒,”大理寺卿看著他笑嘻嘻的模樣,“再說你挑誰不好,梁侯跟周國公,可都是天後的人……上迴梁侯的事,是皇後大度,不計較,但是周國公跟梁侯又不一樣,何況魏國夫人新喪,你就消停些,不要總是跟他們對著gān!”
袁恕己斂笑正色道:“若不是人命關天,屬下又怎敢驚動大人,何況如今小弦子乃是戶部官員,您若是不管,就是縱容皇親國戚欺壓朝中官吏,等這件事捅到陛下跟天後麵前,您覺著依照皇後的脾氣,是會如何處置?”
大理寺卿心頭髮寒。
雖然敏之是皇後所寵愛的人,但是武皇後的心思到底如何,卻並非是能被人臆測到的。
何況上次梁侯犯事,武皇後也並未表露出袒護之意,反是陛下相護……
避禍自然是正理,但如果馬屁拍到馬腿上,被皇後以“不作為”的罪名踢上一腳,那又往哪裏說理去。
大理寺卿心頭掂掇,猶豫說道:“這個……你且再讓我深思。”
袁恕己道:“按照小弦子所說,她擔心周國公還會對她不力,大人若是怕得罪周國公,不如先將此案接下,記錄在冊,若將來陛下跟皇後問起來,好歹我們有個正在調查的藉口。”
大理寺卿斜睨他,總覺著有種要上賊船之感,然而他的內心仍是拒絕的。
兩人在內相持不下,阿弦站在門外,不知大理寺卿是個什麽決斷。
她仍是擔心虞娘子,沿著廊下緩步而行,不時迴頭看看,然後再向著門首張望一眼,恨不得立刻前往國公府討人。
正徘徊間,忽然聽見前方有人道:“你果然是來任職的?”
一人答道:“正是。”
“為何我們並未聽說今日有什麽來任職的人?”
“嗬嗬,原本是我心急來早了一步,稍後自有旨意跟吏部的文書遞送。”
“笑話,既然都沒有任何文書,我們怎能相信你是何人?莫不是哪裏來的混子……”
阿弦聽著那人聲音沉穩,竟有種似曾相識之感,便往門口走了幾步。
將到門口的時候,阿弦揚首看去,卻見大理寺的門衛攔著一個身著布衣的中年漢子,那人國字臉,三綹長須,身量魁偉,被門衛如此盤問,卻仍隻是喜怒不形於色的模樣。
忽然侍衛問道:“對了,方才你說你叫什麽?”
那人嗬嗬一笑:“狄仁傑。”
阿弦聽著這個名字,忽然倒吸一口冷氣。
她像是在哪裏聽過這個名字。
身不由己前行幾步,門外的狄仁傑也察覺有人靠近,便抬頭看了一眼。
目光相對,阿弦心頭一震。
“……會有個厲害的大人物來到長安。”
“十八子在想事兒呢,不要擾他……對了,你說的厲害的大人是……”
“當然是狄公狄老爺,你難道沒聽人說,他在汴州跟並州的時候,斷案如神,名聲在外。”
“啊,是狄仁傑!”
這是那天在戶部的庫房裏,huáng書吏跟那兩個新鬼閑談的話。
當時阿弦因心心念念想著盧煙年之事,並未在意,如今聽見這個名字,這才記起來。
這會兒門口的侍衛哼了聲:“狄仁傑?沒聽說過。”
忽然身後有人道:“這位狄老爺的確是來上任的。”
侍衛迴頭,卻見是阿弦快步走出門來。
侍衛忙笑道:“咦,十八弟,你莫非認得這位先生?”
狄仁傑正也看著阿弦,雙眸裏流露溫和笑意。
雖然是初次見麵,卻像是早就認識。
阿弦心裏覺著奇怪,當著眾侍衛的麵兒,隻好扯一個謊話:“是,而且袁少卿也正等候狄老爺呢。”
侍衛們這才忙道:“原來如此,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狄大人快請入內。”
狄仁傑一笑,向著兩人拱手作了一揖,這才邁步進了大理寺的門。
陪著下了台階,兩人往內而行,狄仁傑道:“多謝小兄弟替我解圍,不知如何稱唿?”
阿弦道:“我叫朱弦,人家都叫我十八子。”
</br>